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隨著靈均老道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群山環抱,天邊雲霞已然變得赤紅,顯然一輪紅日就在山體背後,等待著噴薄而出,南詔四面環山,無論從那個方向看去,都是看不見地平線,只看見無盡山脈,逶迤非常。

“扶桑……”望舒聽著靈均老道的話語,喃喃自語,心思已經飄飛到了古經書中所記載的那個,海外三座仙山之一的扶桑去了……那參天古樹,金烏飛轉,仙氣氤氳之中,隱隱有羽衣高冠之人往來其中,談吐高明,舉止文雅……

“咳咳……師弟,你想什麼呢?”嘉月看著望舒滿臉遐想的樣子,覺得好笑,一把拍在了他的肩頭,驚了望舒一跳,差點嚇得他踉蹌跌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望舒一個回頭,狠狠看著嘉月,說道:“我想什麼,關你是什麼事?你這多嘴的毛病還沒好,又多了個多手的惡習,如何是好?”

嘉月也不生氣,輕輕一笑,說道:“你心裡想什麼,不用你說,我也知道。扶桑自古被稱作海外三山之一,號稱人間仙境,位列道門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上,乃是無上無元的仙家所在。瞧你那副樣子,是不是再想那裡的美酒仙女呀?唉,你也長大了,有些事情,自是應該知道……”

望舒一時漲紅了臉,卻是先前根本不曾想過這等汙穢不堪的事情,自己的思想根本純潔如山中清泉一般,真摯像十足赤金一樣,哪裡會是嘉月所想那般?氣急之下,望舒一時說道:“好師妹,你是見過世面的,香燭貢品都想吃的人物,自是看不上這等洞天福地了。”

嘉月依舊不生氣,咯咯笑道:“師弟,這次你說對了。這仙山扶桑,我可是一點都不想去呢!”說完,嘉月四下一看,只見除了靈均老道的眾人都滿臉疑惑的看著自己,等待下文,就連望舒也不例外,一時心中得意,故意頓了片刻。

待得眾人都有些忍不住,打算開口來問的時候,嘉月自己也憋不住了,接著說道:“經書之中所載之扶桑,或雲日出之島,或雲萬丈巨樹,總歸是神仙所在,福地洞天。只可惜,經文之中所載的扶桑,並不存在於人世之間。凡人所能到達的扶桑,不過是一個海上小島,還沒有六詔地界來的大,其中自然也沒有什麼仙人,只不過一樣是些凡人罷了。我曾見古書上記載,東海島嶼多山多水,又是地熱洶湧,時常有火山地震爆發,哪裡會是什麼洞天福地?”

眾人聞言,俱是一愣。在場大家,都是修道之人,多少都是知道一些神話傳說的。像是海外三山這等傳聞,他們都是耳熟能詳,甚至都曾幻想過自己登上仙山,得見仙人的場景。按照嘉月這麼一說,那扶桑竟是尋常人世之間,地貌還不如中原南蠻,又哪裡是什麼仙境的樣子?

嘉月雖然話多,但是勝在誠實,從來不說謊話。而且她雖然道行不深,道理卻是不少,多知多懂,言必有物,自是真實不虛。帶著重重疑惑,眾人都是看向了靈均老道,希望他能解釋一番。

靈均老道看著眾人殷切的樣子,心裡也是好笑,雖然有些疲憊,還是和顏悅色地對眾人說道:“誠如嘉月所言,海外扶桑島,不過是尋常所在,不是福地洞天,更不是什麼仙境。”

望舒最是著急,連忙追問道:“可是經書之中記載,難道也會有錯?海外三山,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難道都是假的不成?”

靈均老道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道:“這一切自然是真,可正如嘉月所說,凡人的扶桑,和仙人的扶桑,不是一個地方。兩者不可同日而語,自然也就不是經文中所載那般模樣。不僅僅是扶桑島,我中原道門的各處洞天福地,亦是一般,你若憑著肉眼去看,雙腳去走,看遍每一顆砂礫,翻遍每一片樹葉,也是找不到這些所在的。”

眾人皆是一愣,卻是誰也不曾想到會是這般。那扶桑島遠在海外,甚少有人去過,若說是典籍記載有誤,或是地形地貌變化,尚且情有可原,容易理解。可是道門的一應洞天福地,俱是真實存在,實實在在的道門,其中更是包括了三山五嶽之類的名山大川,哪裡做得了假?

更何況,若說是海外的蓬萊、方丈、瀛洲這樣的仙山是經文疏漏,那先於這些山川出現,傳聞中西王母的所在,靈均老道昨日還曾去過的崑崙,難道也是虛假不存不成?

看著眾人滿臉困惑,又是震驚,幾乎三觀崩潰的樣子,靈均老道笑了一笑,說道:“莫要想偏,洞天福地自是存在,名山大川也是真實不虛。只不過,它們彼此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就拿崑崙來說,凡人登上崑崙,所見不過皚皚白雪,一望無際,哪裡會見到什麼仙人洞天?只有有門道的修士,或是有仙緣的凡人,才有機會得見真正的崑崙聖地,甚至拜謁西王母,求得不死藥。”

望舒畢竟是跟隨了靈均老道多年的人,一時便反應過來,說道:“師父,我知道了!這些洞天福地,都在結界之內,是也不是?”

靈均老道看著望舒,微笑著說道:“是,也不是。看你怎麼理解所謂的‘結界’。像是陰康道友的洞府所在,已然是分割空間,可謂是結界中比較高深的一種。而這些洞天福地的所在,卻是比之陰康道友的洞府還要隱蔽,完全是不在此間之中,而是另外一個世界之內。所謂世界,便是本源鞏固,規則完備,可以脫離大千存在,自有天地,萬劫不滅的。尋常結界,卻是做不到這等程度。”

鳳鸞嬌笑一聲,站出來說道:“道長所言,小女子已然知曉了。所謂洞天福地,卻是神仙所在,在,也不在,從崑崙尋到,可稱之為崑崙;若是崑崙不存,這洞天福地卻是依舊在的。道長,小女子說得對麼?”

靈均老道滿意微笑,點了點頭。直到此時,眾人也從靈均老道和鳳鸞的話語中理解了這洞天福地和名山大川之間的關係,一時感嘆道門神通廣大,造化神奇。隨即,望舒又是問道:“師父,這樣一說,你要叫陰康大哥去的,是仙山扶桑,還是海島扶桑呢?”

靈均老道遠遠眺望東方,看著正在緩緩升起的朝陽,輕聲說道:“自然是人世間這個扶桑……當年始皇帝出巡,到了渤海之濱,遠眺海面,得見隱約有仙山所在,個中自有仙人活動。始皇帝得吞併六國,一統天下,立下萬世之功,卻不能擺脫生死定數。得見仙山,始皇帝便派遣手下方士徐福東渡出海,登上仙山,尋求不死之藥。天地尚有無量量劫,凡人又怎可能長生不死?徐福提出了諸多要求,帶走了三千童男童女,前往東海之外,再無訊息。始皇帝也在等待之中,身死魂滅,重歸了天地自然。”

說著靈均老道轉過頭來,看向眾人,繼續道:“始皇帝當時所見幻境,有人說是蓬萊,有人說是瀛洲,不一而足。而徐福出海之後,自知不死之藥本是荒謬,便尋了一處海島,帶著那三千童男童女定居生活,傳承道統。因為那海島在中原之東,徐福便稱之為日出之地,以經文中東海金烏所在‘扶桑’命名,又是喚作‘日本’,便是陰康道友要去的地方。”

眾人都知道始皇帝求取不死仙藥的故事,只是不知道那海外竟然還有國度,卻是當年徐福道統傳承,一時都是沉默,卻是穿越了千年時空,感受到了歷史變遷的厚重。

嘉月也是安靜傾聽,不曾插嘴,直到此時,才開口問道:“師父,我曾聽見過傳聞,說那徐福也是道門中人,因始皇帝焚書坑儒,又是受到方士欺騙,意圖破滅道門,他才挺身而出,誆騙始皇,帶著童男童女和道家典籍出海,以求傳承道統。不知這個說法,可有根據?”

靈均老道看看嘉月,淡然一笑道:“你知道的卻也不少。不錯,徐福出海,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給始皇帝求取長生不死之藥,而是另有緣由。不過個中種種,時隔千年,又是涉及諸多隱秘,你我還是不知道的好……”

說著,靈均老道又是看向望舒,說道:“陰康道友此去,乃是尋求自己的機緣,卻也是給你留下因果緣分。為師占卜之中,望舒你還與陰康道友有一番緣分哩!”

望舒和陰康聞言,俱是疑惑不解。不過靈均老道道行高深,不說全知全能,也是言必有物,占卜話語雖是虛無飄渺,但只要他說出來,就一定是有其原因的。他們自也知道,這未來機緣之事,問了靈均老道也不會說,倒也沒有浪費口舌,只是對視一眼,心中自有想法。

紅日終於升上了山頭,卻是灑下一片瑞彩,照亮了剛剛度過劫數的山脈樹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