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針曾向我提到了一個何姓的男性患者。

該患者1987年出生,33歲。

發熱伴咳嗽10天,胸悶2天入院。

自述10天來反覆出現發熱不適,最高39.6℃。

嚴重時伴畏冷寒戰,伴咳嗽,陣發性乾咳,無痰,無咯血呼吸困難,無腹痛腹瀉,無噁心嘔吐,無頭昏頭痛,在黃石市中心醫院檢查新型冠狀病毒RNA陽性,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考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隨後,病患轉入黃石有色醫院。

治療後無好轉,仍有發熱咳嗽。

且2天來出現胸悶喘氣,稍活動即可加重,休息後好轉。

見病情較重,遂輾轉入住丁一針馳援的黃石市中醫院(市傳染病院)。

患者入院的一些常規檢查是必不可少的,最為突出的症狀還是發熱,乾咳無痰,納差乏力,精神差,口幹咽幹,胸悶氣促,雖然無嘔吐腹痛腹瀉等症,但始終夜寐欠安。既往史尚健康。重要體徵:38.5℃,血氧飽和度89% 。專科檢查:精神差,咽充血++等。黃石市中心醫院查新型冠狀病毒RNA陽性,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

西醫診療依據: 1因發熱伴咳嗽10天胸悶2天入院。2患者何為,男,32歲 ,急性發病。3查體:體溫:38.5℃,脈搏:90次/分,規則,呼吸:20次/分,規則 血壓:130/60mmHg。 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膚及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咽充血++,雙側扁桃體II °腫大,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乾溼羅音,心音有力,律齊無雜音,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水腫。4輔檢:2020年2月7日黃石市中心醫院查新型冠狀病毒RNA陽性,胸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鑑別診斷:本病當與其他病毒性肺炎鑑別:根據流行病學病史,有發熱、乾咳、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肺部CT提示磨玻璃影,結合呼吸道病原體九項,排除流感病毒、肺結核、支原體、衣原體、真菌感染後,進一步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後可明確診斷。入院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丁一針的診療組給予了全新的診療計劃:1.感染科常規護理,特殊疾病護理,嚴密隔離;2.完善相關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3.予以阿比多爾、 干擾素抗病毒,對症治療;4.中藥予以 宣肺透邪,解毒通絡,避穢化濁,健脾除溼,具體方藥如下:生麻黃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藶子15g、貫眾15g、地龍15g、徐長卿15g、藿香15g、佩蘭9g、蒼朮15g、茯苓45g、生白朮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檳榔9g、草果9g、生薑15g、每日1劑,配方顆粒分成兩份,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6.密觀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入院後一日查房。

患者仍訴胸悶喘氣,活動後加重,咳嗽及發熱較前好轉,大小便如常。

查體:體溫:36.7℃,脈搏:80次/分,規則,呼吸:20次/分,規則 血壓:130/60mmHg。吸氧下血氧飽和度90% 。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膚及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咽充血++,雙側扁桃體II °腫大,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乾溼羅音,心音有力,律齊無雜音,腹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水腫。

輔檢:檢查結果暫未回報。 鑑別診斷:西醫本病當與“流行性感冒”相鑑別:後者病情較輕,流感病毒抗原陽性,前者病情較重,胸部CT。可見明顯病毒性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抗原陽性,實驗室檢查鑑別明顯。下一步治療計劃:丁一針查房後根據相關病情指出:患者診斷明確, 今加用頭孢曲松鈉抗感染,靜滴血必淨及利巴韋林, 繼續予以阿比多爾+干擾素噴霧抗病毒及對症治療。

入院後二日查房。

患者精神欠佳,仍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減輕,最高體溫:39.0°C,伴胸悶、乏力、納差,血氧飽和

度:97%(吸氧5L/分),未吸氧(82%),舌紅絳,苔黃,脈滑。查體:體溫:38.1℃,脈搏:98次/分,規則,呼吸:26次/分,規則 血壓:140/70mmHg。吸氧下血氧飽和度:97%。神清,精神尚可,全身皮膚及鞏膜無黃染,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心肺未聽診,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水腫。輔檢: 2020-02-17 中醫-凝血六項:凝血酶原時間 12.90S,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 1.0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41.1S↑,凝血酶時間 11.8S,纖維蛋白原 8.03g/L↑,D-二聚體 0.26mg/L……鑑別診斷:其他病毒性肺炎:此病需與其他病毒性肺炎相鑑別,該患者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CT符合病毒性肺炎,有待呼吸道病毒檢測有無其他病毒感染。丁一針查房後治療計劃:1.患者仍有高熱,感染指標高,有胸悶、呼吸困難,治療調整,停用頭孢曲松針劑,改用亞胺培南針劑1.0q8h,甲強龍針劑120mgq12h;耐信針劑:40mgq12h;靜脈輸人免疫球蛋白針劑加強支援營養對症治療;2.複查血常規、血生化、電解質、輸血全套等各項檢查,完善胸部CT檢查,餘西醫治療變,繼續觀察病情變化;3.患者寒熱往來,咳嗽胸悶,乏力納差,舌紅絳、苔黃、脈數,中醫辨證屬於“疫毒鬱肺”證,予以“宣肺化痰,清熱解毒”辨證中藥顆粒口服。

入院三日後查房。

今日在姚欣副院長主持下和江蘇省黃茂教授團隊進行網上遠端會診,會診意見如下:1.患者診斷明確,抗病毒治療已10天,病毒複製已基本結束,可考慮暫停抗病毒治療;2.患者影像學提示病情逐漸進展,外院甲強龍40mg qd,效果不佳,繼續予以甲強龍120mg q12h,連用3天;3.抗生素繼續泰能抗感染治療;4.適當保持負平衡;5.使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鼓勵患者俯臥位改善通氣。

入院四日後查房。

患者精神欠佳,今日體溫正常,呼吸急促,血氧飽和度較前下降,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吸氣壓:10,呼氣末壓:4SPO:97%;查體:體溫:36.5℃,脈搏:82次/分,規則,呼吸:26次/分,規則 血壓:130/65mmHg。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下血氧飽和度:97%。神清,精神尚可,心肺未聽診,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水腫。

經蘇州專家遠端會診後,調整治療:1.患者診斷明確,抗病毒治療已10天,病毒複製已基本結束,可考慮

暫停抗病毒治療;2.患者影像學提示病情逐漸進展,外院甲強龍40mg qd,效果不佳,繼續予以甲強龍120mgq12h,連用3天;3.抗生素繼續泰能抗感染治療;4.適當保持負平衡;5.使用無創機械通氣治療。鼓勵患者俯臥位改善通氣。加用複方甘草酸苷針劑:80mg,護肝治療,因患者血氧不穩,今日肺部CT暫未完成,因病情危重,予以告病危,按專家會診意見執行,繼續觀察病情變化。

入院五日後查房。

患者精神較前好轉,已無發熱,呼吸稍急促,未吸氧20分鐘測SPO2:88%,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吸氣壓:10,呼氣末壓:5SPO:97%;查體:體溫:36.2℃,脈搏:81次/分,規則,呼吸:22次/分,規則 血壓:130/68 mmHg。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下血氧飽和度:97%。神清,精神尚可,心肺未聽診,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水腫。血氣分析示:2020-02-20 中醫-血氣分析:PH值 7.47,鉀 3.02mmol/L↓,鈉 143.0mmol/L,氯 100.10mmol/L,乳酸 2.50mmol/L,血糖 14.40mmol/L↑,二氧化碳分壓 29.20KPa↓,氧分壓T 92.40KPa,氧飽和度 97.80%,二氧化碳總量 22.50mmol/L↓,體溫 36.40,吸氧濃度 20.90%;較前有好轉,2月20日呼吸道病原9項陰性;經蘇州專家楊院長查房:目前經基礎抗病毒、激素等治療,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症狀無明顯改善,丁一針治療組下一步治療:1.完善肺部CT;2.定期複查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全套、降鈣素原等檢查;3.申請院內專家會診,根據病情可申請幹細胞輸入,調節免疫治療,因目前幹細胞採集技術較複雜存在不確定因素,預後長期存在不良反應,有腫瘤風險,與患者本人充分交待病情,同意並簽字後於近日申請幹細胞輸注;5.根據病情變化酌情調整診療計劃,繼續觀察病情變化。

入院六日後查房。

患者精神欠佳,訴胸悶、活動後明顯,間斷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8%,體溫:36.6℃,脈搏:90次/分,規則,呼吸:25次/分,規則 血壓:130/68mmHg。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下血氧飽和度:98%。神清,精神尚可,心肺未聽診,腹平軟,肝脾肋下未及,雙下肢不水腫。複查床邊胸片示:雙肺彌散性病灶較前進展,經請示上級領導後同意於今日轉黃石中心醫院繼續治療,辦理出院手續。

透過丁一針在該院負責接診的同事證實,該患者在後續治療一週後,順利康復。

像何先生這類幸運的患者還有不少,藉助這個病例診治的過程,足可以看出馳援黃石醫療隊的努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