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甫一碰面,林貴平便開門見山提出了糧食的問題,如今臺灣島上已有一萬餘人,繼續提供西北軍糧,那就還需從婁江港運糧,佔用寶貴的運力,故泰州移民年內必須完成,以提升農業人口。

這次招募的泰州移民不宜放在基隆,此處往西是鹽鹼地,要種地先得沖刷鹽鹼,太過麻煩,往南是山地,只能在山谷中開墾田地,為日後的管理增加無數麻煩。

可也不能一口氣便衝到淡水南邊(即後世臺北市以南),雖然那邊是一大片平原,吳夢知道此處可能有閩越移民,但不知道人數多少,要是人數多達幾萬十幾萬,就現在基隆這幾千人,說不定就交代在這裡了,大宋禁軍聞訊支援也來不及。

這便是當初把工坊建在河邊之主因,真要是有人打來了,裝置裝上船就溜之大吉。三年來廂軍也派出人手前去打探過,確實有過耕種的痕跡,但走了幾十裡都渺無人煙,再深入卻又怕打草驚蛇。

前幾日又派了幾名好手坐船去西海岸探查了一番,也是無絲毫變化,林貴平的心思便活泛起來,這批移民是否可以全部移到淡水兩岸,那便應再次查探淡水河口地界,在那處先建立前哨基地。

他不敢擅作主張,便請來智慧和尚一起來吳夢處探討。

說真的,吳夢同樣頭痛,就古代這偵查水平,怎能真正探查到實際情況?若是這幫人藏在大山深處,那又如何探查的到,萬一大宋移民開始耕作,他們下山襲擾,那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智慧和尚嘆了口氣,說道:“基隆確實不適於耕作,此處最宜為工坊和港口。以後人數一多只怕糧食還得從淡水以南提供。我帶十名武藝精熟的弟子,君烈再與我七十名廂軍和戰馬,去當地仔細打探一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林貴平搖搖頭:“大和尚,你就不必去吧,你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吳先生身體不適,某孤掌難鳴啊。”

大和尚“呸”的一聲:“你這廝說話也不嫌晦氣。”

林貴平言道:“你若執意要去某就如你的意,但那十名弟子不可前去,這些弟子好容易培養出來,可不是用來打打殺殺的,傳授各學堂學識之人手萬萬不可缺少,這便是吳先生所說之火種。如此,某與你一百廂軍,全部頂盔著甲,馬刀鋼弩一應俱全,再帶兩個閩地運礦過來的船工過去,看能否聽懂閩越遺民的話,另外海船帶半月乾糧,只以半月為期。”

智慧和尚道:“那便如此,如若淡水以南可行,泰州過來三千多戶移民吳先生你看是否全部安置過去?”

吳夢計算了一下各工坊需求的人數,便道:“若是有手藝的全部留下,再留下五百灶戶為幫工,其餘皆去淡水河那處吧。除了官營農場和菜地,基隆不再開墾耕地,此處日後只作為工坊基地和海港,農耕逐步向臺灣南方拓殖。”

三人計議停當,便開始行動。六月初,智慧和尚換下了僧衣,穿上盔甲,帶著一百名廂軍,蒐羅了七十匹戰馬,浩浩蕩蕩的出征。

林貴平來到碼頭送行,智慧和尚抱拳道:“請回吧,提舉老爺,貧僧定得勝歸來。”

林貴平哂笑道:“和尚,你只要囫圇回來了便可,這島上只有你一個和尚,你若去了做法事的人都無。”

一旁的都頭楊展想笑,當著和尚的面又不敢笑,只好捂著嘴巴肩膀一抽一抽。

和尚對著林貴平怒目而視,揮了揮手,氣哼哼的轉身向船艙走去,邊走邊喊:“開船,開船。”

逆著東南風,船行甚慢,廂軍和船工們輪流划槳,沿著海岸線,終於在三日後來到了淡水入海口,沿著淡水河口溯江而上。

眾人先是看到了打南邊流過來的基隆河與淡水河的交匯處,再往前行,便看到了江水一分為二,中間有一個大型的島嶼。

島嶼上鬱鬱蔥蔥,隱約間確實有開墾過的痕跡,智慧和尚吩咐測水深,船工們放下小船拿著繩子鐵塊慢慢測量,大船便慢慢靠近,直到小船上的船工揮手才停止前行。

小船上的船工們划著小船上了岸,接過大船拋來的纜繩,系在河畔的大樹上,船上的篙工放下跳板,跳板不夠長,離岸邊還有些距離。

智慧和尚喝到:“三十名騎軍攜馬隨我上岸,步軍隨後上岸,原地守衛,由陳副都頭節制。”

“諾”!軍士們應道。

步軍先行下船,抽出鋼弩上弦戒備,三十名騎軍加上智慧和尚上了岸,與岸邊的守衛軍士抱拳道別後,智慧和尚一馬當先,衝入樹林。

樹林不深,不到五十步便是開闊地,只見此地僅有耕作後的水田印跡,卻雜草叢生足有半人高,不知道多久無人耕種了。

智慧和尚帶著騎軍直穿島嶼到了北邊的河畔,人影子也沒看見一個,僅有幾個水鹿倉皇逃竄,智慧和尚帶著騎軍追擊過去,射死了五隻野鹿放在馬上,沿著島嶼溜達一圈便回到了船上。

陳都頭叉手行禮:“大師,這島上莫非荒無人煙。”

智慧大師道:“無人,將這幾隻野鹿剝皮煮肉吃了,繼續沿著河水上溯。”

當下就在船上煮肉打尖,吃飽喝足後繼續揚帆划船逆流而上。船沿著淡水河拐彎向東南行駛,划行到小河與大河相交之處,在河的東南岸邊終於看到了水田,水田的稻穗已長成,還未曾成熟。

軍士們看到有了人煙便緊張了起來,智慧和尚問道:“以前可是探查過此處。”

陳都頭抱拳道:“啟稟大師,此處前歲來過,未曾有過耕種的痕跡。”

智慧和尚未曾言語,會耕作的只可能是閩越移民,生番是以遊獵為生。他暗暗奇怪,既然有人煙,為何沒有船隻,這些閩越移民莫非不懂得捕魚?看地圖此處離基隆分明不遠,為何一直未曾見他們翻越大山來到基隆海邊?

和尚吩咐船工爬上桅杆檢視,一個瘦猴子司繚立刻伶俐的爬了上去,手搭涼棚極目遠眺,大呼道:“大師,東邊瞧見一處村莊。

和尚立即下令停船靠岸,吩咐將士們著甲,騎軍全部上岸,步軍留守船上,有突發情況便順流返回,騎軍隨他沿河直下,到基隆河口再匯合。

步軍鋼弩上弦壓住河岸,騎軍拉著馬從船上下去,等待騎軍下完,船工抽掉跳板返回船上。

騎軍們整隊後,智慧和尚吩咐分成三隊,前隊二十人包括一名通譯他自己帶隊,中軍三十人也帶一名通譯,由都頭曹閒領軍,後隊二十人由另一名都頭楊展帶隊。和尚一聲令下,前隊騎馬舉盾緩步越過河邊的叢林朝前搜尋,中軍等候前隊前行一百步後再跟隨而來,後隊依然如此。

前隊的通譯名喚黃德一,只是個福建泉州運鐵礦來臺灣的普通篙工,騎馬才剛剛學會,此刻咬緊牙關,身上直打哆嗦,就怕冷不丁射來一隻冷箭。

越過河邊的樹林後眼界開闊,和尚手一揮,騎軍們放下盾牌,昂首看去只見前方五百步左右有一小寨,建有寨牆,寨牆上有人正慌張的來回走動,顯然是看見了大船上的白帆,外間的人全部躲進了寨子。

和尚一看四周全是田地,一馬平川,不可能佈置伏兵,於是大手一揮,後面兩隊圍攏上前,七十餘人馬蹄隆隆,衝向寨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