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田豐用計破張燕 文丑追襲戰趙雲

卻說潘鳳日前逞勇大敗黑山軍,斬首萬餘,賊軍震怖。當夜田豐又來諫道:“眼見我軍白日裡大勝,士氣高漲,而賊軍心驚膽寒,何不就乘夜去劫他營寨?”

鳳道:“賊兵日前雖敗,其勢依舊甚大,必然夜裡守備嚴密,劫寨如何能有把握?”豐道:“賊軍寨欄扎的緊密,卻不正是給我們施展火攻之妙?況且兵法運用之妙,本來就不可拘泥。臨機決斷才是王道,墨守成規往往耽誤良機。”

潘鳳思略了一番,點頭道:“元皓先生所言正是。既如此,可教張合、麴義兩個各引兩千悍勇步卒,到夜半三更拔除鹿角,趕殺放火。

再叫文丑、顏良二人各引兩千輕騎衝殺接應。我日前左肩受了傷,就和元皓先生守寨。”田豐道:“潘將軍佈置的果然十分周全。”於是就喚來眾將,一一吩咐了計策。眾將各自依計準備。

及至三更時分,張合、麴義兩個各引了兩千步軍,潛入賊軍左寨裡來,四下放火,恰巧北風呼嘯,刮刮雜雜的將火頭吹起,頃刻就在賊軍左寨裡蔓延開來,大火燒的漫天通紅。

那賊軍料想官軍白日裡大勝一陣,必然要開慶功大宴,怎會再冒死劫營。此時見了火起,都從睡夢中驚醒起來,到處驚擾亂竄,被張合、麴義引的步軍來回衝殺,大刀長戟,殺得屍橫遍地。

右寨陶升、於毒起先驚覺起來,急忙趕來救應,張合、麴義兩個見賊軍殺來,招呼步卒回頭便撤。陶升、於毒大怒,引兵就追,行不數里,兩側鼓點大作,顏良、文丑從黑暗裡引著起兵撞出來,陶升猝不及防,先被文丑一槍戳死,於毒回馬就走。

張合、麴義再引步軍回頭殺來,三面夾攻,賊軍大敗,四散潰逃。及張燕引大隊軍馬趕來時,官軍早撤走了。文丑回到軍中,將陶升首級來獻,潘鳳大喜,令將軍功暫先記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次早,潘鳳率軍再來叫陣,賊兵閉寨不出。鳳就叫文丑用槍頭挑著陶升首級往賊寨前罵陣。張燕聞之,登箭樓看時,只見文丑挺槍躍馬,挑著陶升首級於寨前往來馳騁,不由大怒道:“狗賊欺人太甚!”就要出戰,其麾下軍師畢勇基道:“賊軍士氣高漲,連勝兩陣,此時出陣不妥。左髭丈八和矛大石兩位渠帥就在那寸芒山和八寶山駐軍,大王何不召來援救,一同拒敵?”

燕道:“師公所言不錯。”你道張燕為何稱他為師公?且看書中暗表,這畢勇基字子達,乃荊州襄陽人氏,自幼父母早喪,由祖母撫養成人,他好讀書,善言辭。十八歲便舉孝廉,得廷尉秦爍賞識,保舉入朝為官。

後因得罪宦官被罷了官職。由此出家為道,棄文習武,雲遊天下,號飛泉道人。這張燕乃常山真定人,本名姓褚,因剽捍勇武,敏捷過人,故人稱為飛燕將軍。

他當年拜在關西大俠九指箭魔馬月童麾下學藝,後來藝成闖蕩江湖之時,在張掖被馬匪捉住,將他吊在雪天裡,一面喝酒,一面用馬鞭抽打他,先肆意侮辱他之後,再將他活活凍死。後來馬匪們喝的酩酊大醉,張燕施展鐵板橋絕技,用腳慢慢的解開了繩索,搶了匹馬逃到山上樹林裡。

馬匪大舉搜山,有一個豫州登封縣人

叫黃大奎,綽號黃龍,他見張燕膽略不俗,仗義收留他,將他藏一口深井裡,用桃穗杆讓他銜在嘴裡,微微露出水面,幫助他呼吸。終於避過馬匪的追擊,張燕由此躲過大難,他見黃龍智計過人,便拜黃龍為師,學習兵法韜略。

不過兩年,西羌人進犯涼州,戰火肆虐,黃龍便帶張燕四處雲遊,有一天兩人走到朝歌,碰到個雲遊道人就是畢勇基,黃龍與他攀談一番,覺得他更是謀略無雙,便拜畢勇基為師,三人就隱居在那黑山之上。

後來黃巾之亂爆發,張燕就組織難民響應,因他為人義氣,本領高強,又得黃龍和畢勇基在背後出謀劃策,屢次殺的官軍大敗,因此聲名鵲起,黑山一帶所有的山匪草寇都來依附於他。

但張燕現在雖貴為十四部黑山賊首領,卻一直稱呼黃龍為師父,畢勇基為師公,對他二人禮敬有加。張燕當下聽了畢勇基之計,一面令軍馬固守營寨,一面遣快馬去寸芒山、八寶山調兵。

文丑罵了半日見賊兵不出,乃圈馬回稟潘鳳,鳳道:“賊既不出戰,我軍只有強攻了。”便要喝令攻寨,田豐攔住道:“賊首張燕既不出戰,肯定是求救兵去了。眼下只有寸芒山的左髭丈八和八寶山的矛大石二人離的最近。將軍且先收兵,我用計勝他。”潘鳳知他素來智略過人,便收兵回營。

及進大帳,田豐叫取來地圖攤開,眾人圍住觀看,豐指之道:“左髭丈八若從寸芒山起兵來救,只有兩條路可走,一由康平大路走,二由茂林小道走,我料丈八必會從茂林小路奔來。可命一將引軍埋伏在山林左右伏擊。”

潘鳳道:“若是丈八不從茂林小路走,該如何應付?”豐呵呵笑道:“丈八為人勇而無謀,貫使些聰明勁,他恐我軍在大路上設伏,必然從小路而來。”又指著地圖道:“矛大石在八寶山上,他若起兵來援,定然會捨棄旱路而走水路,我料他必從蟠龍江渡水而來。可命一將伏在蟠龍江南岸,待他半渡之時擊之,必能破敵。”

潘鳳看了,點頭讚道:“元皓先生謀劃如此周密,真當世智者也!”當下就令張合引軍去伏在茂林小路,顏良引軍伏在蟠龍江南岸。再令麴義引一軍四下接應。自家與文丑引剩餘兵馬,每日都來寨前搦戰,卻不強攻。

這左髭丈八在寸芒山上得了訊息,急急點起軍馬就往常山來,直奔茂林小道,行止半道,忽然林中棒子敲的亂響,亂箭如雨般射來,前軍倒了一片,張合引軍殺出,大殺一陣,丈八敵不過張合,又見中了埋伏,只能率軍撤退。張合追擊十數裡,斬首數千。

這廂矛大石也得了張燕文牒,率軍直撲蟠龍江。左右問道:“水路難行,船隻急備不齊,大帥不如繞道走旱路。”矛大石道:“繞道大路而行,多是山嶺險地,官軍狡詐,唯怕中了他埋伏。”於是下令渡水。士卒沿河尋得船隻,爭先渡河。

顏良奉了將令,正伏於對岸山林中,聞得對岸人聲嘈雜,乃登高望之,只見賊兵紛紛爭渡而來。良大喜,待半渡之時,就令鳴炮擂鼓,率先殺了出來。

矛大石方棄船登岸,正欲整備已渡之軍,忽然聞得炮聲響起,急忙來看時,只見官軍撲天蓋地殺來,急引軍倉促來戰。顏良一馬當先,刀砍箭射,賊軍擋者披靡。矛大石打

起精神,挺槍驟馬來迎,鬥無五合,大石不敵,拔馬就走。顏良從後趕來,一箭射中大石後頸,大石慘叫一生,跌落江中,生死不明。其餘賊軍見主帥落水,紛紛四散潰逃。顏良引軍乘勢追殺,直殺得賊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顏良得勝後,回營稟報潘鳳。田豐道:“前計奏效,後計我已謀好。”眾將問道:“計來安出?”豐道:“兩處賊軍皆敗,訊息還未傳至賊主營內。可令一將率兵偽裝山賊敗軍,乘夜去投張燕大寨,然後放火為號,兩下呼應,賊可破矣。”眾將聞言大讚妙計,當下乃令麴義率三千軍扮作山賊敗兵,連夜繞過後山去投張燕大寨。

麴義得令而行,半夜乃至賊帥雷公寨前,就令人叫門,守寨士卒聽到,便問道:“你等是那個山寨人馬?”眾人喊道:“我等皆是寸芒山跟著丈八大帥來援飛燕大王,半路遭了官軍埋伏,丈八大王撤回寸芒山去了。我等被追擊的無處可去,特連夜翻山來投,乞望收容。”守門賊卒不敢託大,乃報入雷公。雷公不以為意,遂令悉數放入寨中,自家親引隨從來往巡視。見麴義等人口音與自己麾下兒郎相同,遂不以疑,盡數編在麾下。

來日夜裡,星月無光,北風呼嘯,麴義便引心腹將士,就在連寨裡放起火來。頃刻之間烈焰騰空而起,四下蔓延開來。雷公正欲解衣就寢。忽聞寨中慌亂,士兵來報說寨中四處起火。

雷公急披掛綽刀上馬,出來觀看,但見四下大火沖天,照得一遍通紅。雷公急謂親兵道:“中賊奸計了,恐怕這火就是日前那夥賊人所放,你快去通知飛燕大王速定對策。”話猶未了,忽聽周遭殺聲大喊,自家士兵往來奔走,亂作一團。

雷公急引兵冒煙殺來,正碰到麴義,雷公登時大怒,舉刀便砍,麴義揮戟招架,二人就在火光裡戰了四五十合,麴義漸漸抵不住,圈馬就走,行無數步,一將綽槍飛馬而來,大喝道:“狗賊哪裡走,飛燕在此!”張弓就射麴義,後有官軍看了,大叫道:“麴將軍小心暗箭。”麴義聞言,急忙閃頭躲避,一箭射中肩頭,吃痛墜馬。

張燕縱馬挺槍就戳;眼看槍至喉頭,忽一將舞槍擋開,麴義慌忙跳上馬背逃走,回頭視之,來將正是文丑,截住張燕廝殺,二人鬥了十幾合,畢勇基奔來喝道:“左寨張合引軍殺來,右寨顏良引軍突襲,潘鳳揮軍從正面攻來,辛毗從城裡殺來,四路不知有多少人馬。還請大王速速退兵。”張燕心知敗局已定,不敢用強,乃虛晃一槍,引敗軍沿茂林小路向寸芒山上而走,只留雷公斷後。

官軍大獲全勝,潘鳳傳令打掃戰場,招納降卒。正此間,忽有軍卒急來報說:“文丑將軍前去追襲黑山敗軍,沿路遇一員小將,引數百騎來戰,文將軍正與那小將廝殺。”潘鳳聞言大怒,急引眾將追來。

及至陣前,就見那小將白袍銀甲,駿馬長搶,正與文丑惡戰,醜力不能擋,身中數槍不退,反越戰越勇,暴喝如雷,那小將威風抖擻,一杆槍使的出神入化,宛如銀龍入海,翻雲覆雨。

顏良眼看再過片刻,文丑非斃於槍下不可,當下就欲提刀助戰,那小將見狀,大喝道:“你等只管一齊攻上,常山趙雲何懼!”顏良大怒,提刀衝上陣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