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羅鳳這邊反敗為勝,擊退了李唐的大軍,三清觀眾人也就能松一口氣,否則若是南詔就此滅國,他們先前一甲子的苦功就都算白費,著實不妙。

此役中,靈均老道一門並未插手參與,只有委蛇等三位妖王下山助陣,這下李唐敗局已定,委蛇等人也就原樣迴轉,又是帶著閣羅鳳供奉的不少牛馬牲口,準備吃上一天的烤肉,喝上一天的好酒,卻是自從上主出現以來,整個南詔的事情都變得有些詭異,又是難以把握,實在是叫人心煩。

靈均老道滿頭黑線地看著委蛇宰牛,半天才無奈道:“委蛇道友,我等道門中人,雖是不像佛門那邊嚴守五葷八戒,可不食牛肉一節,還是需要遵守的。”

委蛇一面把手上的肥牛砍作幾塊,一面笑道:“道長玩笑了。這眾生平等,許我吃羊吃豬,怎的還不許我吃牛了?莫說是區區黃牛,就是凡人,真要吃起來,我也不含糊!”

靈均老道嘆了口氣,招手叫一旁的嘉月上來。嘉月滿心歡喜,清了清嗓子,解說道:“委蛇大哥,此事你有所不知。我道家不食牛肉,卻有三個原因:這一來,牛與人一般,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靈性相通,相近而不相食;再者,世人借耕牛之力,開荒種地,憐憫其一生忠厚辛勞,不忍食之;第三嘛……卻是三清天尊中,有兩位以牛為坐騎,道德天尊騎青牛,靈寶天尊騎夔牛,此靈物族屬,我等不敢冒犯。”

委蛇聽著嘉月叨叨咕咕,一時有些發愣,卻是這牛是不是十月懷胎,他其實並不是很在乎,可是要說三清天尊裡面有兩位的坐騎是牛,就著實叫他有些驚訝了。作為妖族,委蛇十分清楚大能坐騎的地位,卻是一般情況下,大能與坐騎都是比較親厚的,隨著大能的身份越高,坐騎的身份也就水漲船高。千年前委蛇遊歷天下的時候,還曾與某位大能的坐騎金毛吼有過往來,眼見人家那身份地位,著實叫他眼紅。

只是絕大多多數的大能者,其坐騎都是神話傳說中的靈物,平日裡看一眼都是十分難得,更別提拿它下鍋,自然也就沒有這麼多的忌諱。這下聽見嘉月這般說起,委蛇也是問道:“你我幾人在一處,也有幾十年光景了,我卻是第一次聽聞此事。”

嘉月笑了笑道:“三清觀中的天尊神像,都是站像,不見坐騎;早幾十年,那皮羅閣也是跟隨師父學習過許久的,自是知道規矩,不會供奉耕牛上山。如今閣羅鳳與道家無緣,不曾受過師父的指點,有些忌諱上自是不知,倒也情有可原。”

委蛇點點頭,又看著已經被大卸八塊的耕牛犯難,一時不知道如何處理。靈均老道看他這般樣子,也是無奈道:“老道隨口一說,委蛇道友也別太往心裡去。你受天地靈氣所鍾,乃是得道的妖王,我等凡俗的規矩,不一定能夠約束你。老道不過是提醒弟子,並無干涉道友之意。”

這下委蛇倒是十分不好意思,卻是靈均老道這般說,已經給足了他臺階。要是實話實說,委蛇還是十分喜歡牛肉的滋味,卻是比起尋常山珍野味來,這種老早就被人類馴化的家畜別有一番滋味。先前靈均老道沒說,他也不怎麼知道,偶爾下山,享受巫教血食供奉之時,也沒少吃,已經離不開這東西了。

一面烤肉,委蛇一面感慨道:“這一次南詔投向吐蕃,倒是叫李唐吃了一個大虧,閣羅鳳用兵手段,著實不比他父親弱上多少。”

靈均老道輕笑道:“張虔陀死後,南詔與李唐的關係便有重大變化,卻是以李唐的實力,對付南詔並不算太難。如今吐蕃也有心插上一手,倒是正遂了他們的心意。”

委蛇一時不忿道:“區區李唐數萬軍士,我顯化本相,滾上一遭就能悉數將其破滅。若非道長不許我全力出手,只叫我等暗中相助,那閣羅鳳又何必投靠吐蕃,倒是顯得我南詔沒了手段。”

靈均老道也不生氣,微笑道:“天行有常。委蛇道友神通無量,自是能夠對付那些凡俗軍士。只是這樣一來,少不得要叫道友身染殺劫,又是難免引得李唐中原的高手前來。凡俗爭鬥,你我原是不該插手的,只是委蛇道友與南詔頗有淵源,暗中相助倒也是順應天意。如今道友下一個五百年的劫數也是不遠,平白沾染殺劫,卻是不美。”

委蛇聞言一震,卻是近些年來日子過得充實,一時都叫他忘了自己再有百餘年就要渡劫。如果這一次襄助南詔,沾染殺劫,殺伐血意之下,這兩千五百年上的劫數可是真不好過。一時之間,委蛇嚇得渾身冷汗,連忙感謝靈均老道指點,卻是自己也不曾想到這一重。

靈均老道自是笑笑,又聽一旁的嘉月說道:“閣羅鳳倒也還算是仁厚。此番戰後,聽聞他降下口諭,叫眾人收斂了李唐將士的屍骨,修建‘大唐天寶陣亡戰士冢’,又是叫那慧明和尚著實做了一場法事,超度陣亡將士的英魂。凡此這般,倒是留下了南詔與李唐重歸於好的機緣,不至於徹底撕破了麵皮,今後到還有迴轉的餘地。”

靈均老道夾起一塊委蛇烤好的羊肉,仔細咀嚼片刻,一時感嘆道:“委蛇道友的手藝,愈發高明了。至於這南詔與李唐之事,先前老道便於閣羅鳳說得清楚。李唐與吐蕃如今都是如日中天,可數年之內,兩國皆有大禍臨頭。無論投靠了誰,南詔的氣數都要衰敗一些日子。相比之下,李唐之事還有迴轉的餘地,吐蕃卻是就此一蹶不振,只怕再難翻身了。”

在沒有外人在的時候,靈均老道對於這等國運氣數之上的話語並不是十分忌諱,隨口便能說出,倒也是因為在座眾人,有心推算,都不難得出這等結論。一國氣數,浩浩湯湯,有如日月高懸,隨便一個修士抬頭就能看見,也不必避諱什麼。

望舒因著先前阻止閣羅鳳斬殺張虔陀未果,這段時間一直有些悶悶不樂,今日得聞南詔打了勝仗,又聽靈均老道說起國運氣數之時,一時倒也情緒不錯,輕聲道:“吐蕃失了高明修士參戰,自是難以與李唐抗衡,一時戰勝,難免會有吃虧的一日。只是李唐如今氣數正盛,唐王李隆基雖是年邁,卻不昏庸,一應治國有方,幾個兒子也勉勉強強,怎會一時遭了莫大劫數?”

靈均老道看看望舒,一時展露笑顏,舉杯輕啜一口,一時似是吟誦,似是歌唱道:“漢王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無人識……[*]”

望舒等人一愣,一時聽著靈均老道誦唸出這一首長詩,一時間都是有所感悟,卻是想到近年以來,唐王寵信貴妃楊玉環,倒也著實是得罪了不少人,就連這一次遠征南詔的大將軍,也是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將軍。從來禍起蕭牆,後宮之事多與朝政有所牽連,若是將靈均老道詩詞中的“漢王”理解作李隆基,那便一切都是分明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靈均老道的聲音逐漸低迴,又是言辭含糊,眾人側耳傾聽,也只聽見什麼“峨眉山下”、“蜀江水碧”一類零碎話語,直到最後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才聽得清楚分明,一時也是心有所感,陷入了沉思之中。

眾人不知,望舒這些年來卻是看出了些許端倪。靈均老道的預言占卜手段誠然高明,把握天機的本事更是叫眾人望塵莫及,卻也還有些許投機取巧的法門。按照望舒的猜測,靈均老道在卜算未來之時,並不一定是直接遍觀三界,而是透過窺視後人寫就的詩詞歌賦,用來還原即將發生的些許事情,倒也是十分準確。像是他之前所謂的“唐朝三百年”之語,以及現在的這一首長詩,說不得是根本還不曾被寫就出來,而是被靈均老道從時光長河之中,先行找出窺視,便將記事化作預言,自是精準無比。

不過猜測是這樣猜測,望舒卻不能效仿,也是這占卜之術,無論使用什麼法門,都要有一定的功力修為。特別這詩詞文字之類,在未來影像之中乃是模模糊糊,縹縹緲緲,除非本身精於此道,又是道行高深到一定境界,否則就算知道這取巧法門,也難以原樣施為,等於不知道罷了。

道門眾人,解讀那些遠古晦澀,佶屈聱牙的經書典籍頗有一套,可要叫他們去感悟那些蘊含豐富人類情感的詩詞,卻是萬萬不能。也是天道無情,人間有情,修士捨己身而求天心,接觸太多情感豐富的文字並不是什麼好事。也只有靈均老道這等道門奇葩,經書典籍也懂,詩詞歌賦也通,才能這般投機取巧,窺見未來文字,用以描述即將發生的事實。

不過這李唐即將面臨的劫數,要說是從楊玉環身上引起,倒也不是什麼天大的機密,卻是如今朝中的有識之士,早有看清個中因果緣由之人,幾番進言,唐王都不願意採納。故而靈均老道說出,倒也不算什麼,頂多是證實了眾人的看法。而至於個中細節,想來那長詩中也有記載,可到了靈均老道口中,卻是含糊不清,誰也聽不分明,說了等於沒說,自是不會洩露太多天數。

眾人一面喝酒吃肉,一面聽著靈均老道吟誦長詩,一時也是感慨萬千,又是遠遠看向山腳下的南詔,一時心念百轉千回,又是各有各的打算,自是不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