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關雲長威震雍涼 司馬懿運籌畫謀

卻說雲長趕回軍中,引大軍直撲卓縣。離城五十裡,安下營寨,韓德知雲長大兵到來,離城十里下營,各門設人馬防守。德乃與諸子商議,道:“關羽兵勢眾大,又兼勇猛無敵,為父實無良策。”

幼子韓琪道:“以兒愚見,父親且著三軍嚴加防守,一邊差人報知長安司馬都督處,遣兵來救援,如此可保無事。若與對敵,恐難取勝。”三子韓瓊道:“關羽此來,利在速戰,豈容坐待救軍至而後攻賊耶?父親可一面差人求救,一面出城對敵,倘勝則關羽必走,如不勝則固守,未為晚也。”

韓德道:“吾兒之言是也。”遂遣使修書,求救於長安。令韓瑛兄弟三個領一枝人馬,出城與關羽對敵。兩軍對陣,雲長出馬,笑道:“汝父韓德不知天時,不曉人事,兩番敗在老夫手下,汝何不知羞,又來抗拒天兵耶?”瑛道:“匹夫休逞口舌之勇。汝不過佔得一時先機耳。”

雲長背後關平一馬衝出,與韓瑛交戰,二將兵器齊舉,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韓瓊、韓琪見兄長戰關平不下,急舉刀出馬助戰,雲長陣上走出廖化、周倉,各舉兵器,截戰二將廝殺。只見陣上六員大將,戰在一處,踏縷征塵,滿天殺氣。正在惡鬥間,韓德城上望見,急領一枝精兵,開了城門,放下吊橋,突殺過來。

這邊關平三將勒回馬,退下陣來,雲長見韓德衝來,急著領大隊人馬抵住,大喝道:“如有一人退後者,即斬首示眾!”眾軍扎住陣腳不動。韓德連衝三陣,不能撼動河北軍陣,急撥轉人馬進城。雲長催兵追殺,韓德人馬俱進城去了。雲長便傳令且回營休息人馬,預備攻城。

再說司馬懿在長安聞曹丕點韓德為將,討伐關羽。又得魏主曹丕詔書,命支援韓德大軍糧草輜重。乃會眾將議事,長子司馬師道:“韓德雖勇,必不敵關羽。父親何不上奏朝廷,請命出征。”

司馬懿不語,王基道:“朝廷今點韓德為將,定有他人舉薦。都督久鎮雍涼,兵精糧足,南拒諸葛,西擋蠻羌,朝廷早有戒備。都督此時如若上表,恐惹猜忌。”郭淮道:“伯興此言正是。關羽為世之良將,韓德焉能抵擋?我料不日定有求救使者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司馬懿笑道:“倘若使至,某該如何?”淮道:“必要發兵救援。”司馬懿微微額首。正說間,人報韓德遣使至。司馬懿令喚入,使者呈上求救書。懿接過看畢,書雲道:

“安東將軍韓德頓首上言:今有河北大將關羽,入寇西涼,兵圍安定,事在急危。蓋安定乃涼州之要害,隴西之咽喉;此地失守,天下振動,西涼之地,其得半壁。言至於此,得實痛心!伏乞司馬都督早發救兵,解德之圍;燎眉之勢,懸望救援,若或少行延緩,德等為階下之虜矣!臨表涕泣,不勝惶懇之至。”

司馬懿覽表大驚道:“不意關羽如此威猛!”急謂眾將道:“吾今在此拒西川強敵,不可擅離;欲差人往救,又恐不得其人。諸公以為如何?”郭淮道:“長安重地,不可不防。某願領兵救援韓將軍。”懿道:“甚好。”便令郭淮與司馬師、王雙引三萬兵,前赴安定救援。使者大喜,連夜彙報韓德去了。

司馬懿又喚司馬昭道:“若關羽斬韓德而進軍安定,汝可依吾錦囊計大破關羽;若關羽斬韓德而退兵,汝不可追擊,速速退兵長安。”就將一錦囊付於司馬昭。令他引戴陵、孫禮二將並兩萬人馬從鄖縣小路進軍去了。

再說雲長圍了卓城數日,韓德只是堅壁不出。雲長密與諸將計議道:“韓德依仗城高池深,一時難破,又不見人馬出來對敵,倘救兵或至,裡應外合,反中其計。爾等必須如此如此,方可取勝。”諸將聽令,各調人馬,分頭行事。

次日,雲長令軍馬徐徐盡散,令各營預備行李,偃旗息鼓,若有退兵之狀。西涼兵見如此模樣,便報知韓德說,關羽大營今日金鼓不響,人馬漸次退後,不知何意。德急到城上觀望,果見雲長大兵退盡,便召諸子計議道:“關羽兵退,必是打聽司馬都督救兵到來,因此人馬盡退。”

韓瑛道:“關羽勇而有謀,雖是人馬一時退去,恐是有詐,或誘我兵出城追趕。卻埋伏兵馬攻城,不可不嚴加防護。可差人出城細細探聽,果是真實,方可追趕。”韓德即差精細細作,扮為農夫,出城打聽,正遇有幾個探路軍人,便問道:“爾等如何不攻城,卻一時便退?”

那幾個軍人便道:“昨日有探事的來說,魏主曹丕命夏侯淵從滎陽出兵,欲要偷襲河東,關將軍不敢怠慢,因此一夜將人馬退盡。”那打聽的細作,聽了這話,又去各營問人,都是如此說。便回來一一將打聽的話,傳報與韓德。

德大喜道:“原來夏侯將軍也出兵了。”即差韓琪、韓瑛各領兵兩萬,從兩翼前來追趕,自家又統二萬五千悍卒,續後截殺,止留五千人馬守城。韓琪、韓瑛得令,引兵追了六十裡,不見動靜,便傳令三軍稍歇,眾軍解甲而坐。

忽聞一聲炮響,兩邊殺出無數兵馬,為首閃出一員大將,乃關羽也。韓琪、韓瑛二人面面向覷,只得勉力來戰。雲長舞刀迎上二人,不過十合上下,斬韓瑛落馬。韓琪肝膽皆裂,舍死撞出重圍,引敗卒逃走了。雲長也不追趕,清理戰場,招納降卒。

這廂韓德提兵二萬餘,正在急走,忽看前頭敗卒奔逃回來,德急來詳問,迎面撞上韓琪,哭道:“中了敵軍埋伏,三哥被關羽所斬。”韓德聞言驚悚,便叫全軍速退。連夜奔走,退到卓縣城下,已是二更。但見城門緊閉,旌旗虛插。德急叫開門,城頭號鼓一聲,弓弩雲集,戈戟林立。

城樓上安仲卿笑道:“韓德無謀之輩,中了我家君候之計也!”令人將韓瓊首級拋出來。韓德大怒,喝令攻城。城上亂箭飛蝗而下,射死西涼兵無數。背後又殺聲大作,卻是關平引兵殺來。兩下夾擊,西涼兵大敗。韓德欲往武威走,又被周倉、廖化二人堵截,殺的片甲不留。韓德引幼子韓琪舍死突圍而去,回顧身後只餘三百餘人。

關羽奪了卓城,四面圍住安定。城中守軍,無不喪膽,慌忙來告守城將周沛道:“關公之威,人所罕見;可趁敵軍方至,乘夜逃走,雖然失城,尚可全身。”周沛嘆道:“非是我不欲盡忠,怎奈時不濟也!”遂連夜棄城而走,雲長兵不血刃得了安定,由是威震天下。

訊息傳至許都,曹丕驚得手足無措,急召群臣相議,道:“如今關羽奪了安定,若再往西進,則雍涼半壁非國家之有矣。諸公可有制敵之策?”賈詡諫道:“關羽為人驕縱,今既得勢,必生輕敵之心。陛下可一面令司馬懿牽制其軍,一面令夏侯淵出兵滎陽攻取河東。如此庶可無憂也。”曹丕聞言稍稍心安。就下聖旨讓夏侯淵、于禁速速出兵。

夏侯淵得了令,與於禁並謀士區嚴商議,區嚴道:“關某在河東各縣設有烽火臺。一旦出兵,各處預警,急難圖矣。”於禁道:“烽火預警,其實好破。關某自恃英雄,得

安定必會進兵西涼。將軍乘此機會,將士卒盡數扮成百姓,混入河東各城,猝然發難,守軍安能舉火?將軍自引一支勁旅,埋伏在要道。待關某回援時伏擊。如此關羽可破也。”夏侯淵大喜道:“真良策也!”遂令眾將各依計行事。

再說關羽取了安定,屯兵城下。這夜無事,解普淨送於畫卷細看,畫上一頭黑豬,肋生兩翼,獠牙紫唇,咬住一個大漢腳裸。雲長看了半晌,不知其意,便自安寢了。次日天早起來,雲長喚眾將至,以畫展於眾人看。

安仲卿道:“獠有蛟意,豬有龍象。飛豬附足,乃升騰之意。”辛評看後,卻道:“飛豬無角、額無骨,乃不吉之物。主兵兇災禍,有大去之象。還望君候思慮。”一時間眾將或言吉祥者,或言不祥者,眾論不一。

雲長沉吟許久,捋須道:“老夫年過六旬,即死何憾!”話音方落,人報司馬懿遣郭淮與司馬師、王雙引三萬兵來援安定,兵已至城南。雲長笑道:“此輩如喪家之犬。”遂整兵迎戰。

兩軍對壘,王雙出馬喝道:“關雲長,某聞你英雄無敵,可敢放馬與我一戰?”雲長笑道:“你是何人?也敢直呼老夫名諱。”王雙見他甚是輕藐,大怒,舞刀而出。雲長踢馬迎上,大刀舞動,挾著風雷之風。殺的王雙左格右擋,堪堪過了四十合。王雙力不支,回馬便走。

安仲卿見雲長得勝,令旗一揮,河北軍近日連勝,士氣高漲,洶湧殺來。西涼兵大敗,四散潰走。雲長追殺十數裡方還,奪得馬匹、輜重極多。

郭淮收攏敗卒屯在城外,不敢輕動。越一日,司馬昭領兵匯合,就拆開司馬懿錦囊看。看罷,笑謂郭淮道:“關公之勇如何?”淮道:“關羽勇武,且多奇計,不可輕敵。”昭道:“我父親早已料到。所以密留計策在此,伯濟請看。”郭淮接了書展閱。閱畢,笑道:“都督之計頗是簡陋。”

司馬昭道:“背水之戰,或有奇效,不妨一試。”遂將大軍移至邙山口駐紮。令戴陵、王雙二人各選輕騎五千人,各持赤幟,從傍道小路,潛在草山,遠望安定城中,以觀動靜。吩咐二人道:“今我大軍與關羽對敵,我詐敗,關羽見我敗走,必然追趕,汝等可奇襲安定城,盡拔其城上大旗,立吾軍赤幟,堅壁拒守,不必與戰,而彼自亂也 。”二人聽令去訖。

司馬昭又令兄長司馬師引兵埋伏在幹道,堵關羽歸路。這廂雲長聞司馬昭移兵邙山,笑道:“某聞司馬懿鎮長安,抵巴蜀,抗西羌,名揚天下。以某來看,不過是虛有其名也。今遣孺子為將,屯兵邙山之口,此地狹隘,車不能方軌,騎不能成列,犯兵家大忌。如不出我料,十日之內司馬昭之頭,可致於老夫麾下。”

辛評道:“司馬懿用兵老成,其子深得真傳,君候不可大意。”雲長笑道:“小兒有何能耐。”遂盡出寨中兵馬來交戰。司馬昭命人將大旗立高,擂鼓出戰,雲長下令出擊,兩下混戰片刻。

司馬昭與郭淮諸將佯棄旗拋甲而走,河北軍馬一起來追趕。追至亭水上游,司馬昭背水為陣,西涼兵紛紛死戰,無不以一當十。雲長暗驚,急令收兵回城。早有戴陵、王雙伏兵在草山遙望,見河北軍馬追趕,持旗偃鼓,疾馳攻打安定。城中守兵甚少,不能抵擋。

無多時,就被西涼兵攻破,二人盡拔大旗,立西涼赤幟。雲長率軍回大寨,見安定皆是西涼軍旗,知西涼軍已破安定。只能收軍往卓縣退。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