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澄要全身而退。

卡爾維諾《國王在聽》一書中有一句話:“沒有夜晚比一個發生火災的夜晚更加黑暗,沒有人比在吼叫的人群中奔跑的人更加孤單。”

她開始在暗中“活動”,和認識的別組員工吃飯喝茶,打聽對方組裡的基本情況、對方產品的應用前景、對方老闆的管理風格、對方團隊的整體氛圍、有沒有在招聘、有沒有……她可不想重蹈覆轍,再遇上王思任和初顏那樣的同事。

最後,阮思澄請兩個p大學長幫忙遞交簡歷,打算換組,跟新老闆。

然而,人生就像一盤混了各種餡兒的餃子,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豬肉白菜、是鮮肉蘑菇,還是蝦仁韭菜。

還沒等阮思澄進行任何面試,澎湃科技便陷入了驚天醜聞。

一篇只有一千多字的朋友圈,在網路上一夜掀起滔天巨浪。

文章署名“天天爸爸”,挖骨剜心,詳細講了他兒子的去世過程。“天天”只有12歲,可愛、懂事,是夫妻的心肝寶貝。10歲時被確診絕症,常規手段無法治好,爸爸媽媽心急如焚,用手機app“澎湃醫生”尋醫問藥。

“澎湃醫生”是一款app,已經上線數年,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在上面提問,擁有資質的醫生們在上面回答。

不過,這app頁面右邊列有醫療廣-告。程式根據提問內容自動推薦,而下方的“推廣”二字極不顯眼。天天爸爸提問以後發現一個治療推廣,正好針對天天的病。講的可謂天花亂墜,說是美國的新方法,絕對有效否則退款。他不知道這是24k純廣告,以為它是官方推薦。

天天爸爸查了,那是民營醫院。按照聯系電話尋到主治醫生,對方表示治療方法無比先進,“對一半患者有顯著療效”,拿出許多媒體報道、獲獎證書、院長參加各種頂級醫療大會的照片、網路好評、錦旗、感謝信,並且保證無副作用,頂多就是發燒寒戰,最後主任一句“別讓孩子遭罪”徹徹底底打動了天天的爸媽。

他們二人在網上查,發現的確很多患者都在讚揚這家醫院。

沒有想到,這決定是噩夢開始。

到那,天天爸媽在“副作用”表上簽字,期間曾經表示困惑,然而醫院卻說肯定不會有事,這個只是以防萬一。

再後來,一家三口發現治療過程其實非常痛苦,可已經入院,也沒辦法,天天爸媽便勸兒子“忍耐一下,這個有用,回家爸媽給做吃的”,並且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首個療程過後,回家歇了10天,那家醫院又讓複查,還說“各家醫院機器不同,量的數字也有差異,在同個醫院進行複查才對效果把握得準”,於是天天一家去了。主任看完片子表示“特別有效”,天天當即入院進行下個療程。

也就是在這療程的最後一天,天天呈現極端嚴重的副反應,暈厥、紫紺,血氧掉到60,最後狂打激素也沒拉得回來,天天去了。

而原來,他距那病的平均生存期還有一些時間。

天天爸爸控訴醫院提供虛假治療資訊,斥責澎湃助紂為虐、不加稽核。

一石激起千層浪。

而後記者發現,那家民營醫院早已經被某個生物公司控股,後者便是這種療法產品、服務的提供方。也就是說,生物公司透過這家自己控股的醫院進行銷售。療法不能說是騙人,它有希望,也有風險,問題是在“隱瞞事實”,而且它的費用非常可觀,一個月要10萬以上,天天爸媽傾家蕩產卻換來了這種結局。

許多帖子表示,個別醫院為了賺錢根本不管患者死活,發公關稿,發水軍貼,再買幾個獲獎證書,在“頂級醫療大會”休息期間站上講臺裝作演講讓人拍照,不讓患者接受正規治療,而是採用試驗性的甚至沒作用的方法,利用患者以及家屬對於生的迫切渴望,吃人血饅頭,拿走患者那最後的寶貴時光。

…………

顯然,澎湃科技並不認為自己需要承擔責任。

它在微博公告,稱:雲京xx醫院具有正規資質,也有臨床批件,符合推廣要求,不過出於人道關懷,願意給予家屬20萬。

言外之意是它提供平臺但無法負責內容,把髒水全潑給醫院。

這高高在上的嘴臉徹底激怒廣大網友:

它在你的平臺上面虛假宣傳引起死亡,何況你的“推廣”標識尺寸感人顏色暗淡,你真覺得沒有責任嗎?真覺得無需反思嗎?

那是12歲的小孩子啊。

“澎湃醫生”還有澎湃科技其他醫療產品被扒了個精光。

比如,“澎湃醫生”app裡面有一個功能叫作“圈子”,供患者、患者家屬、醫生在裡面詢問、回答、交流、探討。不過現在,各種疾病的“圈子”中全都是託,賣各種藥物和保健品,說吃吃就好了不需要去醫院,而澎湃毫無作為,完全不管。

再比如,“澎湃醫生”app廣告中,有一部分標題上是三甲醫院、正規藥店,然而點進連結,就會發現被引到了民營醫院、非法藥房!要知道,網上非法藥房基本沒有資質而且假藥橫行!

“……”阮思澄是覺得,澎湃科技走到這步其實完全可以預見。

這是一家利潤導向的大公司——一切朝利潤努力,一切以業績為主,對員工也一言難盡。

對好的專案,它會交給兩個團隊競爭著做,誰先做完誰拿功勞,另個團隊空手而歸。公司沒有零食飲料,只有咖啡、紅牛。據說,工人工作條件極差,倉庫悶熱,澎湃科技有救護車常年停在倉庫外面隨時準備把犯病的工人送醫。就這樣,它也不想改善改善。

被罵以後,澎湃科技依然顯得牛逼哄哄。

先是僱傭水軍拼命洗白,接著抹黑揚清轉移輿論,揚清無端中槍,非常懵逼,足足用了幾天才甩乾淨。

阮思澄見邵君理在朋友圈裡發了一條:

【噁心。】

並且,據說,還把澎湃科技大ceo、澎湃醫療小ceo全都刪了!

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她就起了一些好感。

猶豫幾秒,點了個贊。

可能會被澎湃同事看見這贊,但她沒管。

她的情商明明很高,卻公開站對方公司。

而邵君理看見“路人丁卯”點贊,竟一瞬間知道是誰,對於對方這種白眼狼的行為莫名覺得有點微妙。

…………

連續兩天,事件不若澎湃科技想的那樣容易解決。既沒能讓民營醫院承擔全責,也沒能讓廣大網友轉移視線。

口水鋪天蓋地而且愈演愈烈,股價一瀉千里,短短兩天在紐交所大跌24%,市值縮水百億美元。因為此次事件,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投行認為澎湃科技未來具有不確定性,下調評級。

接著,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和雲京市的有關部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進駐澎湃科技調查本次事件,ceo被約談。

民眾、投行、政府,三方表示不滿,事態失控,澎湃科技終於“識時務”地認慫。

ceo接受採訪,表示自己“痛心疾首”,發誓吸取教訓、嚴厲整改,不讓悲劇再次發生。

可誰又會就此買賬???

股價連跌四天以後,國家網信辦公佈調查結果以及整改要求,認為澎湃需要負責。

醫療事業部一片大亂。

“澎湃醫生”app還有相關產品至少需要進行六項大的修改,包括全面審查推廣服務——索要權威資料,核對宣傳內容,還有確定內容、連結二者相符;推廣排序方式變為信譽為主價格為輔,取消以往“價高者得”的做法;對於商業廣告進行醒目標識、進行風險提示;聯合衛計委將醫療內容分級,等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ceo給全體員工發內部信,稱:天天事件已經超過澎湃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危機,希望大家齊心協力,相信公司、相信自己,共同度過難關。

言辭懇切,安撫軍心。

…………

因為這件事情,整個澎湃科技的醫療事業部都是焦頭爛額。

原先一直主管醫療事業部的副總被撤職了,卻並沒有新的副總來上任。

阮思澄的“眼疾診斷”再無領導再來過問,本來說好要面談的幾個老闆杳無音信。

某天,阮思澄再坐不住了,給兩個boss發郵件道:“您好,我是澎湃ai醫療‘眼疾診斷’的阮思澄,上個週五收到信說這一星期安排面試。能否冒昧問下具體時間?非常感謝您的耐心!澎湃科技,阮思澄。”要知道,這一星期,還有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

她也就是試探試探,其實已經想跳槽了,離開澎湃,到愛未也好,揚清也好,哪兒都好。這並非是無法患難,而是道不同了。

再次,沒有迴音。

本來雄心勃勃要擴張要招人的幾個老闆沒動靜了、不想招了,這個事實讓阮思澄堅定疑惑:這件事情的影響遠遠沒完。

她所在的澎湃科技醫療事業部,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動。

所有老闆都在觀望,她卻並不知道他們在觀望什麼。

想破腦袋想不出來。

醫療事業部眾大佬究竟是在觀望什麼、擔憂什麼?

哎……

雖然不喜澎湃科技企業文化,然而畢竟在這度過整整三年,說一點兒感情都沒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她也希望澎湃科技和醫療事業部越走越好,各種意義上的好——堅守價值、關心使用者,而後越來越強越做越大越賺越多。

眼見澎湃到這一步,阮思澄又感嘆又傷懷,又不安又擔心,開啟微信,在朋友圈發了一條:

【澎湃科技,醫療事業部,未來究竟會怎麼樣?】

誰都知道她是這個部門的人,大家紛紛安慰“穩住”“沒事”。

20分鐘後,也不知道出於一種什麼心理,邵君理給阮思澄回了條評論:

【會作死。】

阮思澄:“……”

這麼兇???!!!

因為澎湃狂潑髒水,這個傢伙不僅刪了老總和副總,還在一切場合熱盼對方翹掉??!!

討好大佬的原則一:不能由你結束對話。

懷著這個不良心思,阮思澄回邵君理道:

【哎……不知道。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究竟會怎麼樣。】

又是20分鐘後,阮思澄的手機一響,收到新留言。

開啟一看,還是邵君理的,六個小字:

【會越來越好的。】

“……!!!”阮思澄再繼續找話,這回邵君理沒回覆她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