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通往華盛頓的高速公路上, 有數個出口通往一處管制嚴密的軍事基地,從空中看, 這座被包圍在森林中的基地建造的十分空曠單調,除了兩棟比較顯眼的建築外——它們之間的距離遠遠超過世界上所有狙/擊/槍的最遠射程, 也沒有任何遮蔽物——剩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空地都被建造成了停車場。

一覽無餘的停車場,哪怕是從森林裡溜出來一隻迷路的松鼠,站在兩棟大樓的任何一扇窗戶內,都能將之看的清清楚楚。事實上,因為地面建築的稀少,最早建於二戰時期位於地下的龐大基地,才是整個米德堡地區的核心所在。從杜魯門總統時期, nsa(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總部就一直設立在此。

“工蜂”就工作在這裡, 地下幾十米深的地方。每天早上,他將車停在寬敞的停車場上,穿過表面上沒有一個人盯著他看、其實暗地裡可能有十幾雙眼睛正在監控後掃視他身後的空地,憑藉工作證進入地下, 過幾道安檢, 乘上一座電梯,就抵達了他工作的格子間。

他叫自己“工蜂”,不僅是因為他的格子間和這片辦公區域裡其他上百個人的格子間完全雷同,還因為他們的工作都是日復一日、千篇一律,從數以千計的豐富資訊中辨別識出有價值的,再轉交給其他部門。只負責提取,不負責處理, 仍然忙碌的好像維護蜂巢正常運轉的一隻工蜂。

單一重複的工作很容易讓人無聊乏味,所以他們得學會經常給自己找點樂子。

像是現在,他就在聽哈維·韋恩斯坦從米拉麥克斯的辦公室打出去的幾個電話,這位好萊塢猶太商人最近可是給他提供了不少樂趣,好像對方的全部時間都用在爭權奪利和勾心鬥角上了,如果邁克爾·多布斯要寫一部好萊塢版的《紙牌屋》,韋恩斯坦兄弟絕對是主角原型的不二人選。

誠實的說,哈維·韋恩斯坦一開始並不在他們的監聽名單上。雖然國防部今年是給了nsa五百二十億美元的預算,他們也有能力監聽世界上所有的手機,但通常來說這份人工監聽的“特殊關照”只給予少部分人——那些和上層政治經濟圈子有牽扯的關鍵人物。絕大多數普通人,只有在他們打電話時多次說了敏感詞彙,被電腦程式捕捉到後,電話才會被監聽及記錄。“工蜂”注意到哈維·韋恩斯坦,最初只是因為對方和威廉·布蘭德利存在利害關係,當他發現韋恩斯坦的通話內容竟然比國會議員的還要精彩後,就隨便找了個米拉麥克斯曾將電影賣去阿富汗和伊拉克上映的理由,將對方的名字放進了低關注名單裡。

“holy shit!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被鄰座伸手摘掉耳機,“工蜂”才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太大了,附近的十幾個人都向他投來了好奇的一瞥,不過也只是一瞥而已——nsa招募的it男們普遍擁有對電腦的極高熱情和對人際交往的極低熱情,能在總部交上三兩個午餐朋友的都算社交好手了。

“別把主管招來。”鄰座好心的警告說,同時有點好奇:“你聽到了什麼?”

無論“工蜂”的心裡有多激動和慌張,他都沒有表現出來,只是語速比平時更快了點:“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你知道的,又聽到了一件媒體從沒報道過的好萊塢新鮮事兒。”

“是奧斯卡獲獎名單洩露了嗎?”

“我倒希望是。”

“我這裡也有勁爆新聞,州長和他的律師老婆雙雙婚內出軌,等著瞧吧,明年換屆選舉的時候這事肯定會被對手黨派挖出來。”鄰座聳聳肩,他對好萊塢不是很感興趣。

“工蜂”隨口附和了幾句反正他們也不去投票,無所謂誰當州長之類的話,等鄰座轉過頭去戴上耳機,又四處打量了一下,確定主管不在附近,其他人也都在各忙各的後,他用雙手飛快的敲擊著鍵盤,開始黑掉米拉麥克斯公司的網路,並得到所有個人郵箱的記錄。

感謝上帝,這些懶惰的好萊塢人沒有給郵件加密的習慣,這讓他的工作更輕鬆了點。很快的,“工蜂”就發現了最近幾天和米拉麥克斯某個員工頻繁聯絡的一個郵箱地址,ip顯示來自舊金山,屬於一名叫做邁克爾的攝影師,看了最初的兩封往來郵件後,他就確定這就是自己想要找的東西。

他下載了邁克爾發送給米拉麥克斯最後一封郵件裡的附件,但是沒有直接開啟,砰砰亂跳的心臟讓他很擔心自己一旦看到超出預期的東西又會鬧出什麼動靜來,在做好心理準備之前,他用飛快的速度將那名叫邁克爾的舊金山攝影師發給米拉麥克斯的郵件統統都閱讀了一遍。

大概是為了取信別人,這個邁克爾在郵件裡將他是怎麼獲得照片的講述的非常詳細,但對照片的拍攝原因和過程描述的很模糊,這是因為拍下照片的攝影師並不是邁克爾,而是他的叔叔——邁克爾的叔叔是個富有的藝術家,生活低調,熱愛攝影,去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去世了,臨終前並沒有留下遺囑,於是他的遺產被平分給了剩下的親人,邁克爾因為同樣熱愛攝影的原因,得到了叔叔生前的很多攝影作品。

兩個月前,邁克爾在一個箱子裡發現了些照片,他一開始並沒有太過在意,既是由於他叔叔拍過太多這型別的照片了,也因為最初他沒有認出照片主角是誰,但是這些照片拍的太有藝術性,稱得上是巔峰作品,所以邁克爾常常拿出來欣賞——可想而知當他在某一刻突然恍然大悟的時候,心情有多麼震驚——認出照片主角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邁克爾都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和興奮,他不清楚他的叔叔怎麼會和那名巨星在對方還未成名的時候有過交際、並拍下了照片的,但這些攝影作品無論是從罕見性還是藝術性上來說都彌足珍貴。

然後就是某天喝醉酒的邁克爾在網上炫耀,吸引到了鮑勃·韋恩斯坦下屬的注意,對方用激將法買到了一張照片,並快要說服邁克爾將剩下的照片也一同出售。

“工蜂”雙擊了一下附件開啟,準備親自判斷一下照片的真假,不是吹牛,任何經過電腦處理的合成照片都逃脫不了他的雙眼。

照片填滿螢幕的瞬間,“工蜂”大腦暫停執行,心跳漏了一拍,血色急速從胸膛到耳廓蔓延,沒幾秒鐘人已經變成一隻亮色大番茄。

倒不是說他沒看到過尺度更大的東西——經歷過青春期的少年,哪個沒遇到過兄弟或朋友的床底下藏著一大疊《花花公子》雜誌的呢?更何況世界最大的/a/片工廠聖費爾南多谷就在北美——只是,從這張極簡構圖的黑白照片上,他感受到了任何色/情影象都沒給與過的強大誘惑。

不是讓人熱血沸騰的那種——不,他沒有起生理反應——而是目眩神迷,猶如心臟一下被愛神之箭射中。這種令人窒息的高階性感,就像默片時代流傳下來的那些傳奇巨星的照片,只是一張黑白側臉照,就能讓人神魂顛倒陶醉半天。

“工蜂”學過幾年繪畫,懂得欣賞,他能在照片中捕捉到精妙的藝術性。從藝術批評家的角度看,他不認為這能製造什麼醜聞——倒是能成為一場藝術品拍賣會的壓軸之作——但是透過那麼多電話裡對韋恩斯坦兄弟的瞭解,他相當確定對方擅長小題大做,也非常有能力利用一點點小的把柄製造出極大的醜聞。好萊塢對於韋恩斯坦兄弟來說都算屈才了,他們應該去競選總統。

照片沒有被修改過的痕跡,側臉輪廓的確高度相似,“工蜂”又透過邁克爾的ip追蹤出他的真實姓名和住址,所有資訊和對方郵件描述的都對的上,包括那個因車禍去世的富有的藝術家叔叔。所以這件事九成是真的,米拉麥克斯真的抓到了一條重大新聞。

突然間,電腦又提示有新來電接入,其中一方是哈維·韋恩斯坦。“工蜂”猶豫了一下,還是斷開了另一通無聊的來電切入到新通話中去。

通話的另一頭似乎就是邁克爾,他們在商討照片的事,韋恩斯坦給出了一個很高的價格——大概有“工蜂”好幾年的薪水那麼多——但貪婪的攝影師似乎仍然不滿意,他提到如果自己在為叔叔舉辦的紀念攝影展上公開這全球獨一份的珍貴收藏,立馬就能轟動全世界,而這些照片也不會被私下交易,它們會被送到蘇富比拍賣行,大概還能拍出個天價。韋恩斯坦大概是真的很想得到這些照片,猶豫了一下之後,他提出要飛去紐約親眼看看其餘的照片,並保證到時肯定會給邁克爾一個令他滿意的價格。

這不是“工蜂”聽過的最/內/幕的電話,卻是最讓他胃裡不舒服的,久違的倫理道德心突然冒了出來並開始撕扯他的理智,逼迫他去做點什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不該產生的。說實在的,堅定信仰自由民主的人不會做這份工作,在這個部門工作的,絕大多數都是專業很強又情感單純的“geek”或“nerd”,nsa簡單的愛國課程就能滿足他們——“為了保護國家安全,不讓911事件重演,犧牲部分公民自由與隱私是值得的。”之類——讓他們免於因侵犯隱私而糾結倫理道德。

過去的幾個月裡“工蜂”就是用這樣的理由讓自己能夠理智、甚至保持樂觀的心態來工作的,但是現在,他平和的心態有點動搖了——他對威廉·布蘭德利有著強烈的好感,能影響到他的個人意向的那種。

順便說,這種好感不涉及羅曼蒂克方面。《美麗心靈》裡的約翰·納什讓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一位人生導師,那是位飽受精神分裂症折磨十幾年的學者,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是他最近透過監聽通話知道威廉·布蘭德利匿名定期給紐約市消防基金會和911遇難和失蹤者家屬互助會捐錢——911帶來的災難絕不僅僅是世貿大樓倒塌當天死亡的那幾千人,事實上,有毒粉塵在那塊區域持續瀰漫了幾個月,很多志願者後來都被檢查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最早到達現場的消防員、警察和急救人員更加糟糕,他們之中已經有人查出患癌——威廉·布蘭德利的捐款會為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志願者報銷賬單,或是幫助去世消防員的家屬還房貸。

“工蜂”感覺整個胃部都在燃燒,而且焦灼感一路上升。他是個紐約人,既然威廉幫了他心中無私奉獻的平民英雄們,他就想幫幫他。起碼不能讓一個好人毫無抵抗的被卑鄙的算計。

一旦選擇順從內心道德規範而不是死板的工作守則,技術就更不會成為難題——“工蜂”瞭解自己,他可不是什麼老實規矩的乖孩子,他之所以在nsa工作,對星條旗的熱愛只佔據了很小的一部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只有為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工作,他才可能在肆無忌憚的使用全球最頂尖的電腦技術的同時,還不用擔心自己因為觸犯法律而被fbi破門而入。

據“工蜂”所知,他的不少同事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加入的nsa,因為相較於矽谷那群安分守己的程式設計師來說,他們這些人總是愛手癢,只要雙手還搭在鍵盤上,就忍不住想要攻入點或破壞點什麼。

唯一的問題是,他不能被發現。如果被發現的話,就不會是簡單的被辭退,nsa從沒有善待過犯錯的員工,他很有可能被發配到北極去。

不過沒關係,“工蜂”沒花什麼功夫,就又黑進了郵箱,並把米拉麥克斯和攝影師邁克爾的往來郵件副本,以加密郵件的方式發到了威廉·布蘭德利的私人郵箱內——當然不是透過什麼正規途徑得來的郵箱地址,但他也只能得到這個了,威爾洛特的防火牆比其他好萊塢公司高明的不是一點半點,都抵得上矽谷一流科技公司水準了——順便告知了對方邁克爾的聯繫方式,然後將自己入侵的痕跡清理的乾乾淨淨。

最後,他期望nsa沒有人好奇到去監測伺服器的資料流動。如果真的有的話,那就不是請安保中心的技術人員喝杯咖啡就能解決的事了。

……

“你真的不知道是誰發給你的?”

“已經回答了你幾十遍了,亞蒙,我真的不知道他或她是誰。”

“那這些郵件——”

“大概是想幫助我?”

“威爾,一個小時前當你剛結束學院的提名午宴,用外星人馬上要進攻地球的緊張語氣要求我過來的時候,我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情況也不過是一起嚴重的社交事件,但是,事實上……現在整件事有點快超出我的理解能力了,還是說世界上真的有這麼多湊巧?”幾年來第一次,亞蒙·高夫曼將如此多的情緒顯露在面上,震驚、擔憂、懷疑、憤怒、關心。“十年前你被一個戀童癖藝術家拐去拍了一套能登上成/人雜誌封面的照片,在之後的十年裡,儘管你早就大紅大紫,但這套照片從未被公開。然後藝術家死了,他的侄子發現了照片,又決定賣給韋恩斯坦兄弟。最後就在這場足以摧毀你一半演員生涯的風波發生前,一個好心的羅賓漢黑了韋恩斯坦的電腦,將所有陰謀曝光在我們眼前——耶穌基督啊,這簡直就是三流的電影劇本故事。”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生活往往比藝術更加狗血。當看到郵件的時候,我的驚訝不比你少。”

“我多想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這張能上《閣樓》封面的照片裡的人也不是年輕版的你。”

“但這是真的。我很抱歉,阿米。”

“你不用道歉,威爾,那時候你有十六歲嗎?不論是十五歲還是十六歲,拍照時的你都未成年。抱歉對死者不敬,但那個藝術家誘拐了你,我想你那時候並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威廉屏住呼吸。“其實沒有誘拐,我是自願的。”他乾巴巴地說,“並且很清楚自己是為了什麼拍下的這套照片。”

“為了什麼?”

“為了錢。不然還能是為了什麼?”威廉挖苦地說。

亞蒙·高夫曼聽到自己喉嚨裡發出一聲哀嚎,好像什麼動物被扼死之前的慘叫。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發出了這麼不體面的聲音。“那時候你還沒有遇見我。”

“顯而易見。”威廉嘆了口氣:“那些如果你提前發現了我,就能避免這一切發生的話還是不要說了,那時候的我缺錢極了,和卷著行李流落街頭只差一步之遙,那筆酬勞對我來說是救命稻草。而你,阿米,顯然不是那種會借一大筆錢給剛認識的默默無聞小演員的慈善家——以及,停止臆測更多,我都能聽見你腦袋裡咆哮了。只有這一次交易,沒有其他的了,你不用擔心幾年後有另外一顆定/時/炸/彈冒出來。”

頓了頓,威廉頗具幽默感的補充了一句:“我也沒去聖費爾南多谷拍過xxx電影。”

亞蒙·高夫曼卻沒理解威廉的幽默,事實上,這份宣告卻差點讓猶太經紀人受驚過度:“……上帝啊,別用這個語氣!我會以為你是在說反話!”

亞蒙·高夫曼在房間裡踱步直到他看起來放鬆了點兒,然後他拿出手機想打電話,號碼按到一半後又若有所思的看了威廉一眼,表明自己要借用電腦,得到威廉的同意後,又使用加密郵箱傳送了一封郵件。“我認識幾個很可靠的私家偵探,我們得查查這個邁克爾,他的親屬關係、財政狀況,和他最近兩週內的一切活動軌跡。”他這麼解釋說,然後又難得樂觀的:“現在,我們應該有充裕的時間來談一談十年前到底發生什麼了,照片是事應該暫時不用太擔心,這個好心的羅賓漢——天知道他到底是臥底在韋恩斯坦兄弟的一個你的忠實影迷,還是哪個黑了他們郵箱後日行一善的甜心駭客——不論是誰,他應該都對這件事抱有高度關注,如果今天之內韋恩斯坦要和邁克爾達成交易,他應該會告訴我們的。”

威廉就知道他逃不過這個。他在很久之前就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要在他的經紀人面前有所隱瞞,尤其是當亞蒙·高夫曼非常確定他的確在隱瞞著些什麼的時候。

“和你猜測的差不多,這大概就是快十年前發生的。上帝啊,其實如果不是這封郵件,我都快把這件事忘光了。”威廉抓了抓自己的頭髮,一邊回憶一邊坦白。“那時候,瑪德琳和我過的很艱難,房子和車子被收回了,銀行裡沒有存款,也沒什麼值錢的收藏能變賣。我們從紐約搬到聖莫尼卡,想要從新開始,瑪德琳找了一份能付得起房租的工作,一開始還不錯,我們掙得不多,日子雖然過的緊巴巴,也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西海岸的生活沒那麼好適應的。”

“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疾病。”當威廉開始回憶,越來越多的細節就湧了上來。

威廉開始講述。在紐約的時候瑪德琳的身體就經常不舒服,當他們從東海岸搬到西海岸,突然改變的氣候和飲食,可能還要加上大量的工作,讓瑪德琳的胃病加劇。在目睹過兩次她在剛吃完飯五分鐘內就把所有東西都吐了出來,和一次半夜疼的睡不著覺後,他發現在公立醫院排隊的來的免費處方已經不管用了。

瑪德琳需要更好的醫院、更好的醫生,甚至是住院治療,但他們那時候已經買不起醫療保險了。沒有保險,瑪德琳一個月的收入只夠交一天的住院費,醫療賬單會讓他們徹底傾家蕩產的。但是如果不治療,就那麼一直拖下去的話,終有一天威廉會在半夜裡被瑪德琳痛苦的呻/吟聲吵醒,然後不得不慌亂的把她送進急診手術室裡去。更糟糕的是他們那個月的房租還沒著落。

於是威廉決定自己可以不那麼著急的去新學校上學,他辦了休學手續,然後偷偷在一個土耳其人開的餐館裡洗盤子掙錢——那時候他年紀太小了,在聖莫尼卡還沒找到門路辦個假駕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餐館敢用他——沒過幾周,正巧餐館有個服務生辭職了,他申請多兼職一份工作,每天在客流量多的時候出去頂幾個小時班,就在那時候,那名藝術家發現了他。

威廉現在已經記不太清那名藝術家的長相了,只回憶起是一名風度不錯、很有藝術氣質的中年男人,在第三天的時候,威廉就發現他是衝自己來的了,不僅是因為藝術家來的太頻繁,有時候甚至是每天的中午加晚上,還因為每次出現他的視線都牢牢粘在威廉身上,數次招手要求威廉過去點餐,

“該死的戀童癖對你有企圖!”猶太經紀人近乎咆哮著說,他看起來完全沒想過要控制音量。

“放鬆,阿米。深呼吸,放鬆。我向你保證你腦袋裡那些糟糕的事情一件都沒發生。”威廉迅速安撫道:“實話說,一開始我也有想歪過,所以在他第五天放下三倍多的小費的時候,我拒絕了這筆錢,並告訴他我不想給自己找個‘sugar daddy’。”講到這裡的時候,威廉甚至微笑了一下,“這句話卻把他給嚇到了,我記得他好像是一下子從桌邊跳起來了?然後再三強調說他沒有半點想約我去酒店的想法,因為他不想因為和未成年人發生關係而進監獄,他一直來餐館只是在找機會開口請我拍套照片。”而鑑於威廉當時真的很缺錢,他們算是一拍即合。

聽到這番話,亞蒙·高夫曼看起來終於平靜點兒了,雖然眼神裡還有嫌惡:“他可能只是不想犯罪,但在我看來,他仍然稱不上是個有道德的人,因為照片主題很明顯的……具有挑逗性。”

威廉無法反駁這點。

而且經紀人“具有挑逗性”的描述已經夠輕描淡寫了,威廉仍然記得他被要求擺出的每一個動作,他羞窘又尷尬到全身潮紅,學會將鏡頭後的人無視掉後才變得好些。他還記得當拍攝結束時,藝術家興奮的快要暈過去了,他稱他為“禁忌的果實”,這個形容讓他感到噁心,所以他留下了地址後就匆匆離去。

一個星期後,一張支票寄到了家中,上面的數字解決了他們兩個月的房租,加上他們攢下的錢,瑪德琳終於能去醫院做個全面檢查了。而這次拍攝也讓威廉意識到了他有一副在旁人看來堪稱迷人的樣貌,還有點鏡頭前的表現力,所以沒多久後他辭去了餐館的工作,開始學習做一名模特或群眾演員。

總比刷盤子掙得更多點吧,他當時是那麼想的。而這就是一切的起點。

“很感人的故事,我得說我被打動了。或許我們能在奧普拉秀上用它——但這只能是照片曝光後不得已的下下策。往好的方面想,就算到時候你感動了多數人,但還是會有少部分人抓住未成年這點不放,對你進行道德上的指責的。我們現在最想避免的就是這個。”亞蒙·高夫曼開始積極的想對策:“看看私家偵探能不能找出那個叫邁克爾傢伙的把柄吧,有把柄這件事就好辦多了,沒有的話就要提防他兩面加價,萬一被哈維·韋恩斯坦知道了我們知道,他肯定會搶先——”

“我來解決。”

威廉受驚嚇的回頭,看見一頭柔軟如黃金般的頭髮。

糟糕。蘭斯在那裡站了多久?

……

一週時間過去了,一切風平浪靜。

等電梯的時候,“工蜂”不由自主的又開始想他的新發現。

媒體上沒有任何要出現爆炸新聞的痕跡,網路上也沒有。

聯想起兩天前監聽到的一通吼叫電話,通話方之一是哈維·韋恩斯坦。

“沒有交易!沒有照片!什麼照片,之前完全是我在騙你們,結果你們傻乎乎的就相信了——你說郵件裡那張?哦,那是電腦合成的。”和韋恩斯坦通話的另外一個人語氣僵硬的像冰塊,就像是有人拿槍在旁邊逼著他似的,但態度很堅決,“你不認為是這樣,那跟我有什麼關係。我也不知道我叔叔都拍過什麼作品,他早就死了,你自己去墳墓裡問他吧。”然後就是一聲乾脆利落的結束通話。

很顯然,哈維韋恩斯坦要被氣壞了,他還沒掛電話就陷入了狂躁,其中包括將一個疑似玻璃制花瓶的東西砸到了牆上、踹翻了一把椅子,對公關部門的人大喊大叫讓他們停止計劃,因為沒有了照片一切都沒有了意義,和質問鮑勃·韋恩斯坦到底攝影師是該死的怎麼回事。

最後,韋恩斯坦兄弟猜測並確定攝影師絕對是又找到了威廉·布蘭德利意圖要個更高的價格,然後被收買封口了,說不定還籤了保密協議,於是他們開始了持續三十分鍾的咒罵——“工蜂”以前都不知道英語和希伯來語結合到一起罵人原來有那麼多的花樣兒。

總之,“工蜂”藏在螢幕之後偷笑——看來他發出去的那封郵件真的管用,威廉·布蘭德利想辦法把定/時/炸/彈給拆除了——誰能想到是他在幕後造成了這一切的發生呢?他就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上帝之手。

電梯來了,像是所有人都踩著這個點上班,電梯門一開,“工蜂”就被人群裹著湧了進去,並且非常不幸的被擠到了最後的一層。

不,或許不是不幸,而是太幸運了。

技術部的莉茲站在他身邊。

那個紅頭髮、擁有傲人上圍,被技術部的其他男性一致投票選為最想約會物件的莉茲。就站在他的身邊。而且,他的上臂快要擦著她的胸部了。

電梯內稀薄的氧氣,和近距離的刺激,讓“工蜂”快不能呼吸了,為了緩解這種症狀,他小心翼翼的將胳膊收起來,開始看早上跑步時順手買的雜誌。

“那是《相濡以血》麼?”

“工蜂”左右轉了轉腦袋,最後才看向莉茲,卻發現對方正盯著自己……手裡的雜誌。噢。又一件沒能預料到的事,莉茲在和他說話。

他的緘默卻被莉茲誤讀了:“封面上的劇照,《相濡以血》系列的第二部,叫《永生國度》才對。你不知道?我以為你知道的。”

“工蜂”朝雜誌看了一眼,這本剛買的《紐約客》很明顯選了最近關注度最高的銀幕情侶做封面。封面海報上的威廉·布蘭德利和娜塔莉·波特曼正深情凝望著彼此,前者膚色蒼白而後者氣色紅潤,相同的一點是他們看起來都美極了。他還特別注意到,雜誌的印刷質量不錯,沒有把布蘭德利的眼睛印偏色。

他是知道《永生國度》這部電影的。其實,就算不關注電影和娛樂的人,也知道這周最轟動的頭條——《相濡以血》系列第二部首映,半個好萊塢的巨星都去參加了首映禮,謀殺了現場的所有菲林,和第二天全部媒體的頭條。如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託比·馬奎爾、德魯·巴里摩爾等明星,更是在奧斯卡競賽中力挺威廉·布蘭德利,就連在鏡頭面前一向慎言的本·阿弗萊克,也坦言雖然敬佩西恩·潘,但還是要支援朋友。

更別提十二天前的超級碗總決賽,大概已經有一億多的觀眾看了電影三十秒的預告片,第二天網際網路上的反應簡直爆炸。

對於“工蜂”來說,他一週多來每天都能在電話裡聽到電影的名字,所以他更是不陌生。

“我當然知道這部電影,裡面還有雨果·維文和巨石強森。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也迴歸客串了一個鏡頭。”為確保自己的話可信,他還加了一句自己在電話裡聽到的資料:“北美首映票房7130萬,只比上一部低了5.5個百分點,但是海外開畫票房還有所上升,上升了大約9個百分點。”

“哇喔。”莉茲的語氣裡有不容忽視的興趣:“你也喜歡?我不知道男人們,特別是在這裡工作的男人們也會喜歡看這部電影。這太棒了,真的,我愛死這個系列了,電影和小說都是,或許咱們能一起聊聊。”

“工蜂”其實不喜歡《相濡以血》,不,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他壓根沒看過第一部電影——雖然聽到和看到了不少新聞——也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女人會為之瘋狂。

但很明顯的,莉茲也是這群女人中的一個。他考慮了一下撒謊,卻並不覺得自己撒謊的話能騙過莉茲,因為如果對方要和他討論點角色劇情之類的話題,他肯定會露餡的。

不過他知道該怎麼更巧妙的回答:“我是威爾的影迷。”

“太巧了,我也是!”電梯停下了,莉茲的辦公室就在這一層,但她卻沒有立刻走出去,而是忽閃著長長的睫毛,狀似無意地說:“不過我還沒去看過這部電影,雖然它上映已經三天了,但一個人去電影院看愛情電影太怪了。”

她在暗示自己沒有約會物件。“工蜂”立刻想到,然後只花了0.01秒鐘思考,就提出了邀請。

十幾秒鐘後,當電梯停到“工蜂”那一層,他從門內走出去的時候,臉上還掛著不敢置信的夢幻表情。

莉茲不僅答應了,離開的時候還衝他眨了眨眼。這絕對是對他有興趣的標誌。

技術部,不,不止技術部,半棟大樓的男人都想約的莉茲被他約到了,他今天早上說不定剛被天使祝福過。

在自己的格子間裡坐下來的時候,“工蜂”臉上還掛著難以掩飾的傻笑。

“這麼高興?”鄰座閃身朝這邊看了一眼,又轉了回去:“哦,收到家裡來信了?”

家裡來信?“工蜂”這時才注意到自己的桌子上放著一個信封。一個平平無奇,看起來和郵筒裡的其他信件毫無差別的信封,大概80%的美國家庭都是選擇的這種信封給其他人寫信。不過,信封是用蠟封口這點倒是顯得很與眾不同。

“可能是我的侄女又畫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吧。”他隨口這麼回答。

但信封裡倒出來的卻不是“工蜂”七歲侄女的最新畫作,而是一張支票,還有一張聞起來有古龍水味道的信紙。

紙票上寫著一串他能將正在租住的公寓直接買下來的數字,和一個有點眼熟的漂亮簽名,信紙上只有一句話:“謝謝你所做的。”

他花了一番功夫,用手工刀將信封小心翼翼的拆開,對著各種明暗光線檢查過,也塗抹了一些顯色藥水,但除了在封蠟裡發現一根無意間掉落的黃金似的頭髮外,一無所獲。像是給他寄信的人只是想要表達謝意,沒準備傳遞什麼暗號。

美元誘人,留言親切,“工蜂”卻只感到一陣毛骨悚然。

或許他該考慮接受谷歌的offer,nsa已經不再安全和有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