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晃悠晃悠的又過了半月,溫暖的春風吹拂著婁江兩岸,冬日裡枯敗的草木又頑強地抽出了嫩芽,樹枝上的葉芽也慢慢舒展開來。

江南大地上一片片的草綠如茵,紅紅的野花點綴其間,草叢裡時不時“撲稜稜”飛出一群野鳥。

丁睿從屋子外面一蹦一跳的進來,手裡晃著一枝紅彤彤的野花,他笑呵呵的稟報吳夢,第一棟豬圈已經砌好了。

吳夢甚是奇怪,怎麼這麼快就弄好了,趕緊吩咐李五推著自己去察看了一番,原來這豬圈是用丁府舊倉庫改建而成。

豬圈裡面用木料圍成一個個的豬欄,豬欄下面是食槽,完全按照後世農戶家的小型養豬場的模樣而建,可以容納五十頭豬。

在古代沒有化學獸藥的情況下,豬圈養豬的密度不可太高,否則極易得病。

吳夢問道:“睿哥兒,你可知曉蘇州城裡有會淨身的老內侍否?”

丁睿眨巴著大眼睛,好奇的問道:“師父,內侍我知道,淨身又是何意?”

吳夢一下就啞巴了,此事怎能與丁睿這小小孩童細說。

他記得張財神和宮裡的內侍們有些關係,忙道:“李五,你先帶些僕婦們用生石灰將這豬圈消毒。”

李五也如丁睿般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問道:“先生,何謂消毒?”

吳夢苦笑,心道自己魔障了,這些後世術語宋人哪會知道,忙解釋道:“便是把豬圈裡大大小小的角落全部撒上一層生石灰,防止圈養之豬有疾患。”

李五領命而去,吳夢道:“睿哥兒,你舅舅回來沒有。”

丁睿道:“昨日回來了,還未曾離去。”

“你且去喚你舅舅前來,就說某有要事找他。”吳夢吩咐道。

丁睿小跑著一溜煙就不見了,吳夢笑笑,這小家夥天天晨起鍛鍊,跑起來真叫一個快。

過了半炷香時辰,林貴平牽著丁睿的手過來了。

吳夢欲將丁睿支開,說道:“睿哥兒,你且去看看李五那處搞的如何了?”

丁睿老老實實的點點頭轉身離去。

林貴平一臉不懷好意的笑道:“吳先生把睿兒支開,莫非是有些男人間的事說麼。”

吳夢不屑的說道:“你這等人一說就衝著下三路來,某找你有正經事,東京城有沒有致仕的內侍,還要是會淨身的。”

林貴平先是“咦呀呀”的圍著吳夢轉了一圈,嘴裡不停的“喳喳”驚呼。

隨後淫笑道:“昕頌兄還好意思說某家,兄臺還不是衝著下三路去的,汝問這些有何意圖,莫不成還真想給自己一刀,進宮了事?那可不成,先把某家外甥教會了才能去。”

吳夢嗤笑道:“要去你自己去,某家在蘇州好好的,進宮作甚。在下是想好好養豬,多出點豬肉而已。豬閹割後長肉甚快,腥臊味稍小。其實不止是豬,雞閹割了也長得賊快。”

林貴平聽到是正事,不由沉吟了片刻道:“按說此事不應找內侍,契丹那邊騸馬的甚多,他們賣馬給大宋,都是閹割過的,那些契丹人手法應該更好,可要越過邊境去尋怕是不易。”

吳夢道:“找不著契丹人就罷了,你且去尋訪會淨身的內侍就好,此事不難,只需要摸索幾次,普通屠夫也就會了。”

林貴平道:“行,某家去找找張財神,他跟宮裡的關係好,太子感激上次救公主之恩還有獻爐之德,定會如你所願。”

吳夢搖搖頭道:“別提什麼恩德了,日後睿哥兒科舉之時關照一二即可,速速去找張財神吧。”

林貴平拱手告別,往蘇州去了。

李五和忠伯一夥人挑著石灰而來,按照吳夢吩咐灑滿了豬圈。

吳夢謂忠伯道:“忠伯,餵豬的食料可不能用生的青草和菜葉,要搭配各種草料食材煮熟喂之,豬才會快長。”

忠伯道:“吳先生,老漢吩咐一對養過羊的夫婦專司養豬,你看如何?”

吳夢笑道:“那自然更好。”

回到屋內,吳夢口述,丁睿記錄,將豬常吃的一些草類、青菜、米糠、酒糟等等原料如何煮成豬食,以及如何打掃清潔豬圈一一記錄在案。

後面的事情他也沒精力天天去照看,只待林貴平帶來內侍閹豬。

正在記錄時,忠伯走了進來,看到吳夢叉手行禮道:“吳先生,你上次說的那十畝地已下豆種,還要不要追糞。”

吳夢摸著後腦勺仔細回憶後世在老家時豆子的種植,問道:“基糞施足了沒有。”

忠伯答道:“基糞施了,可沒那麼多糞,只好有多少用多少了,下種的時候又施了一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夢思索了一下道:“那便用些追糞,待到豆子結莢長出骨粒,用人畜之尿摻水淋在豆葉上,豆子便結的歡實。”

忠伯領命而去,丁睿眼望吳夢問道:“師父,你不是說過糞都要放在作物的根部麼,那豆子為何要淋在葉子上。”

吳夢看著丁睿這個人形的“十萬個為什麼”,頗有些頭痛,愛問當然是好事,可自己不懂的時候如何回答?

他只好胡謅道:“睿哥兒,還記得師父跟你說過的光合作用麼,葉子有毛孔,它能吸收糞中的營養。”

丁睿“哦”了一聲又低頭去寫記錄,吳夢無奈的搖搖頭,若是要把學童們培養出來,明年還真得另想法子,否則自己肚子裡的貨遲早一天會被掏空。

天禧二年的陽春三月底,丁家三十畝冬小麥渡過了寒冬,已經成熟了。吳山村的鄉鄰們紛紛前來圍觀,看著眼前的冬小麥嘖嘖稱奇。

吳夢放下手裡所有的事情,帶著楓橋班的學童們一起去了麥田。

冬小麥首先要講究選種,得挑選高產、飽滿的種子來再培育,那些低產的就磨成麵粉做食物算了。

三十畝地裡有五類種子,這次全部過冬成活了,吳夢坐著輪椅,吩咐眾學童和丁睿全部下地幫忙,仔細察看每畝的產量,擇其高者再挑選種子。

這活整整弄了好幾日,三十畝地挑出了八石種子,眾人將地耕好,用八石種子播了八十畝地繼續育種。

四月初,吳夢吩咐李五推著自己去看了看豬欄,裡面那幾十頭豬一邊哼哼唧唧,一邊狂吃豬食。

養豬的那對夫婦確實勤於打掃,豬欄甚是乾淨,豬也未曾有什麼不適。

他忽然想起上個月問林貴平的事情好像還無回覆,於是讓丁睿給蘇州帶個口信,喚林貴平回來,要不到了五月以後天氣太熱,豬被閹割後容易感染。

林貴平翌日回了丁府,吳夢一見他就問道:“君烈,上次與你說的內侍一事如何了。”

林貴平回道:“昕頌兄,有個人倒是很合適,打聽了許久才得到住址,此人原籍徐州,年已六旬,原在宮裡淨事房,告老還鄉後在徐州居住,張財神已安排人去請,估摸半月上下便能來到。”

吳夢笑道:“那還趕得及,今歲的除夕我等可以殺頭年豬來吃。”

林貴平笑道:“昕頌兄,那豬肉可是不及羊肉好吃,宮裡都不吃豬肉,嫌豬肉腥騷。”

吳夢搖了搖頭道:“君烈老弟,那是他們不懂如何烹調,某不與你做這口舌之爭,且待冬日之時弄給你吃便知。”

這日午間林貴平便和吳夢在丁府喝了頓酒,吳夢又是喝的臉紅脖子粗回到房內躺下歇息。

他心裡想著今年承蒙天公作美,風調雨順,喜獲豐收,蒸餾酒也應該搞起來了,閹豬也得有酒精做消毒劑。

吳夢身邊並沒有蒸餾器的圖紙,還得自己想辦法打造一個出來。

蒸餾最好是用蒸汽加熱,但蒸汽的輸送眼下是不現實的,管道無法密封,只能隔水加熱。

蒸餾器出口的管子要做成螺旋狀,增大散熱的面積,還得想辦法散熱讓酒精蒸汽迅速凝結成液體,不然損耗太大。

想來想去只有用水冷,冬天可以用室外的水,夏天用井裡的水。但又如何實現水循環呢?

吳夢起身趴在案几上畫了許久也沒得到頭緒,丁睿進來也沒吵他,安靜的在一旁看著自家師父寫寫畫畫。

看了半晌,丁睿問道:“師父,你是在做釀酒的器皿麼?”

“睿哥兒如何知道。”

“師父你在紙上寫了好幾個“酒”字,畫的都是些罈罈罐罐,如何不是。”丁睿歪著小腦袋說道。

吳夢呵呵笑著道:“嗯,睿哥兒真聰明。”

“師父是想不明白麼,不如去我家釀酒的地方看看,你不是常跟我說‘實踐得真知’麼。”丁睿說的有板有眼。

一語提醒夢中人,吳夢用力一拍額頭,自己還不如個小毛孩,一直在此處紙上談兵。

他哈哈大笑著用力摸了摸丁睿的小腦袋,丁睿掙扎著逃離了師父的爪子,然後道:“師父,我領你去看。”

丁睿喊來貼身侍候吳夢的院子李五,吩咐他推著車往釀酒的作坊而去。

小山搖著尾巴就要跟著去,丁睿叱道:“不許跟過來。”

小山鼻子裡嗚咽兩下,齜牙咧嘴了半天,方才悻悻的扭頭轉身離去。

還未到作坊,迎風就飄來一陣濃郁的酒香,吳夢聞了聞,氣味與後世的甜米酒香味一般模樣。

酒坊前有一塊平整的青石地面,估摸是用來攪拌晾曬蒸熟的糧食,古代俗稱晾堂。

進到酒坊,只見裡面的柴灶上的大鍋蒸著稻穀,旁邊的幾個大陶罐蓋得嚴嚴實實,這是利用作坊的高溫在發酵。

有一罈發酵完畢已經開啟,幾個家僕將發酵後的酒醅放入一個木製的蒸桶,抬上蒸鍋,大火加熱不久,蒸桶下方的一根空心的竹筒便流出淡淡的酒水。

看到這裡,吳夢已知道大宋為何沒有烈酒了,古代的蒸酒之法和後世農村自釀的黃酒沒任何區別。

這種工序雖然經過蒸發,可水蒸氣與酒精沒有分離,這樣的酒水充其量只有二十幾度,和黃酒差不多少,看到這裡,他有底了。

回到屋內,吳夢思索良久,畫了一個分離式蒸餾器,下面是蒸釜,上面是甑,甄和釜都都有類似酒壺的斟嘴,釜的在上方,甄的在下方,中間加一個圓形網狀格柵。

標好尺寸後他對丁睿道:“睿哥兒,這玩意叫蒸餾器,是用來試著釀造烈酒的,你將圖紙交於王鐵匠,一定要他用銅來打造。”

丁睿笑道:“師父,此物有些像道觀裡煉丹的器物。”

吳夢連連點頭道:“就是此物,道士便是用它來煉丹。”

說罷心裡不由甚是遺憾,華夏古代那麼多煉丹燒汞的,偏偏沒出一個門捷列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