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二年(1018年)二月初,趙恆連發三道詔令,一是以升王趙受益獻石炭爐製法之功立為太子,改名“禎”。

二是晏殊次功,以太子府記室參軍、左正言、直史館兼太子舍人,賜金紫。

三是為打擊囤積居奇之商賈,大宋境內所有石炭礦均收為官營,私人商賈不得開採。

潤州石炭礦、長興石炭礦允許丁家開採二十年,以彰其獻上石炭爐製法之德,蘇州知州孫冕一併賞賜。

吳夢還不知道的是,他將北宋大量使用煤炭的時間向前推進了三四十年,從此北宋百姓家裡的主要燃料從木材逐漸過渡到煤炭。

他也將趙禎上位太子推進了一年,小蝴蝶扇的微風已經使大宋逐漸偏離了原本歷史的軌道。

陽春三月,今年的春天卻姍姍來遲,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婁江流去大海的方向升起了一輪朝陽,絲絲寒意逐漸消散。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打破了河畔的清淨,在河畔的土路上奔跑著一群十歲出頭的少年,個個臉上還有晨起的倦容。

領頭的和尚拿著個鐵皮喇叭轉身喊道:“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後面的少年們一起高喊:“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吳山學堂的學子們每日清晨都須在智慧和尚的帶領下晨跑,和尚的弟子們隨後還要去操場站樁打拳,然後晨讀,早餐後方進入課室上學。

丁睿混在一群大孩子裡面,個頭矮了一截,像個小不點似的跟著一起跑一起吼,一起打拳。

師從吳夢這一年半的光陰,丁睿除了大宋的傳統節日從未休息,當別的孩子爬樹抓鳥時,他卻在孜孜不倦的苦讀,白日聽課,夜間自修。

連智慧這等苦修過的和尚都稱讚丁睿的勤奮,吳夢心道他若是在後世有丁睿這般努力早就考上清華、北大了。

吳夢對丁睿的學習抓的更緊,對格物的教育超前於所有的學童,並令他自己動手製作各種物理的試驗模型。

早餐後,李五推著吳夢進了孤兒班的課室,丁睿緊跟其後,手上捧著一條木製的小船。

吳夢進到課室裡,所有學童起立躬身抱拳行禮:“先生好。”

吳夢同樣抱拳還禮:“學童們好,請坐。”

學童們整齊的坐下。

吳夢道:“這一年來諸位學童進展很快,算術的四則運算、初等幾何都掌握了,從今日起,開始學習格物。

何為格物,格物者,知曉萬物的道理,聖人曾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此所謂物窮其理,萬分重要。”

吳夢並沒有採用現代的說法來解釋物理,而是用古代人能理解的方式,擷取了一段朱熹曾經說過的名言來說明格物的重要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學習格物之前,學子們一起來看一個有趣的實驗,諸位且隨為師一起去灶屋。”吳夢繼續說道。

學童們蒙頭蒙腦的跟著一起來到寬敞的灶屋內,吳夢指著一個大水盆道:“睿哥兒,將你做的蒸汽船點火放於盆內,諸位仔細看好。”

丁睿手裡那艘船模不到半尺許,船上水平放置一個小小的銅瓶子,瓶子下方是一根粗粗的蠟燭。

他點燃小船上的蠟燭,將小船放於水盆內。

不一會,船上小銅瓶內的水被加熱,“嘶嘶”的沿著瓶口的小孔向後噴出灼熱的蒸汽,小船開始自動向前行駛。

學童群裡頓時“哇”聲一片,他們不敢相信船可以自己行走,隨著蒸汽噴的越來越急,這船也越走越快。

行走到對面的盆壁,李五將他拿起調換方向,蒸汽船又掉頭行駛回來。

“好,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無須划動的小船,如果想自己來試試,課後找睿哥兒,現在回課室。”吳夢吆喝道。

待回到課室,吳夢開始發問:“請問諸位學童,船為何會自行走動。”

課室裡一片寂靜,學童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都不吭聲。

“張巖林,你來說。”吳夢直接點名。

“是,先生,弟子以為是那水汽之故。”張巖林站起來怯生生的答道。

“嗯,你說的不錯,確實是那水汽之故,再問你,如船能自行,對我大宋子民有何裨益?”吳夢繼續發問。

“不用人划船,可節省人力。”張巖林答道。

“好,汝說的甚對,還有答案麼,往大處想,諸位學童可是學過《大學》、《孟子》的。”吳夢淳淳誘導。

課室裡沉寂了一會,然後這些學童紛紛交頭接耳,吳夢也不管他們,讓他們自由討論。

一個學子舉起了手,吳夢喊道:“周立回答。”

“先生,學生以為藉助水汽之力,可打造出自行的船,不用拉縴,就是不把人當牲畜用,可體現大宋的仁義。”

吳夢滿意的點點頭,這個學生不錯,能夠聯絡到孟子所說的仁。

“還有,節省的人力可以用來開墾荒地,打出更多的糧食,讓天下沒有饑民,正所謂衣食足而知禮義。”周立繼續說道。

吳夢笑了,誇獎道:“周立回答的很好,還有哪位學子回答,不必起立,坐著說話。”

這下課室裡的學童們交頭接耳更是熱切。有云自行船可載人四處遊玩的,有道漕運可通行無阻的,有說百姓交糧便不必用馬拉車的……

其中幾個學童還真說到了點子上,比如煤場的機器可否用水汽帶動之類。

吳夢舉手示意停止,然後說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那可以告訴諸位學子的是,這水汽不但可以行船,還可以造出自行的大車,怎麼造,就需要學好格物,以後我等就開始這格物的學習。”

吳夢拿起石灰做的粉筆,在黑漆刷過的木板上寫下一個斗大“力”字。

他指著“力”字說道:“剛才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力’來詮釋,為何我等推動木箱很是費勁,煤場的軌道車卻如此輕鬆,為何幾人抬起一筐煤球累得直不起腰,而碼頭和煤場內的吊杆輕易的吊起如此之重的竹筐,都是這個‘力’在作怪,下節課為師就詳細的講述這‘力’是什麼,如何獲得更大的‘力’。”

下課後,學子蜂擁而上,把丁睿和船模圍了個嚴嚴實實。

小丁睿被擠的急了,大聲喊叫道:“別擠了,師兄們,正午時我等一起去學堂的小水潭裡放蒸汽船可好。”

吳夢用一艘蒸汽小船帶動了這幫孤兒們學習格物的興趣,學堂裡到處都是“力”的討論聲,連蒙學班稍小些的學童都來一睹究竟,學堂裡颳起了一片格物的濃厚氛圍。

隨著格物的開課後,吳夢自制了幾把遊標卡尺,增加了一門機械課程,講授《機械原理》、《機械制圖》、《公差與配合》的初步知識,這都是偏於實用的課程。

太深奧的吳夢不講,邊講邊讓學子們自己手工製作滑輪組、皮帶傳動輪、齒輪這些簡單的零件。

丁睿則是強化訓練,不但要跟隨機械課程的學習,夜間還須學習更深的算術、格物。

…………

三月裡正是春耕的時節,吳山村四周的田地裡牛拉人推,好不熱鬧,到處一股糞肥的怪味。

吳山村的鄉鄰們去歲看到了丁員外和劉大郎家稻田多產了五六鬥稻米,冬日裡便紛紛學著堆糞。

以往市集裡趕集後到處一片腌臢,如今正午時分一散集,什麼驢、牛、馬的糞撿的乾乾淨淨,連丟在地上的紙張、蔬菜等等都撿回去漚糞了。

李五和丁睿推著吳夢走在田間小徑上,吳夢見鄉鄰們漚糞的幹勁十足,欣慰的笑了。

只要普及這漚糞的新法子,每畝都可增產四十宋斤以上,大宋天下如今約有四億多畝田地,可多打一百六十多億斤糧食,合一億五千多石,能養活不少人。

來來往往的鄉鄰們如今都知道這個雙腿殘疾的吳先生是個有大本事的人,見面都恭恭敬敬的叫一聲“吳先生”,吳夢都是客氣的點頭致意。

丁睿嘻嘻笑道:“師傅給村裡的人做了好事,百姓們都會感恩戴德。”

吳夢笑道:“睿哥兒,這人啊做一件好事不難,難得是做一輩子好事,你須得謹記。”

丁睿收起了嬉皮笑臉,鄭重道:“師傅放心,弟子定然記得。”

吳夢又道:“天下以農為本,百姓以食為天,沒有石炭可以燒柴禾,但沒有糧食可是連人都養不活,故農活萬萬不可偏廢,糧食多了,可以養豬、養羊、養雞,增加肉食。”

丁睿問道:“師父,你上次曾說過要修築一大型豬圈,將豬圈起來飼養長肉極快。”

吳夢被丁睿這一提醒才想起來,說起這養豬,北宋不是如後世那般圈養,卻是和羊一般放養,讓豬漫山遍野的吃草和野果。

這般養豬又如何會長膘,豬肉的產量極低,吳山村的鄉鄰們每月能吃上一兩次肉食就阿彌陀佛了。

“睿哥兒,等下為師畫個草圖,你找找忠伯砌個豬圈,將豬養好了,豬糞也不缺,是個大好事。”吳夢點點頭說道。

丁睿呵呵笑道:“師父放心,弟子讓忠伯去修築就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