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蘭德利!《美麗心靈》!”

在一個故作懸念的停頓後, 茱莉亞·羅伯茨終於宣告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歸屬,並將卡片反轉過來, 向所有人展示著——白色的卡片正中間,清清楚楚的印刷著兩行字, 不是丹澤爾·華盛頓也不是西恩·潘,而是無比醒目的“威廉·布蘭德利”和“《美麗心靈》”。

有些人在一秒鐘前還心存幻想,希望這是茱莉亞·羅伯茨在惡作劇,或是出現了頒獎烏龍。

——奧斯卡頒獎典禮是直播,直播再嚴謹也有一定的出錯機率,事實上,早在1964年的奧斯卡上就出現過頒獎烏龍事件, 小薩米·戴維斯在頒發最佳配樂獎的時候, 因為被給了錯誤信封的緣故,錯把應該頒發給《艾瑪姑娘》配樂師安德烈·普列文的獎盃給了《湯姆·瓊斯》的約翰·愛迪生,不過他很快就用幽默手段補救了過來,還特意拿了副框架眼鏡戴著重新頒獎, 意思是這次絕對不會再唸錯了名字。

但此時此刻, 茱莉亞·羅伯茨手裡白紙黑字的頒獎卡,被鏡頭拍攝的一清二楚,沒有一絲作假的可能,也讓那些抱有不切實際想法的人徹底夢碎。

第七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影帝是威廉·布蘭德利!

最年輕的提名者反而笑到了最後!

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日本、英國、法國、巴西、南非……幾乎是同時,茱莉亞·羅伯茨宣佈最佳男主角獲得者畫面透過衛星訊號,轉播到了全球近二百個國家觀眾的電視屏幕上。

在這一刻,不知道有多少威廉·布蘭德利的影迷徹底瘋狂。

而網際網路上, 網友們也早已炸鍋,英文、中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荷蘭文甚至是希伯來文和印尼文,幾十種語言議論的全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新一屆奧斯卡影帝的誕生。

……

紐約曼哈頓,華盛頓廣場右側,紐約大學戈達德宿舍大樓裡。

“威爾贏了!哈,我就知道他肯定贏!”

斯科特·埃文斯一個鯉魚打挺的從宿舍床上跳起來,在狹小的空間內來了幾下狂野舞步,稍微發洩了點心中的激動後,找出手機飛速撥出了一個號碼:“奧斯卡影帝剛剛揭曉——”電話剛接通,他不等對方說話就搶先道:“快猜猜是誰,克里斯,這次我們賭一百美元的!”

“別再問傻問題了,斯科特,好像我沒在看電視似的。”電話那頭的克里斯·埃文斯一點也沒上鉤:“而且,上次金球獎你賭輸的五十刀還沒給我呢。”

斯科特·埃文斯仔細辨別了一下,果然從聽筒中聽到了電視機傳出的雷鳴般的掌聲。

“無聊。還以為你拍戲期間忙得不會看電視的。”斯科特·埃文斯抱怨了一聲後,又興奮難耐地說:“如果我現在給威爾發祝賀資訊,他會看到嗎?”幻想了一下自己是第一個祝賀威廉獲得奧斯卡影帝的人,和對方看到郵件後的反應,斯科特的臉頰染上一層潮紅。

“威爾的手機現在肯定已經被各種郵件塞爆了,而且我想他今晚會忙到沒時間檢視郵箱的,或許你可以等明天直接打給他,威爾從不會不接朋友的電話。”

斯科特·埃文斯的確有威廉的私人手機號碼。“知道了,我會等明天早上再打電話的。”他有些低落地說,但也不得不承認哥哥說的的確對。然後斯科特在心裡換算著紐約和洛杉磯的時差,紐約現在已經是凌晨一點多了,洛杉磯要早三個多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他八個小時後打電話給威廉,應該能成為最早祝賀他的人之一。

好吧,這其實更讓人興奮了,八個小時後,他就能聽到新晉奧斯卡影帝的聲音了!

洛杉磯貝爾艾爾區,一棟建造在山頂上,臨近南加大的老宅燈火通明。

已經到了平時的睡覺時間,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仍然在看電視,作為一名電影人,他當然不能錯過好萊塢一年一度的盛事,而且,他想要知道奧斯卡做出的選擇到底是怎樣的,是已經被各種糖衣炮彈軟化,是輕信了投機者買通的媒體喉舌,是要屈從於部分組織施加的政治壓力……亦或是,還保留著一點專業的操守,聽從內心的選擇。

說實話,就算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勸說了不少價值觀相同的朋友,和學院的中立派人士不要輕易被外界左右,但他仍然不確定最終的結果。

直到現在。聽到茱莉亞·羅伯茨念出的名字的那一瞬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緊緊握了下拳頭,他站起身,給自己倒了杯白蘭地,對著電視屏幕舉起了杯:“敬公平與正義。任何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無用功。”

法國巴黎麗茲酒店,一間冠名為可可·香奈兒的套房內。

“贏了贏了贏了!”

伊莎貝拉·亞當斯光著腳在奶油色的沙發上跳躍著,她衣衫不整、金髮凌亂,看起來像是剛從床上爬起來,或者乾脆一夜未睡。

事實也是如此,昨天晚上,她忍痛拒絕了一位英俊的法國紳士夜遊香榭麗舍大街的邀請,早早的就回到酒店爬上了床,並且在凌晨三點多的時候爬起來——可惡的時差,她不該選擇這個時候來巴黎度假的——就是為了看奧斯卡的紅毯秀直播和頒獎典禮,看她最喜歡的演員威廉·布蘭德利。

幸運的是,伊莎貝拉·亞當斯犧牲的美容覺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她親眼見到了最喜歡的演員登頂!

感謝上帝,那五個特意訂好的鬧鐘還是在凌晨三點的時候把她給吵醒了,如果錯過了電視直播,明天只能從報紙或網路上知道這個訊息的話,她會崩潰的!

盯著電視,等待威廉·布蘭德利上臺去領獎的空間裡,伊莎貝拉·亞當斯坐在電腦面前敲擊鍵盤,在某個奧斯卡頒獎典禮相關的帖子裡,回覆那個一直抹黑《美麗心靈》、譏諷威廉只能淪為陪跑的網友:“威爾是奧斯卡影帝了!bitch!”

英國倫敦,旺茲沃思區,某個規劃的非常整潔乾淨的社群獨棟房屋裡,同樣有一個影迷正在不停敲打著鍵盤。

“湯姆·威爾金森是名出色的演員,英國演員在好萊塢的代表,他的演技值得一座奧斯卡,這毫無疑問。但是,威廉·布蘭德利的獲勝,也理應得到喝彩和掌聲。”

這位影迷是個英國人,會經常笑話他們大洋彼岸的兄弟國家愚昧無禮的那種典型的英國人,但罕見的,這一次他的立場卻不那麼英國。甚至可以說他的態度是完全偏向一個美國演員,而不是自己同胞的。

而他也用鍵盤在網路上寫下了原因:“我有個弟弟,他從十三歲起就住在療養院裡——輕度精神分裂,伴有躁鬱症,有時候他極度狂躁,有時候又抑鬱到拿刀傷害自己——療養院沒有治癒他,但讓他變得好了點,於是在他成年後我們把他接回了家。實話實說,最開始的幾年是場災難,或許這裡我需要解釋一下我們所住的社群環境,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社群,住戶們非常團結也非常排外,太多的全職主婦,也意味著有數之不盡的窺探和流言。我的弟弟離家了好幾年,他的歸來對於社群來說,像是要重新接納一個陌生人,而等他們弄清楚他的病症,他就更加不受歡迎了。我們考慮過搬家,真的,但所有鄰居都是一個德行,甚至包括我們的親戚、同事,朋友。他們可能有一點憐憫他,但更多的是歧視、排斥、害怕和恐懼。”

“曾經以為就這樣了,我的兄弟只能從他的家人身上感受到善意,但從幾個月前開始,事情開始變得有點不同了。那些看過電影《美麗心靈》的鄰居和朋友,他們專程來向我的家人、我的弟弟道歉,說自己以前對待他的態度是錯誤的,他們的確曾對我的弟弟存有歧視和偏見,但以後再也不會了。他們看起來像是有點理解了弟弟經歷過的痛苦、我的家人經歷過的痛苦——透過一部好萊塢的電影。哈,聽起來有點可笑,對不對?但這是真的,而且這樣的人正在變得越來越多。現在,我的家庭感受到的壓力和負擔小多了,我的弟弟也是,外界環境正在變得友善。雖然他還是沒有朋友,不過在他偶爾出門的時候已經不再有異樣目光和躲避行為出現,這使他的精神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好了。我想總有一天,他會交上朋友的。”

“所以,我希望《美麗心靈》這樣的電影贏,我希望威廉·布蘭德利贏。如果說《雨人》改變了人們對自閉症的看法,《費城故事》改變了對同性戀和艾滋病的看法,那麼《美麗心靈》出現後,也真的改善了很多人對精神分裂症乃至心理疾病的偏見。我知道這個,因為我的家庭真切的感受到了這種改變。”

……

奧斯卡頒獎典禮大概是最早的電視真人秀了——如果不算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製作的那些電視節目的話——當鏡頭對準提名者們的時候,直擊的是他們或榮譽加身或功敗垂成的瞬間,考驗的也是電影明星們的真正演技,只要他們有一點點失態,就很容易被鏡頭捕捉到,然後向全世界播放。

很少有演員能在這個時刻表現完美,湯姆·威爾金森算一個,當茱莉亞·羅伯茨念出威廉·布蘭德利的名字後,他準確詮釋出了落選的提名者們該有的的完美反應,那就是收斂驚訝、迅速微笑,使勁鼓掌,同時將祝賀的目光投向贏家。

西恩·潘年輕時就是出了名的性格暴躁,80年代和麥當娜結婚又離婚的四年內家暴新聞一直不斷,年紀大了脾氣也沒改過來,他雖然也跟著其他人一起鼓掌,不過臉色陰沉的都快拉到地上了,顯然對自己沒有獲獎失望至極。

最為誇張的就是威爾·史密斯的反應了,當然,他在聽到威廉名字的那一瞬間是非常吃驚的,甚至還反射性的看了丹澤爾·華盛頓一眼,但不到半秒就收回了視線,甚至都沒被鏡頭抓包。然後他驚訝地“哇喔”一聲,迅速大笑了起來,笑容燦爛到露出了整個上排牙,並和妻子賈達·史密斯起立鼓掌、和左右嘉賓交談,還伴隨著非常肯定的點頭與發自內心的喜悅,就像獲獎的是他最親密的朋友那樣喜悅。

威爾·史密斯貢獻出的遠超其他提名者的,堪稱奧斯卡陪跑界教科書般的演技,或許真的只是因為他早就知道自己肯定不會獲獎。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丹澤爾·華盛頓,哪怕是脾氣糟糕的西恩·潘,表現也比丹澤爾·華盛頓要強一些。

丹澤爾·華盛頓可能是太震驚了,震驚到他根本想不起來要用演技,他的反應是完全出於本能的條件反射——猶如一座呆愣的石膏像般表情空白了足足三秒鐘後,丹澤爾·華盛頓直接嘴角下拉、皺眉搖頭,翻了一個不能更明顯的大白眼——然後他可能是意識到了場合,更有可能是看到了正對著他的鏡頭,撇到一半的嘴被硬生生扭成一個露齒笑容,對著鏡頭笑了一秒鐘後,迅速用力拍起了手掌。如果不是他鼓掌的動作又沉重又兇猛的話,看起來真的和其他嘉賓一樣了。

順著湯姆·威爾金森、西恩·潘、威爾·史密斯、丹澤爾·華盛頓等人的視線,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柯達劇院第一排正中間,那個正準備走上舞臺,從茱莉亞·羅伯茨手中接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盃、加冕登基的威廉·布蘭德利身上。

……

轟隆!

猶如煙花炸響的聲音在耳邊爆開,威廉用眼睛和耳朵去分辨,才發現這不是什麼音響效果,而是柯達劇院所有掌聲、歡呼聲、討論聲和尖叫聲、喝彩聲突然混合爆發後的聲音。

所有人都在看著他,從茱莉亞·羅伯茨念出了他的名字後。

那些目光,那些笑容,那些鼓掌,所有一切都與之前不同,更多的殷勤,更多的善意,甚至是更多的不甘和嫉妒。

威廉想他們是不是都意識到了那個事實,那就是他真的成為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年輕的獲得者——25歲。更精確的說,是24週歲197天。不,他沒算過,但是媒體早就幫他算了出來,《洛杉磯時報》曾說過,如果威廉獲獎,會將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獲獎年齡的最年輕紀錄大大重新整理。

“祝賀你!威爾!”

威廉剛剛從座位上站起身,就被後排的託比·馬奎爾用力拔山河的力氣來了一個擁抱,“這真是太棒了!我太為你驕傲了!”

威廉被這個擁抱箍的快不能呼吸了,他記得託比以前的臂力沒這麼大的,或許這是扮演完超級英雄蜘蛛俠後留下的好處之一。就算是在健身房練出來的,肌肉也還是肌肉。

託比·馬奎爾剛剛鬆開威廉,朗·霍華德的擁抱又來了,然後是布萊恩·格雷澤,《美麗心靈》的製片人,彼得·傑克遜和巴茲·魯赫曼在後排站了起來一邊鼓掌一邊大叫著“bravo!”,凱特·溫絲萊特看起來很想加入到擁抱威廉的隊伍中,但她離得太遠了。

亞蒙·高夫曼和他的iaa合夥人站在一起,而他居然在擦眼睛,威廉又看了一眼,準備牢記這一幕,以便以後用來調侃猶太經紀人。

然後他調整了一下領結,確保它沒有在剛剛的擁抱中歪掉,才邁步走向舞臺。

於此同時,從《美麗心靈》劇組開始,到《指環王》劇組、《記憶碎片》劇組,再到因獲得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服裝設計提名的《哈利波特與密室》劇組,然後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人工智慧》劇組,妮可·基德曼和《紅磨坊》劇組,凱特·溫絲萊特、託比·馬奎爾、本·弗萊克、妮可·基德曼、朱迪·丹奇、克里斯托弗·諾蘭兄弟、裘·德洛、格溫妮絲·帕特洛、瑪吉·史密斯……所有人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並送上最熱烈的掌聲。

是的,甚至連面色不佳的西恩·潘和丹澤爾·華盛頓都沒有坐在座位上,在所有人都已經起立的情況下,他們也不得不跟隨大眾,如果他們不想明天被所有媒體嘲笑輸不起和毫無風度的話。

柯達劇院全場起立,掌聲如海浪般洶湧澎湃。

主攝像機旋轉著鏡頭,將這一幕忠實的記錄了下來。

嘉賓全場起立致敬的場面在奧斯卡的歷史上並不多見,尤其是當獲獎者特別年輕的時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它現在正在發生。或許正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在如今的好萊塢,威廉·布蘭德利這個名字所擁有的名氣、口碑和能量。

在威廉走上臺階之後,茱莉亞·羅伯茨主動迎上來,給了他一句祝賀、一個擁抱、和一個貼面吻,然後才把獎盃交到了他手中。

威廉站在話筒前,面朝臺下,手裡握著重約8.5磅(3.9千克)的奧斯卡小金人。

上帝,這感覺遠比8.5磅重得多。

低頭看了一眼小金人,又抬頭用目光掃視全場,威廉舔了下嘴唇,能理解為什麼所有演員都渴望得到奧斯卡了。

站在金碧輝煌的柯達劇院,在三千多位好萊塢業內核心人員、手握重拳的製片人導演電影明星,甚至是競爭對手的注視下。

當全世界都起立,為他鼓掌,為他歡笑,準備傾聽他的每一個單詞

這一刻他是全世界的中心,他彷彿受到全世界的寵愛。

這種感覺真是天殺的棒極了。

等等!

當威廉張開嘴,準備說點什麼的,他突然想起來自己沒有完整的獲獎感言——因為覺得得獎希望渺茫,他根本沒有事先準備,一篇完整的稿子都沒有,只有幾句大綱——耶穌基督,看來他要即興發揮了。

“坦白說,其實我在不久之前特意噴了口氣清新劑。”威廉只是猶豫了一下,一連串的俏皮話就脫口而出:“可惜只親到了臉頰。太遺憾了。”說完,他還雙手捧著小金人,側著身,真的用非常遺憾的表情看了茱莉亞·羅伯茨一眼。

茱莉亞·羅伯茨站在旁邊一臉驚訝混合驚喜的表情,然後她非常燦爛的大笑起來。喜劇天賦出眾的羅伯茨當然能看出來威廉不是真的在可惜沒吻到她,而是在用幽默細胞調動氣氛,或者是他忘詞了,或者是他單純想逗大家開心。

劇院內也的確爆發出了陣陣的鬨笑,臺下的所有人都在笑,還伴隨著一陣非常響亮的口哨聲。

活躍完氣氛後,威廉的最後一絲緊張也消失了,他輕鬆地開口:“感覺像是中了大獎,而我確實是,這座獎盃是機遇和運氣的結合——”說到這裡,威廉停了下來,看向臺下站立著的嘉賓們:“謝謝為我起立鼓掌的所有人,現在請大家坐下,你們已經讓我感到分外榮耀了。”

大部分嘉賓都微笑著坐了下來,但也有部分人仍然站著,像是威廉的朋友們還有那些與他合作過的人。

威廉沒有繼續勸說,他知道奧斯卡的發言是有時間限制的,向那些一直站著的嘉賓露出了個暖意十足的微笑後,他繼續發言:“謝謝學院,能拿到這個獎意義真的非常重大。謝謝其他的提名者。謝謝羅納德,你是最好的導演、最好的講述者。謝謝約翰·納什,沒有什麼比電影原型參與進拍攝更棒的了,你讓我的表演更真實。所有參與《美麗心靈》製作的人,你們都是功臣。”

“還有那些我來不及一一說出名字感謝的人,我的家人、朋友,我的經紀人、公關、經理人,團隊裡的每一個人,你們用支援、鼓勵、監督和愛,促使我成為了一個更好的我,我同樣也愛你們。”

威廉親吻了一下奧斯卡小金人的腦袋:“現在,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但也是最憂慮的人。”

柯達劇院因這與眾不同的轉折而安靜下來,每個人的視線都匯聚在舞臺,想知道威廉接下來要說什麼。說真的,總是聽獲獎者們千篇一律的感謝來感謝去,人們其實也很想聽點不一樣的。

“我聽說過一個‘奧斯卡魔咒’,指的是獲得奧斯卡的演員們很難繼續延續個人成功,獲獎後事業就開始走下坡路的佔了大多數,甚至有人直接沉到谷底。老實說,我不相信魔咒或厄運之類的東西,雖然我拍了《哈利·波特》。”

在一片笑聲中,威廉反而顯得格外認真:“但是,我理解‘奧斯卡魔咒’之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奧斯卡對於任何演員來說都是演藝生涯的巔峰,而在登上巔峰之後,除非衛冕,否則無論怎麼選擇,演員都是在走下坡路。就像一條拋物線,頂點之後都會自然降落。現在我已經爬上了一次巔峰,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就要迎來‘奧斯卡魔咒’——但我想說我並不害怕這個,榮耀和沉淪都是人生珍貴的體驗,挺過來,就能變得更成熟。我還很年輕,大概還能拍至少五十年電影,我會把奧斯卡小金人當做是一個非常大的鼓勵,把25歲的我當做是一位需要追趕的英雄。總有一天,我會再站在這裡的。謝謝。”

最後,威廉在話筒前高舉了一下小金人,在全場分外熱烈的掌聲中轉身。

……

“現在的收視人次?”

“五千四百二十萬,主管。”

倒吸一口氣的聲音。“五千四百二十萬?”

“不,已經不是這個數字了。”有些結巴的回應:“現在的收視人次是五千四百七十萬——九十萬——已經超過五千五百萬了!五千五百三十萬,還在上升!恐怕我無法給出準確的數字,主管,收視率每時每刻都在變!”

北美紐約,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ac尼爾森總部的某層辦公室裡,所有工作人員面面相覷,集體陷入到了深深的震驚當中。

不是他們容易受到驚嚇,而是今晚的實時收視曲線,波動的實在太刺激了,好多人在ac尼爾森工作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收視率也能像坐過山車般起伏。

——奧斯卡是從第25屆頒獎典禮開始正式有了電視轉播,而ac尼爾森公司從1992年起,開始為奧斯卡提供電子統計服務。雖然不能和超級碗相比,但十幾年來奧斯卡頒獎典禮一直是美國東海岸地區九點檔收視最高的節目,尤其是九十年代中期,每一年都有四千萬以上的觀看人數,收視最高紀錄出現在1998年(70屆奧斯卡),那一年,在北美狂攬7億美元票房的《泰坦尼克號》獲得了15項提名和最終的11座獎盃。當詹姆斯·卡梅隆捧著他最佳影片的小金人高喊出“i\'m the king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這句電影裡的著名臺詞時,瞬間最高收視人次達到了破紀錄的5725萬。

《泰坦尼克號》那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就像是電視轉播最後的高光時刻,從那之後,再沒有一屆的收視率能趕超1998年平均收視5530萬人次的記錄,尤其是近三年來,雖然奧斯卡的收視人次都在四千萬以上,但確實是在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像是99年的4700萬,00年的4600萬,和去年的不足4300萬。

託湯姆·克魯斯的福,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一開始的收視人次高達4820萬,但是一等阿湯哥致辭完,沒幾分鐘就下跌到了不足4100萬,在隨後的一小會兒裡更是幾經起伏,烏比·戈德堡的笑話沒能挽救收視率,觀看人數一度低到3000萬左右,給ac尼爾森和abc電視臺的工作人員製造了第一次心跳刺激。

好在隨著頒獎典禮過半,也就是重要獎項開始頒發的時候,收視率漸漸回暖,偶有逼近5000萬的成績——比如說放了奧斯卡幾次鴿子的伍迪·艾倫,為了紀念剛被911重創後的紐約而應學院邀請意外現身時——但大體上維持在4300至4500萬的收視人次。

第二次心跳刺激發生在哈利·貝瑞封後的時候,在最佳女主角的獎項頒發前,觀看人數瞬間飆升了三百三十萬,在哈利·貝瑞發表完獲獎感言後,居然立刻掉下去八百多萬!

等到臨近最佳男主角頒發,ac尼爾森的幾位一直監測著資料的工作人員,感覺自己都要被激出心臟病了!

茱莉亞·羅伯茨宣佈結果的瞬間,收視率飆升了四分之一!

是的,沒錯,整整四分之一!

平均下來,在美國五十六個主要市場的收視率一下從不足32%,飆到了40%以上!

換算成收視人次,就是瞬間多了1100萬觀眾!

也難怪ac尼爾森的工作人員在看到資料的那一瞬間,直接揉了揉眼睛!

更為恐怖的是,收視資料並沒有直接停下來、停在這一個已經讓人感到吃驚的頂點上,而是繼續向上攀升!

五千四百萬!當丹澤爾·華盛頓毫不遮掩的翻起了白眼。

五千五百萬!當柯達劇院全場起立,威廉·布蘭德利在喝彩和掌聲中走向舞臺。

五千六百萬!當茱莉亞·羅伯茨將奧斯卡小金人交到了獲勝者手中。

五千七百萬!當威廉·布蘭德利開始發表奧斯卡影帝的獲獎感言。

“主管,觀看人數已經達到五千七百三十萬了!”ac尼爾森的工作人員一邊忙著記錄一邊彙報:“雖然沒有之前跳躍的那麼厲害,但收視人數還在繼續上升,無法估測最終的資料。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奧斯卡電視轉播的瞬間最高收視人數記錄已經被重新整理了!”

“把資料反饋給abc電視臺吧。”主管說:“順便祝賀一下,一項新的奧斯卡收視紀錄誕生了。”

abc電視臺。

奧斯卡頒獎典禮導播間內,幾十個電視屏幕同步播放著柯達劇院每一處的動向,連樓上包廂內嘉賓的反應都有攝像機在盯著。當然,這時候主螢幕播放的內容是即將發言結束的威廉·布蘭德利。

ac尼爾森公司剛剛將收視資料同步過來的時候,abc電視臺直播線上的員工看的目瞪口呆——5780萬人次,這是ac尼爾森統計到的今晚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瞬間最高觀看人數。而這個數字,讓很多人差點不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負責頒獎典禮直播的abc電視臺導演更是心潮澎湃,幾乎按耐不住自己的心情直接在原地跳起來。

雖然今年奧斯卡的平均收視率可能不敵第70屆,但有了這個數字,就算abc明年將廣告費漲上一半,贊助商們依舊會捧著支票蜂擁而至,而作為頒獎典禮導演,說不定年底他會得到一大筆的獎金,明年也能繼續負責奧斯卡的工作。

以前奧斯卡瞬間最高觀看人數的記錄屬於詹姆斯·卡梅隆,從今以後就屬於威廉·布蘭德利了。abc電視臺導演想,而且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電視類節目的收視率將逐步走低,這幾乎是一個公認的事實,從這個角度看,說不定這個記錄真的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看著主螢幕,導演突然想到,威廉·布蘭德利參加的三屆奧斯卡,似乎三屆收視率都在歷史前十?

“一分半鍾了,需要再提詞器上提醒一下他嗎?”直播線上的員工轉頭問導演,同時雙手還放在按鍵無數的操作盤上,隨時準備著切換畫面。

——雖然規定上並不限制發言時間,但奧斯卡鼓勵所有獲獎者登臺發表獲獎感言的時間最好能控制在一分鐘左右,像那種一上臺就拿出紙條,開始念長長的感謝名單的獲獎者,是最不受歡迎的。一般來說如果獲獎者發言時間過長,舞臺正前方的提詞器都會出字幕提醒他們快點說完,通常這時候獲獎者也都會很識趣的迅速結束自己的獲獎感言。

一個例外就是去年的茱莉亞·羅伯茨,大嘴美女獲得影后時激動壞,翻來覆去的在臺上感謝了一大堆人,無視了提詞器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將發言時間足足拖到了四分多鍾,差點讓導演直接派人請她下去。

“不需要,等到3分鐘的時候再說吧。”abc的導演很清楚收視率飆高到底是誰的功勞。

不過就在他剛說完這句話的時候,主屏幕顯示·布蘭德利已經發言結束了,並且在正對鏡頭高舉了下小金人後,轉身走向後臺。

員工手指壓在操作器按鍵正準備切換主螢幕上的鏡頭,導演在他身後制止了他。“先不要切換。1號攝像機,繼續跟著威廉·布蘭德利。”他命令道,等鏡頭一直跟著威廉和茱莉亞·羅伯茨,直到兩人背影消失在後臺通道入口的時候,才點頭說:“好了,將鏡頭切給烏比·戈德堡。”

……

柯達劇院。

頒獎典禮已經正在進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最佳影片的頒發,但是在舞臺下,仍然有一部分人的全部思緒都還沉浸在之前的獎項中,久久恢復不過來。

哈維·韋恩斯坦的臉色糟糕之極,他有預感,不、他百分之百的確定,在奧斯卡上無往不利了數年的自己這次遭遇了滑鐵盧——米拉麥克斯的十個提名裡,只收穫了一個最佳男配角,最佳男女主角甚至女配角都失算了!要知道,他可是為最佳女配角上了雙保險,最佳女主角還是三保險!費盡心機的謀劃,他幾乎是穩贏的!該死的,他都訂好五星級酒店來給朱迪·丹奇或茜茜·斯派塞克慶功了,但依舊被哈利·貝瑞截胡!更不要提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等他都沒把握的獎項了!

上一次哈維·韋恩斯坦在奧斯卡遭到如此冷遇,還是《低俗小說》獲得第67屆奧斯卡7項提名但只拿回一個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時候——1995年,《低俗小說》的慘敗讓哈維·韋恩斯坦發誓要成為一個能操縱頒獎結果的奧斯卡玩家。他也做到了。而僅僅只是在幾年之後,他的招數就開始不管用了。

就算不去和周圍其他人交談對視,哈維·韋恩斯坦也能感覺出來那些人的目光裡有多少幸災樂禍,像是在大聲嘲笑“韋恩斯坦終於風光不再了!”,而這一切都讓他感到惱怒但又無可奈何。

還有恐懼。

雖然面上仍然是城府深沉的不動聲色,但哈維·韋恩斯坦心裡是有一點恐懼的,他害怕學院對他的不喜歡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他害怕自己長久的失寵於奧斯卡——這讓他更加後悔,為什麼要挑起與《美麗心靈》的戰爭?為什麼要與威廉·布蘭德利為敵?

另一個心情波動非常劇烈的是湯姆·克魯斯,酸意滾滾的火焰在他的胸腔中燃燒,現在他是徹徹底底的的覺得命運是不公平的了。

威廉·布蘭德利就是上帝的私生子,名副其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