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雲山滄海渡他鄉 躍馬雷霆定君心

且說魏軍各營將士十去七八,陳騫在風陵渡大寨聞蜀軍殺來,嘆謂眾將道:“手裡無兵,縱有孫、吳之才,管、伊之智,亦回天無術也。”程武道:“吾等祖輩皆是魏家老臣,若為敵擒,必受其辱,不如拼死以全忠義之名。”言訖,整合了千餘兵卒前來迎敵。

蜀軍大將魏延率軍衝上,四下圍住,令軍士齊聲大喊:“陳騫小兒,快快歸降!”喊聲起伏,片刻之間,又聽戰鼓雷動,西、南二方吶喊聲起,向寵、霍駿各引軍馬殺出。剩餘魏軍見狀,頓作鳥獸散,紛紛丟下兵器,四下潰散。頃刻之間,隊伍中稀稀羅羅,全然不成陣勢了。

魏延立馬仗刀大笑。程武一介文士,不由看得眼中噴火,提劍去並魏延;兩馬相交,只一合,魏延大刀蕩過,將程武手中長劍磕飛,再一刀砍下馬去,口裡血沫橫飛,眼見不活了。陳騫望見嘆息垂淚,正此時,忽見東邊衝出一騎,乃許儀也。

許儀見程武陣亡,咬牙切齒,匹馬舞刀,直衝魏延。兩個雙刀並舉,戰了五十餘合,魏延雖然刀法精熟,看許儀詐若瘋虎,捨命亂砍,心下也暗自驚悚,於是把刀一收,回馬便走;許儀含恨趕來,魏延看得清楚,忽然回身一刀,正劈中肩頭。許儀虎吼一聲,翻下馬去;蜀軍士卒見許儀落馬,數十人一起圍上,刀槍亂槊而死。

陳騫仰頭嘆道:“大魏復國無望,奈何天意乎?”連嘆三聲,拔出寶劍,自刎而死。有詩嘆道:

“少時俊傑有奇名,扶危烈火震宛洛。臨亡只嘆有天意,忠魂滿腔惜奈何!”

陳騫即死,止留王榮、史靜屹立中軍,魏延拍馬上前道:“二公何不早降,留下有用之身,建功立業。方不負平生所學!”史靜道:“吾二人久侍大魏,今番若降,恐遭天下恥笑。”

魏延笑道:“豈不聞良臣擇主而侍,良禽擇木而棲;況且天下尚乃劉漢江山,公等祖輩皆食漢祿,何恥之有乎!”二人聞言,長嘆一聲,遂下馬歸降。

再說曹仁在帳內,聞一夜間軍卒散去了大半,茫然失措;斥候先報蜀將太史慈、陳到、黃敘、馬謖等引軍圍住營寨,片刻就要攻進;又報陳騫兵敗自刎,許儀、程武陣亡,王榮、史靜降敵;再報士匡、士徽率嶺南軍馬今早撤回交州去了。

曹仁嘆息道:“天命不可為,大魏復國無望也!”典滿道:“大將軍休出此言,當速整兵突圍。他日再糾兵復來。”沙摩柯亦道:“嶺南雖小,地方千里,健兒數萬,亦足爭霸也!願大將軍速做準備突襲,隨我進山中躲避,他蜀軍能奈何?”眾人一起都勸。

曹仁道:“公等隨我征戰四方,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相情甚厚。今蜀兵勢大,回天無力耳。眾公可迴歸故里,奉母養妻,安度後生。”陳群道:“我等皆去,將軍當如何?還是早做突圍準備為妙。”

曹仁道:“天意亡大魏!我曹仁督軍四方,結連慘敗,又有何面目見先皇武帝與地下哉?”言訖大哭,眾人見之淚下;曹仁哭了一陣,忽起身道:“公等皆當世俊傑,可速速突圍而走。此非懦弱畏死,乃是以圖將來。請公等勿要耽擱!”眾將欲再勸,曹仁大喝道:“吾意既決,公等勿須多言!”眾將強忍悲痛,才各自去了。

曹仁見眾將走了,卻不緊不慢,先去了甲冑,拔出長劍在帳內自舞了一回;舞罷,立在大帳門首。不過一刻,蜀兵衝入營內,四下圍住;太史慈出馬勸道:“曹子孝,如今勢孤,不如歸降!”

曹仁悽然笑道:“唯身殉社稷,以全忠名。若是首鼠兩端,以求偷生,豈不枉為人哉!”太史慈回頭大喝道:“生擒曹仁!”蜀兵各握兵器,緩緩朝曹仁進逼,曹仁哈哈大笑,返身入

帳內,舉火點燃大帳,只見菸捲沖天,狂火猛燒,將這位曹家四代良臣,大魏最後的屏障捲入烈火的懷抱。

曹仁自幼好弓馬騎射,少時不修行檢,及至長成為大將,則變得嚴整,奉法守令。從曹操多年,南征北戰,精通防守之術,為大魏立下汗馬功勞。後有詩嘆道:

“漫漫雄威氣更驍,力扶四殿冠群僚。忠臣義勇超今古,鏗鏘聞名有曹仁。”

再說那日蔣幹奔往交州去找士壹借糧,其侄士幹道:“那曹仁屢敗於諸葛亮,叔父不可只顧與他糧草。”士壹道:“既與他聯盟抗蜀,如不予時,豈不有失名望。”

士幹道:“吾士家久立足嶺南,皆因左右逢緣;叔父若一味鼎立支援曹仁,若曹魏兵敗,蜀軍興師問罪而來。我嶺南如何抵擋?”士壹頓悟道:“賢侄說開大計,卻是我老糊塗了。”

士幹又道:“不只不與他糧草,伯父還需速詔我士徽兄長回交州。想那曹仁沒有糧草,不久必敗,兄長在軍中豈不危險。”士壹然之,於是修書一封,遣小校送去,直言心痛病犯,命不久矣云云。這蔣幹在城內心急如焚,每日督促糧草,士壹只是前後支乎。

這一日蔣幹直入士壹府邸討要糧草,士壹推脫道:“前番吾兒助陣之時,帶了許多糧米。今歲不曾豐收,安有餘糧。”蔣幹驚聞,大怒道:“士威德老匹夫,汝欲陷我大魏十萬軍馬於不顧麼?”士壹見蔣幹發怒,就叫家丁將他趕出府去了。

蔣幹一路大罵士壹無義,又尋不到糧草,只得奔回長沙,行至半道卻見沿路敗軍甚多,乃尋軍卒問之,告道陳騫敗亡,曹仁自焚。幹聽聞之後,驚跌在地,大哭道:“大魏亡國也!想先祖孟德公,起兵四戰之地,征伐一生,方有此基業,不想一朝俱廢!”坐地痛哭半日,涕淚俱下。至晚無處可去,尋到山中五溪密林了,不知去向。

再說魏軍眾將奔回交州,面見魏主曹霖細言請罪。魏主聞曹仁自焚,泣道:“曹大將軍乃祖宗遺留宿臣,卻也去了。”曹泰放聲大哭,抬眼看見士壹也在殿內,心頭火起,大怒道:“想是這老匹夫不發糧草,方害我父兵敗自焚,著實可恨!老賊,吃我一刀!”

拔劍來刺士壹,士徽舞劍抵住,曹爽、曹肇也拔劍來,那邊士幹、士虎亦拔劍而起,一時間劍拔弩張。

程昱一把拉過曹泰,劈手奪了武器,棄於地下,謂士壹道:“今日之事,實在愧對威德公。當初要不是威德公收留吾等,恐大魏早滅了。只因曹泰賢侄一時激憤,開罪威德公,還望恕罪。”

士壹笑道:“仲德嚴重了,何必如此客氣?曹泰賢侄男兒心性,血氣方剛,何必再說其他。只是這蜀軍大勝,不日必要來取交州,我交州兵微將寡如何抵擋。還望仲德費心謀劃。”

程昱聞了,嘆道:“軍士多半奔回中原去了,基業也丟了個乾淨,只怕再無面目征伐。老夫當勸陛下遠走高飛,或泛舟遠洋,安度餘生也!”魏家眾將聞了程昱如此說,皆大驚道:“仲德何出此言,忘卻家國之恨也!”

魏主曹霖泣道:“想太祖昔年創業之初,亦頗多窘境,未嘗如此絕望。今日王師雖然挫折,卻未如當初險惡,何以自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程昱拜道:“太祖才學膽略,空前絕後。昔年敗時,實乃天下群雄割據,頗多時運。如今天下格局略定,而轉遭大敗,中原基業,盡皆淪喪,手足肱股,折損殆盡。縱使苟延殘喘,豈有勝算?若真要空懷豪情,爭霸天下,不過是自尋禍端!況且天道大勢,不在我身,人力強為,何得逆轉!”

夏侯存喝道:“程大人何出此愚言!忘卻我魏人血性乎!”程昱瞠目道:“老夫乃太祖從龍之臣,一生為大魏盡心盡忠,吾兒程武更隕於王事。如

今大魏將亡,何人哀過老夫。只是這天下已無吾等立錐之地也!”陳群道:“既在中原基業盡喪,卻也不妨他國安身。”

士壹亦道:“老夫聞自交州先往南走五百裡,翻過大山,再折向東,有兩千裡路程,有一處名叫陀羅州,廣有土地料脈,此處未通王化,諸公可前往取之,尚足為尊也。”

程昱作揖道:“多謝威德指點。”士壹還禮道:“公等若去,一應輜重糧食、軍械、馬匹、衣物,在下自當竭力供奉。”魏主曹霖道:“諸位既然謀劃已定,不可久留,宜早行之;免得被蜀軍逐之不及,壞了性命。”

言未及,只聽曹爽大哭道:“末將父弟皆赴國難,願乞留故國,守祖宗墳墓。望陛下恩准。”曹霖道:“是大魏愧對諸卿,曹昭伯有此請,朕豈不允乎。”

董昭道:“臣年老多病,恐不能遠行,乞願回鄉養老。”曹洪亦道:“臣已是殘廢之人,亦願留本土了卻餘生。”魏主允之,並厚饋金帛,三人各灑淚別去。

魏主乃引程昱、陳群、曹泰、桓階、桓範、典滿、樂琳、夏侯存、王凌、曹肇等宗族將佐並前後軍卒三千餘人,及招募民夫、家眷、軍民老小,合計萬餘人,擇日遠行。

臨行時,程昱老淚縱橫,面北而拜:“此去雲山滄海,恍恍無期!老臣愧對武皇帝也!”放聲大哭,眾人苦勸方止。程昱起身用錦布包了一兜黃土,手指北方,謂眾人道:“此去渺渺茫茫,吉凶難定。勿論何時,勸公等寧念故國一寸土,莫愛他鄉萬兩金。早晚銘記我漢人血性!”眾人聞說,皆動情傷思,垂淚不止。

大隊拖拖拉拉行奔半年有餘,終到陀羅州。此地只有土著,未服王化。魏主曹霖著曹泰、典滿、樂琳為將;程昱、陳群、桓階為臣,征服當地土著,建設城郭,繁衍生息;又教土著耕種紡織,畜牧養殖,漸漸把陀羅州經營成世外桃源,此為後話。

再說諸葛亮知陳騫自刎,魏延招降了史靜、王榮,親自接見二人,大喜道:“二公所率皆魏國精銳部隊,可見二位確有真才,往後需好好盡力。”少不得一番勉勵。

次日又知曹仁自焚,魏軍全線崩潰,於是分兵攻打各處營盤:魏延攻長沙,太史慈攻零陵,姜維取桂陽,陳到取衡陽,黃敘取蒼臺,馮習取鬱林,不過半月,數郡皆平。

孔明自引大軍南進直逼交趾,士壹率兄弟子侄開城投降;魏延諫道:“交州士家素無信義,多次反叛,不如……”孔明道:“士家在交州樹大根深,只可撫其心,緩緩圖之。”於是重賞士壹,即刻上表成都,加封士壹為靈武大王,使其永鎮交州。更加封士徽為安北將軍,關內候,到蜀軍陣中效力。士壹泣謝道:“多謝丞相大德,老夫子子孫孫皆感皇恩。”

可嘆曹魏宗族老臣力扶危主,割據荊南,前後不過兩年光景,盡作蜀軍歇馬之處。至此魏亡於蜀,前後歷三帝,十二年也。時為公元231年秋。後人有詩讚孔明道:

“羽扇綸巾揮手間,五番妙策制強敵。翻雲覆雨雷霆勢,躍馬旬川平交荊。”

孔明一面吩咐盡數厚葬曹魏死難將臣,將各部所俘虜降卒,老弱者釋放回家,精壯者自收編入伍。一面教各路將領歇息一月,退兵江陵。

且說蔣幹當日奔往五溪去了,潛在山裡,暗自集結越軍壯士,以圖大事。忽聞魏主臣將盡皆釋兵遠赴他國去了,悲憤滿腔,泣道:“帝王失志而遠遁,此為人臣之大恥也!”嘆息了幾天,奔回老家九江。

而後蔣幹潛研儒學,雲遊天下,講學收徒,終成天下名士,壽八十六而終。正是:釋解權謀奮心修,獨居長生笑白頭。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