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諸葛亮陰兵借糧 馬季常悲歌散魏

卻說沙摩柯被魏延追殺甚急,忽遇前一彪馬軍賓士而來,打著蜀軍旗號,為首大將姜維也。正是屋漏偏逢連雨夜,沙摩柯此時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於是要緊牙關,抖擻精神,提起鐵蒺藜骨朵上前交戰。兩個戰至十數合,沙摩柯疲憊不堪,眼看就要被擒,突然正道上裡一聲大喝:“賊將休要囂張!王榮、史靜奉陳將軍之命前來迎接。”

沙摩柯回頭看得大喜:“二位將軍速來援我!”二人催動騎兵衝破姜維封鎖,截了沙摩柯便退。姜維見是魏軍生力軍馬,不欲死戰,遂勒兵不追。魏延見逃了沙摩柯,驚道:“不想此地有賊軍接應。既然如此,不可貪功急進,可速速退回!”

家將魏先道:“我等已追殺到此,如何放得過他?”延道:“此處地勢險要,我軍已獲全功,不必畫蛇添足。且後隊未到,不如先轉去劫殺他處敵軍。”於是勒兵與姜維後退。待到天色大亮,但見武陵山谷內,滿目焦黑,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孔明見了,垂淚而嘆道:“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魏延稟報陳騫令王、史二將截救了沙摩柯,孔明道:“陳騫年齒雖幼,剛膽有謀,實有大將之才也!此人不除,終是心腹之患。”

馬謖道:“丞相下一步如何用兵?”孔明道:“我一把大火燒了十萬蠻軍。曹仁元氣大傷,必定會堅守。且南方臨近稻熟,不宜動兵。”遂傳令軍馬歇駐。

再說沙摩柯逃至魏營,曹仁接住,沙摩柯面見曹泰,悲道:“我恨不聽少將軍忠言,至有今日之敗,如何對得起殉難將士!”放聲大哭。曹仁勸道:“大王不必如此。今貴軍雖慘敗,我尚有數萬精兵,重振旗鼓,再圖報仇,豈容蜀軍猖獗!”

曹泰道:“蜀軍大勝一陣,士氣正盛,不過一月秋收將至,此時決計不可動兵。”曹仁然之。未過一月已至秋收之時,蜀魏兩軍將士皆協助民夫收糧。待割糧至一半,孔明乃問馬良魏軍情況。

馬良道:“長沙、桂陽兩郡,衡陽、臨湘、泉陵、郴縣、臨賀等縣靠近吾軍戰線,曹仁命軍士搶先收割後,命曹爽、曹訓兄弟倆紛紛運送至零陵郡晾曬。”孔明聞言笑道:“魏軍糧食乃是吾囊中之物也!”

馬良不解,孔明道:“吾夜觀星象,三日後夜必有大霧,正好行事。”於是升帳。叫軍士收集各種民間傳說地府中牛頭馬面,判官羅剎等鬼怪面具等物,命姜維部軍士盡皆扮上。眾皆看了嘖嘖稱奇。姜維問道:“丞相此是何用也?”

孔明道:“昔日張魯之輩,入駐東川,累世以妖異教派之術鼓惑百姓。吾今日便效仿之,用這陰兵去借魏軍糧食果腹。”諸將讚歎道:“丞相智慧,世人所不及思也。”孔明便吩咐姜維如此如此,姜維領命去訖。

孔明再命馬謖、陳到二將聽令,命教如此如此;再命馮習聽令,讓其引兩千步軍扮作小鬼,待事成後,轉運糧米;又命魏延埋伏左近,待魏軍趕來,交鋒便敗;太史慈扮作天將如此如此。諸事停當,只待三日後霧起,便要成功。

卻說曹爽引軍在零陵督曬稻糧,不敢絲毫怠慢。是夜,天降大霧,萬物朦朧。露重微寒,爽便教軍士早將稻米蓋住,免得潮溼發黴。自與曹訓二人在城中飲酒敘談。

正飲酣暢,忽聞營外田野傳來無數怨鬼哀哭之聲,陰風慘嚎,又有悱惻絲竹之音伴之,如嘶如靡,如泣如訴,直沁心徹骨,使人齒冷膽寒,眾軍皆驚。曹爽兄弟二人甚怪之,急命人查探。哨探去不多時,入帳奔回,面如土色,魂不附體,雙腿如篩糠般顫抖。

曹爽再三問之,乃回報道:“城外田野之中,地府陰兵借道,恐怖萬狀;田埂之畔,湧出無數鬼差判官羈著一群小鬼,鞭打火燒,煞是恐怖。”小校言畢,喘息不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爽怒道:“世間安有鬼神之說,汝何敢謊報亂言,壞吾

軍心!”曹訓急道:“兄長慎言!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兄弟幼時多曾聞老者談陰兵過境之事,今夜甚是詭異,不如早歇,明日天晨再做區處。”

曹爽思略半晌,沉聲道:“是與不是,待吾自引兵前去檢視。”於是留曹訓守城,自引心腹近衛百騎,親來哨探。

及至田間地頭,但見大霧之中,兩股陰兵在田間行走,伴以鬼哭悽慘之聲,十分嚇人。左右顫聲謂爽道:“此正是民間所謂陰兵借道。想是戰場陣亡將士孤鬼怨靈作祟,將軍切不可魯莽,免得惹幽魂纏身。”

曹爽半信半疑,忽見前頭一人手持七星皂幡,腰胯寶劍,隱隱似天神一般。大喝道:“大膽妖異怨靈,休要逗留陽世,汝再不退去……”話音未落,但聽得一聲慘嚎劃破夜空,兩個小鬼慘叫一聲,撲地倒了。

眾將皆驚,急勸曹爽退兵。爽咬牙道:“恐怕又是賊軍作怪也!吾等只顧趕去,是人是鬼,盡情都捉來拷問!”軍士聞聽,顫顫驚驚,也只得隨曹爽追趕。那神將見魏兵趕來,回身便消失茫茫霧色裡。魏兵皆驟馬追趕,但見陰風習習,冷霧漫漫。

盡力趕了一程,追之不上。軍士大驚,曹爽勒馬而言道:“奇怪!我等騎快馬急急趕了十些裡,只見在前,追之不上,如之奈何?”遂立馬站定,那天神見魏兵不來,又冒出來似前番那般;曹爽見了,猶豫良久,又放馬趕來,那天神又消失茫茫霧色裡。

魏兵又趕了六七裡,只見在前,不曾趕上,盡皆立馬呆住。那天神見魏兵停住,再出來似前番那般。只看得魏軍將士頭皮發炸,雙腿篩糠般顫抖。

正此時,只見兩邊陰兵驅趕一幫小鬼,就按在田野裡啃噬屍體,咀嚼有聲,有撕裂肢體手臂腿腳而食者,白骨慘慘,血肉淋漓,分明可見。曹爽身旁一小校嚇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剩餘的撕心裂肺發一聲喊,拍馬亡命般往城中逃去。

曹爽奔逃回寨,驚魂難定,一夜不曾安眠。次日天明,哨探飛報禍事,道:“日前數郡囤積的稻米被人搬運一空。”曹爽聞報大驚,頓足道:“吾等失查,中了諸葛孔明奸計也!世間豈真有鬼怪神將?昨夜必是蜀軍人馬,做了如此手腳,裝神弄鬼,唬得吾軍人人不敢出城,彼趁霧將軍糧盡皆盜去了矣!”

曹訓大驚道:“似此如之奈何?吾等有何面目去見曹大將軍?”爽道:“彼大軍押著許多糧草,所行必緩,可速點起精兵追之,必然趕上,好歹奪回糧草,重創賊人。”於是二人點起軍馬出城,沿著稻穗粉屑車轍印痕一路快馬趕來。

行有五十餘裡,兩邊一聲梆子響,伏兵大起,為首一將,正是魏延;曹爽目疵欲裂,大怒道:“狗賊直奸詐也!汝妝扮鬼神,行此鼠竊狗偷之事,不知羞耶?”延大笑道:“天生星辰,地產萬物,怎的便是你魏家的?無知蠢輩,中了吾家丞相之計了也!”

曹爽怒氣填胸,拍馬舞刀,直取魏延。延亦舞刀來迎,戰無十合,撥馬便敗,眾軍皆走。曹訓見蜀軍退兵,麾軍追趕。爽急攔住道:“不可窮追。”訓道:“既見元兇,何不努力擊之,追還糧草?”

曹爽道:“魏延何等手段,為兄怎是敵手?他今詐敗,必有埋伏。”曹訓道:“只是這大將軍處如何交代。”曹爽憤憤道:“我自理會。”隨後退兵。這邊蜀軍眾將奪了糧食,皆來報令:“所有軍糧已趁夜運回,正在翻曬,特來交令。”

孔明道:“魏人糧秣本就不足,此番更是雪上加霜,軍心必然譁亂,曹仁定然向交州催糧。吾今再定下兩條計策,不費一兵一卒要教魏人兵馬盡皆散去。”於是令馬謖引兵流言魏人與士壹,使其不睦。

及曹爽報曹仁兵糧盡被蜀軍用陰兵奪去,仁嘆道:“吾勢去也!”夏侯存道:“大將軍可差人往求交州催糧,來回半月可濟。”曹仁問道:“誰願往去押糧?”蔣幹道:“某願往!”曹仁即修書付與蔣幹,幹上馬而去。約過半月,糧食

未至,曹仁又命曹泰去催。

時至重陽佳節前夕,魏軍上下將校皆知糧盡,漸漸心亂。蜀軍斥候得知,報於孔明,孔明道:“吾計成也。想是流言之計奏效,士壹不與他糧草。”孔明又招馬良至,謂道:“魏軍士卒內多是中原荊襄人物,時逢重陽節至,軍士思鄉之情更甚。”

馬良驚訝道:“丞相欲仿漢留侯張子房悲歌散楚否?”孔明道:“亮雖不才,自幼頗通音律;又長於下邳,居於荊襄,多聞中原曲歌之妙音,隨口吟唱,人不能辨之真偽。這幾日閒作一歌,若使軍士習之,繞魏營而唱,必叫魏人思鄉念土,一夜散去。”遂令馬良引數百軍士教習傳唱。

卻說魏軍士卒,知軍糧被蜀軍所劫,交州又遲遲不發糧草,夜裡三五個便商議嘀咕:“我等從中原轉戰荊南,衣襖破綻,未得縫補。當此初秋之時,天漸寒冷,又缺糧食,如何能勝?”

一軍士仰望星月,感嘆道:“昔日在中原時,年內還能與父母兄弟相見一面,今到此地迷離惘然,生死茫茫不知。”言訖垂淚不止。

另一老軍聞之亦滴淚道:“重陽即至,想我那妻兒老母尚在襄陽,不知何時再能相見。”眾人聽了都動思鄉之情,不覺淚眼朦朧;忽聽四野之側,順風飄來數聲蕭韻,一曲憂歌縈繞而來,真是玉慘花愁,如怨如訴,透入愁懷,感人傷情,眾軍士聞之無不動容;

那簫聲之中夾著胡琴,一聲高,一聲低,一聲長,一聲短,如悽如泣,傷心慘目;如枯樹黃昏下遊子離別情,如飛黃葉落時父老送別親,如雀雁斷翅唳天際,如幼鹿折軀腹哀鳴,俞傷而愈感,愈聞而愈悲,雖鐵石之肝腸,亦為之摧裂,雖冰霜之節操,亦為之改移,離散英雄之心,消磨壯烈之氣。其歌道:

“常嘆人間生死命,父母生養含淚寢,妻嫁良人隨雞狗,兒女倚門望父情;思兮,雪飛滄海變清涼,念兮,萬里歸來年愈老,追兮,苦時猶念故土親,憶兮,不知何處是吾鄉?風亭亭,雨潺潺,望穿秋水掩門泣;雲溶溶,霧濛濛,日夜傍徨空悲志;安如我,月明下,悲歌四野。胡馬嘶風尚知故,人生客久寧忘鄉?旦夕交兵迎刃亡,屍骨為泥何哀魎?魂魄悠悠歸故鄉,安見妻老淚雙行?糧絕三朝何來守,玉石俱傷何來生?歌兮,歌兮發肺腑,詞兮,詞兮有深意,莫要身埋黃土崗,再嘆人間雪滿頭。”

馬良至武陵城出,從風陵渡陳騫大寨唱到曹仁大寨,沿道唱數十遍。況當夜靜闌珊之時,音韻悽楚,又逢重陽節至,最能悲感。就連蜀漢軍士聞之也不覺淚下。只聽得魏軍大營中人人涕泣,個個心酸。

初時尚自流淚情切而已,既聽之後,越思越想,遂悲切煩惱,更有一幫老軍卒流淚悲嘆道:“我等忍驚受寒,無糧無衣,守此空營,倘蜀國兵馬一衝殺來,如何抵擋俱是死,父母妻兒,不得見面?不如趁夜逃生,各歸鄉裡,得見父母妻兒,骨肉相聚,豈不勝過坐守其困,橫死刀劍之下?”

一人有心,眾志皆移,於是各自收拾行囊,一鬨而去,四散奔走。各營魏軍將士,十散七八。

陳騫在大寨方欲就寢,亦為歌聲驚覺,深深吸引,只聽得淚出湧泉;猛的一驚,急提劍出營來看,卻見四野裡星火點點,呼兒喚夫之聲,於夜空中飄蕩。又聞遠近營寨,皆有士卒哭泣之聲。偶有將官責罵,罵聲還未出口,先已哽咽。又聞四面山谷裡,蜀兵傳唱歌聲悠揚悲悽,不絕於耳。

王榮前來稟道:“蜀兵於路奏哀樂、唱悽歌,我部將士聞之,心生歸意,皆已散盡。”正說間,史靜亦提刀奔來,道:“我部騎軍皆從中原舍死拼殺而來,聞奏憂歌,大起思鄉之情,連夜四散奔逃。”

陳騫嘆道:“張良悲歌散楚,今番卻應在吾輩身上,虧往昔還恥笑霸王項羽無謀,諸葛孔明真神人也!”言未及,只聽炮角齊響,四下蜀軍漫天殺來,皆言活捉陳騫。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