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渤海觀蜃納二喬 皇叔荊州附劉表

時至公元197年,時獻帝建安二年冬。靠山王劉雄連戰克捷,冀州全境易主。正欲督全軍攻打鄴城之時,徐晃飛報說有漁陽人張舉自稱燕王,其弟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聯合右北平人匡政、遼東人楊終、楊諒等人聚數萬兵馬作亂,攻打州縣甚急,請雄速發兵征剿。

劉雄遂令關羽總督兵馬攻打鄴城。自率孫策、郭嘉、田預、周瑜等將,徑往漁陽平叛。大軍行過易京要塞,與徐晃軍馬匯合。雄問敵情如何?徐晃道:“賊眾劫掠薊縣,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目今屯兵雞籠山下。”

劉雄道:“賊數萬之眾,一時作亂,根基甚淺,糧草必然不敷。若能遣一大將繞至賊後,燒其糧草,奪其輜重,則賊不攻自破矣。”李嚴道:“然賊沿雞籠山廣佈哨探,我分兵入敵後,若使敵知,前後夾擊,則全軍覆沒也。況且賊眾勢大,山路難行,交通也甚為不便。”

閻柔出列道:“某昔年在公孫瓚手下為將之時,曾在雞籠山下駐軍,對此處地理頗為熟悉。這山中有小路一條,曲折隱蔽,足行軍馬,可直通漁陽城外。若能從彼處過,則賊難知覺也。”

田預道:“賊軍屯守山坳,豈會不知山中有小徑?此行更是險上加險。還請大王斟酌。”雄思略道:“我料敵必以為我軍不敢弄險,我卻偏偏兵行險招。”轉謂眾將道:“道路已有,惟需得一智勇良將行事。”眾將盡皆出列道:“末將願往!”雄擺擺手道:“偷襲之兵,不宜過多。”遂令孫策、牽招引三千步卒前去。令閻柔為嚮導引路。再令徐晃、徐商引五千軍為後接應。

孫策、牽昭點了兵馬,由閻柔引著,偃旗息鼓穿越雞籠山小路而過。果見有一大寨,內裡糧積如山。只有些少軍士看守,孫策引兵先衝,賊軍四散奔走。

孫策叫軍士就地取柴堆於糧上。正欲放火,忽然連聲炮響,張純引大隊兵殺出,兩下混戰一處。孫策兵少,漸漸被圍在核心。徐晃在山林小道歇駐,忽見閻柔浴血奔來,報說賊兵將孫策、牽招困住,圍的疊疊層層。晃大驚,急謂徐商道:“你可令軍士在林中揚起煙塵,以為疑兵。再多設弓弩,以為準備。”商連聲應諾。

徐晃綽斧驟馬,率一千悍卒直殺往前去。迎面一將撞來,舞槍就戳徐晃,被晃舉起大斧,劈倒馬下。賊卒敗走。晃率軍直突重圍,又遇前面一軍奔來,一將綽矛大喝道:“某乃大將楊諒是也!賊將速來受死。”晃冷笑一聲,飛驟驊騮,提斧便砍,二人鬥了七八回合。楊諒力不能支,被晃一斧掃下馬去,亂軍踏為肉泥。餘賊盡皆抱頭而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晃直入陣心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大斧上下飛旋,擦著即死,磕著即傷。張純看的大怒,自舞刀來戰,鬥不過十合,拔馬敗走。其餘諸將皆不敢迎戰。晃尋了孫策,二人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忽有軍士指西南大喝道:“牽子經被困在此處。”晃、策二人遂往西南殺來,所至如逐波浪。二人救了牽招,往東奔去。

張純率軍從後追趕,忽然林中弓弩齊發。張純不知敵兵多少,只道中伏了,當先撥馬回走。孫策、牽招、徐晃正欲從小路撤軍。忽見賊兵屯糧之地煙火沖天,晃急回趕來看;卻見張飛、田預、李嚴等將個個率軍殺來,聲勢震天。晃大喜,就令三軍翻身過來追殺。賊軍大敗。楊終被張飛趕上一矛綽死。張舉扎腳不住,只得棄本寨而走,與張純、匡政退守薊縣。

雄大勝一陣,當晚犒勞將士,歡宴至晚。次早,盡起三軍困住薊縣城,圍而不攻。不過數日,城內糧

盡,人心惶惶。張純縱兵劫掠,被城內富戶派死士刺殺,連夜開門獻城。張舉、匡政引數千軍北投羌人去了。於是薊縣遂平。雄就率軍窮追,直入額倫草原。忽見狂風大作,捲起漫天風沙,打的樹葉枝幹渣炸撞響。人馬皆不能行。

劉雄便令紮寨,閻柔出列道:“不可。還請大王速速撤兵。”雄不解,遂問其因。柔道:“我自幼被鮮卑人俘去,生活在草原多年,素知此景。塞北天氣惡劣,正值隆冬季初,此乃連綿大雪之前兆也。若等飄降大雪,少是半月,多則數月。軍士凍傷多矣。”郭嘉亦道:“塞北天氣惡劣,不宜進軍,且士兵出征近一年,多有思親者,可乘此退兵。來年再做計較。”雄聞說有理,遂令退兵薊縣。表李嚴為漁陽太守,留牽招守范陽、田預守薊縣、朱靈守上谷。

諸事分撥已定,雄率眾將凱旋回冀州,各地百姓十里相迎,歡欣宴舞。一路過易京、走河間至渤海,眾人取道渤海之濱,望臨碣石之間。但見碧海青天,波瀾壯闊,雄感慨不已,遂吟詩道:

“東臨碣石觀滄海,西寒聳嶺披重鎧。千濤萬怒待天時,瞻星望辰溶霄漢。鑄甲徵人思故里,束馬賢臣將從龍。春秋興亡千古事,黃粱夢舊朝辭空。炊煙不起隱真容,枯藤老鴉入眠冬?”

吟罷,眾人皆贊。忽見海平潮起,東方紫氣升空,於渺渺浩然之間儼然有二女子。須臾,海蜃氣吐,茫浩波里,二女莞澡蒙朧,薄紗遮身。但見一女沉魚落雁,香豔美善;另一女閉月羞花,雲髻峨峨,眾人賞其景,不由得個個發呆。周瑜讚道:“此非人間有,卻似天上來。”

呂範道:“此二女非是天仙,乃廬江皖縣喬公之女也。我舊昔在袁術麾下之時,曾在喬公府上作客,目睹二女容顏,果如這般絕色。”瑜敞懷道:“窈窕佳人,君子好逑。”雄知其意思,笑道:“公瑾風流儒俊,惟此女當配。”遂引眾人直奔南皮駐紮。自引孫策、周瑜並十餘人,一路渡過黃河,快馬加鞭,往廬江趕來。

行至合肥,走潯陽登舟投皖縣而來,及至縣內喬公府中。劉雄備清來意,喬公見策、瑜如此英傑,大喜道:“真吾婿也!”喚二女問道:“我兒頗識伯符、公瑾否?”大喬道:“小霸王孫伯符,神勇無敵,如何不識?”小喬道:“舒城美周郎,當世俊傑,聞名遐邇。”喬公遂將長女許配孫策,此女許配周瑜。一同往河北來,不日完婚。眾皆歡宴。

諸事辦畢,劉雄起大軍與關羽合圍鄴城,困至來年開春三月。雄派使者招降,俱被韓猛斬使而拒。雄大怒,乃令軍分四門,晝夜攻打;更徵集民夫,覆土擔木,都積城下。眭元進引軍自外遊擊兩次,俱被殺退。

不過半月,城內兵員物資匱乏,防禦漸漸稀鬆。雄親登雲梯,引精兵三萬攻城;幷州軍將無不舍死強攻。須臾,數百人先登城牆,眭元進為流矢射中面頰,跌下城牆摔死。城內大亂,韓猛心知守不住,乃燒燬縣衙,喬裝從南門投青州去了。

於是鄴城告破,劉雄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寫表申朝,自領冀州牧。乃下令:“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難,盡免兩年租賦。”於是全民皆贊。冀州豪紳崔賀、蘇雙、張世平、李國真等無不送糧送錢,以資軍用。雄一一拜謝,不必細表。

再說劉備自到任豫州之後,乃遍訪山林賢士。募有汝南人陳到,字叔至,到弓馬嫻熟,剛膽勇略,玄德用於近身宿將;有吳郡吳縣人朱桓,字休穆;桓年僅二十,好武藝,善韜略,性格剛猛,一日隨叔父朱浦往中原經商,路遇水匪打劫,桓持槍連殺二十餘人,餘匪皆膽裂而逃。此恰好被玄德走訪遇到,就收為賬下,待

之甚厚。

有廣陵海陵人呂岱,字定公,岱本為郡縣吏,因不喜上司貪汙,故辭官賦閒在家。玄德慕名拜訪,用為大將。又募得廬江松滋人陳武、吳郡錢唐人全琮、會稽山陰賀齊等數員良將。玄德聲威略振。

這日,有一大商,姓顧名悌,字子通,乃吳郡吳縣人,顧悌兄弟三人,長兄顧徽,字子嘆;二兄顧雍,字元嘆,兄弟三人具都以才聞名江東。顧悌常往西涼販馬,途徑汝南時,前來拜會玄德。玄德置酒款待,席間談論縱歡,顧悌見玄德胸懷大志,且有龍鳳之姿,遂往西涼購駿馬三百匹來送於玄德。路過安陽,被曹仁部將王忠截獲,報於曹仁。仁徑往洛陽稟操道:“劉備近在豫州擴軍買馬,招賢納士,不知何意。”操道:“此為將者本分事,何足為怪。”

曹仁道:“我看劉備非久居人下之輩,主公當早圖之。”操道:“彼君子耳,汝休多疑。”遂不理會。顧悌見馬匹被劫,就來汝南見玄德。路中恰遇陳武巡境,詳言備告,武性格暴躁。當下引了本部五百軍士,來討馬匹。

方進安陽境內,正迎上王忠趕馬,武叱道:“爾因何奪我皇叔馬匹!孰為無禮!”忠輕蔑道:“劉備若無曹將軍相助,安能有今日!汝不過其賬下一匹夫耳,尚敢來尋釁耶?”武大怒,提刀將王忠砍於馬下,梟首來見劉備,說:“王忠奪馬在前,無禮在後,某殺之矣。”玄德大驚,急召眾人商議,武道:“主公如此懼怕,可將我頭去見曹仁。”備垂淚道:“叫我寧死,不舍子烈也。”遂親筆書向曹操致歉。

不料曹仁聞說王忠被殺,登時大怒,點兵來戰玄德。玄德聞知大驚,慌忙領兵出迎。兩陣對圓,玄德出馬道:“子孝何故領兵到此?”仁怒指道:“先不說玄德公與曹公交情如何,就與仁之交情亦是非比尋常,因何縱兵殺我愛將?”

玄德道:“備蒙曹公收錄,無以相報,安能行此事耶?其中必有誤會,還請子孝聽我言釋。”仁部將宴明與王忠有親戚,當下大喝道:“我麾下小校親眼所見,就是那個黃臉紅眼的漢子殺了王忠將軍。人證物證俱在,劉玄德尚要抵賴麼?”

原來陳武身長七尺八寸,面黃睛赤,容貌威武。當下聽他點名,舞刀出馬道:“王忠奪我皇叔馬匹,我找他理論,他反出言辱我。此賊死有餘辜,殺便殺了,汝待怎地?”宴明大怒,揮舞三尖刀出陣,武亦綽刀來迎。

兩個酣戰三四十餘合,不分勝負。曹仁本意挺刀上去拆解開來,太史慈以為他要助陣,張弓一箭射中曹仁左臂;仁大怒,拔矢在手,揮軍掩殺過來,玄德引軍且戰且走,退回汝南城裡。曹仁撤軍回安陽,來見曹操。操向來最喜曹仁,今見仁受傷,大怒道:“大耳賊敢也!”賈詡道:“劉備者,人中之龍,明公需早先圖之,以絕後患。”操從其說,上奏獻帝下詔,封劉備為御史中丞,令他入朝參政。

詔書即至汝南,玄德看罷,淚如雨下,眾人都來勸慰。玄德道:“操奉天子之命來召我。今若不往,彼必以逆命伐我矣。”孫乾道:“曹操心懷叵測,皇叔若往,必遭其害。”太史慈拍案而起道:“怎可坐以待斃!”眾將舉臂高呼,玄德止淚道;“我劉備能得諸位相助,生死不忍相離。今就不奉詔去,看曹操當如何處置。”遂不奉詔。

不過數日,操以討伐叛逆之名,起兗州、徐州、司州之兵二十萬,來討汝南。玄德軍馬只有三萬餘,安能抵擋?被曹操、荀彧連環用計,殺的大敗潰輸,只能引敗兵往投荊州劉表去了。表懼操勢,乃將玄德安置在江夏黃祖賬下。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