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眾人不知道吃了多少肉,喝了多少酒,說了多少話。望舒只記得,自己在作為古神的成千上萬年中,說得話似乎都沒有這一晚來得要多。

也不是委蛇的烤肉有多美味,也不是陰康的酒有多醉人。作為一名行走於人世間的古神,望舒在不想喝醉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喝醉的。然而這一晚,他想要喝醉,需要喝醉,不為其他,只為今時今日的體驗和經歷,不知道以後還會不會有。

而且,他也有太多的話,需要與嘉月,與大師兄,與委蛇等人傾訴。雖然在烈酒的作用下,大家都不太記得自己說了什麼,對方答了什麼,然而一覺醒來,似乎很多事情,都說通了,理順了,想開了,做好了。

靈均老道一去之後,就再也沒有了訊息。望舒他們自是曉得靈均老道的手段,並不為他感到擔心,又是明白左右凡俗的心智與行為發展,原本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是如今凡俗武林之中,存在著與靈均老道有因果緣分的人物,靈均老道要想憑藉他們的幫助,來促成佛道在人世間的合流,也是十分困難的。

幾個月的時光,便如山澗小溪的流水一般,輕輕鬆鬆,潺潺流過。

這一日,望舒與熊道人一同前去巡山土主廟之中,見一見南詔一十三位詔主,一時走進巡山土主廟大殿,望舒便是見得殿中掛滿了各色的綵緞,有新有舊,顏色各異,便曉得這是山下烏蠻百姓,給他們的詔主奉上的供養裝點,一時也是感慨道:“南詔滅國,已經超過一個甲子,其實南詔國的百姓,大多都已經壽盡身死了。然而他們的後人,卻一直不曾忘了這幾位詔主,時時供奉,傳頌其神話傳說至今。”

熊道人伸手去給油燈挑了燈芯,添了香油,原本道門之中,並沒有這樣用燈油供奉的習俗,乃是密宗佛教專屬,然而南詔在靈均老道的運轉之下,佛道在民間已經不是很分得開,故而尋常土主廟之中,百姓們也會按照自己認為妥當的供奉方式,為幾位詔主獻上心意。

看著燈火逐漸明亮起來,熊道人也是抬頭看著面前的一十三位詔主神像,輕聲道:“當年南詔立國之時,靈均道長曾經與詔王盛邏皮有過約定,保他蒙氏一族詔主,世世代代享受香火供奉。這等約定,也是三清聖人授意,幾乎一言而為天下法,即使南詔滅國,百姓們也都不會忘了他們的詔主。”

望舒隨著熊道人的視線,也是抬頭去看神壇之上的一眾神像,看著一十三位詔主的塑像,身著詔王華服,個個活靈活現,一應真實而完美,根本不是凡俗雕塑手藝所能做到,乃是南詔一方天地法理交感,在每一位詔主身故之時自然凝聚的法理之身。

看著盛邏皮、皮羅閣和閣羅鳳三位自己最熟悉的詔主,望舒一時間也是十分感慨,又是因為閣羅鳳之子鳳伽異身為副君,卻是從未登臨詔主之位,如今享受祭祀的場所乃是在拓東城一帶,並不在巍寶山上,也是叫他唏噓。

事實上,巡山土主廟能夠在南詔滅國之後,還享有今時今日這般鼎盛的香火,背後的原因著實複雜,並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從民間百姓的角度來說,南詔詔主的神話傳說眾多,有幾位甚至是不限民族,一應在西南之地受到香火供奉的“本主”,百姓口耳相傳之下,這些神話傳說便是一代代流傳不已,永不斷絕,比之記載在白紙黑字上,更多了一分民心在其中。

另一方面,皮羅閣等人在位之時,的確是愛民如子,又是驍勇善戰,符合一眾百姓對於君王詔主的期待,又是叫他們感念不已,誠心供奉。大理國建立之後,為著追本溯源,確定自身法統正確,對南詔國的一應信仰,都是保持了足夠的尊重和支援,並未干涉,允許烏蠻人繼續供奉他們的詔主。

而最重要的,還是南詔十三位詔主之中,開創始祖細奴邏和立國詔主皮羅閣,都是受到佛道兩家的關注和照顧,有意無意之間與混元大羅聖人扯上了關係,受到聖人點撥開化,擁有聖人“永享香火”的承諾在身。諸位詔主在死後融入一方天地法理,便是順應了與聖人之間的約定,自是香火不斷,信仰不絕,就是千年萬載,也是一般無二的。

見望舒看著皮羅閣的神像出神,熊道人倒也能夠理解他的思念和感懷,也是曉得兩人之間的親厚。許久之後,望舒才輕嘆一聲,又是對熊道人說道:“數日之前,中原一帶有隕星落下,不知熊道長是否知曉,以為如何?”

熊道人微微點頭,道:“隕星墜落一事,算不得十分稀奇,老道也有所耳聞。只是隕星的墜落,本身就是象徵著天數的變化,以如今火宋的情況來看,卻是這一朝的國力,也要開始走向衰微了。”

望舒與熊道人一同走出巡山土主廟,兩人都是不由自主朝著東北方的中原大地看去,又聽熊道人一時開口道:“有宋一朝的國運,在整個中原歷史之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卻是內裡繁榮昌盛,對外一塌糊塗,民富而國弱,或許也是當年道門攪亂天數,做衰李唐留下的後果,卻是唐滅之後,皇室便再沒有了對修士的掌控力量。如今的大宋皇帝,只怕連世間真有修士高人,都是不曉得的。”

望舒點頭,又是說道:“我看西北方向,隱隱有亂象氣數升騰,卻是火宋國運,似乎還有百餘年才是。戰亂將起,國運不衰,反是叫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不能自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熊道人嘆了口氣,說道:“這也是天數使然,並無辦法。末法浩劫降臨,凡俗和修士都將被牽涉其中,無論是人間的王朝,還是洞天的道統,都不能脫身自保,只能順應天數,奮起對抗劫數。道門與世俗皇室之間,已經逐漸分割而互不往來,便是要分割兩方氣數,彼此間少一些牽制和約束。在那浩劫之中,只要兩方有一方得以倖存,人道道統就能維持不滅,這也是前輩高人的想法,做衰李唐的緣由。”

望舒點點頭,還想再說什麼,一時就見得嘉月小跑著過來,幾步便站定在兩人面前,口中急促道:“熊道長,望舒!師父回來了!”

望舒和熊道人聞言一喜,對視一眼,便是與嘉月一道,朝著三清觀走去,卻是已經離開幾個月的靈均老道,此刻歸來,想必是他在凡俗人間之事,已經有了一個結果。

進得三清觀中,便見靈均老道已經坐定喝茶,見得熊道人進來,老道也是起身相迎,臉上帶著一絲喜悅,一時叫望舒和熊道人都是松了一口氣,卻是看靈均老道這等表現,顯然他在中原的收穫著實不小,看得如今這般情況,應該是大獲成功才是。

果不其然,眾人一時坐下,寒暄幾句之後,便聽靈均老道帶著歡喜,輕聲說道:“時來天地皆同力,真可謂是天助我也。中原大地的練武之人,因聯手抵禦外敵之緣故,在我無需我多加引導,便已經團結一心。數月之內,我透過多位佛門武僧,與數位高人取得了聯絡。闡明緣由之後,幾位高僧都表示願意與我等聯手!”

望舒聞言一喜,道:“弟子這些日子裡,已經與熊道長交流過那開闢虛無夢境的法門,只需有數位證得菩薩果位的高僧相助,便有了極大的把握!雖說中原高僧,大多修行顯宗大乘佛法,但是萬法皆同,有了他們的助力,這法門便是有實現的可能了。”

靈均老道微微點頭,又是對熊道人便是感謝,始終熊道人願意指點望舒,已經是大公無私之表現,卻是一眾高人的深刻道理,大多都是自身一脈的隱秘,所謂“法不可輕傳”,卻是望舒能夠得到熊道人的指點,便已經是十足的緣分了。

熊道人對靈均老道的感謝,不置可否,只是說道:“我中原道門,博大精深,皆因固步自封,敝帚自珍之緣故,才使得千年以來,道統不斷衰微,以致斷絕。老道無甚大志,不想開宗做主,只願意分享法門玄妙,給予諸位道友以幫助,便是心滿意足。”

靈均老道點頭稱讚,又是聽望舒說道:“熊道長的遠見,我是很有體會的。若是這一次一切順利,開闢虛無夢境,供給諸位高人交流,我願意從中說合,促成諸位高人放開道理節制,將不涉及神通法術的大道經文,共享出來,以維持道門昌盛!”

熊道人聞言歡喜,又聽靈均老道說道:“其實若干年前,呂道長便是有了這等想法,卻是諸多法門道理,藏於一門一戶之中,一旦稍有差池,就會導致一方法門道統斷絕。然而當時局勢尚算穩定,一眾高人都無有這等憂慮,直到得今時今日,浩劫降臨,才是重提此事的最佳時機。時代發展,能人輩出,我道門內部,也該與時俱進,做出改變,順應潮流才是。”

在場的幾人之中,靈均老道和熊道人都是眼光長遠,較為開放的人物;望舒又是經驗豐富,見多識廣,曉得從善如流,卻是一時之間,便將這等開放道統的想法,擺到了檯面之上,原是最開始呂道長與望舒商議這溝通法門之時,便是有這等打算的,此刻不過是挑明了而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