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羅鳳的國書一送到吐蕃,吐蕃贊普便瞬間派下五萬精兵前來,住閣羅鳳守住南詔王城太和城。李唐與南詔開戰,這麼大的動靜,自是避不開吐蕃贊普的耳目,再加上西南原本就是靠近吐蕃,吐蕃贊普對南詔之地也是垂涎已久,此番明為大軍壓境,實為時刻準備襄助閣羅鳳守城,卻是預謀已久,坐等閣羅鳳的求援國書。

閣羅鳳也是將計就計,卻是一早就聽靈均老道指點過,此刻投靠吐蕃,至少能夠保證南詔不滅,至於今後之事,倒是不能與吐蕃長久往來,卻是當年閣羅鳳登基,向靈均老道問道之時,老道就已經將一切說得分明,卻是百年之內,吐蕃就有大禍臨頭,屆時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南詔的什麼好果子吃。

如今這般局面,閣羅鳳也是為難得緊,也是南詔畢竟只是一個小國,夾在李唐與吐蕃之間,自是只能隨風而動,不能自己。加上無論是李唐也好,吐蕃也罷,都有著大批的方外高人存在,卻是國主一聲令下,一眾大仙活佛揮手就能叫南詔灰飛煙滅,饒是靈均老道坐鎮,也起不了什麼太大的作用,這也就是南詔不能徹底獨立的根本緣由。

吐蕃與李唐之間的邊境,早在數十年前就被中原道門聯手設定了法理屏障,卻是尋常軍士穿越無礙,對於修士便如天塹一般,任憑你多高的修為,膽敢穿過法理屏障,說不得也要九泉地獄走上一遭,落得個身死道消的結果。好在這一次只是世俗戰爭,超凡力量並不曾參與其中,無論是李唐也好,吐蕃也罷,都沒有驚動他們的高人出手,靈均老道自然也就好好在三清觀坐著,不參與山下發生的一切。

那鮮于仲通雖是個目光短淺的草包。率軍打仗倒是很有一手,加上李唐的兵力原本就強於南詔,又是有著上好的兵器和鎧甲,原不是南詔這邊的冶煉工藝所能比擬得上,一時之間,李唐大軍倒也是勢如破竹,不過斷斷數月光景,就打到了太和城下,一時將南詔王城團團圍住。

兵臨城下這等奇恥大辱,閣羅鳳原是不能忍受的,只是吐蕃贊普支援他的大軍之中,著實有幾位用兵如神的人物,又是藉著吐蕃一眾密宗苯教活佛的預言,幾番改變行動計劃,最終決定在太和城下伏擊李唐大軍,卻是誓要將李唐大軍盡數斬殺在太和城外。

閣羅鳳如今有求於人,自是對吐蕃的幾名將軍言聽計從,加上他自己對李唐此次的率軍大將,鮮于仲通實在是恨之入骨,也希望藉著吐蕃人的手,給他一次永生難忘的教訓。一時之間,南詔兵丁沿途佯裝撤退,卻是將李唐大軍引導了太和城之下。而太和城內外,南詔大軍和吐蕃大軍已經聯手設下了埋伏,久等鮮于仲通率軍攻來。

這幾日時間裡,鮮于仲通手下也有不少人對他進行勸告,卻是南詔雖不是李唐的對手,近日以來南詔軍士的撤退也太過兒戲了一些,竟是不少烏蠻子弟一面撤退,一面嬉笑打鬧,看上去完全不像是潰敗,更像是玩耍一般,著實叫人生疑。

鮮于仲通對此嗤之以鼻,又是對手下的謀士冷笑道:“閣羅鳳這蠻子,還學諸葛空明,跟我玩這一手‘空城計’,打算用這等可笑佈置,嚇我停住大軍的不乏,真是愚蠢至極!要學諸葛空明,也該是我們漢人來學,打他閣羅鳳一個七擒七縱,才顯教我中原天州的皇者氣概!”

眾人一聽,倒也覺得頗有幾分道理,卻是閣羅鳳若是埋有伏兵,就不該叫他手下的軍士這般兒戲,卻是舉動之間,透漏了前方的危險,豈不是太過愚蠢了一些?想到此處,眾人也就釋然,暗道果然鮮于仲通乃是善於領兵的人物,卻是識破了閣羅鳳的詭計,沒叫眾人像司馬仲達一把丟臉。

這才是鮮于仲通自己歧視蠻人,平日裡對他們不聞不問的結果,西南蠻人,個個都是直性子,真性情,要叫他們在陣前作偽,少不得就要露出了馬腳來。閣羅鳳深知這一點,又是知道鮮于仲通此人狂妄自大,便也乾脆將計就計,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叫眾軍士想怎麼撤退,就怎麼撤退,反正伏兵就在這裡,不增不減,不怕他李唐將領不上當。

閣羅鳳不愧是皮羅閣的兒子,雖然不是親生的,性格上也衝動些,可這麼多年看著皮羅閣行軍打仗,一套戰術倒也著實不差。先前是雙方力量的絕對差距太大,使得他的兵法謀略派不上用場,如今有了吐蕃的五萬援軍,卻正是閣羅鳳一展身手的大好時機。

不幾日,李唐的大軍便將太和城團團圍住,一時那鮮于仲通風光得意,親自站在了大軍之前,前去罵陣,卻是一人站在城牆之下,喊得整個城中都聽得清楚,倒也著實是個不俗人物,語言水平著實高明。

可惜鮮于仲通不曾見識過望舒第一次進城買東西時的遭遇,卻是以為太和城中眾人也與尋常中原百姓一般,受他這般喊叫侮辱,自然是要忍不住出城來戰的。鮮于仲通罵陣片刻之後,太和城城牆之上突然冒出來不知多少烏蠻婦女,卻是個個一手叉腰,一手指地,各種汙言穢語如暴雨傾盆一般地傾瀉下來,口水沫子就差點將他淹死在城牆之下,更罔論女人們嘴裡說出來的各種話語,一時叫鮮于仲通一口老血噴出,被人抬回大軍之中,卻是著實失儀,先輸了這一陣去。

那些烏蠻婦女,見了鮮于仲通吐血退下,卻是誰也不曾下城牆去,依舊站在城牆之上,又是咒罵,又是嘲諷,你一言,我一語,說道高興處,她們還一同唱起了山歌道:“鮮于仲通大將軍,帶來了唐王的千萬兵;千萬兵丁城下站,見不著一個是男呢!”

一時之間,太和城的城牆之上歡聲笑語一片,卻是絲毫沒有城池被圍,百姓命在旦夕的緊迫之感。一眾烏蠻女人的譏諷侮辱,叫得鮮于仲通在大軍之中又是一口鮮血噴出,直直伸著雙手,又是滿嘴鮮血喊道:“攻城,攻城!攻下太和城,屠城三日!”

此刻兵將們的忍耐也是到了極限,卻是尋常罵陣,哪有這般上一大群無節操無下限的中年婦女的,他們軍中最會罵陣那個,面對烏蠻女人的口水也是無計可施。卻是一人一條肉嗓子,人家人數也多,聲音也大,又會說,又會唱,著實不是這些軍中大老粗所能抗衡的。

李唐大軍憋著一股子勁兒,不多時便準備了雲梯之類,開始攻城,卻見城牆之上,燒熱的松油一時傾瀉而下,隨即便有火箭從一旁飛來,點燃了松油,一時將整座城池都點燃,成了烈火之城,頗有當年皮羅閣火燒松明樓的感覺,又是比起來壯觀了許多。

尋常城池,萬萬不能這般操作,卻是松節油的來源是一個問題,城磚能不能承受烈火又是另一個問題,別人要是這般操作,只怕敵軍還未退去,自己的城池就已經燒成了灰燼,自是難以效仿。而此刻的太和城裡,數百名巫教的祭司畢摩圍繞著一個火塘又唱又跳,透過自然神靈的能力,御使著火焰不至於燒燬城池。

而太和城下,則是已經被挖出了無數條密道,數不清的蛇蟲鼠蟻紛紛從遠處山上叼著凝固的松節油下來,卻是先前委蛇與閣羅鳳約定,要助他對抗李唐大軍,前日閣羅鳳送去求援書信,委蛇便帶著鳳鸞和文狸一時下得山來,駐守城中。

一眾蛇蟲鼠蟻,自然是委蛇的族人部下,而他本人,則是與鳳鸞一道,隱身在太和城上空的無盡陰雲之中,顯化出本體形象,煽風點火,駕馭著狂風吹向李唐大軍,卻是將城牆上的火焰都一併吹了過去,燒得李唐大軍一時混亂不休,個個哭爹罵娘,又是無處可躲,軍陣一時混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混亂的眾人之中,一股腥臊氣味頓時瀰漫開來,卻是亂軍之中,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上百名身著李唐甲冑,皮膚白皙,下巴頦尖尖的少年軍士,不斷散播著“當年五詔詔主被燒死在松明樓上,這下他們的冤魂來為子孫後代報仇”的謠言,一時使得軍心大亂,謠言紛起,幾乎就要譁變。

閣羅鳳站在烈火城牆之上,看著下面的一切,一時苦笑不止,卻是要早知道三位妖王有這般神通,他又何必去向吐蕃求援!如今戰局,頗有些當年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時的樣子,卻是風伯雨師前來助陣,諸天眾神都站在了勝者一方。

鮮于仲通哪裡想到會發生這等變故,一時間只覺得天旋地轉,又是心中焦急不已,連續斬殺了幾名逃兵之後,鮮于仲通終於發現今日之事已不可為,卻是凡人之身,對抗超凡力量,無異於以卵擊石,不過是徒增傷亡罷了。想通了此節,鮮于仲通當即下令撤軍,卻是一時聽聞周遭戰鼓響動,又見旌旗飄揚,看那旗上的標誌,正是吐蕃大軍。

大驚失色下,鮮于仲通暗歎“今日完了”,一時面如死灰,失了精氣神意,卻是前來圍攻的吐蕃大軍,與李唐軍士比起來只多不少,又是太和城那邊火光衝天,無盡烈火正藉著風勢,朝李唐大軍洶湧而來。

震天呼喊之中,南詔對李唐的第一次戰役在太和城下轉敗為勝,斬殺李唐大將,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更是一鼓作氣,反打回去,直接收復了失去了兩州,更是將李唐劍南道的地盤都吞併不少,南詔實力,一時暴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