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家的時候, 明子的一身打扮,都快被當成電影明星了, 從老都縣城一路被圍觀回高官屯。明子娘一看明子的裙子就說,“趕緊給我把褲子穿上, 見天兒的露個大腿,像啥樣子。”

呃,明子想說,嬸兒啊,那絲襪厚得都箍得慌,哪裡露大腿了?那裙子長的都過了小腿了好不好?

到底沒敢跟娘得瑟,乖乖的換上了的綸褲子, 其實反倒比穿著厚絲襪還涼快些。

只是沒想到, 沒地上幾天,興隆鎮的街面上,就有那愛美的大姑娘小媳婦兒的開始學上裙子了。明子娘也不是不開通的人,一看大愛都穿了, 她也就不說什麼了, 帶著明子和大嫂到鎮上買布料。回來之後,明子跟大嫂嘀嘀咕咕好幾天,她出樣子,大嫂動手做,到底是把a字裙給折騰出來了,還是格子布的。樣子怎麼看怎麼比大街上那些好看。

大嫂給明子和老姐一人做了一身兒。剛一穿出去,就時不時的有人過來問樣子。明子覺得這是個掙錢的路子, 就回家裡跟大嫂商量,可不可以多做一點,到時候去省城賣。大嫂的老姨,也就是過去的朱鄉長現在也在省城工作了,大嫂結婚之前還時常去她家裡,對城裡的事物接受得快,也覺得可行。

晚上大哥回來,明子和大嫂就跟大哥商量,問大哥的意見。大哥是整天削尖了腦袋想著掙點的道兒,經濟頭腦比誰的都不慢,一聽明子和大嫂說做裙子的成本,和可能會賣上的價格,也覺得可以試試。

正好,現在也不缺人手了。

老姐高中畢業了,啥學校都沒考上。明子娘讓她複習也不幹,說是實在學得夠夠的了,不想再上學了。當老師也當不了。這跟有沒有人脈,夠不夠資格的沒啥關係,而是家裡三姐已經是老師了,想讓孩子當老師的人家還多著呢,一年公社裡就那麼一兩個名額,老姐再去當老師,那可就是犯眾怒的事情了,也確實是操作不了。

原本打算著,下半年就讓老姐去磚廠幹活了。

現在明子跟大哥大嫂有了新計劃,正好,可以讓老姐試試。她動手不行,做衣服啥的不做,動動嘴,賣個東西,總還是可以的。

大哥轉過天兒就去了省城,到批發市場,進了能做至少二十條裙子的布料。這時候,雖然布票糧票啥的也還在用,實際上不過就是個形式了,各種市場已經漸漸興起,從私下裡的交易逐漸走向前臺,官方已經不怎麼管了。領導也是人,誰還不想物質生活豐富一點。大東北人民向來是膽子大,趕幹,稍稍超前一點兒,還真不算啥大事兒。

明子娘看著大哥帶著大嫂和明子老姐這麼折騰,也不管。她現在日子過得可省心了,除了沒事兒罵一罵老姐不思進步,罵小文哥一天到晚的瞎混,就是跟姥姥一起,見天兒的盯著大嫂的肚子,等著盼著啥時候她能抱上大孫子。

不過,明子娘很快也沒功夫在家待著了,二姐生了個男孩兒,她又得去伺候月子了。因為這個外甥是生在伏裡,出生的那天正好又在下雨,明子娘給除了小名兒就叫伏雨。

伏雨出生五天的時候,大家都去三門李家屯給二姐下奶,大嫂攢了半年的兩百雞蛋都拿上了,大哥又是掛麵,搬了一箱子。大姐也是攢的雞蛋,大姐夫還特意去了趟縣裡,買了五斤紅糖跟雞蛋一塊兒給送來。三姐是有工資的人,跟明子一樣,屬於日子比較寬裕的,給二姐買了兩包奶粉,兩盒麥乳精。小文哥是一放假就沒影兒的人,不知道從哪裡淘換了兩隻老母雞給二姐送來了,讓明子娘給二姐燉雞湯下奶。明子是放假的時候,從省城裡給孩子買了一個不倒翁的玩具。

老姐這個時候就鬱悶了,家裡幾個兄弟姐妹都準備東西了,就她,一直上學了,手裡也沒幾個零花錢,還不如小文哥路子多,能弄來東西。最後把僅有的零花錢都拿出來,只買了兩瓶罐頭給二姐送去。然後她就發狠,等大嫂把那些裙子做出來,她一定得好好幹,把那裙子的銷咱開啟,再不掙錢,她都要成家裡的困難戶了。

大嫂的手腳麻利,加上又是夏天,農活兒不忙了,大哥把大姐英子也接回家來幫忙,二十條裙子,兩個一週就忙活出來了。邊角料拼一拼,又拼出來兩條,大嫂原來是打算把接出來的兩條給自家兩個妹妹捎回去的。明子沒同意,拿了兩條好的給大嫂的妹妹郵回去。她覺得那拼出來的反而看上去還更立體好看一些。不過這時候人們的審美眼光可能跟她不同,能不能接受還不一樣。明子自己穿上一個打廣告。

背上十幾條裙子,跟大嫂和老姐一塊兒進省城。這進了省城,明子也算是半個地主了,也沒好意思去打擾大嫂的老姨,而是把大嫂和老姐帶回了宿舍,宿舍裡的同學走了一半,除了方愛華人有點兒矯情,放假就把行李都帶回家了,別的床都沒那麼些事兒,同學之間互相住著誰也不會有啥想法。

大學生,向來是走在時尚前沿的人群,明子她們帶來的裙子又是明子根據後世的經驗改良的,當然更受歡迎,十五塊錢一條的裙子,都沒用上兩天,十幾條就賣完了。那條拼接的,賣了二十塊,明子身上穿的,都讓一個學姐給扒下去了,也不嫌棄是明子穿過的,十五塊錢給買走了。

這女人愛美起來,真是不計成本啊。十五塊錢,明子家年初買了兩隻小豬才花了不到三十塊錢。大哥買布料加上來回路費一種也沒花上五十塊錢。去掉三個人這幾天的路費和飯錢,這一下子,就掙兩百多塊錢。絕對的暴利了。

三天之後,三個人就返家了,同時把掙來的錢都買成了布料。回到家裡,大嫂和大姐就開始沒黑沒白的忙活,家裡內部已經知道了這裙子的利潤有多大,姥姥年紀大了,不能幫忙做裙子了,就把大嫂的鍋鏟子接了過來,讓大嫂能有更多時間做衣服。

又做出來三四十件的時候,老姐就住在明子宿舍了,明子和大哥負責來回運貨,大哥上班,時間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明子在忙活。省大學賣得差不多了,明子又帶著老姐去師範大學。師範大學的女生更多,也更愛打扮,裙子的銷路也更好。

到後來,連小文哥都不出去浪了,回家跟著明子一起運貨。三姐動作慢,幫不了別的,就給大姐和大嫂打下手兒。

一個暑假下來,幾個人折騰著掙了三千塊錢。大哥大嫂都不是跟家裡人計較的性格。幾個人平分的利潤,小文哥是後半程參與的,三姐就跟著打了打下手兒,他倆沒好意思跟著一樣分錢,兩人算做一份,也分到了五百塊錢。二姐出了月子,知道自己錯過了這麼大的一次掙錢的機會,各種懊惱,那也沒辦法啊,還是得把孩子放在首位的。

大夥兒也都安慰她,以後機會有的是,到時候肯定不會落下她。

其實要不是因為二姐今年生孩子,明子娘要伺候月子,加上大嫂剛嫁過來,家務還得熟悉一段時間,原本家裡今年要蓋房子的,那就得忙活兒好一陣子,大家都沒時間做別的了。

大姐這一夏天算是收穫頗豐,加上結婚這些年的積蓄,已經跟大哥說了,明年開春就拉磚蓋房子,終於不用再跟一大家子十幾口人擠在一起了。

暑假的時候,明子還惦記著,不知道顧向北有沒有參加高考,考得怎麼樣。一直也沒有他的訊息。問過小文哥,小文哥只知道他要參加考試,至於最終考沒考,考得怎麼樣,他也不知道。

夏天很快就要過去,裙子只能賣一個夏天,明子把糖水的計劃說了,家裡也覺得可行,正好老姐沒啥事兒,就打算冬天的時候做一下試試。可是離冬天還好幾個月呢,這之前也得找點兒事幹呀。

明子除了吃的,也想不起來別的。就是裙子這個,要不是大嫂要做,她都不帶想起來可以做裙子賣的。哎,吃貨的世界呀,根本容不下別的東西。

八月下旬,明子已經開始準備要回學校上課了。大哥一天晚上,突然領回來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兒。

男孩兒叫紀承。是磚廠之前機修的大師傅紀師傅的獨生兒子。紀師傅去年急病死了,紀承的媽就帶著紀承改了嫁。繼父對他不好,非打即罵,紀承終於受不了了,就從家裡跑了出來,因為常跟著紀師傅到磚廠玩兒,他就跑到了磚廠,躲在磚廠蓋磚架子的草片垛裡。被護架的工人發現了,大哥看他可憐,就把他領回家來了。

紀承也知道士安大哥跟紀師傅的關係不錯,才跟著大哥回來的。

明子娘一看紀承身上那補丁羅著補丁的衣服,還有臉上手上腳脖子上那些凍瘡痕跡,又心疼得什麼似的,啥都沒說,讓大哥給紀承的娘捎個信兒,報個平安,別讓他娘惦記著,就把紀承留下了。

好在是夏天,好安置,明子家好久都沒用過的木板床又出動了,靠著牆邊兒收拾出來一塊能放下床的地方,把床一搭,紀承就算在明子家住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