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幸運被救治成功的何先生之外,還有更多患者被這群共和國的英雄們挽救了回來。

作為首批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丁一針”丁明博士,冒著被氣溶膠傳播感染的風險,一次次地為危重患者救治。這裡提到的是一位危重症患者,他不僅為其實施了氣管鏡檢查,並為其進行了肺泡灌洗治療。患者張某今年57歲,兩個月前不幸確診為新冠肺炎,隨著病情的快速進展,很快就送到重症監護室。據黃石市中醫醫院重症醫療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李卿副主任醫師介紹,患者病情很重,為了能夠讓他的肺張開,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每天給他做俯臥位通氣,但效果並不好。

黃石市中醫醫院重症護理組組長、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李曉青更是說:“可以說,這一個多月來我們嘗試了各種治療,也上了ECMO,希望能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3月22日上午,“丁一針”接到緊急任務,要為黃石市中醫醫院這位危重症患者做氣管鏡。

開放氣道就會發生氣溶膠傳播感染的風險,可此時的“丁一針”沒有半分猶豫,因為這就是他該去的戰場。

穿好防護服,戴上正壓通風頭套,一切防護準備工作就緒後,“丁一針”跟戰友們一起來到病人床邊。

在氣管鏡下,“丁一針”看到患者氣道裡有膿性分泌物。

為了讓患者氣道恢復通暢,“丁一針”在李卿的協助下,為患者進行了肺泡灌洗,並調整了氣管插管位置。

整個檢查和治療過程持續了20分鐘左右。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不能放棄!希望病人能早日脫離呼吸機!”

自2月11日到黃石馳援以來,“丁一針”和他的戰友們就一刻沒有停歇。

他還向我特別展示了自己的日記。

那是他來到黃石的第七天。

這裡的醫護很熱情,昨天吃午飯時,負責生活保障的嚴老師,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盒飯,還有水果、酸奶,還不停地問我們夠不夠?合不合口味?真的是受寵若驚啊!今天早晨,病房負責人邵主任熱烈歡迎我們。

“丁一針”所在的是普通病房,已按照江蘇流程進行改造,使得分割槽更合理,有效的減少醫護人員的感染。

當時病房收治了33個患者,其中3個病重患者。

醫護人員共有20人,醫生9人,護士11人。

醫生中有兩人來自江蘇,分別是“丁一針”和南通的一位感染科醫生。

某天上午他第一次進隔離病房。

由於他“體積”有點大,身高179cm,體重85公斤,穿脫防護服很費勁。

好在這裡的護士美眉很給力,一直協助他完成。

“丁一針”為患者採咽拭子是拿手絕活。

某天上午他為兩位患者採了咽拭子,其中一位患者是個年輕女孩,她全家不幸都染上了新冠肺炎。

他來之前,心想新冠肺炎就如同霧霾一樣籠罩著患者的心,但來到這裡才發現患者情緒很穩定,也很樂觀。

除了咽拭子,“丁一針”還戴三層手套為患者做血氣檢查。

在他的建議下,完成了8樓病區第一次血氣檢查。

雖然這項檢查在呼吸科和ICU屬於常規檢查,但是由於這個病區的醫護人員都是臨時抽調組成,沒有呼吸和危重症的專科醫生,因此血氣檢查一直被擱置著。

病房裡有3個患者病情較重,其中兩個都有脈氧下降。

為了進一步掌握患者氧和情況,準確把握病情輕重,結合影像學表現,做好患者的分流管理,所以他建議給重症患者做血氣檢查。

一個患者從準備到完成大概3到5分鐘,戴著三層手套,操作時難免有點影響手感。

但好在運氣不錯,很快,3個患者都順利、快速完成了檢查。

見到陸陸續續有病人痊癒出院,也沒有新病人收進來,他說感到春天就快來了。

事實也是如此,事後證實湖北黃石一線的病患救治與疫情防控做得非常好。這其中,馳援而來的江蘇與全國醫療專家密不可分,與幕後英雄密不可分。

疫情面前,白衣戰士衝向湖北一線治病救人,那誰又來護他們周全呢?

有一群人默默付出,是馳援一線的幕後英雄他們就是感控專家。

2月11日晚,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感控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感染管理科副主任程科萍抵達湖北黃石。

2月19日晚11點半,程科萍還在伏案整理白天調研醫院需整改的問題。“汙染區護士防護意識欠缺,防護不夠;穿脫防護服意識欠缺;通道的各個門口無手消;洗澡間位於更衣室最裡面,佈局不合理,無黃色垃圾桶……”這些問題不知在程科萍的腦海中要來回過多少遍……

“到駐地時才發現,整個醫療隊就我一人是院感專職的,頓時感覺肩上責任更重了。”有著20多年豐富感控經驗的程科萍介紹,上崗前必須進行防控防護的培訓。

在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協調下,很快給感控組增援五名骨幹護士,其中兩名是護士長,這讓程科萍心裡更有底了。

說幹就幹,從2月13日起,程科萍就開始為各醫療機構的“種子選手”做防護培訓。

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一對一培訓,對所有要進入疫區的醫務人員進行防護用品的穿、脫、消毒等方面的培訓。“光穿防護服就13步,因為是從汙染區出來的。脫就更麻煩,要20步,每一步後都要7步洗手,每一個動作都有要領和技巧。防護服的穿和脫,一套下來就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程科萍主任告訴我,現場考核也很嚴苛。

“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助黃石完成‘抗疫’,必須確保每個人都考核合格再上到一線去,醫護人員的安全容不得半點閃失。”經過三天系統培訓,程科萍所帶領的感控組,已對江蘇援黃石醫療隊的54名醫生,104名護士進行了穿脫防護用品的培訓。“接下來會安排感控組的骨幹護士、護士長,每天到病區臨床監督。”

經過這一系列的努力,她這個感控專家也儼然變成了“建築設計師” 。

黃石市主要有黃石市中心醫院、黃石市中醫醫院(傳染病醫院)、黃石市婦幼保健院、黃石有色醫院和黃石礦務局醫院等5所定點收治醫院。“感控組每天都派人去各醫院調研,看病區的空間布局。”程科萍主任特別向我說起這些,為保住醫護人員的安全,醫院的三區兩通道必須儘快落實好。

三區兩通道即三區即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區,兩通道是指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

而大部分醫院病區空間有限,除了黃石市中醫醫院是傳染病醫院外,三區兩通道的佈局都從零開始做。

加上疫情的影響,工人也沒有復工,就連施工的材料都買不到。

這些問題,都給程科萍主任改造病區帶來很大的挑戰。

“每天和醫院院領導對接,大家集思廣益,討論改造方案,利用有限的空間儘可能滿足三區兩通道的要求。”程科萍主任說,黃石這兒的院領導特別給力,很支援我們工作。為騰出空間施工,院長都親自幫忙搬東西。

時間緊,任務重,她白天帶領人員馬不停蹄地跑各家醫院實地調研,晚上繼續伏案整理調研時發現的問題,一忙就到了深夜。“我是搞院內感控的,現在感覺自己快成了半個建築設計師了。”程科萍主任幽默地說。

經過程科萍帶領的感控組隊員們的堅持和努力,進一步推動了黃石各醫院三區兩通道的建立,並初見成效。

自從抵達黃石後,程科萍就像個陀螺一樣白加黑連軸轉,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程科萍主任在江蘇援黃石醫療隊裡年齡算大的,但她就是不服老,身上總是有股韌勁。江蘇省支援黃石醫療隊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總是在微信上囑咐:程老師您休息一下,我安排其他人員去臨床監督。這時,程科萍主任總是說,沒事,理順了後面就好了。“再苦再累不算什麼,對於院感人員來說,馳援的醫護人員零感染,整整齊齊地安全回去,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和支援。”

由於程科萍主任在黃石一線嚴抓感控,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先後受到了來自新華網、南京日報、鳳凰網、紫牛新聞、現代快報+ZAKER南京、紫金山新聞、今日頭條、網易、企鵝號、搜狐號等的連番報道。 程科萍主任的戰疫日記也留下了當時的場景與無限感悟。

時光飛逝,來黃石整整二十天了。這裡經常陰雨綿綿,在馬路上幾乎見不到人影,也聽不到城市往日的喧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兩日好消息頻傳,新冠肺炎病人陸陸續續出院。我們剛來時,黃石市中醫醫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有200多人,到今天僅有23人,其中重症監護室的3位患者也轉到黃石市中心醫院集中救治。

今天我們感控組來到黃石市中醫醫院隔離病房進行感控質量督查,對1號樓的一層隔離病房樓進行終末消毒。時間緊、任務重,我們全副武裝(戴著三層手套、兩層口罩、護目鏡和面屏),說幹就幹。先把每間病房的空間算好,消毒液的濃度和用量配置好。隨後進入隔離病房,把病人遺落的東西按醫療廢物處理。隔離病房沒有護工,我們和護士一起臨時當起消殺員。

看著空蕩蕩的病房,心裡惆悵萬千,想起曾經有病人痊癒出院時的欣喜和感激,也有病人雖經努力搶救但還是非常遺憾地離開了我們……

曾想起這樣大規模的病房消殺情形,還是在2003年SARS期間,希望這次病房的消殺後迎來期盼的春天。相信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終將過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