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年是個寒冬。

剛過了十一沒幾天, 晚上的溫度就降到零度左右了,地裡還沒收的糧食都開始上霜了。磚廠冬天是不能開工的, 溫度低磚就燒不成了,磚坯子也涼不幹。十一之後, 除了大窖,別的車間就都停工了。

磚廠的工人是一年一招,但是前一年幹得好的,下一年基本上還是會被招回來。二姨家的高三哥已經停工回家了,聽二姨話裡那意思,明年不一定再去了,在半成品幹了一年, 一個月十來塊錢, 沒白沒黑的幹,實在是沒啥意思,三哥那人老實,只知道悶頭幹活兒, 幹到老也就是個幹活兒的, 還不如回家多種點兒地掙得多呢。

士安大哥沒有回家,因為接煤表現得好,被領導留下了,管油坊,還有今年磚廠接了個大活兒,給幾百裡之外的一個林場收豬肉。他負責記賬。大小也算是個小領導了,都跟領導一起吃小廚房的小灶了。得忙活一冬天呢, 年前能幫活完就不錯了。

也許是因為大哥的工作有著落了,也或許是那個喝雞蛋水的偏方有效果了,明子娘今年終於沒有再住院。全家都松了一口氣,她可是全家的主心骨,一住院,大家夥兒都跟著懸心。

明子放寒假了也不敢歇著,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了似了,就怕隨時可能會恢復高考,她沒準備好。所以,放假也在家學習,從來不出去玩。還特意讓大哥幫忙在縣裡的新華書店買了人家堆在庫房裡十多年的舊書回來看。歷史,地理啊,物理化學數學那些。

相對於明子的緊張和努力,老姐和小文哥算得上是沒心沒肺了。本來學校就沒教什麼了,人倆人也特別心大的得過且過,教什麼我就學什麼,不上課都跟著老師同學一起浪。混日子。老姐成績中等,小文哥就不用提了,根本沒有起色。倒是因為長得實在是結實,幹活兒分外的給力,有勁兒,勤快,比大人都能幹,也算是一個優點吧。

但是吧,明子還不能勸,因為他們的狀態才是時下最正常的狀態。再說了,老姐的成績也不算差,勸啥呀?說快要恢得高考了?趕緊學習,將來考大學?別逗了,會暴露的。

更重要的,老姐才初三,小文哥才初一,也確實不著急啊。

今年家裡殺豬的時候,格外的熱鬧,大哥廠裡的領導就坐了一桌。拐上幾個彎兒都能扯上點兒親戚關係,加上大哥也算擠進了領導圈子裡,請同事吃個豬肉也正常,別人也說不出什麼,明子娘好客、人緣好的名聲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進了臘月,士安大哥就開始一趟一趟的往家裡搬東西,三五天就回家一趟,家裡的腳踏車已經歸他用了,冬天雪地裡不好走,一次帶不動太多東西。他就二三十斤米,面的往家裡送。包豆包的時候,他往家裡送粘大米,送了兩趟,明子爹去磨坊磨了糯米面回來,蒸了兩鍋粘大米豆包,出鍋的時候,全家吃了一頓,嚐嚐鮮,剩下的,都凍起來了。明子知道,剩下那些,除了爺爺能吃上幾頓,明子娘肯定都會留下來待客的,他們是別想再吃到了。

大家還送回來兩袋子普通大米。過年的時候,家裡就能吃上大米飯了。

年前,又送回幾十斤豆油,留著給爺爺做菜用。還有兩箱掛麵,這可是金貴東西,爺爺一輩子才吃過兩三回,明子爹孃活了快五十歲,只是見過,就不知道是什麼味道的。

士安大哥這一趟趟的往家裡搬東西,把明子娘的心都能搬得七上八下的,就偷偷問大哥,“安子,咱們可不能幹違法亂紀的事兒啊。能保住工作比啥都強,可別為了這些東西,把工作丟了啊?”一邊兒說,一邊兒盯著大哥的臉看大哥的表情。

大哥失笑,“嬸兒,你想啥呢?我還能拿廠裡的東西啊?你放心吧,這都是我用自己的補助換的。還有在縣時這半年,認識的人,倒騰東西,換回來的。你就放心吧。”

“沒事兒就好,沒事兒就好。”有了大哥的保證,明子娘才放心。對大哥的話,她是百分之百的信任的。

“大哥,那掛麵你是怎麼搞到的?我聽我同學說,他家要買掛麵都買不到。”小文哥好奇。他們班有個同學是公社某領導家的孩子,家庭條件好,能吃起掛麵不奇怪。

“要買當然是不好買了。咱縣裡那掛麵廠產量小,都不對外供應。這不是磚廠今年收的豬肉裡有一部分是幫著掛麵廠收的工人福利嘛。我給他們送豬肉的時候,認識了他們廠長石大媽,她人特別好,我這可是找她特批出來的。”大哥說著也有點兒小得意。

“大哥可真厲害,上班才半年,就認識這麼多人了,還掙回來這麼多東西。”老姐和小文哥不像二姐三姐那麼含蓄,各種馬屁的往上拍。

“你那錢,也別這麼亂花,家裡也不愁吃的。把那些錢都存起來,留著結婚用。”爺爺心疼他大孫子的錢了。

大哥上班以後,家裡從來沒讓他交過工資,明子娘說了,窮家富路,出門在外,兜裡不能沒有錢。所以從來不問大哥掙了多少錢。現在,大哥有多少錢,家裡長輩也就不知道。

“沒事兒,爺。我知道,不亂花。”大哥呵呵笑著應。

因為大哥的忙碌,家裡著實過了個好年。過年時吃的素餡餃子,今年都做得特別好吃。因為那凍豆腐沫每年只是放一點點油炒一下,跟本不香,今年多放了好幾勺油,把那凍豆腐沫炒得金黃,包出來的餃子吃著就特別的香。

臨回家過年的時候,大哥還帶回來兩扇排骨。初二晚上開葷的時候,明子家的飯桌上實在很豐盛的。肉多菜少的酸菜餡餃子,紅燒的排骨和大鯉魚,烀得爛爛的拆骨肉,五花肉,說是吃得滿嘴流油也不算過份。

爺爺不吃葷油,吃得還是跟過年時一樣的素餡餃子,但是膽子娘用屋裡的小爐子專門給爺爺炒了白菜片兒,土豆絲,豆芽兒,用蘿蔔乾做了炸丸子,還有半盤子炒蒜苗。那是入冬以後,明子娘特意在屋裡種的,就為了過年的時候,爺爺能吃上一口新鮮菜。

爺爺一輩子愛喝酒,只是平常都捨不得喝,只要高興的時候喝上一兩半兩的。今年過年明子爹特意給打了十斤白酒回來,爺爺每天晚上都會燙上一小壺,也就是一兩酒,喝得有滋有味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過完了年,剛過了初五,大哥就回廠裡上班去了。只是廠裡還不太忙,每天去上半天班就能忙活完,下午就能回家了。可是實際大哥回來的還是挺晚,他忙著四處拜年呢!

正月本來就是走親戚的時間段。這時候結婚的也多,同樣的,保媒的也多。士安大哥在廠裡表現得好,相中他的人自然就多,哪個領導家裡都能找出來一兩個適齡的女兒或是侄女外甥女啥的親戚來,所以,給大哥說親的人就多起來。跟大哥本人透口風吧,大哥總民含糊其詞,人家就到家裡來,找明子爹孃,認識的都知道,關家當家做主的是明子娘,就都來跟明子娘提。

大哥為了這個事兒,還特意跟娘交侍了,不讓應,只要是廠裡領導的親戚,誰家的都不應。沒辦法,他就一個人兒,只能娶一個吧,娶了誰家的閨女,剩下的不都給得罪了?以後工作還怎麼幹?還不如一個都不應,誰也不得罪呢!

明子娘一想也是,就認可了大哥的想法,真的一家都沒應。

大哥這邊兒的事兒剛煩過去,三姐那邊兒就又出了問題。

於愛軍第五年兵了,終於得了個春節過年回家探親的機會,這說明他在部隊混得還不錯,能在春節請下來探親假。再過半年,就該退伍了。所以,這次回來探親,他跟三婚的婚事就是最重要的一個日程,結婚肯定來不及,但是要先商量好婚期,先準備著,等他退伍了就可以舉行婚禮了。

這人也是夠夠的,欺負三姐士敏老實厚道,就跟三姐說,結婚可以,但是他家裡沒錢,彩禮什麼的就不要想了。等他退伍分配工作以後,分到了哪,三姐直接跟過去,領個結婚證就算是結婚了。後來想想,又加了一句,知道關家現在日子好過,讓明子爹孃多給三姐點兒嫁妝。

三姐一聽這話,當時就不樂意了,憑啥呀?她是老實,但不是傻呀。又不是嫁不出去,幹啥還得倒貼啊?再說了,鄰里鄰居的住了好幾十年了,誰不知道誰啊,他們老於家日子過啥樣,三姐心裡沒數啊?於愛軍又是大兒子,也算是出息人了,能連給兒子娶媳婦都娶不起嗎?糊弄誰呢?

三姐就不同意,於愛軍就說,那不同意沒辦法了,婚也別結了,婚事兒黃了得了。

三姐心也是夠大的,想著黃就黃唄,又不是沒黃過。說啥也不能倒貼。

然後就黃了。

但是呢,雖然他倆說是黃了,於家長輩那頭兒始終沒鬆口,當初他們家找了那麼多說和人才結下這門親事,於家二姑父哪能張開嘴說黃了呀。一個勁兒的跟明子爹孃保證,於愛軍就是瞎咧咧,該怎麼辦怎麼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