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回到船上,和尚吩咐開船回基隆港,並給那女娃單獨騰出一間船艙,下令船上眾軍士不得前去騷擾。

隨後又將幾個閩越族的後人邀至船艙內交談,方得知這位老人名叫植連,兩個中年人是他的兒子,大的叫植苦,小的叫植丁,大兒子的家眷在逃亡中已經失散,只剩下植丁的兒子女兒一個叫植令,今年十九歲,一個叫植真,和丁睿同歲,十二。

植連說起他們閩越遺民的遭遇是嘆息不已,根據祖上的口口相傳,閩越遺民在閩越國亡後,一直在海上島嶼漂泊了一百餘年,後來上了臺灣島定居。

他們先是被孫權派軍隊擄掠過一次,爾後隋朝大業六年,武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攻打臺灣島,閩越人被屠殺了不少,又被隋朝抓獲了近兩萬人回中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部分族人隱入東部的高山叢林才得以倖免,隨後便是與南海漂流而來的生番相爭,人便越來越少,現在這寨子裡的人基本姓植,是一個族群,植連是族長。

和尚問起生番的情況,得知這幫生番估計是嫌棄臺灣北部的雨水太多,所以基本都在南部,北部很少見,他們流浪了這麼久,在北邊只見過一次,就是那一次的拼殺讓他的大兒子失去了全部家小。

和尚聽完後豪氣頓生,這一次沒有白來,得到了閩越人沒有威脅的確切訊息,至於那些野人,呵呵呵,大宋的鋼刀強弩不是吃素的,就那群拿著石斧、青銅兵刃的生番,隨便砍翻。

營田司若有三五千大軍,即可橫掃臺灣島,願意歸附的生番收留賬下,將吃人生番統統超度西天極樂,把中部魚米之鄉的平原牢牢佔住。

一時高興,和尚便命陳都頭帶人下船打了十幾頭野鹿,船順風又順水,無須划槳,和尚吩咐除了值夜士兵,其餘皆可飲酒三杯。大宋軍人本是禁酒,但在海上不禁,要不然這無聊的海上航程會把人逼瘋。

天公作美,沒有下雨,夕陽的餘暉印照在船上,和尚帶著植姓三代人坐在船上把酒言歡。夜幕時分到達淡水河口,停船歇息一夜,便揚帆北上。

六月六日,海船回到了基隆港,植家五人一看碼頭的盛況和高高的吊臂頓時大驚失色,這是何物,怎的如此之大的力氣,莫非這幫大宋人會做法?

瞧著碼頭的士兵神色倒也和善,他們才定了定神,待到坐上馬車,更是驚訝這馬車為何如此舒適,畢竟他們封閉了這麼久,當初的技藝都已經退化,要不然怎麼連石斧都用上了。

到了營田司衙門,這五人看到林貴平端坐在大堂上,知道這是個官老爺,又是跪下雙手墊地磕頭,搞得林貴平尷尬無比,這見皇上都不要跪著磕頭,他哪敢如此生受。

本來他在大堂迎接是表示尊重,這下反倒弄巧成拙,林貴平只好過來一一扶起,再三解釋大宋沒有跪禮,植家人這才作罷。

林貴平一瞧,得,還是不在大堂為妙,遂請植家人到後堂喝茶細說。林貴平透過黃德一詳細陳述自大漢滅閩越國後中原大地的一系列變遷,告訴他們現在是大宋的趙官家當皇帝。

植連他們的祖先透過漂泊在海上的海商們知道大唐的威武雄壯,後來大唐沒落了便沒有見到海商,再以後便不知道中原大地的狀況。

正說著話,丁睿走了進來,最近人手越來越缺,他聽說閩越後人來歸順了,便趕緊跑過來向舅舅討些閩越人做幫工。一進來便看到幾個穿著白衣的男人和一個女娃娃,頓時知道這應該就是閩越國後人。

丁睿趕緊作揖行禮,這幾個閩越後人手足無措,只得學著拱手回禮,見這女娃子也跟著拱手行男子禮儀,看得丁睿忍俊不禁,“嗤”的一聲笑了出來,那女娃子頓時不知所措,一臉漲紅。

智慧大師連忙打圓場:“睿哥兒不得無禮,閩越後人離開中原已久,不知大宋禮儀實屬平常。”

一旁的黃德一將和尚的話翻譯給植家人聽,女娃子植真才略略回了神。

丁睿便向這女娃子行禮道歉:“小娘子原諒則個。”

植真聽黃德一翻譯說這小衙內向他道歉,臉又漲紅了,她還從未見過如此聰慧俊俏的小郎君,便不好意思說話,連連擺手,示意不用。

丁睿也沒空多囉嗦,便問林貴平:“舅舅,南下的廂軍回來了,可否派幾十個廂軍或是閩越人來機械廠幫幫忙幹些粗活,那蒸汽機的配件很難加工,如今我和幾個師兄可是忙得腳不沾地。”

林貴平被外甥催命鬼似的催,實在無奈,說道:“閩越人如今皆在淡水那邊,明日便與你派些廂軍過去,可滿意。”

丁睿連聲道:“滿意、滿意。”團團作了個揖,退了出去。

林貴平看了看約莫晌午了,便和和尚帶著植家五人去了食堂。吳夢聽聞閩越人來了,陪著一起吃了頓飯,問了幾個感興趣的問題。

可憐植家人一輩子都未曾吃過如此味美之菜食,只吃得盤中空空,肚中撐的不能再飽方才罷休。午飯後安排這一家子休息半個時辰,便領著他們遊歷基隆營田司各村落、船場、工坊。

這些已經脫離中原文明的閩越後人何曾見過如此之高的技術,看得自是目瞪口呆,尤其是見鍋駝機自動旋轉,丁睿在銑床上打著自動進給切削,個個瞠目結舌,以為是神物,當場又是下跪膜拜。

第二日林貴平領上他們在農場裡四處轉悠,告訴他們基隆的田地播種三季,基肥屯田,收成比他們高出太多。

隨後又帶著他們進到村子裡,請他們自行挑選欲探訪之百姓,植連一家透過兩天的觀察已經徹底服氣,和林貴平談起了加入中原王朝的事情。

林貴平按照來吳夢定下的方略,明確告訴植連,加入可以,正好又有三千多戶移民一起過來,但是閩越移民不能在聚眾而居住,必須打散分配到各個村落,百姓可持有兵刃,但不得有弓弩等等制度一一耐心的陳述給植家眾人。

植連問道:“官爺,我等不會中原話如何是好?”

林貴平一拍腦袋怎麼把最重要的福利忘了,忙道:“植老族長請放心,我臺灣營田司各村落裡均有學堂,所有不識字的村民夜間必須上掃盲班,臺灣的百姓必須識字。十三歲以下孩童上學無需束脩,請老丈勿擔心,凡是有閩越移民在的村落,單獨配置夫子一名,教閩越移民說大宋官話。”

植家人一聽小孩上學不用束脩,都樂壞了,他們的文明已在逐漸失傳,就是因為教育的斷檔,現在不用花費銀錢便可上學,安全有保障,又有飽飯吃,那不是天大的好事。

植連有問道:“官爺,我等田地尚未秋收,等收完糧食再搬來如何。”

林貴平笑道:“不必搬來,我等搬去即可,你們稍住上幾日便先回去準備,兩浙路泰州過來幾千戶移民,屆時直接在淡水河畔島嶼處打散混編,今年爾等若是糧食不夠吃由我營田司供給。”

植家眾人大喜過望,這過冬的糧食都不必發愁了,至於那幫野人,在大宋精銳軍士面前絕對是不堪一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