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賈文和先機破敵 董仲穎大戰邊章

卻說劉雄施勇斬了霍霸,董卓揮軍大勝一陣。李儒道:“不可與賊喘息之機也!”卓深然之,次早就匯合劉雄兵馬,一同直抵稷山寨門口叫陣。

兩軍相對,各自陣勢儼然。賊首王國催馬出於陣前,高叫道:“請董仲穎答話!”董卓全身披掛而出,道:“逆賊有何見教?”王國哈哈大笑,道:“仲穎今日官居高位,罵我逆賊乎?昔年仲穎在岷縣劫舍遊俠之時,豈非草賊乎?”

卓見他揭自己短處,大怒道:“誰人與我拿下王國逆賊!”陣中張繡飛馬挺槍而出,王國未及點將,身後早飛出一將,身高八尺,雄壯挺拔,揮舞青銅槊撞出陣來,大喝道:“扶風馬騰在此!”二人就在陣中廝殺,大戰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董卓見張繡不能取勝,將令旗一揮,左右兩邊,胡軫、徐榮各引騎兵殺出。賊將韓遂、成歷亦揮軍殺來。兩邊廝殺了半日,不分上下,各自收兵。

及入營內,賈詡謂卓道:“我日前見賊軍屯兵之地低窪,而稷山之南有一高嶺,可以屯兵。若能遣一將駐軍山頭,可盡觀賊情也。”卓大喜,遂引眾將來看。

卻見山上旗幟隱隱,李儒道:“賊軍知此嶺重要,已經派兵駐紮。”賈詡看了半晌道:“我料此山守軍不過數百。”眾人不信,遂遣斥候去打探,斥候去不多時便返,言嶺上止有六七百軍士把守。眾人方信賈詡料敵先機之能。賈詡道:“既是賊兵已知,卻好將計就計。”

卓問何計?詡道:“可先差兩員勇將屯在半山埋伏,再令一將屯於山頂,多備弓弩。若賊軍至,先使山頂上的放箭射之,待賊軍疲憊之後,便放號炮為信,半山的再出兵擊之,賊必破也。”

卓大喜,回顧道:“誰敢領兵出擊。”華雄、王方應聲而出。賈詡道:“二位將軍均是性情剛烈,不能同往。”劉雄道:“我二弟關雲長智勇兼備,可以勝任。”遂叫雲長上前,眾人見雲長英雄模樣,盡皆稱讚。

遂遣關羽、華雄二人引軍伏在半山,又遣徐榮、董旻二將領兵多備強弓檑木攻佔山頂。當夜二更,徐榮、董旻二人悄然直殺上山頂。

山上乃韓遂部將楊秋率數百軍士把守,當見官軍大隊攻來,只能棄山而走。楊秋引軍逃回,告見王國,說官軍搶了山嶺。國怒道:“彼佔了先機,盡窺我軍虛實,不可不奪回也。”韓遂道:“此必是官軍毒計,他沿途有埋伏。”王國道:“賊有埋伏,我何懼之?我有大將宗堅,力敵萬人。”遂遣宗堅率軍圍困住山嶺。

董卓在營中見賊將宗堅率兵圍山,指之道:“誰敢先去迎戰賊將?”張繡、張濟叔侄飛馬出陣。宗堅老遠見兩騎奔來,偷偷拈弓搭箭,瞄準張濟便射。

張繡大叫道:“叔父,小心暗箭!”張濟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將盔上紅纓摘去。濟大怒道:“狗賊無恥,敢放冷箭偷襲!”遂綽槍直衝,不料宗堅又是一箭射來,正中張濟右肩,濟吃痛墜馬。宗堅捻雙刀便來砍,張繡急忙揮槍隔開,截住廝殺。戰了三十合左右,張繡料敵不過,護了叔父,撥馬奔回。

宗堅見二人落荒而逃,卻不追趕,繼續圍著山嶺,喝令眾軍向山上強攻,徐榮指揮亂箭射下,賊軍舉步難行,只能退守山下。宗堅大怒,在山下百般惡罵,罵的不堪入耳,華雄幾番就欲衝下山來,皆被關羽按住。

此時正值七月天,酷暑難當,山下賊軍沒個遮陰納涼之所,待到午時過後,都曬的頭暈目眩,疲憊不堪,多半下馬休

息。忽聽山上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關羽一馬當先,飛奔到宗堅面前,大吼一聲,胯下棗紅馬人立而起,手中的青龍刀對著宗堅兜頭一刀。

宗堅忙舉起雙刀招架,不料關羽刀法奇快,已從他雙刀縫隙之中劈了下去,順著鼻樑斜斜的切了下來,砍下半截臂膀。宗堅一聲不吭的墜馬而死。眾賊軍見雲長一刀便斬了被主上依為心腹的大將宗堅,個個嚇的肝膽俱裂,四散潰逃。關羽引軍從後追殺,繳獲馬匹旗幟極多。

敗軍回報說宗堅被官軍一個長髯紅臉的大將一刀斬了,王國大驚道:“官軍勇將何如此之多?”韓遂道:“官軍勇猛,大王且不可再出戰。”王國道:“為今之計,只有求邊章大王兵馬來援。”遂遣使者去邊章那裡求救,邊章得了告急書信,即點三萬兵馬與大將李文侯前來助戰。

王國得了邊章援軍,一掃前日頹廢,引軍前來下戰書,約定交戰。董卓得了戰書,聚眾商議。李儒道:“邊章乃西涼悍匪,今提精兵數萬匯合賊首,主上決不可輕敵,當避其鋒芒,然後緩緩圖之。”

董卓擺手大笑道:“邊章之能,我豈不知。他乃金城人氏,少年時我與他結伴遊俠西涼,後來他歸附西羌人手下效力,就此多年不見。他雖有些武力,但性格跋扈狂妄,不足為慮。今敢提兵來與我交戰,我當一鼓破之,免生麻煩。”遂提兵來戰邊章。

劉雄道:“明公乃三軍之主,怎可輕動?某雖不才,乞本部兵馬為前鋒,先與賊交戰,以挫賊人銳氣。”董卓聞言,把眼看李儒,儒道:“博望候勇武,正好為先鋒。主公可引大軍為其接應。”卓遂命劉雄為前鋒。

劉雄得令,率軍疾馳而行,前行不過十餘里,便撞上邊章大軍。邊章拍馬上前,看官軍個個威風凜凜,不敢輕視,王國指之道:“那個黃臉拿棒的斬了我手下大將霍霸,那個紅臉長鬚的殺了宗堅,這二賊著實可恨。”章暗暗稱讚。

遂令李文侯出馬挑戰,文候拍馬而出,大喝道:“兀那朝廷的走狗,那個先來領死。”張飛聞言大怒,就要出馬,李嚴道:“不勞三將軍出馬,看我斬他。”綽槍上陣,兩個鬥了三十餘合,李文侯敵不住,邊章麾下北伯玉看了,綽刀殺出相助。三人丁字馬轉圈廝鬥,又鬥了十幾合,李嚴難擋二人武勇,廖化舞刀助陣。

王國道:“不可與賊軍拼將,當速速進兵。”遂令擂鼓大進。賊軍數萬之眾,蜂湧殺來。劉雄在河東經營兩年也就只一萬五千人馬,如何擋的住,急令鳴金撤退。

王國正要下令追擊,韓遂道:“此路賊軍兵少,唯恐誘敵之計,不可窮追。”王國從之,遂令大軍緩緩推進。行不數里,前方旌旗招展,董卓率軍奔來,兩下一字排開。

邊章縱馬上前,叫道:“請對陣主將答話。”董卓催馬而出,答道:“邊永堂,你有何見教?”邊章笑道:“我聽說仲穎這幾年在朝廷當走狗,官運享通,可謂是平步青雲。”

卓心頭雖怒,面上作笑道:“我不及永堂你,當年你拜西羌人為義父,借他的部曲勢力,也是混的風生水起。”章大笑道:“未知仲穎身居高位多年,武藝可曾落下否?可敢與我一戰!”

董卓雖然身為朝廷封疆大吏多年,體態肥胖,可武藝卻依然不曾荒廢。當年他及冠之時,也是名震西涼的俠客,他仗劍獨行,遊走八荒,人皆爭先仰慕追隨,而他家徒四壁,便宰了心愛的坐騎來款待來客;追隨者大為感動,聯名舉薦他任郡內都尉。他從軍之後,驍勇善戰,數番擊退羌賊。朝廷賞賜他三百黃金,九千匹絹,他全都分賜給

部下,因此深得軍心。

當下他見邊章在三軍陣前激他,頓時豪氣幹雲,從董旻手中討了杆青銅馬槊,就要出陣。華雄道:“主公休中他激將之法,還是由末將代你出陣。”董卓沉吟不語,雙眼直盯著邊章。

章見他雖綽槊在手,卻不出陣,當下就直奔到陣前,以槍尖指之道:“仲穎若是懼了,大可讓你手下為你出陣便了。不必如此勞神。”卓大怒道:“某豈懼你!”催馬出陣,二人槍槊相交,董卓雖然身法笨搓,轉身極慢,但力氣卻是極大,邊章硬接了他幾槊,就已虎口震裂,雙臂發麻,再也不敢硬抗,只能遊走側擊,二人鬥了五六十合後,各各退出戰團。

邊章拱手道:“與仲穎兄一別經年,兄依舊英雄了得,誠為可賀。”卓回道:“彼此,彼此。”便拉轉馬頭,猛然大喝道:“誰與我斬了邊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飛早看的心癢,當下催動烏龍賽風駒,揮舞丈八蛇矛槍,撞出陣來;邊章麾下北伯玉挺刀殺出,兩馬盤旋交錯,鬥過三合,張飛一招野馬分疆,將北伯玉挑落馬下,飛下馬割了首級,懸於馬首,再上馬馳騁來回,大吼道:“燕人張飛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賊軍震怖,面面相覷,皆不敢出。

飛連問三聲,無一人迎戰,不由大笑道:“既不敢交戰,則興兵前來,所為何耶?”當下兩腿一夾馬腹,那烏龍駒長嘶一聲,四蹄飛奔而來,直撞入賊軍叢裡。邊章大驚,身後副將宋常上前阻攔,只一合被蛇矛貫穿咽喉,噴血而死。劉雄唯恐張飛有失,令擂鼓出擊,官軍吶喊突進,賊軍不能抵擋,紛紛後退。

劉雄、關羽、李嚴、華雄、牛輔、董越、段煨、胡軫等無不是勇貫三軍之輩,當下個個施展渾身武藝,殺的賊軍鬼哭狼嚎。邊章見官軍如此勇猛,只得鳴金退兵,暫避鋒芒。官軍追殺十餘里,斬首過萬方回。

敗軍回到營中,邊章道:“不想官軍如此勇猛,絕不可出戰了,當深壘高壑,以為持久之計。”王國道:“官軍連勝數陣,也只有堅守為上。”於是令眾軍在寨前深埋鹿角、挖掘陷馬坑,安排強弓硬弩,只作堅守之狀。

且說董卓連勝數陣,次日又親率軍馬前往挑戰,就令華雄去交戰,華雄在陣中罵了半日,賊軍只是不出。翌日,又去率軍挑戰,賊軍依舊高掛免戰牌,閉門不出。

董卓回營,召集眾人商議,李儒道:“賊軍畏懼主公威名,因此不出。明日可換一偏將去挑戰,主上卻暗伏兵馬在左右。”董卓從之。次早就叫李肅引五千步軍,到寨門口叫陣。李文侯在箭樓上看了,回去稟報邊章道:“來將是一無名下將,大王可出戰擒之。”邊章道:“此必誘敵之計,不必理睬他。”

李肅在營外叫罵到日頭偏西,方才怏怏而回。歸見董卓,備說詳細,董卓道:“如此,沒奈何了。”李儒道:“明日卻請博望候出馬去挑戰。”卓擺手道:“博望候兄弟勇猛善戰,那他更不會出兵了。”儒道:“不然。或許有準。”

卓遂不解其意,卻看李儒面有喜色,就遣劉雄出馬。次日劉雄率軍前來叫陣。邊章便喚來馬騰、韓遂道:“你二人引兵去與官軍廝殺,只需敗,不需勝,就把他們引進寨裡。我這裡有計破他。”馬、韓二人領命去了。兩下廝殺了片刻,馬騰、韓遂引軍就走。

劉雄率軍追到營門前,卻不進寨。只在營外候著,邊章也不敢出兵。兩下對峙到午後,雄率軍回去。邊章嘆道:“賊人不但勇猛,並且頗識兵法。”遂傳喻全軍只要堅守,敢妄自出戰者,皆斬!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