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康的這個決定,雖然對大家來說都是有點突然,倒也不算是太沒有根據。畢竟他是妖族,修道先要修人,上千年窩在這山林之中,又是最近幾個月才得聞大道倫音,險些連陰火之劫都渡不過去,若是再不尋求其他的修行法門,只怕下一個五百年的劫數就無論如何都過不去了。

而靈均老道作為道門的高人,自然也是能夠發現這一點。他的道德理論異常高深,可以說朝中的一眾儒生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要只是指點陰康修行,倒也十分簡單。只是現在的陰康不愁修行,而是需要修心,山中妖王質樸,雖是難得的品質,卻又是太過遠離人道,有些閉門造車的感覺。

指點陰康前往海外扶桑,倒也不是靈均老道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確實的厲害考慮在其中。中原如今正值李唐盛世,佛道兩門都是昌盛非常,也有不少妖族化身人形,混入紅塵之中,體會各種生活。只是妖族始終與人族不同,一應心性習慣都是有其特異之處,像委蛇那般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殺,時常大開血盆大口滿足食慾的,已經算是善良妖怪,更多地卻是有那干擾人道的,多為佛道兩家鎮壓。

陰康雖是有了千年的修行,手段也算是極多,又是狐族天生聰慧,混跡人世倒也不是什麼問題,靈均老道只是怕他在中原紅塵之中,或是被同族妖類蠱惑,走上邪道;或是遇上一心除魔衛道,見到妖族就要動手的修士,終歸不好,還不如遠離了中原,出海去見見更多地世面。

而陰康自己,對東海扶桑也是別有一番感情。相傳數千年前地封神一戰,軒轅墳那位狐妖禍害了紂王的江山之後,行蹤不明;有傳言說她被女媧鎮壓,交於姜子牙斬殺陣前;也有傳聞說她逃去了東海扶桑,被當地修士鎮壓在了一塊“殺生石”之下。

陰康作為狐族,只要修煉成妖,總是避不開自家這位老祖宗的。既然東海扶桑有這位狐族前輩的訊息,他自己倒也想要去探尋一番。只可惜他先前劫數加身,不敢遠走,又是思慮甚多,多少還是有些沒見過世面。知道此刻靈均老道明確指點於他,才叫他打定了主意,這便開始準備,不日就要前往扶桑一行。

昨夜劫數降臨,眾人都是辛苦了整整一宿,無論是法力上的消耗,還是身子上的傷勢,加上心神緊繃之處,都是需要好生休息一番,多少恢復幾日,卻也真是天劫之下,眾生都是螻蟻,能夠險險度過,已然叫眾人耗盡了所有地力氣。

靈均老道師徒四人送走三位妖王之後,也就回到了三清觀中,卻是不用想凡人一般呼呼大睡來保養身子,只需安心打坐內息,運轉元神經絡,也就能夠恢復。加上靈均老道這一次拿出來了不少溫養元神的道門真丹,眾人服下之後好生調息,便也無礙,更是從劫數中獲得了諸多感悟,俱是有所進步。

只是中午時分,南詔王又打發了烏蠻大祭司上得山來,卻是皮羅閣自昨夜昏迷之後,一直未醒,更是水米不進,叫南詔王心急。因著這是三清神通灌體,他一介凡俗肉身,難以承受,心神受了震盪,南詔王宮之內眾人俱是無法。楊法律和尚此刻正守在皮羅閣身邊,為他誦經祈福,烏蠻大祭司則是自願跑上一趟,前來三清觀跟靈均老道商量些許。

看見烏蠻大祭司進來,靈均老道倒是不覺得奇怪,畢竟昨晚皮羅閣的情況他自己也看過,知道他一時半會兒醒不過來,南詔王盛邏皮將這個兒子看得寶貝一般,自是不會放心的。

這烏蠻大祭司進了三清觀之後,卻是不急著跟靈均老道打招呼,而是站在三清神像面前,糾結了片刻,隨後十分勉強的躬身行了個禮,嘴裡唸叨著什麼。雖然南詔一帶一直都有傳說,說是先祖細奴邏受了觀音菩薩地點化。可是傳說畢竟是傳說,在世之人誰也沒有見過,自然也就不是絕對相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昨夜三清天尊點化細奴邏英靈,教他施展出無量神通,卻是發生在了眾人的眼皮子底下,由不得他們執意分毫。細奴邏是南詔先祖,也是烏蠻大祭司祭拜的祖先之中最為重要的一位,如今他被點化入了道門,顯露神通,卻是叫烏蠻大祭司不好再無視道門中人,對三清天尊也表現出了尊重。歸根到底,他烏蠻人的祖先成了道家的神明,他這個大祭司的身份就一時有了些尷尬。

靈均老道也就在一旁看著大祭司向三清行禮,嘴角帶著一絲微笑,直到他禮數完畢,老道才開口說道:“不知大祭司駕臨,是有什麼指教麼?”

烏蠻大祭司轉頭看向靈均老道,一時心中也是惴惴,卻是昨夜親眼看見靈均老道率領眾人對抗天劫,叫他大開眼界地同時,心中也是震驚。那降下的天火劫數,大祭司自忖難以接下,保命或許還有可能,對抗卻是萬無幸理。靈均老道不當能在天火劫數之下存身,更能保全山林中的一切,這等手段,或許已經超過了他。

雖然當時在場的一眾烏蠻人,都看見是先祖細奴邏顯化,御使著山中的妖王,撲滅了大火,更是逆轉時空,實在是神通無量。可是烏蠻大祭司知道,這中間只怕是與靈均老道有著莫大的關係,卻是山中的三位妖王,莫說是先祖細奴邏區區一個人王,就是他這個巫教之主,也是萬般難以驅使分毫的。

心中一時意念紛擾,烏蠻大祭司沉默了片刻,這才說道:“道長,皮羅閣王子昨夜回宮之後,至今未醒。南詔王心中焦慮,遣我上山與道長商議些許。不知道長可有法子,莫要叫南詔王太過憂心才是。”

望舒在一旁聽著,這才知道皮羅閣竟是一直不曾醒來,心裡也是焦急。昨晚的事情,他看得倒也清楚,原本還以為皮羅閣頂多睡上一個晚上,也就沒有什麼大礙了,卻想不到他到得現在都不曾醒來。雖然兩人最開始是從矛盾衝突認識,卻也應了一句“不打不相識”,這幾個月相處下來,還是覺得彼此間十分投緣,這一下子,倒是連望舒等人都開始有些焦急起來。

靈均老道點了點頭,朝烏蠻大祭司說道:“祭司大人不必著急。昨夜之事,你我都看在眼中。三清天尊點化貴先祖細奴邏大王之後,又藉著他的手給皮羅閣灌頂了法力,這原是他的機緣,不是什麼壞事。我雖然對西南巫教理解不多,倒也知道你們政教分離,王室不修神通,故而一時難以承受,也是正常。”

烏蠻大祭司點了點頭,說道:“道長所言極是。我西南巫教雖是偏安一隅,卻也知道節制的好處,歷代巫師祭司,不過是守望王室,卻不叫他們修行神通術法。與中原一般,沒有哪一位皇帝神通廣大,長生久視的。只是如今王子的情況,實在是叫南詔王心憂,若是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道長若是有法子,還請解救些許。”

靈均老道點頭說道:“如今雖然劫數過去,南詔這邊卻也還是事多,皮羅閣若是一直昏迷不醒,倒也不是辦法。如此,望舒,你去一趟,向委蛇道友求些經年的茯苓過來。老道煉上一爐‘茯苓輕身丸’,給南詔王子換換筋骨便是。”

望舒當即領命,掐訣就要出發,也是此刻在座之人,都是通曉法術的,也沒必要避諱許多,能快則快,不好太多耽擱。就在望舒準備出發之際,烏蠻大祭司又是開口,支支吾吾地說道:“望舒小友,此去若是見了鳳鸞大仙,能否……能否勞駕她過來一趟?”

望舒看看烏蠻大祭司,說道:“他們這才剛走,又要把鳳鸞大姐請回來?”

烏蠻大祭司臉上變顏變色,竟是有了些糾結,好半天才說道:“煩請望舒小友通稟就是,鳳鸞大仙於我烏蠻人有大恩,又是幫了先祖的。昨夜人多口雜,我倒不好開口道謝,這禮數不好荒廢了。”

望舒之前也曾聽靈均老道說過,烏蠻大祭司似乎是一早就認識鳳鸞,許是早些年受了鳳鸞的恩惠也不知。既然大祭司有求,又不是什麼壞事,望舒也就點點頭說道:“我去尋她看看,若是她不願來,可不賴我。”

烏蠻大祭司連連點頭,說道:“那便勞煩小友了。若是鳳鸞大仙不願駕臨,還請小友代我道聲謝,不勝感激……”

還不等大祭司說完,望舒便化作了一道清風,從三清觀中消失不見。

比起眾人剛剛來到南詔之時,這片土地經歷了道觀落成,天尊顯化和昨夜的冊封山神,道門的力量強橫了不少,望舒等人施展起道法來也是愈發靈動,如魚得水。先前的南詔乃是化外之地,傳承充斥著各種勢力和信仰,其中以西南巫教為首,佛門緊隨其後,道家卻是受了不少限制。如今三清屢屢在南詔顯聖,靈均老道又是不斷講經說法,民心所向,法理凝聚,眾人的道法自然是水漲船高。

看著望舒離開的身影,烏蠻大祭司感嘆道:“看來經此劫數,諸位道友俱是大有進益,可喜可賀。”

靈均老道微微笑著,說道:“進益也好,神通也罷,都是天道人道賦予。貴先祖細奴邏受封做了山神,大祭司的修為也是愈發高深了。”

烏蠻大祭司點了點頭,卻是自家祖先封神之後,他作為細奴邏在人世間的代言人,也是得了不少的好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