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家今年的日子過得尤其的緊張, 欠了幾百塊錢的債,不知道多久才能還清, 娘是越發的節省了。爺爺退社之後,爹和二姐兩個人掙的公分不夠口糧的錢, 分完了口糧還要再往生產隊交差價交了上百塊。攢錢是越發的難了。

自留地裡的地瓜大蒜都是能賣錢的,再加上開荒地裡的大黃米,明子爹平常做的手工,圈裡雞鴨鵝的出產,一年也能出個千八百塊錢,只是去掉了一家子十口人加上明子姥姥的花項,還供著四個學生。還能剩下的, 真沒多少了。還要留出來第二年開春買種苗的錢, 而且自家手裡總得留點兒應急的錢吧?這一年,能還上的債務,真是有限得很。

這還得說明子家過得好呢,去掉各種開支, 一年還能還上百八十塊錢的債務。你去別家問問?三五年能攢上百八十塊的就算好人家了。

因為要省錢還債的原因, 家裡的生活質量是直線下跌啊。一下子就回到了五年前。明子都快哭了,真的,好不容易啊,不用頓頓玉米餅子就鹹菜了,雖然大米白麵還是很遙遠,至少能時不時的換換樣子,小米飯啦, 地瓜小米粥啥的,也能時不時的吃點兒粉條兒,烤地瓜烤土豆啥的,日常也能吃上熟醬了,趕上誰過生日過是過節啥的,還能吃上肉醬。

全都沒有啦,嗚嗚嗚……

三姐是最鬱悶的,她這一場病,全家跟著吃苦。除了越發認真的學習,也沒啥別的辦法兒。這心理壓力,還真就得她這種思想簡單的人能承受,一般人,真不一定扛得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每天的秋天,就是農戶們所有的指望了,關家也不例外。今年雨水大,收成比不得往年,普通要低上一成多。收成不好,收入就低,買糧食的人也就少。那大黃米還有大蒜地瓜啥的就不好賣,價錢就上不去。七千多斤地瓜,才賣掉了兩千多斤,又賣了兩百來斤地瓜粉。加上一千多斤大黃米,總共也就一千剛出頭。這些東西種苗還貴,算下來,還沒掙上六百塊錢。

不過,總算有希望。

農曆九月初七,是明子爺爺六十六歲的生日。八爺爺早早就過來跟明子爹孃商量,要給爺爺過個生日。這年月,能活到六十六的老人,可不算多,一般都是過六十歲生日,但是爺爺六十歲那一年,正好趕上明子死而復生,家裡的條件也不行,爹孃提了一嘴,爺爺死活沒同意過。

今年,說起來家裡也不寬裕,但是比六年那還是要強上許多的。再下一個能大慶祝的生日就是八十歲了,還有十幾年呢,誰也不能保證一定會有那一天。所以,八爺爺提出來的時候,明子爹孃很快就同意了。

大姐懷孕三個半月,正是孕吐反應最嚴重的時候,都兩個月沒回孃家了,也折騰回來了。這回大姐夫也跟著在家裡住下了,一起給爺爺過生日。這還是大姐夫頭一回在老丈人家住呢。明子看他那彆扭樣兒,就覺得特別特別的好笑。

爺爺生日那天,不光是明子家全家都在了,堂姑姑肯定也早早就回來了,連八爺爺家的幾個已經嫁出去的堂姑姑也回來了,還有大房身老屯的一些親近的親戚,老姑爺,木王堡明子的堂舅,毛家店的舅姥爺,等等。再加上本屯子的有親戚關係的二姨家和單家。吃飯的時候,都四十人了。足足坐滿了五張桌子。

明子娘在這樣需要做面子的事情上是從來不會吝嗇的,提前三天,家裡的吃食就開始準備了。三姐和大哥成了跑腿兒的重點人員,正好三姐和大哥都在興隆鎮上高中,每天放學回來順路就能買回來肉、菜啥的。

明子爹還特意去了一趟江灣屯,帶著二十斤小米兒去的,換回來兩大筐魚。

地裡的白菜土豆都是新收上來的,管夠兒。明子爹還特意去孫家油坊榨了十斤大豆油回來。炸了菜丸子。

九月初三一大早上,八奶奶就帶著幾個堂姑姑過來幫忙做飯了,還有屯裡跟明子娘關係特別好的金蘭姐妹兒高家嬸子單家嬸子也過來幫忙。都自帶著刀具菜板來的,那麼多人吃的菜,當是白菜絲土豆絲就得好些人忙活了。還有掌勺的。二姐一個人可忙不過來。明子娘下不了廚,只能把總。大姐孕吐嚴重,聞不了油煙味。三姐也就能扒扒蔥蒜啥的。老姐和明子就更是對廚事一竅不通了。

菜很豐盛,食物這麼貧瘠的年代,明子娘硬是顛奪出來三勞三素六個菜。飯就是高粱米飯。單獨給爺爺做了一飯長壽麵,爺爺不吃雞蛋,面裡面沒放荷包蛋,只放了點青菜,是明子娘在屋裡的花盆種的一小把波菜。

席間,八爺爺指揮著明子爹還著明子大哥,小文哥和他家的三個兒子一起,給爺爺磕頭祝壽。

爺爺特別的高興。當天還喝醉了酒。

過完了生日,下午,客人們就紛紛回家了,大姐又在家住了幾天,大姐夫又一個回去上班了。大家有小孩兒了,家裡都很高興,明子和老姐小文哥三個小的最高興了,要當姨當舅了嘛,長了一輩兒,當然高興了。恨不得小外甥馬上就出生才好呢!大姐那吵吵嚷嚷風風火火的性子也老實了不少,頭一回兒當娘,家裡婆婆重視,孃家這頭兒是四世同堂的頭一個孩子,更重視,她還不老老實實的呀。

八爺爺家的四堂姑據說很快就要跟堂姑父一起回關裡了,她家的大女兒才剛半歲,她就扔給八奶奶照看了,怕跟著他們,孩子養不活,放在老家,有三個姨幫著看顧,再加上明子娘的照應,至少孩子餓不死。明子見四堂姑私下裡求了娘,多照應點她家的小妹子,她自己也明白自己的親孃心智不足,也是不放心吧……

顧向北家園子裡起地瓜的時候,還是他叔爺爺家裡去了幾個大人幫的忙。因為要用犁杖翻地把地瓜翻出來,他們幾個孩子可操作不了。

三分多的地,最後起出來差不多上千斤的地瓜,半屯子的人都到顧向北的園子裡圍觀。其實產量並不算多高,只是它的產出過程稍微特別了一點而已。除了種和收,全是四個孩子完成的。包括秧苗都是明子自己出錢買的。

這一千斤地瓜,去掉明子的一半,顧向北一年也是吃不完的。他還有生產隊裡分的口糧呢,再加上夏天各家園子裡的青菜也都會給他一點,一天有一個地瓜,他就挨不著了。

“這些地瓜咱也不用稱了,就按一千斤算吧,我的一半是五百斤,我也不要你地瓜,現在公銷社裡地瓜兩毛錢一斤,你給我一百塊錢就行了,地瓜你怎麼處置我不管。”明子把顧向北拉進屋子,討論怎麼分配利益。

“行。”顧向北很痛快的就答應了,這沒什麼好商量的,年初就說好的。

“明年還是這麼分配,幹不幹?”明子又提出明年的計劃。

顧五老爺子在邊兒上咳嗽了好幾聲,那意思明顯是不讓顧向北繼續跟明子合作了。

是啊,今年的收益在這兒擺著呢,明年顧向北自己的錢都夠買地瓜苗的了,何必讓人平白分去一半的收成呢。

“行。”顧向北倒像是沒聽到他叔爺爺的咳嗽聲,沒啥猶豫就同意了明子的提議。

明子就笑了,她不是差這幾十塊錢的收益,也不是非要佔顧向北的便宜。她就是要看看這個人,值不值得幫。不值得,以後,各自安好就行了,值得的話,給小哥培養個品行都不錯的發小兒,何樂而不為呢。現在兩個人的關係已經很不錯了。顧向北學習又好,跟小哥正好互補。

寒假之前的一天,顧向北來六年級找明子,把一百塊錢親自交給了明子。

明子留下三十塊錢等著來年開春了買地瓜苗。剩下的七十塊錢,留了二十讓做私房以應對突發事件。還有五十塊錢,給老姐和小文哥一人二十五塊。

“明子,你給我錢幹啥,我可不要。”老姐士容十三歲了,已經不像小的時候那麼愛拔尖兒了,沒有哥哥姐姐在學校,她這兩年帶著明子和小文哥,可有當姐姐的樣子了。放學回家也很能幫家裡幹活兒了,老姐可不像三姐都是慢動作,她跟大姐差不多,幹活兒特別快,能幹。

“哎呀,姐,我給你你就拿著得了。今年家裡緊張,這些就夠咱們來年開銷了,不用跟嬸兒要錢了。再說,往老顧家跑這些趟,你一回也沒落下,玩也幹得比我們多。我還能自己把這麼多錢都密下啊!”明子一開始也沒想吃獨食兒。上輩子總被自己老媽說是獨根吊兒的她,成為明子這些年,最大的改變就是知道分享了。

“就是,老姐,小明子給你你就拿著唄。又不是別人給的。嬸兒肯定不會要咱們的錢,這麼多錢都放她自己手裡,她也用不了。咱們還得跟嬸要錢。”小文哥收錢收得可痛快了,還幫著明子一起勸士容姐呢!

“就你能耐,拿老妹的錢,你臉不紅不白兒的,你咋不掙錢給老妹花呢?你不是爺們兒嗎?”老姐看小文哥那樣兒,就忍不住要懟他。

“我要有錢,還能不給你們花呀,這不是沒錢嘛!我哪有小明子那腦瓜子呀。咱得認清現實,沒事兒,別著急,等我長大地,將來我養活咱全家。”小文哥拍著小胸脯說得特別的自信。

“可拉倒吧,有哥在,還能輪到你呀。我還是更相信哥。”老姐才不會相信熊孩子小文哥呢。其實吧,明子也覺得士安大哥更靠譜。

“哎,你還別不信,今兒咱就在這兒立個誓,你倆給我做個證。二十年之後,看我能不能養全家。”小文哥被刺激了。

於是,十一歲那年的冬天,小文哥在老姐士容和明子的見證下,立下了要養全家的誓言。三十年之後,老姐時不常的就會跟孩子們講一講小文哥當年的“英雄事跡”。

“嬸兒,我跟老姐老哥我們仨明年的學費書本費就自理了。”明子三個回家之後,特別得瑟的跟明子娘顯擺。

娘的臉就開了花兒,“好,我閨女兒子都出息了。我高興。”

爺爺和明子爹也很高興,當天晚上,爺爺還燙了一小壺酒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