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師舉起吳夢給他的望遠鏡,騎在馬上遠遠看去,這寨牆上居然還有原始的投石機,不過沒有床弩,來到寨子七十步前和尚勒停了戰馬,這個位置投石機是達不到的,強弓射到此處來勢已盡,沒有透甲的能力。

中軍分成兩隊衝向前隊的兩側,後隊便停留在前隊的二三十步處,訓練有素的軍隊不用指揮都知道如何護衛主將。

寨牆上站了不少身穿一種奇怪白衣的兵士,他們手持木棒、大刀甚至還有石斧,極少部分手持弓箭,看上去這弓箭乃是是竹子所制。大門上方的寨牆上站著一個花白頭髮的老人,周圍簇擁一群衛士模樣人,一個個手持砍刀,神情張惶。

和尚回憶吳夢對臺灣島上各種族的描述,眼前的這些人既然是身著白衣,八九成是閩越移民。

那花白頭髮的老人衝著他們哇啦哇啦叫了一通,和尚讓兩個通譯全部靠上來,問道:“這廝在叫喚甚子。”

兩個通譯搭著順風耳停了半天,後來的通譯沒有聽懂,黃德一倒是聽懂了七七八八,這跟他家鄉的土話很接近,並非純粹的閩南語,林貴平誤打誤撞找的通譯倒是立了一大功勞。

黃德一叉手道:“大師,此人問我等來自何方,為何前來進犯。”

“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原大宋廂軍,前來探路,並無惡意,請他們派個人過來詳談。”

黃德一拿著和尚給他的鐵皮話筒對著寨子哇啦哇啦喊了一通,寨門上的人頓時圍在一起,估計是在商議。和尚等了一炷香時間看到沒結果,喚來曹閒,命他帶領十名騎軍原地用滑輪弓射向寨牆,不得傷人。

曹閒一聲令下,十隻羽箭帶著嗚嗚的勁風筆直射向寨牆,這寨牆是夯土牆加木柱而建,如何經得起羽箭,只見羽箭沒牆而入,箭頭深深扎入土牆,尾羽嗡嗡顫動。

曹閒卻是從馬上取出滑輪弓,將一個油紙包縛在箭支上,一名廂軍上前點燃引信,曹閒看看引信燃燒將盡,開弓拉弦,羽箭帶著硝煙直奔木製的寨門。

眾人只聽得一聲“呯”的爆炸聲響起,寨門被火藥包炸開一個小豁口,寨門後的守衛人群驚恐的大呼小叫,紛紛往後逃去。

寨牆上的人立時慌作一團,一個個立馬伏在寨牆上不敢起身,迎風傳來的言辭爭論愈發激烈,那老人忽然站起來,對著宋軍大喊了幾句,旁邊的衛士慌忙勸阻他,他不停搖頭,示意一定要如此做。

黃德一馬上稟報智慧:“大師,這老人說要親自來與你商談,旁邊的人似在阻攔。”

“告訴他,我等是中原大宋皇帝的禁衛親軍,只須他來,絕不傷害。”

黃德一馬上拿著喇叭喊話。

過了一陣,那寨子上放下一個大籮筐,老人和一個年輕後生坐著籮筐下到地面,年輕後生扶著老人緩緩走來,智慧和尚翻身下馬,示意後隊和側翼騎軍警戒,前隊騎軍統統下馬以示誠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人走近了,智慧和尚定睛一看,這老人皺紋滿面,面色愁苦,而年輕後生眉清目秀,大約二十上下,正對著宋軍怒目而視。

和尚暗笑,一個愁眉苦眼,一個怒目金剛,我等又不是來取爾等性命,加入大宋,不就有好日子過麼,何苦用著這些破銅爛鐵般的兵刃。日頭升起老高,頂盔著甲實在是熱,和尚摘下頭盔,對面的老人看到智慧居然是頭頂有九個戒疤的和尚,不禁微微一滯。

老人待行至這和尚有五六步的時候突然往下一跪,雙手攤開掌心向天,頭枕向手掌,這明顯是大唐以前的跪坐之禮(並非元朝開始的那種跪禮)。

旁邊的後生也不情願的也跪了下去,這下輪到和尚發呆了,和尚連忙上前扶起老人,吩咐黃德一:“告訴他,我大宋沒有跪禮,只跪佛祖菩薩、跪父母及大朝會、祭祀之時下跪。”

黃德一又是一陣嘰裡咕嚕的翻譯,這老人好像頗為不信,跪坐之禮不是華夏自古相傳的嗎,怎麼可以不跪。

老人對著黃德一又說了一通,黃德一道:“這老丈祈求將軍勿要攻打寨子,寨子貧窮,僅夠餬口,若是將軍要錢真沒有,糧食倒是能勻點出來。”

和尚奇道:“我等何嘗是來攻打寨子的,本就是前來探路。”

那老人聽了黃德一的翻譯,繼續哀求,那年輕後生聽到哀求憤怒之極,臉都氣青了,黃德一仔細聽完後說道道:“大師,他說願意以老邁之軀,換取全寨人平安,家有一小孫女,容貌尚可,願侍候將軍左右,這後生為奴為樸,悉聽尊便。”

旁邊的廂軍們轟然大笑,曹閒和楊展正好前來看個究竟,聽到後實在忍不住竊笑。

楊展膽大,偷笑著大聲說道:“大師,莫若你還俗娶個小娘子,這等風流快活事在臺灣也是美談。”

他這大聲一嚷,連側翼的廂軍也聽到了,盡皆鬨笑。

智慧哭笑不得,橫了一眼楊展,楊展立刻噤聲,唯恐討打,臺灣誰人不知這和尚武藝高強,整個廂軍裡只有林貴平能跟他過上幾十招。

智慧耐心的跟他解釋說:“老丈,貧僧不是帶兵來殺伐的,真是來探路的,和尚不能娶妻,你這好意就不用了,大宋立國之時便規定不得收人為奴,你這孫子貧僧也不能收。我大宋在北邊海港有數千人馬,如需對爾等大動干戈,豈止來這點人馬。”

黃德一辛苦了半天才翻譯出去,老人看著智慧半信半疑,有嘰裡咕嚕問了一句,黃德一道:“這老丈問大師到底要如何才能放過他們。”

智慧看見這老丈疑慮重重,便直截了當問道:”老丈,爾等是否為閩越國後人,被大漢滅國後來到此島,如今只剩下這點人,是否南方生番屠殺所致。“

黃德一翻譯過去後,老人頓時大吃一驚,嘰裡咕嚕說了一長串。

黃德一道:“這老丈說大師如何知曉得如此清楚,他們逃來臺灣後繁衍生息,本已有數萬之眾,後來被中原擄掠兩次,又被南方過來的吃人生番追殺,被迫分成了幾股四處逃散。

他們這一支從北逃到南,又從南逃到北,幾年前人數還多,如今只剩下一千人不到,兩年前才龜縮在這裡,搭建了一座簡易的城寨,繼續在原來祖宗曾經開墾的田地上耕作。”

和尚和廂軍們聽到他們如此悽慘,不禁惻然,和尚說道:“既如此,爾等何不加入大宋,看爾等這耕作不精,收成太差,只怕畝產連我大宋半數不到,養活爾等族群也不成。”

黃德一翻譯給老人後,老人有些不敢相信,看著和尚半天不吭聲。和尚思忖了良久,打是沒法打了,這幫人是華夏子孫,又如此可憐,不忍心攻擊,否則伐木做成投石機,攻破寨牆,騎軍幾個衝鋒,這近千人就得報銷。

和尚說道:“告訴他,他如若不信,便帶上幾個寨中德高望重之人和這個後生隨我等返回基隆,讓他看看大宋臺灣營田司的盛況再做決定,我等今日不會攻打寨子。”

黃德一翻譯過去後,老人連連點頭,表示同意,實際上他們已沒得選擇,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這支大宋廂軍盔甲鮮明,列陣齊整,強弓硬弩,雖然人少,但他們哪是對手,只要寨牆一攻破,在幾十個騎軍的衝擊和強弓硬弩的射擊下,幾百名青壯立時會被衝散,後面的老弱病殘都是待宰的羔羊。

後生臉上好看了許多,扶著老人走向寨子,他也很疑惑,這幫武裝到牙齒的軍隊居然如此好說話。老人回到寨牆邊,和牆上的人嘰哩哇啦討論了一陣,過了一陣又吊下來幾個人,一起走至宋軍陣前,智慧和尚一看,加了兩個中年人,還有一個稚氣未脫,看著和丁睿年紀差不多的女娃娃,長的和那後生頗像,估計是兩兄妹。

曹閒和楊展頓時湊在一起嘀嘀咕咕,笑的賊眉鼠眼,竊竊私語調笑和尚好事將來,智慧彷彿腦後像長了眼睛,忽然一轉頭,對著兩人吼道:“下馬。”

兩人對視一眼,乖乖的下了馬,和尚吩咐黃德一扶著老人上了曹閒的馬,又讓那後生扶著女娃子上了楊展的馬,讓兩人牽馬而行,楊展和曹閒心知嘴巴闖了禍,只好跟在馬隊後面與那兩個中年人步行,他們一開始還有點畏懼,後來見和尚如此客氣,腰背才挺直了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