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賈文和進獻緩兵計 呂奉先都兵破夏侯

卻說曹操得知策是孫堅之子,當即大笑一聲,催動爪黃飛電,突至陣前,謂道:“賢侄英勇,更勝令尊文臺公。誠為可賀。”策於馬上打躬道:“承蒙曹公廖贊。”

操又道:“我與令尊孫文臺破董賊相識,私交甚好。與令義父劉首義更是情如兄弟。憶昔往日共討國賊,指點江山,宛在目前。賢侄這般好武藝,為何要助紂為虐,同朝廷作對?不如臨陣倒戈,投拜天子駕前,精忠報國,也不辱沒令尊文臺公之英名。”

策道:“我已投袁術,曹公休要多言,可速來決戰。”操溫怒道:“賢侄為何執迷至此?”策道:“你再絮言,莫怪我不念令尊情面!”操大怒道:“狂悖小兒,當真無知。誰可擒之!”

言未畢,身後一騎飛馬而出,大喝道:“許諸在此!”舞刀就砍孫策,策拍馬迎上,二人刀槍並舉,殺約二十餘合。孫策坐騎受力不住,嘶鳴發顫,策虛晃一槍,撥馬便退。操揮兵殺來,兩下混戰半日,各自收兵。

及入城內,術道:“伯符未敗,因何速退?”策道:“我縱是不懼,奈何坐騎力戰多時,承不住力了。”術令左右備一馬來。須臾牽至。

看那馬身長一丈,渾身雪白,虎腹龍頸,神駿雄偉。術指道:“伯符可識此馬麼?”策道:“早聞袁公有一寶馬,乃月氏女王所贈,通體雪白,名曰‘一丈雪’,莫非便是此馬?”術道:“然也,今就將此馬贈於伯符。”策道:“袁公大禮,策怎敢無功而納?”術笑道:“我喜伯符英俊勇猛,何惜一馬耶?”遂並鞍轡送與孫策。

策再拜稱謝,跨馬騎乘,果然縱橫如飛。乃撫摩馬頸道:“真我坐騎也!”眾人皆贊。

這廂曹操回營後,嘆道:“孫策真乃虎將也。卻為何要去助那逆臣袁術,背叛朝廷,正猶美玉落於淤泥之中,誠為可惜。”荀彧道:“我看那孫策心高氣傲,決不是自甘墮落之人,他投袁術必有原因。”

操道:“文若之言有理。孫策縱然兵敗江東,土地盡喪,也應該去投奔劉雄才是。為何卻要助逆賊袁術,真叫人百思不透。”

程昱道:“量一孫策匹夫,主公何其憂哉。那袁術本無謀之輩,縱使再得十個孫伯符,也於大局無損。”操道:“不然,三軍可奪魄,但將軍可奪心也!仲德不見其陣上連斬我數員將軍麼?”

昱笑道:“自古勇者不勝智謀。高祖皇帝乃泗水亭長出身,武藝稀疏。而楚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最終兵敗九裡山,落的個烏江自刎,何也?雖賴淮陰侯韓信十面埋伏之計,歸究還是高祖玲瓏八面,慧眼識人,重用張良、陳平等人。而良、平更是韜略無雙,屢屢獻計畫策。我雖智不如良平,而主公卻有高祖之能,何以羨勇而斷謀乎?”

操道:“仲德所言正是,我險些自誤也。”遂聚眾將議事,操道:“袁術兵精糧足,又得呂布、孫策輔佐,實為勁敵也。諸公皆乃當世英傑,可有良策破敵?”賈詡道:“袁術大軍不下十萬,主公若以正兵擊之,則彼同心協力,急不可下。不如取巧破之。”

操道:“文和有何良謀,速速獻上。”詡道:“袁術、呂布豺狼也。二人均是貪得無厭,反覆無常之輩,久處必不相容。可先用緩兵計對待,然後再用離間計,使其自生內亂。主公靜觀其變,日後二賊相爭,可逐一擊破。”

操喜道:“此計雖慢,卻有妙用矣。”遂遣夏侯惇、夏侯淵、李典三將引兵屯在安溪堅守,不可交戰。自家退守界口。再使人散播流言說呂布欲謀袁術基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一月,流言之計奏效,袁術果疑呂布有不軌之心,遂密召眾人商議,楊弘道:“呂布豺狼之性,見利忘義,此流言並非空穴來風,主公宜早作準備。”

閻象道:“唯恐曹操奸計,欲使主公與呂布相爭,他坐獲漁翁之利。”袁術本無謀,聽二人所言皆有道理,猶是沉吟難決。楊弘道:“主公何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

術惶恐道:“若是如此,呂布斷不可留。可是布向來勇猛無敵,唯恐逼之甚急,反被他害。”弘道:“可擺下鴻門宴,暗伏武士,將他擒殺於酒席上。”術然其說,就欲用楊弘之計。

主簿楊大相伏地諫道:“主公斷不能聽信小人之言,誤中曹操奸計,自絕助臂。呂布雖然反覆無常,但其素仗陳宮之謀。主公若疑他時,不如先召陳宮來詳問,再作區處。”術然之,遂命紀靈速去喚陳宮來見。

靈引二甲士來軍中召陳宮,宮正在營中小坐,忽見紀靈入賬道:“主公有命,請公臺先生速速入城會見。”宮驚問道:“不知袁公相邀,有何緊事?”紀靈道:“不知。只教我來相請。”宮道:“待我知會奉先一聲。”靈道:“唯恐遲了,主公見怪。”宮只得隨靈入府見術。

及入,術指之道:“公臺在家做得好大事勒。”宮疑惑道:“袁公此言何來?”術道:“你欲從呂布反我麼?”宮大驚道:“袁公此言差矣,我與奉先得明公收留,感激不盡,怎會有反心?”

術大怒道:“早有細作與我說了,你休來狡辯。”宮從容道:“明公只聽一面之詞,而絕向日之情耶?那曹操忌憚奉先之勇,特出此離間計,使明公與奉先相互攻殺,他好偷機取勝,明公何不察之?”

袁術冷笑不語,宮瞠目嘶聲道:“明公若不信我,就先斬陳宮首級,我不懼也。”言畢,撩發撥頸。術見陳宮正氣凌然,心中已信了七八分,旋即改容道:“我與公臺相戲耳。”又喚楊弘怒責道:“誤聽你言,險殺公臺好人。”弘唯諾而退。

宮道:“我聞敵將夏侯惇屯兵安溪,直叩汝南咽喉。願明公早思破敵,勿要聽信小人之言。”術道:“這個自然。還請公臺謀劃,與奉先出兵破敵。”宮道:“甚好。但請明公調撥糧草,勿致短缺。”術然之,當即命陳蘭押糧隨行。宮拜辭。

及至軍中,陳宮奏令呂布後,當下出兵直撲安溪來;呂布出陣討戰,夏侯惇閉寨不迎,布縱馬持戟衝到寨欄下,直指城頭,厲聲高罵:“夏侯匹夫,龜生鱉養的,可敢下來與你爺爺決一死戰耶?”氣的夏侯惇咬碎鋼牙,血脈倒流,就要出陣交戰,虧得李典拼死阻攔。

一連數日,呂布率軍耀武揚威到營前罵戰,數番衝到箭樓下,氣勢囂張至極,夏侯惇只是不出戰。呂布見了,乃取弓在手,搭箭往塔樓上便射,箭無虛發,頃刻間射死十數人,唬得營中曹兵盡皆蹲伏,不敢露頭;布又將城上大旗一一射倒。

夏侯惇怒道:“狗賊欺人太甚!”就要出馬,李典道:“主公嚴令在此,元讓欲要違抗軍令麼?”夏侯惇雖然氣急,也沒能奈何。呂布放聲大笑道:“真是能沉住氣。”便叫麾下兒郎一齊叫罵。

兩萬士卒同時開罵,聲勢浩大,煞是壯觀,各種汙言穢語滿天飛,都往曹軍父母姐妹身上招呼,要多難聽就多難聽。曹軍偏裨將校聞之,都來見夏侯惇道:“我等都是血性男兒,豈能任由這些宵小之輩辱罵?請將軍下令開戰,我等萬死也不受恥辱。”

李典道:“他罵任他罵,他罵的累了,就自然退兵。難道還能將咱們大營罵成他們的不成?”夏侯惇喝道:“大丈夫可殺不可辱,豈能任由他們百般辱罵?墮了我軍的威風。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會會呂布這三姓家奴!”

李典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區區辱罵都忍受不了,如何統率三軍?敵軍用這下作手段逼我軍交戰,肯定是有毒計。單單那呂布就無人能敵,出陣迎戰,安能有勝算?何況主公……”

未等李典將話說完,夏侯惇已拔劍架他脖上,道:“一切後果由我一人承擔,主公處我自有分說。待破敵之後,再與曼成致歉。”喝令左右綁了李典,羈在營中。整備兵馬開門迎敵。

近至營門,夏侯淵單騎飛至,惇揚眉道:“賢弟要來攔我麼?”淵道:“兄長若去,愚弟豈有不隨之理。我見那呂布駐兵平野,且軍中多是步卒,可利於虎豹騎兵衝陣。”惇道:“甚好。我先出陣討戰,賢弟率騎兵左右迂迴。”於是計較乃定。

夏侯惇率軍衝鋒,兩軍對殺片刻。呂布率軍就退,夏侯惇拍馬追來,正與布麾下健將宋憲相遇,兩馬相交,戰有十餘合,宋憲抵敵不住,圈馬奔逃。

夏侯惇縱馬追趕,呂布麾下健將魏續接著廝殺,鬥約十合,亦圈馬敗走。夏侯惇不捨,拍馬追之。約行三里地,忽然兩下鼓聲大震,侯成、郝萌引伏兵殺出,登時將曹軍截為幾段,首尾難顧。夏侯惇面無懼色,抖擻精神,舞槍迎住侯成、郝萌廝殺。

三人丁字大戰,約有三十餘合,呂布見夏侯惇越戰越勇,提戟殺來。夏侯惇雖莽,卻也知非呂布敵手,奮力揮槍逼退二人,拔馬就退。

呂布率兵追趕,正遇夏侯淵率騎兵突襲而來。兩軍噗一交鋒,布軍陣腳便鬆動;夏侯惇見機又翻身率軍殺來,布兵漸漸敗退。陳宮見了,令旗一揮,兩翼分出數千弓弩手,盡用長弓硬弩,凌空拋射,曹軍落馬無數。

夏侯淵見狀,忙引騎兵往來衝殺弓手。及至軍前,高順貫甲持槍,大呼道:“雷霆一擊!”只見眾軍皆棄弓持槍高呼:“雷霆一擊!”前排鐵盾抵擋,後排丈二長槍,寒光閃閃,曹軍騎兵見此,一起大驚,前軍急欲勒馬時,收勢不住,盡撞入長槍陣中,死傷無數;後隊馬軍趕上,自相踐踏,陣勢大亂。

七千鐵騎,頃刻死傷大半。夏侯惇看的雙目噴火,只顧衝殺,夏侯淵急攔道:“主公精心打造這七千虎豹精騎,不可盡毀於此。”夏侯惇也知今日之事難為,只能退兵。

忽聞布將曹性大喝道:“夏侯惇休走!”惇聞言回望,一箭正中左眼,痛叫一聲,連忙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帶出,大喝道:“父母精血,怎可棄也?”遂於口內食之,眾皆駭然。

呂布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兵大敗。夏侯淵救護其兄而走,將敗軍退去任城下寨。呂布從後掩殺,斬獲馬匹、物輜極多。猶是大勝,率軍回見袁術去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