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孫伯符大戰甘寧 小霸王兵敗江東

時至公元194年,漢初平五年秋。南陽太守袁術,收呂布為將,用陳宮之謀,奇襲汝南、壽春,斬殺汝南太守陳翔,圖霸淮上。朝廷遣司隸校尉、安鄉候曹操領兵征討,兩軍對峙彭城。

另一方面,揚州刺史劉繇到任揚州之後,總督江東六郡。孫策因其乃董卓所封,不尊號令,公然領兵反叛。

荊州刺史劉表以討伐叛逆之名,命大將文聘匯合江夏太守黃祖起七萬荊州兵,殺奔江東來。會稽太守王朗響應劉繇號召,亦從會稽起兵相助,三路聯軍十餘萬共伐孫策,直抵高菖下寨。

孫策引兵屯守吳郡對峙。兩軍互鬥數陣,各有勝負。程普道:“聯軍聲勢浩大,江東勢必難守。老主公臨終遺言:江東能守則守,如不能守,則率部北投漢亭王,以保孫氏血脈。少主何忘卻先主公遺言乎?”

策道:“程德謀是何言矣!賊兵雖重,我視為烏合也,安能因其勢大而棄祖宗基業!”黃蓋道:“少主既然有志。我等蒙先主知遇恩情,願隨少主戳力同心,共圖大事,萬死不辭!”策大喜,咬指出血道:“難得諸公忠義。且隨我出陣殺敵。”

於是整兵出馬叫戰。聯軍陣上文聘、黃祖、劉繇、笮融等出兵對陣,策縱馬持鞭,殺出陣前大喝道:“狗賊謀我基業,速速前來受死。”劉繇背後一人挺槍出馬,乃部將於糜也,與策戰不三合,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繇將樊能,見捉了於糜。挺槍來趕。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程普大叫道:“背後有人暗算!”策回頭,恰見樊能馬到,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策到門旗下,將於糜丟下,已被挾死。一霎時挾死一將,喝死一將:自此人皆呼孫策為“小霸王”。

聯軍陣上文聘捻槍來鬥,孫策縱馬迎上,左手玄鐵鞭,右手虎頭槍,不過二十餘合上下,殺的文聘汗流浹背,拔馬就退;孫策縱馬追上,反手一鞭打在文聘背上,聘伏鞍吐血而走。程普揮兵疾進,殺的聯軍魂飛魄散,退守秣陵去了。

孫策叫縱兵追襲。從事朱治道:“賊兵雖敗,其勢仍就浩大。少主縱兵深入,恐賊兵繞過餘杭,卻抄襲我後路也。”策道:“賊眾早已膽裂。他若敢繞襲我後路,是自尋死也。為今之計只有力取秣陵。若得秣陵,則廬江、丹陽俱破也。”

程普道:“我等合江東之兵,止有三萬餘眾,豈能攻破堅城?少主進攻過急,恐銳氣損耗分散,一旦有變,則難保全也。”策道:“唯有力戰而懾其魂也!豈不知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九戰章邯,而使二十萬秦軍俯首投降。我雖無霸王之勇,焉能無其志哉!”遂引兵直逼秣陵城下寨。

這廂聯軍退回城裡,文聘吃了孫策一鞭,重傷臥床。又聞孫策引兵已到城下,便商量如何迎戰。

會稽太守王朗道:“孫策驍勇難當,又挾大勝之威,三軍銳氣更盛。與之正面交鋒,非是良策也。不如在城外暗下四路軍馬埋伏,再令一上將引兵出城迎戰。然後四路伏兵盡出,或可能勝。”

劉繇道:“王景興此計甚好,但中路必用猛將迎敵。那孫郎勇猛不亞乃父,文仲業乃劉荊州賬下數一數二的猛將,尚吃孫策一鞭打傷,我看這軍中無一人能與之抗衡。”

言未畢,黃祖身後一人高叫道:“某願為前部迎敵!斬孫郎首級來獻。

”眾視之,來人身長八尺四五,虎背狼腰,猿臂彪腹,頭插翎羽,揹負銅鈴,手持一柄厚背大砍刀,腰繫碗口粗鐵鏈,傲氣逼人,極其雄偉,劉繇問道:“公乃何人?現居何職?”其人道:“某巴郡甘寧,字興霸,現在江夏黃太守麾下擔任校尉。”

劉繇笑道:“君既錦帆賊乎?”寧道:“某曾失身為賊,但有萬夫不當之勇,願出陣斬孫郎首級來獻!”劉繇笑道:“你欺我眾軍無大將耶?量你小小江匪,安是孫策敵手?還是好好作你的校尉,免的丟了性命。”

寧怒道;“大人何小覷於我耶?”劉繇怒道:“你一小小校尉,休在此多言。快與我亂棍打出。”王朗急止之道:“大人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劉繇道:“若使一校尉出戰,必被孫郎嗤笑。”

王朗道:“此人儀表不俗,孫策安知他官職?”黃祖道:“興霸素有勇力,且令他出陣便是。”於是乃令甘寧引三千軍迎陣。令張英、薛禮、吳巨、鄧龍四人在城外埋伏。

甘寧領兵出城,兩軍對圓。但見孫策罩盔貫甲,橫鞭綽槍,立在門旗之下,威風凜凜。身後程普、黃蓋、祖茂、韓當各使刀槍壓住陣腳,麾下三萬江東軍,盡皆持矛披甲,神情肅穆。

甘寧見江東軍陣勢如此,不由一凜,當下出馬高喝到:“我乃大將甘寧,孫郎速來交戰。”策欲出陣,身後祖茂揮舞雙刀殺出陣去。兩馬盤旋,鬥二十餘合,祖茂左支右絀。

孫策唯恐祖茂有失,大喝道:“祖將軍且回。”催馬已殺至陣心,截住甘寧大戰。兩個刀槍並舉,戰作一團,孫策槍刺鞭打,甘寧刀砍鏈闊,鬥的旗鼓相當,只那看:

“槍如電光火霹靂,鞭似雷霆閃星辰;刀似惡龍掀波浪,鏈如玉蟒罩寒燈。好比那猛虎咆哮震山崗,蛟龍奪寶翻海浪。槍刺刀擋,將遇良才;鞭打鏈纏,棋逢對手。沙場前目瞪口呆,長空裡風起雲湧。誰道聞名江東小霸王,今朝卻遇無名郎!”

二人直鬥八十合上下,難分勝負。聯軍陣上王朗對黃祖道:“這甘興霸好生了得,竟能與孫策鬥得個難分上下。”

江東軍陣上,黃蓋亦對程普道:“不想這甘寧名不經傳,卻有這般好武藝。”兩軍將士也是個個心驚。忽然聯軍陣上擂鼓大響,甘寧撥馬就退,孫策待欲追擊,程普拍馬上前,道:“這甘寧未敗就走,定是有什麼詭計,少主不可追之。”

話音方落,聯軍陣裡又是號角轟鳴,張英、薛禮、吳巨、鄧龍各引兵馬殺來,把江東軍截為數段,首尾不能相顧。朱治見戰不利,急急鳴金。孫策、黃蓋、祖茂三人苦戰斷後。聯軍追殺一陣,也趁勢收兵,退回城中。

聯軍小勝一陣,眾人皆贊甘寧勇猛。王朗道:“雖賴興霸勇力,略勝一陣,但不足以撼賊兵士氣。不如明日且先守城,待江東軍馬盡疲,開城一鼓而戰。再遣人領兵繞過餘杭,去劫他去路。”眾人稱善,便遣劉繇部將張英、薛禮領兵而去。

次日,孫策整備軍馬,殺到城下叫戰,聯軍閉城不戰。策大怒,令三軍一起大罵。聯軍依舊不戰。孫策罵了大半日,率軍回營去了。

如此一連數日,聯軍皆不應戰。江東軍馬漸漸疲乏。城下王朗見江東軍已疲,先令周欣、鄧龍埋伏城外,令甘寧率軍開城交戰。甘寧抵住孫策廝殺,二人激鬥十餘回合,不分勝敗。忽見城外煙塵大起,正是周欣、鄧

龍引軍殺來。江東軍瞬間不能抵擋,漸漸潰亂。

黃蓋見了,急令鳴金收兵。孫策揮槍逼退甘寧,拔馬就退,留祖茂、韓當斷後。聯軍縱兵緊追,周欣、鄧龍衝鋒在前,韓當綽槍刺死周欣。

祖茂舞雙刀來戰鄧龍,鬥了七八合,龍左肩中刀,拔馬就退,祖茂後手刀跟上劈來,正中鄧龍後腦,龍倒樁落馬,被亂軍踏成肉泥。眾軍見二將具亡,盡皆驚慌,祖、韓趁機突圍追孫策去了。

孫策引敗軍奔回吳郡,行了一日,已至餘杭境內,人困馬乏,忽然伏兵大起;張英、薛禮率軍殺來,江東軍登時大亂,四散潰逃;孫策睚眥欲裂,匹馬衝鋒,難挽敗頹之勢,只能引殘兵敗將突圍而去。

待至吳郡城下,回顧身後止留一二千騎,韓當拍馬叫門。城上忽然旌旗飛揚,一人大笑道:“孫策小兒何來遲耶?我乃嚴白虎是也!”策大怒,道:“狗賊謀我城池。”

縱馬奔至城壕邊,城上箭如雨下,正中孫策左腿,翻身落馬,眾將急忙救起。策大哭道:“我愧對父親臨終遺囑,陷了母親弟妹。”就要拔劍自刎,眾人慌忙攔住。

忽從北面奔來一騎,視之乃孫堅之弟孫靜;靜奔趨至前,滾鞍下馬,策道:“叔父從何而來?”靜道:“你出兵之後,吳郡豪族嚴白虎串通劉繇,發兵霸了城池。我與你伯父拼死護了家眷投曲阿你舅父那裡了。”策聞言,心頭稍安,乃與眾將往曲阿而走。

行至天晚,轉過一茂密山林,突然喊聲大起,火把如龍,林內轉出一軍大呼道:“休教走了孫策!許貢在此等候!”孫策大怒,拍馬欲戰,奈何左腿中箭,鮮血橫流,黃蓋道:“少主勿憂,某來打前鋒。”揚鞭躍馬,當先殺開血路,眾將保住孫策隨後。

正戰間,許貢追至,黃蓋揚鞭將他打落馬下,餘眾皆散。眾人不敢沿大路走,專望深山僻徑而行。捱到天明,又聞一棒鼓響,前面擁出一彪人馬。當先一人大叫:“孫策快下馬受降!陳橫在此!”黃蓋揮鞭迎上。

只見山頭上大旗飄動,又一軍從山內擁出,一將喝道:“笮融在此!”程普綽矛殺上,韓當率兵斷後,祖茂保定孫策而走。陳橫不抵黃蓋勇猛,鬥十合上下,被黃蓋一鞭打爆頭顱,餘眾潰逃。程普亦將笮融戳翻落馬。韓當縱馬挺槍,率軍拼死殺散後隊,迤邐趕上孫策投曲阿去了。

眾人狼狽而奔。約至午後,行至浦陽江岸,看看再無兵趕來,策命權且安歇。祖茂率人上山掘了野菜,打了些山雞回來,眾人打火做飯,乃聚於沙灘之上。策垂淚道:“昔先父亡故,策點淚未流。今見此景,策實負諸公多矣。諸公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孫策。今日身無立錐之地,誠恐有誤諸公。公等何不棄策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眾皆掩面而哭。

忽一艄公搖船劃至,跳上岸來,大喝道:“諸公大好男兒,奈何痛哭耶?”眾人不語,艄公道:“昔日高祖與項羽爭奪天下,數敗於項羽;後九裡山一戰成功,而開四百年基業。勝負兵家之常,諸公何欲自墮其志!”

策見他語出不凡,遂問道:“公乃何人?”艄公道:“某乃丹陽人凌超,字公璜,聞知將軍兵敗,特在此接應。”策道:“我今兵敗,公何明珠暗投?”超道:“將軍雖敗,仍是天下英雄,不失大丈夫氣節也。”策大喜,遂同他一併投曲阿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