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壽亭侯大敗西涼軍 關雲長還鄉祭故人

卻說陳矯連夜獻上雙環計,曹丕大喜。次日早朝,丕用陳矯之議,詔封韓德為武威侯,封安東將軍,假節鉞,使牧西平、武威、安定三郡,命起兵征討關羽。韓德在天水,聞天使至,急出接了旨意,大喜,謂四子道:“富貴至矣!”一面款待天使,一面聚眾將諸子商議,韓德領四子韓瑛、韓瑤、韓瓊、韓琪起涼州兵八萬,剋日起行,直撲河東而來。

早有探馬報入說韓德起兵來犯,雲長大怒,遂升帳議事,謂眾將道:“某打破河東以來,四方鎮服,今強敵來犯,爾等以為該當如何?”眾將高聲道:“願隨君候死戰!”雲長大喜,令多宰牲口,大賞三軍。辛評來報說:“眾軍聞西涼兵勇猛,皆有怯意。”

雲長拍案大怒,佇於軍前,厲聲道:“汝等皆是我河北兒郎。明日與賊交戰,兩軍陣前,唯勇者可勝也。汝等宜奮力殺敵,一往無前。退敵之後,皆可立功受爵,得以封妻廕子,一生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我為朝廷重將,臨危受命,尚且不顧生死,處處爭先。汝等以何遲疑?”眾士兵聞得此言,皆為之所動,齊伏地道:“願以死效力!”雲長大喜,親為士兵把盞,令三軍安寢,以蓄養精銳。

次日清早,雲長大開寨門,引著三軍將士鼓嘈而出,齊齊殺奔韓德大營,高聲搦戰。韓德聞報,便令出寨迎戰。長子韓瑛諫道:“吾軍初至,士兵皆無戰心。河東軍士以逸待勞,如今忽然盡出,必有詭計,戰恐不利也,請父親勿出。”

韓德道:“久駐必困,不如一戰,以決勝負。”遂引大軍迎敵。兩陣對圓,雲長驟馬持刀出陣,大叫韓德答話。韓德全身慣束,提斧縱馬而出。抬眼觀看,只見雲長龍盔青甲,錦袍玉帶,腰懸利劍,威風凜凜。德不由地暗自稱讚,乃於馬上答禮道:“素聞關君候乃當世英雄,人皆仰慕。德久聞大名,如雷貫耳,只是相見恨晚,不得與交也。今我大魏興仁德之師,為天下人驅殘除暴,人心所向也。君候乃明哲之人,何苦逆天而行之。不如歸降大魏,棄暗從明,少不得封公進王,久享富貴也。”

雲長聞之,仰天長笑,道:“以關某之意,不如韓將軍棄械來降,尚可保全性命。若不然,天兵到處,玉石俱焚也。”韓德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放肆!汝不過一販棗老卒,不識時務,如冢中朽骨,不日將化作灰燼,安敢在此亂言!”言訖,挺斧躍馬,直取雲長。

雲長揮刀迎敵,二將相鬥不過十合,韓德自知不敵,拔馬就退。雲長見狀,自引本部牌刀手衝入敵陣,青龍刀起處,當者無不落馬。韓德指揮眾兵來圍,雲長立於萬軍之中,怒喝道:“鼠輩何不惜命!敢與日月爭光華乎?”單刀再入敵陣,連殺數十人,行若無事。韓德與其子膽戰心驚,不敢當其鋒銳,收兵退去。

雲長得勝回營,關平道:“西涼騎兵厲害,不可力敵,孩兒這裡有應對之策。”雲長道:“吾兒若有好計,直說無妨。”平道:“韓德所倚仗者,不過是馬軍之力;吾軍可擺下大營,多立寨柵,阻其馳騁,再用鹿角、壕溝之屬防其奔襲,則西涼馬軍無能為矣。”雲長道:“甚善。”命立大營三座,三寨之前用鹿角、壕溝、木蒺藜無數。當夜雲長在帳內,輾轉不眠,總覺不妥,猛的一省,大喝到:“孺子誤我!此時東南風正起,倘敵用火攻,如之奈何?”於是尋來眾將,再度商議,就用將計就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卻說韓德聞細作回報關羽如此立寨,不禁仰天大笑,謂諸子道:“關羽真乃有勇無謀之輩耳!此時正當炎夏,東南風急勁,如此立寨,吾若用火攻,彼將奈何?”眾人一起稱善。次日夜,韓德乃與長子韓瑛,次子韓瑤

,三子韓瓊引軍來取關羽大寨,三軍齊出,止留幼子韓琪與少數老弱守寨,軍士每人束草一把,各帶硫磺引火之物,人銜枚,馬摘鈴,只待逼近敵寨,便順風放火。

夜至三更,三路軍馬齊到,西涼軍發一聲喊,搬開鹿角,殺將進去,到處點火。火借風勢,烈焰張天,韓德與諸子自以為得計,徑殺入寨中尋關羽。卻見營中並無一人,所燒皆是空營,情知有詐,大呼退兵。

正欲走時,後軍一起大喊,左有廖化,右有周倉,各引大軍殺出,韓德所部大亂,潰不成軍。韓德引三子將正撤退時,後陣鑼鼓震天,無數兵馬自後軍殺來。當先一將,青袍紅馬,美髯當胸,威若天神,正是關雲長。眾軍見了雲長,魂飛天外,驚走不跌。

韓德急欲揮軍衝出重圍時,被雲長三路夾攻,將無數西涼軍盡皆趕入火中燒死。韓瑤拖刀勉強來戰雲長,讓其父兄好拼死殺出重圍。雲長鳳眼圓瞪,暴喝一聲:“匹夫受死!”聲若驚雷,韓瑤心膽俱喪,方舉刀招架時,被雲長一刀從頭劈做兩段。

韓德父子得脫重圍,急引殘軍奔回本寨。將至寨門,突聽一聲梆子響,大寨之中殺出一彪軍馬,為首一將,挺刀立馬。卻是關平引伏兵在此養精蓄銳,候了韓德半夜,此時殺出,勢不可擋,西涼軍復大敗,死傷降者無數。韓德與眾子拼死殺出,投安定卓縣去了。

雲長大勝一陣,就要引軍直撲安定。辛評道:“某聞曹丕令夏侯淵、於禁守滎陽一線。君侯若起兵西進,萬一此二人偷襲河東,如何是好?”雲長呵呵笑道:“以曹子孝之能,尚不敵老夫,被老夫殺的肝膽皆裂。夏侯、于禁之流,豈敢再來?”

辛評道:“雖賴君候虎威,但此二人也非泛泛之輩,君候勿要大意。”安仲卿亦諫。雲長道:“既如此,可在河東各縣構築烽火臺,萬一魏軍來犯,就以兵馬堅守,再點燃烽火狼煙,老夫自會回援。”又喚徐榮道:“仲臺謹慎持重,足可留守河東。”徐榮領命。

雲長遂引大軍起行,行至半道,遇一老僧在道上擺盤弈棋,那老僧衣著風僕,相貌爽雅,邊立一木牌,上書‘天下第一棋手’,雲長看了,訝然笑道:“不想這出家人,卻也愛說狂言。”就下馬與他對弈。

老僧捻鬚道:“君候若能贏我,我便砸了這天下第一的招牌。”眾將都笑,周倉哈哈大笑:“不需勞煩你動手,待會兒某來砸。”蓋因眾將均知雲長棋藝高超,難逢敵手,定是穩操勝券。老僧笑道:“且休說口。”就與雲長對弈。

果不其然,二人連下三局,雲長均是完勝。周倉大笑道:“你這天下第一真是浪得虛名。”老僧笑了笑,劈手奪了招牌,一掌下去打成兩段,掌勁甚是凌冽。雲長道:“大師棋藝高超,不才僥倖得勝,告辭了。”翻身上馬欲走。

老僧下禮道:“君候轉戰天下幾年矣?”雲長道:“將及四十年矣。敢問大師法號?”老僧道:“貧僧法號普淨,乃青龍寺主持,與君候本是同鄉。前時方才歸鄉隱居,不知君候能識得貧僧否?”雲長下馬還禮:“離鄉多年,不能相識。”

普淨道:“貧僧家與君候家只隔一條河。”雲長默然,普淨道:“富貴雲相離,志士難終移。老僧遊歷天下,聞關君候之名諱久矣,今日得緣拜見!知君候旺利出師,特來此處瞻望,得見雄軍,平生有幸。欲邀君候到敝廬略敘,不知君候意下如何?”雲長沉吟不決。

關平諫道:“父親且慢。將士萬死出征,唯父親馬首是瞻。若父親無端離軍,恐分軍士之契。”普淨道:“老僧與關君候緣分至此,只為有一席肺腑之言。別無他意。”雲長道:“鄉人相遇,

安得不敘舊情耶?”又謂普淨道:“既蒙師長雅意,老夫感激不盡。”於是吩咐安仲卿道:“仲卿同眾將先行,某隨後趕來。”仲卿道:“望君候速回。”雲長道:“老夫自有理會。”於是兩下辭別。

二人離了大軍,望西南小路而行。過了些村舍林崗,前面卻是山僻曲折的路。兩個一路暢談,出了山僻小路,轉過一條大溪,約行了三五裡,普淨用手指道:“前面那高峻的山中,方是老衲的敝廬在內。”又行了六七數里,才到山中。那山峰巒秀拔,溪澗澄清。

雲長看這山景,正叫個落日松風生碧霧,斷霞映水散紅光。雲長道:“某幼在解良縣時,卻不曾見這般風色。”兩個說著話,便到了普淨家舍,卻是三處草廬,門前一個僧童,穿一領皂布衲衣,向地上收拾些曬乾的松枝,堆積於茅房簷之下。

二人入得草堂,分賓主坐下。僧童獻茶。茶罷,普淨喚小僧尋些草料餵養馬匹。普淨引著雲長,同到靠東向西的草廬內。推開後窗,卻臨著一溪清水,兩人就倚著窗檻坐地。普淨道:“敝廬窄陋,君候且休笑話。”雲長答道:“山明水秀,實是難得。”普淨又問些征伐的事。

不多時,天色已晚,僧童點上燈來,閉了窗格,掇張桌子,鋪下五六碟菜蔬,又搬出家中藏下的兩樣山果,旋了一壺酒。普淨替雲長篩了一碗,與雲長道:“特地邀君候到此,村醪野菜,不堪待客,君候勿怪。”雲長稱謝道:“相擾卻是不當。”數杯酒後,窗外月光如晝。

雲長推窗看時,又是一般清致:雲輕風靜,月白溪清,水影山光,相映一室。雲長誇獎不已道:“這個好去處,何等幽雅!像老夫恁地東征西討,怎得一日清閒?”普淨笑道:“靠山王及各位將軍,英雄蓋世,如今又威服強虜。像老衲蝸伏荒山,每每見天下大亂,百姓遭罪,不免難心。”雲長點頭嗟嘆。兩個說至半夜,方才歇息。

次早,洗漱罷,僧童又早擺上飯來,請雲長吃。吃罷,普淨便邀雲長去山前山後遊玩,雲長登高眺望,只見重巒疊嶂,四面皆山,惟有禽聲上下,卻無人跡往來。山中居住的人家,顛倒數過,只有二十餘家。雲長道:“這裡賽過桃源。”

過午後,雲長辭別普淨道:“恐將士懸念,就此拜別。”普淨相送出門,道:“君候少待!”無多時,僧童託一軸手卷兒出來,普淨將來遞與雲長道:“這是老僧近來的幾筆拙畫。君候有閒可細細的看,日後或有用得處。”雲長謝了,拴縛在行囊內。

普淨又送了七八裡。雲長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必遠勞,後圖再會。”普淨道:“君候臨去之時,老僧有一言相贈。”雲長道:“請大師道來。”普淨道:“君候威名蓋世,多年不曾還鄉。何不借今日之閒暇,回鄉探望一番?”

雲長聞說,遙想思憶,嘆道:“老夫確是許多年不曾還鄉了。”就拜別了普淨,取路往解良縣來。縣中鄉民都來迎接雲長。雲長問道:“周家綢緞鋪還有人在否?”鄉民告說:“周老爺死後,周小姐同母親投親戚去了,許多年不曾回來。”

雲長想起當年周氏父子的恩情,不覺潸然淚下。遂問道:“周老爺墳墓何在?”鄉人道:“就在周家公子邊上。”乃引雲長去。及至,只見墳頭爬滿荒草,孤悽無立,想是多年無人供祭。雲長令鄉人買了三牲祭品,跪在墳前,放聲大哭,情真哀切,淚沾衣襟。

祭罷,雲長使人修茸二墳。又去祭過父母墳後,就在衙內設一大會,請鄉尊父老,飲宴酌杯,以敘闊別之情。次日告別鄉人,往回軍中。不必細表。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