新來的兩位大德,也是看上去著實年高得壽的人物,都是皺紋堆壘,鬚髮皆白,老眼昏花不說,行走都需要靠著一旁的小沙彌攙扶。

其實也不怪靈均老道盡找些老朽和尚來幫忙,而是和尚們一般不求此生的長存,而是求來世的安樂,又是這天地間的道理,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領悟通透的,無論是佛法還是神通,都需要積年累月的修行和苦功才能有所成就。

一眾道士,始終是入門之時就修成無漏之法,稍有些慧根的證得長生也是不難,有著大把的時間可供使用揮霍,兩三百年歲月尋常只作等閒;和尚們卻是沒有這樣的機緣,壽元與凡人相差無幾,到得修成大神通的時候,一般都是歷經數十年歲月,肉身垂垂老朽,也是無可奈何的。

然而不得不說,佛門修行之法,與道家證道昇仙之事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卻是一個不足百歲的老和尚,若是自身慧根過人,平日裡修行又是虔誠而刻苦,倒是很容易修成諸多神通,堅持下來也能證得所謂的“菩薩果位”,與道門一眾高人相比,各有所長,難分高下,也是大能者一流,斷不可小覷了的。

就拿眼前這三位老和尚來說,雖然看上去他們一個個都是老得不成樣子,行動都是艱難;然而一旦叫他們施展起神足通來,就是一般的道門修士,未修成虛空挪移之法,只怕還追他們不上,乃是和尚講究一個隨緣,沒有事事依靠神通的手段,否則以他們這等衰朽的身軀,別說三天,就是三年,也是來不到這終南山洞天之中的。

一眾道門高人,雖是甚少與佛門的僧人有所往來,倒也著實曉得他們的這等脾性,故而面對僧侶之時,從來不會以貌取人,倒也都是禮敬,也是誰也不知道,面前一個看上去馬上就會斷氣的老和尚,下一刻會不會化身為金剛明王。

聽得新來的兩位大德也稱呼自己為“寶月光佛”,望舒就曉得自己這個佛陀正果是坐定落實了,暗歎釋迦摩尼如來身為周天神佛之中,智慧和力量都是佼佼人物的大能者,自然是把握因果,算無遺策,不單是法雨和尚得到了點撥,只怕是天下所有修成神通的僧人,都已經曉得了自己在佛門之中的身份,叫他感慨的同時,也是尷尬非常,只得連忙回身還禮,又是無話可說。

終南山這邊,自從陳老道成仙飛昇之後,其實一應事物,大多都是落在了靈均老道和呂道長的管轄之中,倒也是並非他兩人有心插手,完全是張老道自己壽元將盡,一心修行證道,不問世事的緣故。今日幾位佛門大德前來,張老道也是難得露面,親自操持,一應禮數俱全,著實重視此事。

事實上,在中原道門的一眾高人之中,張老道雖然不是修為最高,能力最強的一位,卻也著實因著壽元長久,輩分極高而身份不凡,除卻終南山現存的五位超脫壽元桎梏的祖師之外,張老道便是中原道門之中年紀最大的一個,尋常莫說是終南山弟子,就是其餘洞天的祖師高人來了,能夠見他一面,都是十分難得。

在幾位年紀不會超過三百歲,完全就是自己小輩的佛門大德面前,張老道卻是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親近和禮待,也是著實曉得,浩劫臨頭之下,一切氣質臉面都算不得什麼,和尚們雖是年紀要比自己小上許多,修為和神通倒也是著實不弱,故而幾位大德進得終南山洞天之中,竟是與張老道平輩論稱,若是放在尋常往日,乃是連想都不能想的。

眼見得望舒還禮,新來兩位大德也是著實緊張而興奮,一時緩步上前,繞著望舒看了許久,臉上的神情又是歡喜,又是拘束,卻是佛門大德,在凡塵俗世之中身份高不可攀,可真站在了釋迦摩尼如來親口承認的佛陀面前,卻著實叫他們有些手足無措,也是信仰太過虔誠,不容置疑的緣故。

一面是擔心老和尚們的身體情況,一面也是著實感到尷尬,望舒也是連忙開口,邀請兩位新到的大德儘快落座,卻又聽這兩位大德口齒含糊,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什麼,大概是佛陀真身面前,他們不敢放肆端坐,非要請望舒先坐下了,他們再坐在望舒的下首,才算恭敬有禮。

靈均老道看著三人糾纏,也是很有些不曉不得的意思,眼見得望舒已經恨不得直接閃身讓開,這才輕咳一聲,開口道:“兩位大師,誠如世尊如來所說,寶月光佛如今已是投身道門,自由師承法統。兩位若是糾結與這等虛名,只怕要叫老道也著實為難,卻是作為望舒的師尊,老道也不好叫幾位大師屈居老道之下。”

從信仰上來說,兩位佛門大德是無論如何不能在望舒面前失禮;然而從世俗佛道之爭來看,他們也是不願意落在了道門一眾人等的下方。誠如靈均老道所言,無論望舒的身份如何,他始終還是道門弟子,若是論資排輩,望舒的輩分著實是算不得太高,頭上還有師父師祖,若是再算上張老道這個活化石,那麼執意要在望舒下首的兩位大德便是徹底沒有了什麼身份可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時糾結猶豫,兩位佛門大德便也微微點頭,在自己徒弟的小心攙扶之下,緩緩坐在了法雨和尚的身旁,又是見得法雨和尚靜靜端坐,眼觀鼻,鼻觀心,諸事不聞,老神在在,也是叫新到的兩位大德無奈嘆氣。看這樣子,他們也是曉得,法雨和尚不曾遭遇他們此刻的尷尬,只怕是在望舒之前就來到了此間落座,既保留了自己的身份不失,又不至於在望舒面前無禮,免去了一番尷尬,這才是先到的好處。

看著平日裡法相莊嚴的和尚,因著自己的身份突然變得像小孩子一般,望舒也是著實覺得好笑,又是不能表現出來,只是轉頭對靈均老道說道:“如今已有三位大德駕臨,卻不知師父總共邀請了幾位,另幾位又將在何時抵達?”

靈均老道笑了笑,說道:“為師此番拜訪諸位大德,共得六位高僧大師,深明大義,願意相助,前來此間。另有三位大師,因瑣事纏身,恐怕會遲緩一兩日才到,今日應到之人,已經盡皆在此。”

望舒聞言點頭,也曉得這幾位大神通在身的佛門大德,有些是隱身凡塵俗世之中,諸事不管,逍遙自在,無牽無掛,隨時可以動身離開,自是要來得早些;有些大德卻是備受凡人推崇敬仰,或許在某一處廟宇之中身居要職,有諸多事務需要安排處理,一時抽不開身,倒也是情有可原的。

知道今日不會再有新的佛門大德駕臨,望舒便也抬頭看了看張老道,見得張老道對自己微微點頭,他便也一時緩步走到三位大德面前,抬手施禮,又是嚇得三人連忙起身,高宣佛號,恭敬還禮,一時間你來我往,又是著實熱鬧了一番。

好不容易勸說三位佛門大德安心落座,望舒這才得以開口述說一切因果原委道:“幾位大師慈悲為懷,為黎民百姓,蒼生疾苦計,擯棄門戶成見,屈尊駕臨,解救萬民於水火,叫我著實佩服!”

三位大德連道不敢,也是在他們的心中,望舒自己身為佛門寶月光佛,身先士卒,投身道門之中,已經是叫他們五體投地之舉;相比之下,他們擯棄佛道兩家在世俗之中的爭執,前來道門洞天相助,略盡綿力,就顯得不是那麼要緊和偉大了。事實上,這也是釋迦摩尼如來要給望舒一個佛門正果的緣故,卻是只有佛祖自己以身作則,才能使得凡俗中一眾大德僧人從善如流。

而望舒自己,也是曉得其中關竅,卻也不得不說上這幾句場面話,將幾位老和尚捧上一捧,以大義之名將他們穩住了,才好請他們進一步幫忙。原是靈均老道請來這幾位大德僧人,一方面是要促成佛道兩家的無間合作,可更重要的,還是需要尋求他們的幫助,請他們提供法門和道理,幫助望舒開闢出一片虛無夢境來,提供給一眾高人暢通交流,共商面對浩劫之事。

淺顯的夢境法門,道門這邊其實也有一些,像是夢境成就法之類的手段,望舒甚至自己都在修行。這些法門,都是千年之中從佛門之中流傳出來的,一眾高僧大德都是知曉,也不曾阻止。可是如今望舒需要的,已經不再是這等簡單淺顯的法門,而是法門的根本和道理,卻是不那麼容易開口的,始終道門所掌握的虛空和宙光兩種法門,也從來沒有與一眾佛門高僧們共享過。

好在是三位佛門大德,在來到終南山洞天之前,就已經從靈均老道口中曉得了事情的原委,這下子聽得望舒開口,心中倒也有數。就見法雨老和尚顫顫巍巍站起身來,朝著望舒旋腕合十道:“阿彌陀佛,南無寶月光佛!佛祖傳下法門,我等一心修行,就是為了拯救苦海眾生,自是義不容辭。昔日我佛,為渡眾生,可以割肉喂鷹,捨身飼虎,連佛自身,都能捨棄。如今浩劫臨頭,區區神通,無非是工具而已,相助各位施主,於人於我,都是兩利的!”

法雨和尚言罷,另外兩位大德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認可。望舒見得和尚們這麼好說話,一時心中也是大定,便也露出笑容,一時合十感謝,倒是在那一瞬間,望舒身上似乎真有佛光佛性展現出來,寶相莊嚴之下,也是著實叫人難以忘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