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送走了出門後神情呆滯腿打漂的顧向北, 抬手摸了摸嘴唇,回味了一下, 嗯,挺軟。就是動作太僵硬, 完全沒有美感。

然後就淡定的坐回飯桌邊享受她的專屬美食了,吃完飯當是飯後運動,把顧向北的那些書本啥的都給收拾好。

明子是真的沒有啥別離的傷離什麼的。都習慣了……

傷感不起來啊。

然後,顧向北就“失聯”了。只在報道安頓下來之後,給明子打了一個電話報平安,說馬上要開始集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人就沒信兒了。

這還不知道被扔到哪個犄角旮旯去遭罪去了呢!明子腦子裡不停的迴圈播放著後世那些關於特種兵的電視劇電影裡各種慘無人道的訓練。然後那主角的臉全都變成了顧向北。

想著想著, 不知道怎麼回事兒,顧向北那臉反而越來越模糊了。明子發現,她怎麼好像記不清楚顧向北長什麼樣了呢?

然後才想起來,自己那私人像機裡還有好些她偷拍的顧向北的照片呢。求著報社裡的同事幫著把照片洗出來, 都放大成七寸的或是十二寸的。也不要彩向的, 都洗成黑白的,特別有感覺。

其中顧向北跟她做飯時候的照片最多,還有幫她抻包的,搬東西的,在圖書館看書的。大部分都是偷拍,不過明子懷疑,其實多數知道顧向北都是知道的, 只是裝作不知道讓她得逞罷了。

加上一起洗出來的,相機裡家人的照片,一塊兒都貼在牆上。

然後明子突然發現,她居然並沒有給家裡人拍過幾張照。而且,他們居然沒有全家福。這可太不應該了。這可都是以後最珍貴的回憶。她還有這個便利條件,不多拍些,以後她一定會後悔的。

所以,當明子接到大哥打來的電話,說三姐已經進了縣醫院,準備要生了的時候,就帶著相機一塊兒回去了。

三姐家的這個小孩兒可夠會湊熱鬧的了。明子到縣醫院的時候,大哥和二姨還有三姐夫都在醫院陪產呢。說是已經折騰了快四十分個小時了,宮口還沒全開呢。現在大部分人家孕婦生孩子,都是生在自家的炕上,找個接生婆就給接生了。

三姐之所以來醫院生,這也是因為她這年紀大了,又是第一胎,人接生婆都不敢接她這一單生意,家裡也怕她在家生有點兒啥事兒的話,沒法處理。還是到醫院保險些。

“這孩子,家裡正上樑呢,它要出生。你說說,是不是夠淘氣的。”二姨就跟明子嘮磕。現在三姐還屬於正常的宮縮反應中,並不危急,只能等著。

“那可真是的。那家裡房子現在應該蓋完了吧?”明子就問房子蓋什麼樣了,這剛要蓋房頂,這邊兒女主人生孩子,也不知道那房子蓋得什麼樣了。

“肯定完事兒了。你叔他們在家就張羅了,就差個房頂了,一半天兒就能完事兒。”

“啊。那還好。我看這天兒陰得可挺厲害的。不得下雪啊?”明子來的時候,外面天就陰得很了,農曆九月末了,天早冷下來了,可是今天入秋以後還一場雪都沒有下過呢。

“嗯,怕是要下雪啊。安子?我這是下雪的話,回家可咋整啊?你找車了嗎?還有,咱拿的被褥夠不夠啊?可得把孩子包嚴實了,別凍著孩子。”二姨又不放的問大哥,有沒有找好回家的車。孩子生下來如果沒毛病的話,就要抱回家去了,這時候可沒有孩子留在醫院陪著產婦的事兒。剛生完孩子,還沒有奶,又沒有奶瓶奶粉啥的,孩子沒法整。

“放心吧,二姨,我求得咱鄉里派出所的吉普車,那車跟司機都在外面招待所裡等著呢,咱們啥時候走都行。”大哥早都安排好了。

“那就好,那就好。”

正說著呢,三姐那邊兒宮口全開了,進產房了。

這邊兒三姐進產房,外面開始下大雪,不一會兒,就成鵝毛大雪了。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大夫出來了,孩子也抱出來了。母女平安。

明子這回沒忘了,用相機記錄下了三姐進產房之前的樣子,生產期間家人等在外面時候焦急的樣子,還有孩子抱出來,大夫宣佈母女均安時三姐夫那又高興又長松了一口氣,面對那小肉團還有些無措的表情。

在外等著的時候,明子就想起來,後世產婦家屬好像都會買喜糖跟大家分享,她就出門到街對面的小賣店裡買了五斤糖塊。甭管生的時閨女還是兒子,這都是喜事兒。孩子一抱出來,明子先給大夫護士們送上兩大抱喜糖,謝謝人家呀。這時候可沒有紅包那一說的。

等三姐和孩子都回了病房,明子就開始滿醫院的發糖,沒多大一會兒,整個一層樓的醫生護士和病人還有家屬們都知道了,今兒有個孕婦生了個寶貝閨女,家裡人樂得到處發糖呢。都說這閨女有福氣,一出生家裡就這麼重視。

忙活完了,二姨已經把孩子整理好了。跟大哥一商量,不能再等了,外面大雪下得太大,看樣子一時半會兒也停不了,再不走,這麼一直下下去,更走不了,孩子在醫院不方便。回家了,大嫂就給喂了。家裡小侄子還沒舍奶呢,大嫂一直有奶水。

於是,二姨跟大哥頂著大雪把孩子往家裡抱。

明子原本說要留下來陪著三姐的,三姐夫說不用,他自己能行。三姐這是順產,這會兒功夫都能下床了,確實用不上這麼多人。明子就跟著一起回高官屯。

雪下得太大了,到了興隆鎮,外面那雪都積下有膝蓋那麼深了,吉普車沒法再開了。明子幾個人只能抱著孩子步行回家。這大冷天的,你說說,遭不遭罪吧。怕孩子凍著,正好,現在高老四他們家就住在鎮上呢,到家裡借了一床被子,高老四不在家,高四嫂是熱心腸兒,一點兒也不心疼東西,把家裡當初包孩子的小被子都給翻騰出來了,找了個最厚實的,給包上了。

就這麼著,三個人輪流抱著。硬是走了十里來地,把孩子抱回了家。

幸好出門的時候穿得多,不然可有的罪受了。

就這,到家的時候,那褲腳裡的雪都快灌滿了。進了屋,明子就脫乾淨了,從大嫂那兒借了一身衣服先換上,就往炕上一座,拿了兩床被子蓋身上取暖。二姨直接回家了,沒跟著過來,大哥也回屋裡換衣服去了。

明子娘從大哥懷裡接過孩子,就開啟包袱給孩子收拾。

“哎呀,這腦袋咋擠這麼長啊。太醜了。”孩子臉一露出來,明子娘就嫌棄。由於產道窄,孩子出生的時候頭部受到擠壓,頭擠得變了型,特別長,不過醫生說了,順產的孩子,這都是正常現象,過幾天就能長回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嬸兒,你這是不是因為自己個孫子孫女都有了,就開始笑話人啦?你不是說不能笑話人嗎?笑話人不如人。你可別忘了,小文哥還沒結婚呢,你不怕將來他給你生個這麼醜的孫子啊?”明子就跟明子娘開玩笑。

“我笑話人不要緊,你別笑話就行了。”明子娘給孩子換尿布,包戒子,一邊兒說明子。

“我可不怕,你閨女我跟顧向北都長的這麼好看,那孩子還能醜了?”明子可得瑟了。

“你咋這麼不知道害臊呢,一個大姑娘,張嘴閉嘴生孩子,讓人聽見笑話死你。”明子娘白明子。

“這有啥害臊的,誰結婚不得生孩子啊。再說了,我們平時採房,啥事兒遇不到啊。這就不好意思了,那上那些娛樂場所還能不能工作了?”明子可沒覺得有啥不好意思的,食、色、性也。

“你那工作也是,一天竟跟些亂七八槽的事打交道,我可跟你說,小明子,你可不能跟那些人學壞了。人家小顧不嫌棄你天天在外面跑,不著家兒,還啥啥不會幹,就不錯了。你好好跟你們處,千萬別整沒有用的,聽見沒有。”大嫂過來喂孩子,明子娘一邊兒把孩子抱給大嫂,一邊兒又不知道想起來哪一出兒了,開始教女。

“嬸兒,明子不是那樣人兒,你不用擔心那個。讓你說的,好像俺們小老妹兒嫁不出去了是的,咱明子多優秀啊,是不是啊?小妞妞兒,老姨最厲害了,對不對?姥姥兒這是正話反說呢,是不是呀?”大嫂在邊兒上幫著明子,還一邊兒逗弄小寶貝兒。

“就是,還是大嫂跟我是一夥兒的。姥姥兒肯定被顧向北給收買了,是不是啊?”明子也湊過去看孩子。

“就你能說。我看你將來能生出來一個多俊的孩子。”

“哈哈,只要不像小文哥那麼黑就行了。對了,嫂子,三姐跟三姐夫給沒給孩子起名字啊?”明子臨了還不忘了黑小文哥一把。轉頭又問大嫂,新出生的這小妞兒叫啥名兒。

“哎媽,你是不知道啊,三姐跟三姐夫兩人起了半本兒名字,我那天看了一眼,得有好幾十個明子,男的女的都有,兩人擱那兒選呢,這不,孩子都生出來了,還沒選出來呢。”大嫂邊說邊笑,孩子吃飽了,她把孩子抱起來拍奶嗝。

“大名兒讓他倆慢慢選去吧。我看小名兒就叫忙吧,家裡正忙著上樑她要出生,正是忙時候她來了,就叫忙兒得了。”明子娘給孩子起小名兒。

“忙兒?還挺好聽,也挺有意義的。我看行,忙兒,忙忙。挺好。嬸兒,沒看出來,您這挺有水平啊。那你咋沒給自個兒大孫女和大孫子起個名兒呢?”明子覺得明子娘這隨口起的名字,還真挺好的。不過她說的後半句也是真的,大哥家的兩個孩子,女兒叫尚舒,兒子叫尚夫,就小舒兒,小夫兒那麼叫著,連個小名兒都沒有。就是名子,也都不是大哥大嫂取的。尚舒的名字是三姐給起的幾個名字裡,大嫂選了這個。尚夫的名字,是鄉里衛生院的老院長給起的,也是關家的遠親,說是查了好久的字典才選了個這天出頭兒的夫字呢。

“你說你這一天天的,不氣我你就不得勁兒,是不是。”明子娘抬手就拍了明子一巴掌。

“好好好,我錯了,我錯了還不行嗎?”明子趕緊討饒。

大姐喂完了孩子,把孩子放下又去忙了。正好這時候明子爹從外面進屋了,他之前一直在三姐家給燒炕呢,新房子剛建好,一天兒沒住兩口子就上醫院生孩子去了,這不得把屋裡燒熱乎了嘛,要不然回來咋住啊。所以,之前明子幾個人回來的時候,他都不知道。

“看看,你大外子。”明子娘就讓明子爹看孩子。

“啥外孫子呀,丫頭片子。”明子爹看了看孩子,孩子包得嚴嚴實實,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光從臉上就看出是個丫頭的。

“對了,我爺呢?還有我兩侄兒呢?”明子以為爺爺跟兩侄兒也在前院呢,看明子爹自己回來了,就問。

“你爺領著小夫兒在你八爺家呢,聽評書去了。小舒兒跟她容姑走了,誰知道上誰家玩去了。”八爺爺家買了個收單機,每天下午四點,都會播評書,爺爺幾乎是每天都會去聽評書,當散步了。小舒兒從小就跟著四堂姑家的小容兒玩兒,估計又是去小容兒的哪個夥伴家了。

有個事兒特別逗,小舒不管小容兒叫容姑,叫棒兒姑。為啥叫棒兒姑呢。因為四堂姑家不是搬回關裡了嘛,老人們逗小容兒的時候,就說他們家是關裡的,她是山東棒子。小舒兒就記住了這個山東棒子,以為她容姑就叫山東棒子呢,就叫成棒兒姑了。

“對了,姥姥怎麼樣了?還沒好嗎?”明子姥姥自從過完年,身體就不咋好。一直在吃藥,舅姥爺兩年前沒了之後,姥姥回毛家的時候,就一直是住在舅姥爺的大兒家,毛家的這位大舅就算是給姥姥養老了。奔八十的人了,年輕的時候遭過大罪,常年都吃不飽,土話說叫餓癆,到了晚年,這病就都找上來了。

“哎,不好。現在已經起不了炕了。你大舅來信兒,說哆嗆能挺到過年了。我跟你叔前幾天上縣裡,把料子給她定了,裝老衣裳也買回去了。我去的時候,尋思著把她接過來,死活兒不幹,說是要死也死在毛家,沒招兒。”明子娘就嘆氣,人上了年紀,總要面對這些生老病死的。

“那我回頭兒多買點兒東西看看姥姥去吧。嬸兒,你也別太難過了。姥姥都快八十了,很長壽了。”明子怕明子娘傷心再犯病。大哥結婚之後,姥姥說有外孫媳婦了,不能還總住在閨女家,明子一年也見不到姥姥幾回了。

“嗯,我不難過。你都擋不了那一天兒。你姥能活這麼大年紀,該是喜喪了。這些年,吃穿上我也沒虧著她,走了,我也不後悔。我自己好好活著,別給兒女添亂,就算不錯了。”明子娘是明白人,一輩子經的生死多了,這事兒,不用勸。

“就是,您能這麼想就行了。只要你身體好好兒的,也省我們在外面上班牽掛。”大哥從屋裡出來了,也坐在炕沿邊兒上一塊嘮磕。

“我這點兒事還能想不明白,還用你們教?你姥的事兒,就那樣了。不用再說了。正好,你倆都在這兒呢,你倆給我說說,那化肥錢是怎麼回事?外面兒欠那麼錢,你倆咋不著急要呢?”明子娘知道化肥的事兒,明子也參與了。

今年秋收之後,去年還欠著錢的一些親戚,已經把錢給送家來了。大哥今年沒再倒騰化肥,不少人都來問,大哥對外的說法一律是,他那朋友今天幹別的去了。去年太多欠賬沒收回來,不掙錢。

有些明理的親戚,去年仗著這一層親戚關係,硬著頭皮拖了一年,尋思著緩一年,要不然今年的肥錢還是沒有。大哥一直也沒主動去要賬,就是明子爹在走親戚的時候提了提,這有臉的人家,今年收成下來了,就早早的把錢給送回來了。但是,也總有那臉皮厚的,裝死的戶兒。比如像二姨家的高老六那樣兒的,明明能還起錢,就是不還,明子爹孃每回提要錢的事兒,說得都可好了,有錢就還。然後就一直拖拖拖。

還有一些,像明子老姨家那樣的,半輩子竟靠著東家倒西家借錢活著的,她是真還不起的,大哥也不忍心強要。就更是提都沒提。

知子莫過母,明子娘看外面還欠著好幾千收不回來,大哥也不著急不上火的,就感覺是有事兒,這不就問了嘛。

“能有啥事兒啊。還有誰欠著錢呢您也知道,咋要啊,讓他們慢慢還吧。黃不了。去年咱沒少掙了,差不多行了,逼急了人家該罵咱為富不仁了,咱往出賒化肥,本來是好心,何苦最後撈個罵名呢。”大哥就跟明子娘解釋,至於說三十萬的事兒,那是打死不能說的。這要是讓明子娘知道他哥倆撿了那麼一筆財,她肯定不是高興,而是要擔心的一宿一宿睡不著了。

“那你那朋友沒意見?”明子娘還是不信。

“沒要回來的都算是我的提成了,跟別人沒關係。放心吧。”

“那行吧。你倆兒有數兒就行。要說這事兒,就這麼鬧挺,欠錢的成大爺了都。要名聲的就得吃虧。對了,還有個事兒,我看高老四現在那樣兒,不像走正道呢,你們都離他遠點兒。”明子娘又想起一個事兒來。

“他咋地了?”明子就問,這不久之前還從高四嫂那兒借被子呢,也沒看出來你見是有事兒的樣子啊,二姨也沒說過什麼。

“現在,時不常兒的就回屯子裡得瑟,說在外面做大買賣呢,一年能掙多少萬多少萬地,忽悠的屯裡不少人都想跟他幹。高章他爹原來想去大興安嶺,現在也不去了,說是跟他掙大錢去了。可是我聽著他那話,怎麼都覺著虛得很。”高老四現在牛氣得不行,出手也特別大方,屯子裡好多人都羨慕他掙大錢了,現在屯子裡就常議論的話題就是,高官屯裡現在混得最好的就是高家老四和關家大哥,不知道他倆誰更有錢。

“嬸兒你真說對了。我在外面兒聽說過高老四的事兒。他現在就是騙,哪做什麼買賣啊,就靠一張嘴,騙點兒是點兒。都讓公安抓起來多少回了,我看他這樣,早晚是個事兒。”大哥以前從來沒提過高老四的事兒,明子娘提起來了,他才說出來。他一天到晚在縣裡走動,朋友多,街面兒上的事兒,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收到風聲了。

“這完犢子玩意兒,從小就不是正裝兒。抓他蹲監獄就對了。”明子娘就恨,好歹是他親外甥,孩子不爭氣,她這當大姨的,心裡能得勁兒嘛。

“咱們過自己日子,別人愛咋地咋地吧,都是自己作的。”

大嫂很快把飯熱好了,明子跟大哥就吃飯,就不再提這些閒事兒了。冬天家裡吃兩頓飯,他們回來的時候,家裡都吃過飯了,他倆沒趕上飯點兒。

大雪下了三天三夜,都快把門封了。明子長這麼大就沒過這麼大的雪,爺爺說別說是她了,就是他老人家,這輩子見過這麼大雪的次數都不多。

明子娘就說,這小忙忙,是真會找時候出生,瑞雪兆豐年,這孩子是個有福的,將來肯定遭不著罪兒。

雪停了之後,明子就離開家了,到縣裡給姥姥買了些吃的,路不好,也沒法兒親自送過去了,留下讓大哥轉交。她就回省城了。連客車都沒有,還是做火車回去的。

回到報社,領導已經給大夥下了任務,讓拍各地雪景。同事們都出去找素材了,社裡都沒啥人在了。也是趕巧了,這回明子回家正好帶了相機,拍了不少相片,直接就能交“作業”了。

明子不光是交了雪景的照片,還把三姐生產的幾張照片用上了,寫了一篇生情並茂的關於初為人父母的文章,登在了週刊了。出版之後,還特意留下了幾本,給三姐郵回去當記念。

三姐說,等忙忙長大以後,讓她看看,她出生的時候,都上雜誌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