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到家的第二天, 家裡就開始張羅著殺豬。為了等她放寒假,家裡的年豬多養了一個月, 最後這一個月,都是一半糠一半玉米麵加地瓜在崔肥的。明子爹從小就喜歡養馬, 長大以後對於養殖上也向來擅長,現在家裡不缺糧食了,每年打的玉米不用再做口糧,家裡的張口獸們越發養得好。

三百多斤的大豬。十幾口子忙活,也是整整忙了一天。來幫忙的人見了明子,免不了都要誇上幾句。明子娘再把明子帶回來的栗子松子往出一擺,說是自家閨女從省城裡帶回來的, 大家的眼睛裡都透著羨慕。也有跟明子娘打聽, 上學是不是要花很多錢的?明子娘的表情就更驕傲了,緊著跟人家顯擺,她家閨女上學不但不花錢,還有國家的補助, 一個月好二十多塊錢呢, 比上班的人工資都多。免不得又再收穫一片羨慕的感嘆聲。

轉過天兒,高官屯兒家裡有學生在上學的,自覺跟明子家關係不錯的,就領著自家的娃上門,來找明子輔導,說是讓給指點指點開開竅,弄得明子很不好意思。鄉裡鄉親的, 又沒法拒絕。只好拿著他們的課本給講講題啥的,然後一傳十,十傳百的,說是老關家的大學生開堂講課了,周圍十里八村熟識的人家,覺得孩子學習還行的,都把孩子送來學。

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前一天,明子的“學生”都有二十來個了。天天的早早就揹著書包到明子家報道,一人帶個小板凳,擠在西屋的地上,等著聽明子講課。

這初中高中的,來找明子給輔導輔導還說得過去,可是有些人家,那孩子才小學五六年級,還沒上高中呢,也給送過來,是啥意思?還能明子給輔導幾天,就能像她一樣跳著讀?又不是神話故事!

“學生”多子,明子就沒法兒一道題一道題的講了,開始講學習方法,時不時的,給孩子們講一點兒大學裡的趣事,勾起他們對大學的嚮往,自然學習也就有動力了。再加上有效的學習方法,多多少少還是能有些幫助的。

過年了,學習班當然就要解散了。臘月二十二,有孩子在關家學習的家長們非常有默契的都來接孩子放學,並且來給明子送“謝師禮”,這家送一塊豬肉,那家送二斤油的,還有送豆包送凍梨凍柿子的,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這能供著孩子上學的人家,一般過得都不會太差,這點兒東西也遠達不到傾家之力的程度,明子娘推拒不過,也就收下了。

過了年兒,就是大哥大嫂的婚禮,別的東西都準備得差不多了,只這剛殺了豬沒幾天,餃子還沒有包好。明子娘說,大哥結婚的時候,招待孃家客要用餃子,豬肉酸菜餡的。簡單算一下,如果嫂子家來二十個親戚送親,每人按三十個餃子算,還得六百個。再加上大哥這幾年結交的有身份的朋友和廠裡的領導,怎麼也得跟孃家客一個待遇吧。這算下來,就得一兩千個餃子了。所以,年前,除了準備過年,家裡明子娘帶著三姐老姐和明子一直在包餃子,明子爹都上陣擀皮子了。

過年的時候,明子家不過放了兩掛特別大的鞭炮,大哥還買回來兩個煙花,除夕祭祖的時候,全屯子的人都出來看煙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過完了年,初四,大姐二姐就回來住孃家了,幫著準備大哥的婚禮。姥姥初六也早早的讓舅姥爺送回來幫忙。明子娘早早就開始準備特別特別新的一百零一塊的紙幣,等著大嫂給她帶花兒叫媽。西屋也早就收拾好了。小文哥又搬去抱廈跟爺爺擠小炕去了。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著婚禮進行了。

明子家日子過得好,不怕人吃馬嚼,這坐堂客就多。所謂的坐堂客,就是類似於堂姑姑這樣最直近的嫁出去的老姑奶奶們,還有就是明子三姨四姨這樣的近親,老姨也來了,提前兩天到的,進來就給明子姥姥和明子娘跪下了,娘幾個在一處哭了一場,明子娘到底沒說出趕她走的話。

明子娘好熱鬧,喜歡人多,人越多越鬧,她越是覺得日子過得興旺。這些天熱熱鬧鬧的,一大幫子親戚在一起準備大哥的婚禮,再加上要娶兒媳婦當老婆婆了,大家都人明子娘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著一點兒都不像常年生病的人。

初八晚上,家裡又一宿沒睡,剛過了十二點,大哥和還著幾個表弟就出發去接親了,大嫂家離得遠,得走上三四個小時,出發晚了,回來該錯過好時辰了。

大哥是借了公社的大解放貨車去接的親,車頭上坐著明子大哥大嫂,給她做伴娘的兩個妹妹和壓轎的一個弟弟。喝喜酒了二十多個人都坐在貨車的後鬥裡,大冬天的,兩百多裡地,可是夠受遭的,那車上鋪了很厚的稻草,人身上也蓋著不少草片子。這年頭可沒人捨得把家裡的被褥拿出來蓋著禦寒。

一應的規矩跟二姐結婚的時候差不多。明子已經見識過了。只是明子家準備的酒席更豐盛。送親的娘家人也說了,還從來沒見過誰家待客用餃子呢。這年頭,過年能舍得吃上一頓白飯餃子的人家都不多。關家這是真捨得,也說明人家日子過得確實不錯。大嫂嫁得好。

上回去送二姐的時候,是略帶些傷感的,因為是送嫁,大姑娘給人送過去了,就換回來一個塊離娘肉。跟這一回的娶媳婦,添人進口的心情那是完全不一樣。送親的人回去之後,關家這頭兒還正熱鬧著呢。

晚上的鬧洞房就更熱鬧了,大哥算是表兄弟裡比較靠前的,下面一溜兒的小叔子,還有小文哥和他的幾個把兄弟這樣的特別能作的,還有高四嫂那樣特別愛鬧愛玩兒的嫂子,這鬧洞房的花招兒可不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是讓喝交杯酒,就是讓咬蘋果,咬完了蘋果咬海棠果,咬完了海棠果咬紅菇娘,真是難為他們大冬天的,在哪裡找到的這些個東西。

明子在邊兒上看得笑得都上不來氣兒,看熱鬧的屋裡屋外圍了好幾十人,這也就是明子大嫂性子爽利大方,不怕鬧,也不生氣。要是一般靦腆些的,早就鬧急眼了。

喜事的喜慶氛圍一直持續到過完了十六。明子爹的生日過完了。家裡才算是徹底清靜下來,沒有客人了。

大嫂新婚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下廚房了。連明子姐幾個給打下手都不用,也不看人家怎麼忙道,不大會兒功夫,一大家子的飯就做好了,中間只是為了幾次明子娘佐料的位置和家裡人的口味。大鍋裡做著飯的時候,屋裡小鍋給爺爺做的菜也做好了。大嫂家所在的新立屯是種水稻的,周圍水溝水渠很多,平常不缺魚吃,大嫂的魚做得味道特別的好。爺爺吃得讚不絕口。

閒下來的時候,大嫂就給家裡人做衣服。因為明子之前給大家買的禮物不是別的,正是布料。家裡這邊兒沒有賣的,稍稍貴一點兒的料子。拿回來之後,姥姥沒敢下手,說是她老了,也不知道現在時興啥樣的新樣式,做不好白瞎了那麼好的東西。而且年前年後,家裡也忙,確實沒時間做這些。

大嫂手巧,縫紉機啥的都會用,明子娘是知道的,所以,明子拿回來的布料,就給了大嫂了,讓她自己看著做用。誰知道大嫂給家裡一人做了一條褲子,給爺爺和明子爹還一人做了一件深藍色的四個兜的上衣。明子看著那衣服成品,覺得跟大學裡的老師學長們穿得都差不多。

時間已經到了八零年了。過完了年沒多久,公社就下了令,分地。高官屯兒的地都分了多少年了。這回總算是地了明路,能光明正大的自家種自家的了。到了這時候,周邊的人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高官屯這幾年的地產量那麼高呢,原來人家早偷偷把地給分了。

明子在家裡待到了正月二十,才收拾東西回學校。快開學了,她得提前幾天回去,這一假期,書本沒看幾眼,光想著玩兒了,得回去複習復習功課了。別弄得成績倒數,那可就丟人了。

大學生活,很單純,也很規律,明子除了每天上課下課,做一做小信差,基本沒啥別的事情做,一直在考慮各種賺錢大計,卻總是苦於沒有人手。

學生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好像才剛剛開了春換上單衣,夏天就到了,明子還跟著方愛華一起做了一條帶揹帶的藍色長裙,搭配上碎花的襯衫,頭髮再用碎花的新手絹綁起來,再配上一雙涼鞋加絲襪,正經的做了一把走在時尚前沿的人物。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