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兩分天下萬民頌 聚賢觀星曉天數

卻說孔明剿滅南魏,兵屯江陵。乃上奏蜀主劉備,表奏魏延為荊州刺史,馬良為別駕領江陵太守,馬謖為襄陽太守,領陳到、黃敘、馮習、霍駿、向寵、史靜、王榮等將鎮守荊州;自引其餘諸將回成都。臨行囑魏延、馬良道:“吾去之後,公等要勤政馭下,善撫居民,勿失農務;亦不可將兵士荒廢。”二人領諾。

大軍行至德陽,太史慈染病不能隨行,孔明便命慈入城養病,留太史享照顧,繼而行軍。

成都軍民得之大勝,皆夾道歡迎,蜀主劉備排鑾駕出郭三十裡迎接,下輦立於道傍,以侯孔明。孔明慌下車伏道而言:“臣不能速平叛魏,使陛下懷憂,臣之罪也。”玄德扶起孔明,並車而回。不料歇馬未穩,人報老臣張昭病故,玄德哀痛,命追諡為惠公,以其子張承襲其爵祿;使許靖代其職,連日祭悼,不免傷情。玄德親自主祭。

斷七事畢,孔明又奏準玄德,將歿於王事者之家,一一優恤。玄德從之,又在金華殿中設太平筵會,重賞三軍。宴間,孔明道:“現下雲南、建寧諸郡尚有蠻兵餘孽作亂,尚需一將統勁旅擊之,以鎮邊疆。”

話音方落,羅憲起身道:“末將願往。”孔明道:“令則年齒雖幼,但素有韜略,足可備任。”玄德大喜,遂封羅憲為鎮寇將軍,假節鉞,督管戰事,呂凱為副都督,王伉為參軍,領傅僉、李球、董怗、高凉、胡濟、黃崇、馬搏等將使鎮南疆。

羅憲率軍去有半年,憑藉著呂凱的平蠻掌控圖,逐漸平定建寧、永昌、越雋、朱提四郡;又屢敗南蠻各部,使其不敢越境。

至此蜀國境內再無戰事,人心歡悅,朝野清平。這日朝會,中大夫令董允進諫道:“雖是去歲南魏作亂,幸丞相與諸將戮力殺退,收復故土。但我國軍士亦死傷數萬,兵甲已不足備。陛下何不使各州募兵,以充防備。”

孔明聞之,稟奏道:“國軍雖小挫於嶺南,然略計天下六州之兵,當不下五十萬眾,其數非寡。今與河北兩分天下已定,陛下當善養士族,鞏固民心。故眼下大計,在於籌集糧草,修練精兵。除疆邊之城外,其餘各城各地,俱休養生息,安民練兵。若於此時大舉募兵,則恐河北猜忌,更增民生負擔,此乃兩頭為患,實非良策。”蜀主劉備聞言,轉問眾臣。

許靖笑道:“丞相規劃已經這般仔細,我等尚有何言?”其餘諸臣亦先後附議。劉備便頒詔:天水、西城、宛城、襄陽、壽春等地整頓防衛,其餘各處皆修墾荒田,召集流民,大興內政。此令一發,各州軍民,無不歡天喜地。於是蜀國疆土之內,民心大安。

再說北漢主劉赫聞蜀國劉備頒發詔令教軍民休養生息,鼓勵生計,遂問徐庶,庶道:“此非臣所長也,不敢枉論。先皇臨別之時,以大事託付丞相,陛下可尋丞相與諸臣問之。”

於是劉赫招眾臣議事,道:“眼下邊疆初定,百事待興;朕初登大寶,多事不明,萬望丞相教之。”遂問於龐統,統道:“臣昔年蒙周公瑾舉薦先皇,得先皇不恥下顧,遂推心置腹,共圖宏業,敢不以死盡忠。故以臣之見:當今天下兩分,格局略定。

常言雲‘事知進退,人度滿虧。’陛下少年鎮守塞外,英明神武,當世所尊,能折節下士,移樽就教,真天下臣民之幸。然就當今天下大勢來看,吾軍雖勝過蜀中,但大廈之下,猶有五潰之險:先皇新斃,軍民之心未能相穩,此一也;

先皇起兵幷州,行兵果決,故能盪滌九州,爰有此基業。而中原新定,又是四戰之地,城郭多是久經戰火洗禮,士卒更是疲憊不堪,此二也;

陸遜、呂蒙、張遼、高順、徐晃、趙雲、張合、臧霸等將或為一鎮諸侯,或乃先皇遺留宿將,陛下初登皇

位,正要外借其力,內安其心,使各效股肱,同安社稷,此三也;

今曹魏新滅,諸州以連年征戰,軍民傷破,父死兄亡,如不善加撫卹,他日必成禍患,此四也;

陛下初登帝位,正要率臣將巡查天下各州,佇立信義於四海,博取仁愛於民心,此五也;

臣上述五條,皆為陛下所謀。現如今兩下罷戰,陛下正好外拔賢士,內戒殺心;以誠待人,用仁行兵。不是龐士元誇口,若以八年生聚,使士卒練熟,百姓安居,糧草滿囤,人心得定;然後詔告四海,王師南渡,則天下可一舉而定。若要窮兵黷武,好勇鬥狠,欲舉河北之力伐蜀,則忠良之士亡於征途,篤順之民累死沙場,此人君之失德,亦社稷之崩塌也。”

眾臣聞了龐統一說,盡皆讚歎。劉赫更是大贊道:“天教太師賜與朕也。”於是乃定民生大計。

詔令一出,北漢國內軍民大悅,士卒屯田修養,百姓安居樂業,各州各府一派祥和。

北漢升泰三年春,劉赫乃引諸臣從鄴城出發巡查民生,所過之地民擔酒挑食相迎。時至下邳,忽聞呂蒙病危,赫急引眾臣探望;及至,赫親奔呂蒙榻前問安,蒙涕淚道:“臣賤軀了殘,勞陛下思慮,臣之過也。”

劉赫見蒙滿面憔悴,病態苦楚,不禁潸然淚下,道:“公從先帝征伐數十年,屢立戰功,人皆景仰。公可安心養病,不日定當痊然。”蒙泣道:“蒙得先帝知遇之恩,死而無憾。”言訖長嘆一聲,瞑目而終,壽五十七歲。

眾人見呂蒙斃去,皆感傷涕下。赫乃追諡呂蒙為廣陵侯,追增食邑千戶,使其長子呂綜襲爵,更賜金銀財帛無數。綜進表謝道:“臣父生前親民愛卒,臣雖無父般高雅亮潔,但願繼父之志。今天下兩分,未有一統,國家財帛亦不寬裕;臣願陛下留食邑之戶,而助軍民糧餉,固臣父與臣之心志也!”

劉赫感動道:“卿之忠貞天日可鑑,然獎功罰罪,國家法度,不可擅廢。”遂增其邑。呂綜無奈納之,盡將食邑所得,大半返捐國家,小半分與軍士。

待厚葬呂蒙畢,赫便啟程,行至汝南時,大將軍陸遜率州府文武迎接;劉赫抬眼望去,見陸遜雖神色依舊,卻也飽經風霜,已是人至中年;身後周泰、蔣欽、韓當、呂範、朱治等老將鬚髮皆白;徐盛、丁奉、步騭、朱然、孫桓、周舫、孫詡、朱紀等將也都歷經滄桑;不覺心頭大慟,道:“諸公皆從先皇於危難之中,奈何天下未定,何滄桑至甚耶?”又思呂蒙之死,不免潸然淚下。

眾將百般勸慰,道:“死者不可復生,陛下且莫思之過慮,於身無益。”忽一人出列道:“陛下憂國思民,何其悲乎?奈何天數使然耳!”赫定目望去,見其風儀才俊,乃問其何人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人道:“某乃濮陽長史王矩之子,王旋是也!”步鷙道:“王旋少有俊名,聞名兗州。去歲方投陸大將軍麾下。”赫道:“其有何才學?”鷙道:“王旋清峻,命世之傑矣。其德行奇偉,風勳劭邈,才學八斗,治政有方。”

劉赫道:“步子山性情謙遜恭謹,篤實慎重,更兼通達治體,眼界過人。有卿舉薦,必有實學。”遂徵辟王旋,領別駕事,使輔藏霸,治理徐州。

劉赫停留汝南數日,鑾駕繼續起行,餘路經許昌、洛陽、長安,乃至晉陽。時幷州刺史劉曄,引鑾駕於官邸,當晚為劉赫擺宴洗塵。幷州名人異士皆來慶賀,酒宴行間,劉曄起身謂眾人道:“公等皆飽學之士,今見陛下威顏,何不進佳章以紀一時之幸事乎?”眾人皆躬身而言行,未過片刻,各都進獻詩章。詩中多是稱頌之意。

劉赫逐一覽畢,大喜道:“諸公佳作,過譽甚也!”劉曄之子劉陶,字季冶,善論縱橫,向學大治。起身道:

“陛下過謙。蓋聞天命守正,君行於浩氣之然;地為園方,帝呈於泰斗之凰;玄服四海,節蕩於黎民之操;黃鎮軍魂,氣吐於膽魄之腔。諸公實乃實言耳!”眾臣皆贊。

劉赫大喜,命各賞酒三盅,起身謂眾臣道:“諸公皆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朕何德何能,得諸公垂青。請滿飲此盅酒!”眾臣仰頭一飲而盡,內有一儒生,低頭不語。

劉赫見之,遂問道:“公何不飲之?”那儒生起身道:“諸公獻詩作賦,臣才疏學淺,無能為也。顧不敢領陛下之酒。”赫見他儒雅淳淳,儀表不俗,乃問道:“公系何人也?”答道:“臣父羊衜,任北郡太守。前歲因病顧去了,小臣羊發,字伯牙,現任渠城縣丞。今聞陛下巡查到此,特來一睹龍顏。”

劉赫道:“公既是良臣之後。不善文墨,必善武藝,何不當筵獻上?”羊發道:“小臣祿祿庸才,舞刀弄文非我所長也。”赫道:“愛卿何出此言耳?”

羊發道:“小臣自幼好覽玄辰,博學星象。今別無他長,只善觀星望氣,識五行之息,察國家之運數。”赫聞言大驚道:“此聖人之學也,公如何得能參透?”

羊發道:“微臣年幼時,曾遇一道人叫管公明,說臣生得有天眼,可以觀天,遂教臣玄星探辰,五緯七經。後臣朝夕仰窺,故得略知一二。”赫大喜道:“太師龐士元亦通星象,公可深究之。”

統道:“臣之所學,乃天文書中記載,不過災祥禍福耳,難登大雅。羊伯牙既得異人傳授,必能觀星探運。此臣不能相比也。”劉赫大喜,遂引羊發與諸臣登城中塔樓觀之。羊發仰頭便指認了三垣九耀,又遍分二十八宿。

赫問道:“何謂三垣?”羊發道:“三垣星者,乃紫微、太微、天市也。紫微垣乃中垣,是天子之所也,宿有星一十五顆,東西列,以北極星為中樞,成屏藩形狀。東藩八星,由南起叫左樞、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衛、少衛、少丞;西藩七星,由南起叫右樞、少尉、上輔、少輔、上衛、少衛、上丞。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於紫微垣之下的東北方。在北斗之南,軫宿和翼宿之北,有星十顆,以五帝座一為中樞,成屏藩形狀。東藩四星,由南起叫東上相、東次相、東次將、東上將;西藩四星,由南起叫西上將、西次將、西次相、西上相。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東南方向。在房宿和心宿東北,有星二十二顆,以帝座為中樞,成屏藩形狀。東藩一十一星,由南起叫宋、南海、燕、東海、徐、吳越、齊、中山、九河、趙、魏;西藩一十一星。由南起叫韓、楚、梁、巴、蜀、秦、周、鄭、晉、河間、河中。二十八星宿主天下九州,各地災禍。”

劉赫並諸臣聞之,無不讚歎。赫又問道:“二十八宿環繞中天,分管天下地方,何以知其吉福?”發道:“如二十八星宿次序有亂,則知何地方有災,或是兵喪,或是水旱,俱以天位辨之。”赫又問道:“帝星安在?”

羊發手向北指道:“紫微主君王命數,太微主君王劫數,天市主國家氣運。天市星明月朗,則國家享和平之福;彗孛干犯,則社稷有變亂之憂。那紫微垣中,一連五星,前一星主月,太子之像;第二星主君,赤色光芒閃耀者,即帝星也。”

劉赫見帝星碩大耀眼,光芒萬丈,乃道:“今見帝星閃耀,卻是大吉。”羊發道:“天子者,天下之主,一舉一動,皆上應天像。故古之聖帝明王,常懍懍不敢自肆者,畏天命也。”

劉赫又細細看了半晌,忽見太微星像左右挪移,晦昧不明,急問道:“太微垣為何這等晦昧不明?”羊發看了半晌,猛的一驚,道:“太微星瞬移西南,晦昧垂吊,隱有墜落之意;恐蜀主劉備危矣。”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