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望舒和文狸的這一番操作並不是無的放矢,隨性而為,而是考慮到南詔的氣數,從靈均老道哪裡得知李唐與南詔還有大戰在後,為了幫助南詔百姓渡過這一次浩劫,專門趁著這一次火把節慶祝的機會來溝通先祖英靈,拉扯莫大氣數加持,一次減少今後可能發生的傷亡和不幸。

眾人跟隨靈均老道多年,對於把握天地氣數的法門多少也有了一些理解,再加上先前遺蹟之事以後,靈均老道座下三名弟子都已經成就教宗修為,足以獨當一面,能夠做出自己的決定和舉動。靈均老道對此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卻是這勾動氣運,逆轉氣數之時,莫名會引來因果加身,一飲一啄,皆有後報。他作為師父,尊重弟子們的選擇,不假干涉,卻也不會主動鼓勵。

如今的南詔,一切已經走上了正軌,在道門的全力運轉和爭取之下,南詔與李唐的氣數已經息息相關,緊密相聯。在某種程度上,兩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中任何一方遭受滅國之禍,另一方都難以維持長久。這便是道門不遠萬里,花費數十年時光,提供無數明裡暗裡的支援,要叫靈均老道將道統傳播到西南,並且親自參與並一手促成六詔歸一,南詔建國的根本原因。

道門對李唐的心思,望舒他們雖是不能理解,卻也已經知道,乃是想要儘快敗壞李唐國運,破滅李唐的江山。因此,再對南詔的問題上,其實道門並不希望這一個邊陲小國太過強盛,還是希望李唐與南詔之間能夠出現內耗損傷,兩兩衰敗,以小博大,以此實現道門的計劃和希望。

若非如此,當年南詔與李唐第一次發生戰爭的時候,道門在李唐朝中的諸多力量完全可以出言相幫,不說化解誤會,至少可以避免李隆基大軍攻入南詔,給兩國都帶來極大的損失和莫大的傷害。正是因為兩國交戰,原是道門根本希望,才有張虔陀被殺之後,整個中原道門都不曾為南詔說一句話,就連靈均老道,都沒有出手相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望舒他們不知道道門為何要這般做,靈均老道也沒有向他們解釋,卻也沒有太過干涉他們對南詔的幫助。南詔的歷代先祖英靈,從第一位詔主細奴邏開始,就受到三清天尊點化,死後封神,化作英靈,左右著這一方天地的些許法理,擁有一定的力量。或許這些英靈從力量強弱來說,遠遠不是望舒等人的對手;可要左右整個南詔,還是需要先祖英靈們的幫助。

如今望舒藉著火把節的祭祀儀式,勾動了法理之中的南詔先祖英靈,叫他們看見南詔的繁榮和百姓的幸福,從而順應天意民心,降下浩大氣運,加持在每一個南詔百姓的身上,叫他們有希望能夠在即將到來的浩劫之中多一分生機。這,也是望舒這位十幾歲就在南詔修行,在南詔的時間比在中原還多的道門修士,能夠為南詔百姓做的一點微小工作。

當望舒和文狸在廣場上空燃起煙火的時候,不單單是南詔百姓,就連一眾的巫教的祭司畢摩,包括老師娘在內,都不由得抬頭觀看,目瞪口呆,由衷讚歎。製作煙花爆竹的技巧和經驗,原是從道門之中流傳出來,中原百姓有些許也會,卻從來不曾將其傳揚到西南。

對於未知的事物,人縱是會抱有些許好奇和敬畏,眼見得這漫天煙火,一眾南詔百姓在感到莫名的喜慶同時,也對放出這煙火的望舒和文狸愈發敬仰,只覺得兩人果然是神仙下凡,手段通天,卻是能夠輕而易舉地創造這等盛景,著實是叫人驚歎。

至於一眾的巫教祭司畢摩,則是在白日之事以後,對望舒的感覺愈發不同,這下見了他露出這一手,更是恨不得馬上就請他到巫教密室之中一敘,討教法術神通。只是先前老師娘曾有嚴令,叫眾人不許打攪望舒,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都要等到這一次火把節的祭祀儀式完全結束之後再作商量。

百姓們看著漫天煙火,看著滿城火光,一時間也是興奮得不能自已,紛紛唱歌跳舞,表達心中的喜悅。這一切看在鳳伽異的眼裡,也是叫他十分滿意,知道自己作為南詔副君,也該享受這一份繁榮和富饒,心中自然是十分滿足,又是躊躇滿志,難以言表。

儀式和歌舞大概進行了一個多兩個時辰,才見那大火把樹上的火光逐漸熄滅下來,卻是靠著工匠的巧奪天工,仔細搭建,教其在烈火之中焚燒了這麼久都不曾垮塌,依舊好好立在原地,成了一條巨大的木炭,緩緩熄滅下來。

而也就在此時,天空中傳來一股莫名波動,法理一時發生變化,隨即原本只是有些黑雲的天空中一時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緊接著便下起淅淅瀝瀝的小雨,一時灑落城中,將四下飛舞的火星和繚繞不散的菸灰一時沖刷乾淨,融入大地之中,既消除了火災的隱患,也清潔了城中的空氣。

望舒見這一場小雨,一時感慨萬千。如今的他,已經能夠較為明顯的感知到法理的變化,理解其背後深刻的意義,知道這一場雨既不是偶然降下,也不是哪位大能隔空作法,而是二十多年前那個烈火熊熊的夜晚,委蛇等三位妖王聯手降下雨水,更是得了蓮池中出現的觀世音菩薩意念加持,澆滅五詔詔主的怨恨之火,情感強烈,力量強大,已經銘刻在這一方天地的本能法理之中,成為天地法理的一部分。

只要在火把節當夜,南詔境內點燃火把之處,都會召來這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便是傳聞之中,老天慈悲的“火把雨”了。

雨水降下,百姓們也就紛紛散開回家。今日這一場盛典,實在是叫他們大開眼界,又是心滿意足,在回顧了南詔先王的歷史的同時,也深深為自己身為一名南詔百姓而感到自豪,滿心歡喜的百姓們紛紛回家,鳳伽異這邊也有諸多侍衛撐起了油傘,護送眾人迴轉南詔王宮之中,繼續篝火之宴。

望舒和文狸見有侍衛打著傘朝他們走來,倒也不多客氣,直接挪移虛空,迴轉王宮之中,叫那侍衛愣在原地,直呼見到了神仙。不是他兩人不夠平易,實在是兩個大男人擠著打傘太過奇怪了一些。左右望舒如今已經能夠虛空挪移,他自己又從來不是嚴守“道不可外顯”戒律的人,自然也就樂得方便,直接作法離開。

片刻之後,一眾人相繼迴轉南詔王宮之中,又是在後殿的大殿之中,燃起篝火,相聚飲宴。不過這一次,那些王宮大臣們就沒有參與,而是之後鳳伽異和一眾巫教祭司畢摩,還有望舒和文狸兩人呢,顯然是朝政之外,比較親近的眾人聚在一處。

到得此時,一眾祭司畢摩們也就再也按捺不住了,紛紛湧上前來,向望舒詢問白日之事,以及他先前的煙火是怎麼變出來的。

煙火的原理,說起來倒也不是十分困難,加上這其實並不涉及什麼神通法術,只不過是些格物的道理而已,望舒便也十分大方地與一眾祭司畢摩們分享了自己的知識,還拿出些許沒有用完的硝石硫磺向他們演示。

一眾祭司畢摩看著望舒將用紙保住的硝石硫磺以及木炭一類丟入篝火之中,隨即便傳出一聲清脆的爆響,一時也是震驚,紛紛仔細問了製法和比例,卻是這一群浸淫在法術之中多年的祭司畢摩,一眼就看出了此物用於對敵的便利之處,一旦掌握,幾乎可以叫沒有修為的凡人施展出不弱於一般修士的手段來,隔空殺人,不是空話。

望舒坦言相告,又是告誡眾人,直說這東西雖然做起來簡單,用起來卻是十分危險和困難,稍有不慎,很可能還沒有見到敵人,自己一方就被炸上天去。他此番做出來的煙花爆竹,乃是靠著靈均老道傳授的諸多經驗,靠著不知道被炸死了多少的道門煉丹家留下的血淚記載,才能夠平衡配方比例。而在使用的時候,即使是望舒,也需要憑藉元神逸散感知,才能精確把握。

眾人聞言也是表示遺憾,卻是沒有放棄繼續研究的心思,還是打算今後再嘗試一番,打不了叫一眾祭司畢摩使用,靠著法術掌握,也比完全依靠法力來得方便。望舒對此不置可否,又是警告眾人,這東西不比尋常刀劍,一旦爆開,對修士的元神都有一定影響。若是要用這東西炸死一個凡人,只怕操作的修士也難逃魂飛魄散。若非如此,中原道門早就靠著這個東西征服四海八荒了,哪裡還會像如今這般隱忍?

眾人想想也覺得有理,倒也都知道道門的厲害。不過這麼厲害的東西擺在面前,沒人不會想著冒險嘗試,倒也還有祭司畢摩想要小心實驗,看看能不能改進配方。

區區煙花爆竹,已經叫一眾祭司畢摩們驚嘆不已,至於望舒白日裡發生的狀況,倒也模模糊糊跟他們說了一些,叫他們感慨非常。

單日望舒探索遺蹟,也多虧烏蠻大祭司率眾先做了炮灰,探出第一手情報,才叫他們有了警惕。為著了卻這一段因果,靈均老道還是與烏蠻大祭司分享了些許最簡單的宙光法門,故而一眾祭司畢摩,也是能夠理解。

只是這修行上的事情,理解歸理解,自己能不能做到,就是兩說了。其實一本《道德經》,就已經幾乎說盡了天地之間的一切道理,理論上直指混元大羅。可實際情況來看,此經流傳上千年,又有幾人靠此成仙,更不用說所謂的混元大羅了。

一時間,眾人只是滿臉羨慕,看向望舒,倒也沒有什麼多餘的非分之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