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不會死。

說的或許就是王士晉。

唐朝的制度是建立在隋朝制度之上的,李世民登基之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農業制度依舊以隋朝的農制為主,並加以完善。農部在隋唐時期沒有單獨的部門,在貞觀三年時,工部整合。

主掌土木水利工程和國家農、林、牧(軍馬除外)、漁業之政,以及諸司官署辦公所需紙筆墨之事。所屬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其中工部郎中、員外郎,掌城池之工役程式,為尚書、侍郎之助手;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員之職田、諸司官署公田的配給;虞部郎中、員外郎,掌苑囿、山澤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給和畋獵之事;水部郎中、員外郎,管理河流過渡、船艫、溝渠橋樑、堤堰、溝洫的修繕溝通,以及漁捕、漕運諸事。

同時以《隋書·經籍志》為藍本,在《汜勝之書》、《四民月令》、《禁苑實錄》、《齊民要術》、《春秋濟世六常擬議》、《陶朱公養魚法》、《卜式養羊法》、《養豬法》、《月政畜牧栽種法》等為基礎,增加《鷹經》、《蠶經》、《相馬經》、《相牛經》、《相貝經》、《養魚經》、《蠶經》和《鳥獸草木蟲魚疏》等。

在修編《唐書·經籍志》的時候,王士晉居然刪掉了《養豬法》,認為豬肉酸澀,不適人食用,又把《齊民要術》不斷刪減,增加了一篇《勸農經》……

《勸農經》一經問世,便引來無數吹捧……那時候的王士晉也到了人生巔峰,更是得到了洛陽王家家主的認可。把王士晉當成長安城王家代言人培養。

“長孫伯伯,小侄有一事請教……”程懷亮對著長孫無忌一施禮。

“賢侄,但說無妨。”老狐狸心裡明鏡的,剛打了王士晉,程懷亮絕對不會這麼就罷手,打架雖然是程家的專利,可到了程懷亮這裡卻變味了。

惡人自有惡人磨,別看王士晉也是清流,是文臣三巨頭手底下的官,可你越權,隔著鍋臺上炕可就不要了。

蔡文豪和梁贊是魏王李泰的人,這事兒看在李泰的面子上,可以不計較,不過這二人的仕途也算是終結了。

可你王士晉不行,你是洛陽王家的人,和張孫家還有那麼一點小摩擦,這個時候不丟起石頭痛打落水狗,等待何時?

房玄齡和魏徽也是一副期待的樣子:狗東西,瞎了你的狗眼,當我們文臣三巨頭是擺設?

“農者,至正之道,自然之資,為邦大本,當今急務。人力可以課致,地利可以計生。若地利有遺,人力不勸,欲邦寧本固,化洽時雍,不可得也。有天地辰宿,有軌數形色,有陰陽逆順,有離合隱見。天數五,地數六。六五相合,故十月收……”

程懷亮砰的一下,一腳踢在王士晉的肩膀上,直接踹出去好幾米……

“來來來……你告訴告訴我……你說的都啥意思?”打完人之後,程懷亮還像是欲求不滿一樣,恨不得在上去一頓王八拳。

長孫無忌假意拉住程懷亮,“賢侄……有話好說……別……別打死了……”

“長孫伯伯,這種雜碎……你不弄死他他就坑了陛下……坑了國家……”

程懷亮是以德服人的主,轉身又對準了程知節,“爹爹,孩兒剛說的話,您能明白嗎?”

老程晃晃腦袋,“不懂……”

隨後程懷亮又連續問了幾個武將和文臣,大家都表示不甚理解,“陛下,在朝堂上的人,都是學富五車的大學之士,可他們都覺得勸農經的言語有些頓瑟,那您……那您覺得大字都不認識幾個莊戶能理解嗎?”

李世民不是傻子,當上皇帝的人,都是黑吃黑的主,程懷亮的話,李世民自然明白。尤其是長孫皇后看向程懷亮的目光,很欣賞……老李總覺得自己好像缺了點什麼……

“王愛卿,你意欲如何?”

李世民看向王士晉,事情是你挑起來的,怎麼解決你自己看著辦……朕……朕很忙的……

“陛下,《勸農經》是臣所修,臣若是錯了,甘當認罰……只是……”王士晉傲嬌的一昂頭,作為洛陽網架長安城的代言人,王士晉還是覺得有屬於自己的傲骨,“臣輸了,願意去程家莊修葺廁所,可臣要是贏了……陛下,您應該知道天下悠悠之口……”

老李不高興了,很不高興……你麻痺的,你在威脅老子?

尤其是長孫皇后,欺負我可以,別欺負我夫君,我夫君是大唐天子……誰給你的膽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程心裡也很嘀咕,咋這次不給老子洗腳了?

大唐天子覺得,你們他媽的全輸了才好呢,給程懷亮打雜去……別沒事一天到晚像是蒼蠅一樣煩著我……

“陛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臣建議找一些莊戶和王大人對質一下,滿朝文武都不是傻子……”程懷亮頓了頓,“就算是傻子也無所謂……陛下賞賜給程家的田地還荒廢很多,他們要是覺得自己傻那就是程家莊種種田,親身感受下,王大人的《勸農經》是對還是錯……”

“這……”老李心裡已經很清楚了,程家的雜碎們不會打無把握的仗。

講道理,程懷亮已經舉完例子了,如果李世民在不明白,那他也不配做一國之君了,王士晉輸已經是定型了,重要的是結局……

老李是要面子的人,他從來沒想過,金碧輝煌的大殿上,會有鄉下人上來參拜他,總覺得有點失了顏面。

“陛下,臣妾覺得程懷亮說的不錯……”長孫皇后攥住老李的手,眼睛裡含情脈脈的,“陛下長年身居後宮,不去民間走動,明天什麼樣子陛下只能從奏摺裡看到,還不如真正的見見……他們雖然生活在最底層,可他們卻是所有人衣食父母,不豐收不交賦稅,我們吃什麼?大臣們吃什麼?其實,臣妾一直都說,他們才是給這個國家真正安定的人。不然,幾十萬軍隊戍邊是為了當什麼?不是為了抵抗外族侵略的,而是保家衛國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