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明希望自己以後能做一名西式糕點師。

高中輟學前便一直以開一家優秀的西餐廳為目標,所以在售賣店面以後,他去了早就計劃好的地方——More Taste。

那是一家全市著名的西式餐廳,其中的某個廚師曾出國深造,以甜點美味而出名。

算得上是廚道大家。

第一天還算順利,他很快見到了傳說中的那個人,這個過程通暢無阻,不過在新聞裡或是現實中,聽過很多人被欺騙的經歷,所以紀明非常謹慎,確認那位廚師是本人後,才交了定金。

第二天和第三天,那個大廚都有好好教他做糕點,九層糕、雞蛋糕、彩蔬年燉糕、豆糕、棗糕、年糕……因為師傅每教過一遍,他都會在當天晚上回憶很多次,然後把它儘可能地重複出來,所以學的很快,幾乎每天都能將七八種糕點的做法熟爛於心。

到了第四天,那個大廚覺得他學得太快,要求他補交學費,他覺得很合理,於是他交了,但是第五天大廚也用同樣的理由要錢,而且那個數字變大了很多,他覺得這樣不好,但大廚卻說會教他更多型別的糕點,付出這點代價是必須的。

不得已,他又交了一筆學費。

第六天……

第七天…………

就這樣一週過去,到了第八天。

因為前天大廚說自己生病不能教習,給他放假一天,但是昨天卻一直沒看到他的人影,打電話也不接,所以今天他特地來大廚家裡找他。

咚、咚、咚。

“師傅,是我,你在家嗎?”敲了很久還是沒有反應,他中途又打了個電話,但沒人接,直到他等得快要不耐煩了,一個同樣住在這棟樓的大媽告訴了他真相。

“小夥子,你來找王大廚嗎?”

王是他師傅的姓氏,所以王大廚必然是指他的師傅,紀明聽了立刻表明自己是王大廚的徒弟,然後追問大媽他的去向。

可是大媽接下來的話卻讓他非常吃驚。

她說王大廚前些年被朋友帶去賭場賭博,一場就輸得差點傾家蕩產,後來四處找人借錢,想把輸掉的錢全部贏回來,結果不僅沒贏反而輸得更多,有段時間基本上吃不起飯,還到她家蹭過好幾次的飯,而這件事整棟樓的人都知道。

前天聽說要債的人又要來,他就趕緊辭職搬了家,據說是回閩南老家,但是具體在哪裡卻沒人知道。

聽到這裡,紀明也明白自己被騙了——那個大廚因為賭博輸錢,拿了他的錢卷鋪蓋走人。

“你的事,我基本上聽清楚了。”

警察局裡的老警察點了根菸,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然後慢悠悠地說:“這件事我們沒辦法處理呀,交錢是你自願的,又沒籤合同,而且你又從他那裡學了不少菜,就算找到人,我們也沒辦法給他定罪,你走吧,下次小心點。”

因為交了太多學費,他身上已經沒有剩餘的錢,這些天一直借住在王大廚工作的地方,但是他辭職以後,紀明也不敢保證自己能再住下去。

果不其然,到那裡的時候,負責人已經提出了他的行李,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經理,我會幹活,會做拉麵,還會二十幾種糕點,再髒再累都可以,工資少點也沒關係。”

“不用了,我們這裡不缺學徒。”那個負責人皮笑肉不笑地說,說完轉身進了餐廳,直到這時,他才明白社會是多麼地殘酷,也後悔之前做得太過徹底了。

為了學好製作糕點,他不僅變賣了父親留下的店面,還將父母一起拼搏來的家以不菲的價格出租他人,合同規定期是六年,也就是說,他要想辦法在外漂泊至少六年,否則就算回去也付不起那高昂的違約金。

房客的租金則是按月支付,但身上的錢並不足以讓他度過目前的難關,熬不到下次收租金的時候。

兩個小時後,他坐在公園的長椅上,邊上是一大袋行李。

箱子裡並沒有什麼特別貴重的東西,一部分是他換洗的衣物,另一部分則是父母的遺物,為了保護好父親和母親留下的東西,他把它們都整理起來,放在一個接近兩個巴掌大的木盒裡。

今天是陰天,一整天都看不到太陽,涼風習習,而他只穿著短袖,忽然有些冷了,於是他把手伸進行李箱,想要拿件衛衣出來避寒。

或許是他的手太涼,也可能是衣服被卡住了,掏了幾次都沒能取出想要的那件衣服,這時風又大了,他有些焦躁,稍微一用力就把一團衣服拔了出來。

木盒也滾落在地。

他迅速從長椅上起來,把木盒抱進懷裡,擦掉盒子上沾到的灰塵,發現邊角上破了一個小口。

盒子對他來說太重要了,那是父母留下的唯一遺物,就算尋遍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份,於是他趕緊開啟木盒,裡面有兩張照片、母親最愛的項鍊、父親時常拿在手裡把玩的打火機,還有一本日記。

看到四件東西都在,他松了口氣。

其中一張照片是五年前他和父親、母親三個人的照片,另一張則比較古舊,是爺爺和父親的合照,應該是十幾年前留下的,那時的父親看起來很年輕,面容與現在的他十分相似,而爺爺的鬢角已經生出了白髮。

母親的項鍊和父親的打火機看起來完好無缺,也沒有問題,最後是那本日記,是父親寫的那幾年關於爺爺的事,開啟後裡面夾著一張小紙條,紀明攤開折口,只見上面寫著——北山鎮新桐路117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裡……應該是爺爺最後住過的地方。

他的印象非常模糊,但最關鍵的地方還隱約記得,十二年前,他才七歲的時候,爺爺曾抱著他摘門前大樹上的棗子。

爺爺……紀明在口中默唸一聲,時間讓他遺忘了很多,曾經的記憶早已隨風而去,如今記得的不過是爺爺喜歡澆花、天熱就會在大樹下乘涼、常常一個人安靜地坐著看書之類的印象。

去找爺爺吧。

紀明長舒一口氣,腦袋裡忽然冒出這麼個念頭,父親母親之所以會死,也是因為後來忽然有了爺爺的訊息,如果這樣的話,他決定追隨父親的腳步也許並不壞,至少當下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事了。

到北山鎮時已經是傍晚,雖然自爺爺失蹤以後他就沒再來過,但每每看到熟悉的景物,他就會憶起曾發生的趣事,於是很快找到了爺爺的原居住地。

過了許多年,但曾經價值不菲的樓閣到如今也未過時,樓下停著不少名車,遠遠望去,陽臺上擺弄有致的花草也說明這裡的主人頗為雅緻,不過紀明沒什麼閒心觀花賞木,一來就咚咚咚地敲起了保衛室的玻璃。

“請問……新桐路117號的紀先生回來了嗎?”

“什麼新桐路?這裡兩年前改叫華昌街了,那個……嗯,117號的先生姓李,你恐怕找錯地方了,去其他地方看看吧。”保安翻了翻登記簿,確定沒有姓紀的人,態度還算不錯,雖然並不清楚紀明問的問題,但對於自己知道的其他事卻沒有隱瞞。

變化最大的要數這兩年,很多老房子被拆除,新房子建起,陌生的面孔,不熟悉的地段,出現了很多很多或許不盡如人意的改變,記得河畔曾有一個公園,如果是三年前的今天,恐怕早已經聚滿了人,但今天再看卻只是一棟冰冷的大廈,還有那時很受歡迎的小吃街,如今也是空曠無人的慘淡模樣。

和大叔聊了很多,但到最後還是沒有獲得有價值的資訊。

雖然早就知道了會是這個結果,心裡略微失望,但他並沒有真正的沮喪,除了這裡,還有很多地方都有過爺爺的足跡,他打算一一尋找。

或許這個過程要很久。

但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