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說, 幸好明子不是女強人型的。要不然,這些年也不會跟紀承合作得這麼好。兩個都很強的人在一起, 誰都不服誰,是不可能合作好的。必須得有一個人向後退, 才能讓另一個人發揮出來他最大的本事,而不是兩個人都憋著,收著,最後一加一小於二。

大哥說得挺對的,所以這麼多年了,他從來不跟人合夥。因為他就是從來不會後退的人。

生意定下了,雖說要過了年兒才開始忙, 但是要用到的人, 該做的準備工作,還是早早的做準備。

小文哥那邊兒還好,工程量很小,他又是做老了的, 手一點兒都不生, 年前就跟老姐夫說好,明年不要去別的工地了,自家又有工程了。老姐夫在小文哥沒有工程的時候,都是帶著徒弟們出去找活兒的,他的信譽好,徒弟又多,在行內也是有名有姓兒的, 活兒特別的好接。但是別人的活兒,就是有一點不好,就是錢總是給的不及時。每一年的冬天,都得是老姐夫私人拿錢把徒弟們的工資給發了,讓他們回去過年。然後自己再慢慢的跟包工頭要錢。雖然黃了還不至於,但是錢真的不是那麼好要的,他又好面子,人家說有困難,他就不好意思強要,一拖再拖的。

所以,當然還是更願意做自家的工程。關家的兄弟姐妹之間幾十年了,從來沒有過矛盾,不是他們都多麼多麼高尚。其實都是普通人,別人有的私心他們也都有。這些年,他們相處的“秘訣”就是親兄弟明算賬。工作上的事情,特別是錢上的事情,向來是有一碼是一碼的。

像老姐夫,小文哥這麼些年的工地,都是老姐夫做工頭兒,每一年,工錢那是一分都不會少的,該多少就是多少。像大姐夫和二姐夫,當初說了不要工錢,因為又是樓又是省城裡的門市的,不好意思再要錢了。但是實際上,每天都跟工人拿一樣的工資,大哥也好,明子也好,不多給,但是也不會少給。

工作之外,幾十萬的房子,說給就給了。但是工作上,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再比如,飛鴻的房子,小文哥一樣是收錢的。幾十萬的房子都能送,十來萬的房子送不了嗎?並不是!不是送不起,是不能送而已。

所以,自家有工程的時候,老姐夫當然更願意在自家的工地幹活兒,徒弟們也都樂意,關家的工地待遇好是有名兒的,不光工資能高上那麼一點點,對工人,都是當家人處的,吃的喝的,從來都不吝嗇,也從來不在工人跟前兒擺老闆的譜兒,好多工人都多,跟著這樣的老闆,別說工資還多一點兒,就是少一點兒,圖個順心,也不去別人家。

小文哥的事兒好辦。

大哥的事情,卻是一個新的領域了,以前爺爺種了一輩子樹,可那都是一棵一棵,攢了一輩子五六十年攢下的,這種大面積的,可沒種過。還有人,那麼大的地方,得有人看著吧?前不著村兒,後不著店兒的,最近的屯子還離著三四裡地呢,沒有個靠譜的人看著,絕對不行的。

大哥開始聯絡了大嫂最小的弟弟,可是人家在家裡養豬呢,這兩年正是效益好的時候,來了,給人家多少錢啊?不好辦。再加上,小舒兒姥姥前幾年腦出血,好不容易救過來了,現在身體也不是太好,當兒子的不放心老人,要在家看著。

後來,大哥左挑右選,最終選了老姨家。老姨這一輩子,前半生被婆婆壓制,日子還不好過,總是捱餓,還沒有孃家,明子娘一直不肯原諒她,連姐姐家都去不了,能投靠的人都沒有。後來,終於被明子娘原諒了,有了依靠了,在大哥的幫襯下,日子也好過一點了。再後來,婆婆去了,頭上的天也晴了。可是兒子又不孝順,耗盡家財把他供出去,中專畢業之後,回到鎮上開了個修理鋪,給娶了媳婦,買了房子。只後,就算是沒了兒子。

十八家子十年九災,根本沒收成,沒餓死就是命大。幹了一輩子,什麼都沒攢下,一點兒積蓄都沒有。快五十歲的人了,外面還欠著債呢,身體還不好,糖尿病。

大哥也是為了再拉老姨一把。才決定讓他們老兩口過來的。

年前年後,趁著走親戚的時候,就一直在安排這些事情。家裡人好信兒,正月十六給明子爹過生日的時候,還特意開車去畜牧場那裡看看,到底什麼樣兒。

能什麼樣兒啊,就是一片大甸子,大冬天的,除了雪,什麼都沒有。特別的荒涼。

離畜牧場最近的屯兒叫蘇坨子,他們屯兒也是鬧得最厲害的,前面幾任老闆都是他們屯兒的人給鬧走的。屯兒裡有兩霸,一戶姓關,一戶姓王。姓關的跟明子家的這個關,硬是要扯的話,五百年前也算是一家。幾兄弟都在一個屯兒,算是村霸了。姓王的一家,是老嫂的親堂姐夫,就是當年在磚廠的時候,被老牛頭兒強行提起來擠走大哥的那個內部廠長。家裡三個兒子,一個個的如狼似虎的。也是屯裡的一霸了。

關家人乎乎拉拉,大張旗鼓的去看地,蘇坨子的人才知道,地被大哥買去了,全傻了,都知道,這下子完了,他們那些招兒全都不好使了。原來他們打著的主意,只要誰都不敢買下這塊地,最後政府只能免費給附近的屯子分了。這回如意算盤打不成了。

王家跟關家都不是傻子,大哥在興隆鎮是個什麼聲勢他們也有數兒。關家人一過去,兩家都爭著請吃飯,都不想得罪人。

當年高官屯老屯得罪了關家的高章,後來過得多慘,興隆鎮裡有點頭臉的都是知道的。高章因為禍害過關家的莊稼,後來秋收的時候,多少年都整夜整夜的在地裡給關家看著地不能回家,誰不知道!高官屯最後都待不下去,全家都搬走了也不是新聞了。

這些年,關家的日子是越過越好,越來越有錢不說,下一代也都出息,考上好幾個大學生了。人家是越過越好了,人都是欺弱怕硬的,這樣的人家,真是得罪不起。

開春天氣回暖之後,大哥跟小哥就都開始忙。明子沒什麼事兒,孩子也不用她天天回家照看,幾天不回去,都不帶找她的。所以,明子在縣城裡待的時間就長了,回來照看著關家莊和馬場。小文要大忙了,沒空再分那麼多心。包括超市,明子算是業內人士了,也得幫著看顧。

大哥磚廠開工之前,就先顧著畜牧場那頭兒,栽樹之前,得先把房子蓋起來,不然老姨老兩口也沒地方住。而且第一年,為了照看樹苗,不光僱了老姨老兩口,還僱了五六家呢,都是一家一家僱的。全都是四十歲往上,五十五歲往下的中年夫妻。這樣的人,能幹,還踏實。都得有地方住啊。

大哥一次到位,把房子蓋得特別好,五間大瓦房,後面還帶著一整排的五間平房,既可以住人,也可以當倉庫。西側靠牆是幾大章有棚沒門窗的棚子,可以放牛馬,也可以停車,非常寬敞。另外的三面,都是兩米高的圍牆,大門開在北面,五米寬的大門,門前還特意從外地花大價錢雕了兩個石獅子回來鎮宅。

小文哥工地還在拆舊房子打地基的時候,老姐夫先帶著人,到畜牧場把大哥那邊兒的房子給蓋起來了。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好在農村的房子的房子,不用做多好的裝修,房子蓋起來了,門窗都裝好了,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家裡人自己就能收拾了。僱的幾家都已經到位了,在還沒有開始栽樹之前,就先幹雜活兒了。

現在社會,沒有電不行啊,可是先不著村兒後不著店兒的,人政府可不會特意給你一家安電,只能自費了。自己買的電線杆,自己買的電線,從蘇坨子扯了電回來,還得自己安變壓器。

路也沒有,都是土路,這個只能先將就了,顧不過來了。房子蓋好就四月末了,得要開始種樹了。

大哥考察了很多地方,還跟他在林業局工作的同學諮詢了好多,最終決定栽銀中楊,也叫快楊,長的快,成材也快。買樹種得去內蒙呢,五六千裡地,小文哥自己工地正幹得熱火朝天的,大姐夫也在磚廠主持大局,沒人能幫上忙,大哥就自己帶著小陳開車去買樹種,一開就是幾天幾夜。就算兩個人換著開,也是夠辛苦的了。畢竟四十多歲的人了,不年輕了。

三百多畝的樹呢,一直忙活到六月,才全部都種完。政府只要求兩百畝的林地,大哥一想,自己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再弄莊稼了,就全都給種上樹了。

樹都種完了,有那麼些人看著就行了,大哥終於不是每天再待在林場看著了。終於能回頭兒關心關心被忽略了好久的磚廠,這段時間,一直就是大姐夫管生產,三姨家的老三管著半成品,大嫂管雜務和後勤。執行的還挺好的。雖然大哥每天用電話遙控,時不時的也會到廠裡看一眼,但是主要精力確實沒放在磚廠是事實,能轉行成這樣,保證了小文哥工地的用磚量,確實不容易了。

小文哥工地的進度也很快,都是二層的門市,對街的兩側,一共不到五十戶,僱的人多,不到兩個月也就完成了。安上門窗,裡面正常安上水暖電,牆都直接是水泥的就可以了。都是開店,有特別的需求,人家自己就裝修了。

大嫂很有投資眼光。房子蓋好了,小文哥要結賬的時候,大嫂沒要錢,把磚錢都折成了房子,一個門市用不了,兩個還不夠。大嫂也特別果斷,從家裡拿錢補的差價。唯一的特權就是,位置可是隨她選。大嫂挑了大門口緊挨著的兩家。

市場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時候,門市就開始對外招租了。這麼好的地段,收租子都可以收一輩子了,小文哥不可能把房子賣掉的,所以,其實大嫂拿到兩個門市,還是拿了很大的特權的。

等到房子都蓋好的時候,都租出去一半了。這邊剛交了房子,那邊兒動作快的,一週之後,批發門市就開業了。

比門市開業更早的,是市場大院裡面的露天小攤子,因為政府的統一規劃,外面不讓擺攤了,想賣東西只能到大市場裡面。小文哥為了拉人氣,那種賣點兒自家園子菜的小商小販,一天就收兩塊錢,其實跟免費也差不多了,就是象徵性的。就是那些大的批發商販,剛開始,也沒收多少錢,一天二十。就是大場地,不用水不用電的,白收二十塊錢,可以了。

大嫂訂下的兩家門市也都租出去了,一家是做調料批發的,幹了挺多年了,熟門熟路,簽了合同,就不用管了。另一家,就麻煩一點,是兩個年輕人,剛二十出頭兒,小兩口兒。剛從農村上來,手裡也沒什麼錢,就一直求大嫂,租金給便宜點,大嫂看小兩口確實挺困難,孩子又有上進門,就同意了,一年少收了五千塊錢的租金不說,還讓他們每三個月一交房租。別人家可都是一年一交的。

不只是這樣,他們做食品批發的,大嫂還跟他們介紹客戶,把興隆鎮開小超市的人家都介紹到他們這裡來進貨。

小兩口對大嫂是感恩戴德了。

也是他們運氣好,剛好就遇到大嫂了。

忙過了上半年,下半年,又都穩定下來了。人確實不能總這麼忙,精神崩得太緊了,對身體也不好。

紀承也忙,同時開了兩個大盤,還有一個商場在建。但是他的忙跟小文哥的忙還不一樣,小文哥是小打小鬧,一直是親力親為,也不出縣城。小富既安。紀承不是,他的野心更大。當然,公司也大,員工也足夠的多,用不著他像小文哥一樣親力親為,大老闆跟小老闆的工作方法是不一樣的。人家現在每天就是各種開會開會開會,出差出差出差。要麼就是應酬應酬應酬。完全是一個商界精英的標準生活模式。

明子是一點兒都不羨慕,他這種所有的成就感都建立在公司業績的增長上的生活方式太可怕了。享受生活,才是她的生命意義所在。

顧辰希同學和顧琳熙同學秋季開學就是初中生了,可心兒死活不想跟她哥哥一個班,說是有一種被束縛的感覺,不自由。人家自己就找年級主任調了班,說了,不給調班就轉學。

成績好的孩子到哪都有特權。只要不影響成績,調班什麼的都不算事兒。年級主任跟她講條件,只要第一次月考,她能進年級前三名,馬上給她調班,想去哪個班去哪個班。

非常難得的,月考的時候,顧琳熙同學居然沒有提前交卷,還知道複查答案了。所以,一點兒都不意外的,她跟小龍兒並列了第一名。目的達到了,小龍兒在一班,她調到了離一班最遠的走廊另一頭的十五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心兒考了第一名,明子更生氣了。這說明啥,說明她明明有能力考第一,之前就是不認真。哪個當家長的攤上這樣兒的不生氣啊。那第一跟第三第五能一樣嗎?差一分兒,將來考大學,可能就差好多的。

明子還怕一個問題就是早戀。

其實早戀這個事兒吧,也沒啥。誰還沒年輕過,她都年輕過兩回了,對個把異性有個美好的小想法兒也是正常地。何況這兩孩子還常跟她在國外待著,見慣了國外的小孩兒年紀小小的就你愛我我愛你的瞎鬧。明子也不是不能容忍。但是吧,他們畢竟主要還是生活在國內,大環境還是要適應的,學校老師都管得嚴,要是萬一有個什麼苗頭被老師發現了,一打壓,再叛逆了,再就不好了。

明子是明示暗示的恨不得天天的在兩孩子面前唸叨,別總找同學玩兒,耽誤了別人的成績就不好了。特別是異性同學,他們都是大人了,在正常的同學友誼基礎上適當的保持一點點距離,還是應該的,吧啦吧啦一頓說。

“媽,你能不能不要每天跟唸經似的說了。我從出生就天天跟我哥在一起待著,已經錯過了找個青梅竹馬的機會,現在眼看著,連著美好朦朧的暗戀機會都沒有了,你還不能讓我享受一下校花該有的權力嗎?我也想感受一下收到情書是啥感覺啊……”可心兒終於被明子念得暴發了。

“等會兒,等會兒。你把事兒給我說清楚了,什麼暗戀誰了?哪個小兔崽子那麼優秀?我趕明兒得去參觀參觀。還有啊,你說你能收到情書,這個我信。但是你說你是校花兒?確定嗎?”明子才不管可心兒是不是急眼了,她只想抓住她聽到的重點。

“哎……要不是跟你長得一模一樣兒,我正是得懷疑,你是不是我親媽了。有您這麼打擊親閨女的嗎?我暗戀誰了?我不是說了嘛,沒機會暗戀了,全校就我哥長的最帥,學習最好,運動也最好,我還能暗戀誰。再說了,我怎麼就不能是校花兒了?你閨女是第一名,第一名知道不?我還長的這麼好看,為啥不能是校花?”可心兒“憤怒”的起來轉了個圈,做了自以為很“妖嬈”的姿勢,以證明自己的魅力。

明子上上下下看了幾眼可心兒那直奔一米六的身高,再看看她那被她爹常年訓練,練出來的帶著小肌肉的小粗胳膊小粗腿兒,都不好意思打擊她。“行行行,你說的都對。”特別敷衍的認同可心兒的魅力。

“你那表情,明明就是不認同。我這是健康美,現在就流行這個,你不懂。你問我哥,是不是?他們班那幾個嬌滴滴的天天往他身邊兒湊合,他一個都看不上吧?”可心兒拉小龍過來做證,小龍兒卻被說得直扶額,這孩子絕對是豬隊友無疑了。

“媽,你也看到了,可心兒真不用擔心。”小龍特別無奈的跟明子說,娘倆眼神交流著彼此都懂的意思。

“嗯,看來是不用擔心可心兒了。那咱們來談談你班裡那幾個嬌滴滴的女同學?”可心兒還沒長出來戀愛的那根筋呢,明子有數兒了,緊接著就開始審小龍兒。看著讓人放心的,也不一定就真的能讓人放心。

“那什麼,媽,前院兒李想叫我去打藍球呢,我不跟你說了啊,我得走了。”小龍兒一聽明子的話,起身就竄了。

“哈哈哈……”可心兒在後面拍著大腿笑。

“你就壞吧……”明子瞪可心兒。

類似於這種“感情”問題,顧向北是從來不管的。不過隨著可心兒第一次來月經,在明子提醒他之後,他對兩個孩子的訓練確實是區別對待了。他也不想讓自家閨女成了女漢子,真練一身肌肉可就愁了。

之後,明子給可心兒找了個舞蹈老師,可心兒十三歲了才開始學肯定是晚了,明子也不救她能學得多精通,原來跟著顧向北訓練,其實她的柔韌度還是不錯的。練舞蹈也不是一點兒可能性沒有,基本功還是可以練的。明子只求能提升一下可心兒的氣質就行。

可心兒之後每天都要跟著舞蹈老師練一個小時的舞蹈,開始的時候,是練民族舞,練得兩個人都痛苦。明子天天陪著,一看這樣兒也不是個事兒,想起來還有街舞,就跟老師說,不行就教明子舞蹈試試?還特意在網上找了些韓國的舞蹈團的舞蹈影片。

然後,可心兒就對學校的男同學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了,愛上了hot和神話。開始追星了。學街舞學的那叫一個認真。比民族舞學得快多了。

然後明子就發現,她想讓可心兒透過學舞蹈培養氣質的初衷好像走向了奇怪的方向……

在小龍兒為科比和外星人羅納爾多痴迷不已的時候,可心兒已經陷在了韓國偶像的魅力中無法自拔了。

而且可心兒絕對是大型追星了,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在網上找韓語教學的影片看,自學韓語,放寒假的時候,小包袱一收拾,自個兒顛顛兒的就跑韓國去了。

小龍兒做為可心的雙胞胎哥哥,行動力一點兒沒差。跑去看nba了。更遠。

明子不是不想跟著,關鍵兩孩子呢,她就一個人,跟不過來呀。

“都是你慣的,你瞅瞅這一個個的,都要上天了。才幾歲呀,就自個兒出國。”明子就跟顧向北報怨。

“你怎麼不往好的方面想呢,這說明咱閨女兒子獨立啊。”顧向北一點兒不擔心,天天都通著電話呢,也不是離家出走,還能打電話匯報情況,有什麼好擔心的啊。

“外面多亂啊,特別是米國,可是不禁槍的,功夫再好也不安全。還有可心兒,雙拳難敵四手,她又是一個女孩兒,多危險啊!”明子想的全是外面兒不安全的地方。

“你要這麼說的話,那這世界上就沒有安全的地方了。孩子們大了,總是要離開家的。冷靜點兒。”顧向北自個兒獨立,也從來沒有把孩子養成嬌花的打算。

“你就是狠心,不關心孩子。”明子還是無理指責了。

“總比他們將來啥啥不會強吧?對了,你看看高四嫂家的三個孩子,再看看咱們自家的孩子。小舒兒算是挺獨立的了吧?跟人家那孩子能比嗎?”顧向北拿實際例子向明子證明,孩子還是野生點兒好。

明子也知道他說的都沒錯,只是到底是親媽,捨不得嘛!

小舒兒已經上大二了,在學校裡又是學校會,又是打工的折騰,放小長假也不在學校待著,到處去旅遊,什麼事兒都自己搞定,跟同學比,算是很獨立了。

但是跟她同齡的高雪又是什麼樣子呢?前年的時候,高雪就離開南島的酒店,去京城了,因為京城更繁華,機會也更多。明子沒攔著,這樣的孩子,不用她處處都護著。

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拿回來的錢,真的在縣城給高風開了一家小飯店,飯店的生意不算好,只能算是維持生活,但總算是一份正當的事業,是自己當老闆了。

高雨還是讓人那麼不省心,是不會混了,可是中專一畢業,工作還沒找呢,先找了個女朋友,二十歲就當了爹。都沒到登記年齡呢,也不能登記。只是在家裡辦了個簡單的婚禮,算是在親友間過了明路。可是孩子才生下來剛滿月,兩人就分手了。那姑娘也沒要孩子,直接就走了。可是方面,都不用辦離婚手續了。

孩子上戶口還是高四嫂找了大哥幫忙,給落的戶口,要不然連戶口都落不上。

孩子媽走了,爹也才剛二十,啥也不懂,也不知道照顧孩子,把孩子給高四嫂一扔,他抬腿兒走了,投奔他同學去了,他那同學家是內蒙的,條件很好,也是做房地產的,他去人家工地打工去了。

不管怎麼說吧,人家的孩子,是比關家的孩子獨立得多了。生活所迫,總是逼得人不得不早早的成長。

明子再想想自家的這兩個,其實真算不上啥,不缺錢,渴不著餓不著的,出國也都習慣了,只不過出去遊玩一下,也不用他們自己謀生,這麼一想,跟人家那孩子還差不老少呢!

也就不管了。

“行吧,我只當是孩子丟了,回來就當是撿到了好了。”明子感慨了一句也不管了。給玲子姐打電話,約玲子姐逛街去。

兩孩子長大了,能自理了,王嬸兒已經不在家裡幫忙了,回老家養老去了。玲子姐經大院兒裡的阿姨牽線,找到了第二春,對方是個技術幹部,五十歲,跟玲子姐的年紀相當,老婆前幾年生病過逝了。孩子也上大學了,家裡就剩下一個人。之前跟玲子姐在大院裡也是見過的,印象一直不錯,有人給牽線,雙方都挺滿意的,前不久領了證。之後也搬出去了。家裡就再沒有僱人,都是大人了,不用人再特意照顧了。四口人,明子廚藝最差,可心兒倒第二。明子不在家的時候,也餓不死。

玲子姐知道兩個孩子都自己跑出國追星去了,一個勁兒的埋怨明子跟顧向北心大,那麼點兒的孩子就讓自個兒出去,還是出國。

明子也很委屈啊,她也不想啊,可是人不帶她呀,她有什麼辦法。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孩子們漸漸的離開了父母的羽翼,有了自己的生活了。

過年之前,兩孩子都回來了,還行,小沒良心的,還知道回家來陪爹媽過年。可心兒那韓語,進步得不是一點兩點,用她自己的話說,連唬帶蒙的,都能弄明白七八成了。把說,還混進了某娛樂公司,親眼見識了偶像們的練習過程,還遇到了一位跳舞超級帥的包子臉帥哥,讓她直接背叛了自己的偶像,拜倒在包子臉帥哥的牛仔褲下,發誓要一輩子做包子臉帥哥的迷妹一號。

“都什麼亂七八槽的。顧艾名,我可告訴你,下學期你成績要是掉出前三名,暑假就給我去獸營待著去,哪裡也別再去了。”顧向北都沒聽懂可心兒說的都是些啥,但是覺得有必要制止一下可心兒可能的過度沉迷了。

可心兒被顧向北說的吐舌頭,知道顧向北已經到了生氣的邊緣了。這麼多年了,她早就會判斷自家老爹的心情了,簡單,從對她的稱呼上就能聽出來了。心情特別好的時候,會叫她可心兒,平常不好不錯的時候,會叫閨女,比較嚴肅的時候,會叫她顧艾名,特別嚴肅,已經生氣的時候,就會叫她大名顧琳熙。

“老爸,你放心,不管別人再怎麼帥,再我心目中,你永遠都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保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老爸為終生榜樣。”可心兒一看顧向北的態度,馬屁立刻拍個不停,狗腿得不得了,說完還特別用力的在顧向北的臉上親了一大口,顧向北果然被哄得露出了笑臉。

明子和小龍兒在一邊兒看得笑。

這一年正月十五的時候,大哥買了五萬塊錢的錢花,在林場的大院子裡放。就圖個吉利。放了快一個小時,才全部放完,前後屯的人聚了好幾百過去看煙花。也再次感慨關家的大手筆,越發覺得關家有錢有勢惹不得。

零二年的春天,大哥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修路。

新世紀之後,因為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政府每一年都在給農村修路,前一年正好修到了蘇坨子附近,前後左右幾個屯都通了公路了,蘇坨子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被鄉里給落下了,就他們屯裡還是土路,村民們等了一年多了,也沒有要給他們修路的信兒傳出來。

大哥為了自己去林場方便也好,為了行善積德也好,開春之後,把磚廠之前存下的陳磚全都拉到了林場,又僱了不少人,鋪路。從最近的公路盡頭開始鋪起,特意穿過了蘇坨子,再鋪到自家林場。

磚道施工的那些天,蘇坨子的村民挨家挨戶的請大哥吃飯,都快搶起來了,他們也沒什麼別的感謝的辦法了,只能用這種最樸實的方式表達對大哥的謝意了。

大哥實在是盛情難卻,就一天去一家,早早宣告,不吃大魚大肉的,那些早都吃膩了,就吃家常的農家菜。

鋪路的效果是很直接的,老姨身體不是很好,那之後,但凡有點兒什麼事兒,蘇坨子的婦女們都不用人叫,自發的就會到林場幫忙。

五月的時候,老姨家的二姑爺來林場幫忙種地的時候,在外面抽菸,不小心把菸頭扔到的柴禾堆裡,起了火,都沒十分鐘,前屯正在地裡給蒜地澆水的拉水車就來了三輛,男女老少的拿著盆往林場跑,半個小時不到,火就救下了,一棵樹都沒燒到。

所以說,善有善報,人心還是可以換到人心的。

六月,南島新酒店開業,就是在原來明子買的那個部隊大院的地址上建的,同時,原來的大酒店要拆除重建,紀承早已經跟省裡買下了酒店的所有權。大哥正是忙的時候,走不開。明子就做為代表,到南島參加開業典禮。

就在典禮那一天,明子剛剛正在剪綵呢,電話就響了。

大哥病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