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投袁術賢母約三事 拒曹操虎將震沙場

卻說孫策兵敗投曲阿而去,其舅父吳景迎住,道:“如今江東基業盡喪,曲阿小城不足為基。伯符早作打算,免得賊兵攻來,使百姓塗炭。”

策汗顏道:“如今將父親基業丟了乾淨,如何有臉再圖爭霸?我不日將北投義父去了。”吳景道:“靠山王名冠天下,又是伯符義父,伯符若能投拜駕前,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於是計較乃定。策待傷愈後,便率家眷與眾將從曲阿渡江星夜往幷州而去。眾人行至江畔,但有一艄公攔住大喝道:“聞知將軍欲往幷州,可否帶上同行?”策問之,乃會稽山陰人闞澤,字德潤。策大喜,遂邀一同前往。

一眾人渡了長江,至壽春往北而行,早被人報告袁術。術暗思道:“孫堅既死,玉璽必在孫策之身,若得玉璽,必登九五也!”當下命紀靈、劉勳領兵追截。

孫策等車駕方至壽春,紀靈引軍追截攔路,問道:“將軍今欲何往?”策道:“前尋幷州漢亭王處安身。”靈道:“劉雄乃袁公仇人,如何容得你去?”策當即大怒道:“若相攔截,先試我槍。”拍馬就來戰。

程普等急護車帳前行,奈何劉勳早伏在此地,命人截了車帳往壽春而來。孫策見車賬被劫,舍了紀靈,拍馬趕來,劉勳攔住道:“孫將軍勿要發怒,令尊文臺公與袁公交厚。袁公欲邀伯符往城內吃杯水酒即可,非為別事。”策無奈,只能隨他往壽春來。

及入城外三十裡,凌超突然暴起,舞刀砍翻軍士,護著車駕往南急奔。眾人隨後掩護,直奔到一個山崗上面,卻看前面是嶺崖,無路可走。孫策拍馬突上山來,引眾人向下突圍,紀靈、劉勳伏強弓勁弩四面射來,箭如飛蝗。孫策等皆不得過,勒兵再回山崗。連夜幾番衝下山來,皆被亂箭射回。

捱到天明,再欲整頓下山衝突,紀靈奔上山道:“我勸孫將軍放棄抵抗,隨我往壽春一趟。”策冷笑道:“袁術究欲何為?不妨明言。”

靈道:“袁公無非欲請將軍入城,略表昔情之誼。”策道:“我孫家與袁家本有仇怨,何來舊情之說?”靈道:“你若不肯棄械,我就爾等盡數困死矣。”拍馬奔下山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策大怒,就欲單騎衝鋒,忽見山下旌旗飛舞,一彪人馬奔至山下。為首一人正是袁術,策高喝道:“袁公因何困我?”

術道:“前有曹操數萬大軍駐紮,唯恐伯符此行危險。還請先與我入城中盤桓幾日,待退了曹兵,必會放行。”

策道:“多謝袁公美意,只是策有要事在身,不容耽擱。還請袁公行個方便,放我等投北去罷。”

術道:“伯符何其不明耶?你公然反叛朝廷,曹操陰險毒辣,要擒殺你勒,你怎能不識我好心?”策冷笑道:“我怕袁公比曹孟德更加陰險了。”

術大怒道:“孫伯符,你若不肯就範,我下令將爾等盡數射死。”策大怒道:“我若怕死,便不是孫家兒郎。”打馬就要衝鋒。

忽一青袍儒生大喝道:“孫將軍且慢,我有話說。”跑馬奔上山來,滾鞍施禮道:“我乃東郡人陳宮。”策道:“久聞先生之名,不知此來何為?”

宮道:“特來救將軍也。”策道:“你欲為袁術當說客耶?”宮道:“非也。我來救將軍。”策道:“你若救我,為何不去說服袁術放行?反來說我乎?”

宮道:“非也,我來見將軍,實為救將軍而來。請勿多疑。”

策遂下馬見禮,與陳宮在山頂對面而坐。宮道:“將軍乃名將孫文臺之後,為何這般愚魯?”策瞠目道:“此言何意?”宮道:“將軍不明袁術此舉所為何麼?”

策道:“我自然知曉,他疑我有玉璽,所以出兵攔我。”宮嘆道:“是了。袁術昏碌之輩,得玉璽必然稱帝。屆時為天下人唾罵,死無葬身之地。”

策道:“先生能明這般事理,為何還助袁術之輩?”宮悽笑道:“術雖昏庸,卻非奸惡狡詐之輩。所以我勸將軍隨他入城。”策大怒道:“你果是來說我。我孫策雖處險地,絕非貪生之輩。我先斬你頭,再與袁術一決死戰。”拔劍就要砍陳宮。

宮大笑道:“不料孫堅之子,是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也!真是有辱孫家門風。”策怒道:“你休拿言語激我,我孫策豈是這般小人!”宮道:“劉繇雖是董賊所封,但也是當朝聖上欽點,你公然起兵反叛,違抗聖喻,是為不忠;令尊孫將軍一世英雄,臨終將居家老小託於你,你死固不打緊,卻帶累母親客死他鄉,使英魂不能歸葬故土,是為不孝;程、黃、韓、祖四人乃令尊遺留宿將,對你孫家忠心耿耿,你置他們生死於不顧,是為不仁;你兄妹六人相依為命,你既為長兄,而今戰死,他們無所依賴,難免死於兵兇戰禍,你置兄弟情義何薄耶?可謂不義至極。”

策沉吟片刻,道:“依你之言,我當如何?”宮道:“今四面皆袁術之兵,你若不降,則眾人必死;徒死無益,不若且降袁公,權留此地安身,待日後有機會便北投幷州。一者可以保家眷老小無事,二者可留有用之身。將軍且宜思之。”

策道:“待我問候母親,再作回覆。”便轉行車駕前,拜道:“使母親受驚,兒之罪也。”就將陳宮之言轉述一遍。

其母吳夫人才貌雙全,性格堅毅,富有謀略,多次輔佐孫堅退敵。當下聽了兒子所言,厲聲道:“要我兒降袁術,便要先依我三事。”策道:“但請母親示下。”

吳夫人道:“一者:上書朝廷,赦免我兒反叛之名;二者:分撥宅院與我眾人居住,外人皆不許到門,更不能散拆我孫氏舊將,使其分駐各地;三者:只待曹軍一退,便不能再橫加阻攔,即刻放歸我等北上。三者缺一,斷不肯降。”孫策領諾,當即回覆陳宮。

宮應諾,上馬回見袁術。先說追封孫策之事,術道:“此有何難?”宮又言第二事。術笑道:“此乃理所當然,我自當應允。”宮又道:“便是操軍退卻,即要北上。”術沉思片刻,道:“伯符若能助我退曹兵,我願從之。”

宮大喜,再往山上回報孫策。策道:“既如此,容我先入城安頓家小,再率眾將參拜袁公。”陳宮再回,以此言報袁術。術即傳令,退軍迎納孫策等入城。分撥宅院安頓,差婢女三十侍奉。

入城安置已畢,孫策遂引眾將來將軍府見袁術。術自出府門相接。孫策引眾人下馬入拜,術慌忙答禮道:“素慕伯符英勇剛猛,今日幸得相見,足慰平生。”策道:“深蒙明公大恩,得允三事,諒不食言。”

術笑道:“君子一言,安能失信於天下耶?”就設宴相待眾人。席間頻以酒相勸孫策,策不覺微醉,術將樂就道:“我聞孫將軍勇貫江東,世人皆稱小霸王,安會敗於劉繇之手?”

楊弘道:“非孫將軍之過,實是

麾下兵勇不精也。”策大呼道:“我江東子弟勇猛善戰,天下聞名,實是策無能矣。”弘笑道:“孫將軍何相戲耳?”策拍案大吼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一言九鼎,誰與你戲言也!”聲如洪鐘,眾人不由大驚。

術不悅道:“伯符酒醉,且請回府安歇。”策施禮告退,眾人魚貫而出。及席散,楊弘道:“孫策殊為無禮,主公何不殺之。”閻象道:“孫伯符乃江表之英傑,性情自然剛烈。主公更該施厚恩內結其心,感化其志,徐徐將其收為己用也。”術然其言,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更是金銀財帛不餘奉賞,厚待有加。

這日,正邀孫策赴宴,人報呂布從前線回城,袁術出城迎接。半路,佈道:“我聞明公得孫策來投,要忘卻故人乎?”術笑道:“此言繆也。量一孫策匹夫,安能與溫候相比?”遂邀呂布入宴。

酒至半酣,人報曹操遣大將夏侯淵率兵進犯,呂布起身道:“待我破敵。”術道:“溫候辛勞,且歇城裡。我遣別將出征。”佈道:“唯恐非夏侯妙才敵手。”術笑而不語。

孫策起身道:“某隨明公以來,多蒙厚待,寸功未立,願出陣破敵。”術大喜道:“我正欲觀伯符威風。”遂令孫策點軍五千出壽春迎戰。策率眾將出陣。

兩軍對壘,孫策縱馬叫陣,夏侯淵部將張鍇舞槊出陣與孫策交戰,鬥無三合,被策一槍搠翻馬下。種林、種牧兄弟一齊殺過陣來,策拍馬截住廝殺,槍刺鞭打,不過五合,槍挑種牧落馬身死,鞭打種林吐血伏鞍。袁軍陣上一齊歡呼。

夏侯淵大怒,親自綽刀入陣與孫策廝殺,二人惡鬥六七十合,看兩馬錯蹬之際,策揮槍格刺,反手一鞭打出,正中其背,直將護心銅鏡打碎,淵驚出一生冷汗,伏鞍就退。袁術見孫策得勝,揮軍衝殺,曹軍大亂,四散潰逃。袁軍從後追殺,斬獲頗豐。

夏侯淵敗回見曹操,具言袁術麾下有一員猛將,悍勇難匹,所以落敗。操大怒,親起兵馬殺來。術叫孫策迎戰,兩軍對圓。

孫策躍馬衝出陣來,曹仁部將嚴銘揮舞大刀來戰,兩馬相交,不過三合,被孫策一槍刺倒。操部下大將樂進舞刀殺出陣來,策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二十餘合,樂進手忙腳亂,奪路敗走。

李典、史渙兩個各舞長槍衝出陣來,孫策縱馬迎上,三槍並舉,纏鬥一團,惡戰三十合上下,提鞭先打李典脊背,再打史渙後肩,二將伏鞍而逃,操軍皆驚。

曹洪部將高盤、馬淂,夏侯惇部將劉跬、楊函一起撞出陣來,四人各舞刀槍圍住孫策廝殺,好孫策力敵四將,渾然不懼。撥槍亂刺,手起處,刺中劉跬前胸,血如湧泉。再個錯蹬之際,揚鞭打在馬淂前胸,噴血落馬而死。高盤驚顫,撥馬往本陣便奔,孫策飛槍投擲,貫穿前胸,釘在地上。策馬飛掠而來,轉瞬拔槍在手,回頭大吼一聲,聲若驚雷,只把楊函震的身往後傾;策趁勢手起一鞭,擊中楊函後腦,應聲倒撞下馬,眼見不活。

袁軍陣上喝彩如雷,曹操在陣前望見,急問左右是誰?曹仁飛馬出陣大呼道:“陣中戰將可留姓名!”策應聲道:“江東孫郎也!”曹洪回報曹操。操道:“真虎將也!卻不知怎會投去袁術軍中了。可惜!可惜!”程昱道:“主公真不知其乃何人乎?”操定眼看了半晌,猛拍額頭,驚呼道:“莫非孫文臺之子?”正是:陣前交戰損七將,方才驚呼故人子。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