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楊戩聽了他義子楊統的話後,立即站起身來,狠狠的扇了楊統一巴掌,把他打趴在了地上。

楊統一臉懵逼的看著楊戩,不明白自己為何白白挨了這耳光。

楊戩眼裡冒著怒火,“丟了南京宋城,你以為是那麼容易擺平的?”

楊統道:“乾爹手眼通天,怎可能有事情是擺平不了的?”

楊戩又猛踹了楊統一腳,大聲道:“那可是大宋的南京!是宗廟社稷所在!就算你丟的是北京大名府,也沒這麼嚴重,現在還不明白其中的關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統的神色終於凝重了起來,知道事情看來確實不是那麼好辦,否則他這乾爹楊戩也不會如此氣急敗壞了。

楊戩重新坐下,喝了一口茶後,看著跪地不起的楊統道:“天子雖不怎麼關心家國之事,但應天府可是宗廟社稷所在,他知道後必然震怒,你的小命只怕要不保。”

楊統連忙磕頭哭道:“求乾爹務必要救兒子一命啊!”

楊戩道:“我初聞這個訊息時,本想將罪責都推給高俅的,不曾想你這個不爭氣的竟是帶著上萬人主動撤離的,要我怎麼救你?”

楊統聽後,瑟瑟發抖,心裡已是害怕極了。

楊戩最終嘆了一聲,“看在你平日裡還算孝敬的份上,我就暫且幫你這次吧,不過那個宋城主將的小命卻是無論如何也保不住了。”

楊統眼珠骨碌碌一轉,立即明白了楊戩話中之意,連忙道:“就是這宋城主將教唆、威逼兒子出逃的,他罪該萬死!”

楊戩見楊統這麼上道,這才稍感欣慰的點了點頭。

俗話說死道友不死貧道,如今他楊統尚且性命堪憂,又怎顧得上那宋城主將?

雖然此前楊統曾向宋城主將一再保證過他會將事情輕鬆擺平,定能護得宋城主將性命。

這一天早朝時,天子趙佶果然大發雷霆之怒,責問眾臣子丟失應天府之事,直言要殺應天知府、高俅以謝天下。

高俅惶恐,伏地請罪,然後把事情都推到了應天知府等人身上,怪他們不等他的大軍到來,直接率領萬餘人棄城逃亡,這才導致了宋城被攻破。

應天知府趙統沒有被傳喚,所以不在朝上。

不過太傅楊戩卻出列稟報道:“楊統之所以出逃,全是因為宋城主將膽怯,派兵脅迫他他所致!”

……

經過早朝的一番激烈爭論後,最終高俅、楊統都只受了小小懲罰,而宋城主將則成了替罪羊,被下旨逮捕入獄,擇日問斬。

宋城主將被捉捕時,大聲喊著楊統的名字,恨不得將他生吞了,直到現在才後悔聽信了楊統之言,但說什麼也是晚了。

處死了宋城主將後,天子趙佶立即讓蔡京與高俅儘快制定出作戰策略來,務必儘快收復應天府。

趙佶還對蔡京、高俅道:“今年冬天時,朕便要去應天府祭祀太廟,若到時還未將應天府收回,你們兩個便告老還鄉去吧!”

蔡京、高俅二人將趙佶說這話時,神情嚴肅,不似是開玩笑的,心中都是一凜。

蔡京、高俅退下去後,立即認真的商量起收復應天府的事情來。

然而就在這時,北方忽然傳來了令人震驚的訊息,東京城朝野上下,都再次為之震動起來。

童貫的十幾萬北伐大軍,氣勢洶洶的要收復燕雲之地,然而現在只過去不多時,就已遭遇了慘敗!

五月二十三日,童貫進軍到了高陽關路地界,讓宣撫司向遼國揭榜示眾。

榜文洋洋灑灑數百字,無非是說燕雲之地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國土,雖然丟失了兩百多年,但宋城一直視燕雲之地的漢人為國之百姓,讓漢人立即簞食壺漿的前來迎接童貫大軍。

榜文的最後,還許下了許多獎賞,說“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

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即便不是官員,也能封節度使、給錢十萬貫、東京大宅一座。”

一直以來,趙良嗣便反覆的對童貫說過,若是宋城大軍北伐後,只要揭榜示眾,燕雲百姓必定會紛紛喜迎王師。

然而在宣撫司的那榜文傳去遼境後,童貫等了數日,卻是半個人影也沒有來投的。

童貫問趙良嗣為什麼會這樣,趙良嗣道:“或許是契丹人的士兵阻攔,使得意欲投靠的人無法到來。”

童貫聽信了這個說法,再次指揮軍隊向前進發。

其實燕雲之地的漢人,這時不少都已完全自視為遼國子民。

畢竟燕雲歸屬遼國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時間已是過去夠久的了。

而那些仍然心向宋朝的百姓、豪傑,則不知童貫實力如何,現在仍是存著觀望的態度。

畢竟宋朝立國以來,已有數次北伐,但都是已失敗而告終的。

特別是當年宋太宗趙光義御駕親征時,燕雲百姓中是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不知有多少。

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宋軍大敗,十幾萬宋太祖留下的開國精銳盡皆喪命,連趙光義本人都差一點被俘了。

每一次北伐時,宋軍敗退後,那些“喜迎王師”的人,都會遭到遼國的秋後算賬,處死無數。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童貫如今再次北伐,誰又還會那麼傻立即前去迎接?

當然了,若是童貫能在遼國境內打幾個勝仗,讓燕雲的漢人百姓見識到他們的武力,前來的投降的必不會少。

畢竟經過耶律延禧這些年的折騰,遼國百姓過得實在是艱苦了些,早已是民心盡失了。

而就在童貫來到宋遼邊境附近的河間府時,遼國境內卻忽然又傳來了一個天大的訊息,令童貫全軍都精神為之一震。

不久前,遼帝耶律延禧領兵屯駐於鴛鴦泊,權且消遣日子。

但投降了女真人的那個統兵都監耶律餘睹卻忽然引金兵從小路偷偷殺到,襲擊了遼帝耶律延禧的軍營。

戰事正膠著時,遼國最大的奸臣、樞密使蕭奉先向耶律延禧獻計道:“餘睹此來不過是為了奪取晉王,擁立他為皇帝,不然乾脆把晉王殺了後,餘睹也就死了心,自會退兵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