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禧聽了樞密使蕭奉先的計策後,覺得甚有道理,便下令用毒酒殺死了晉王,並砍下其頭顱去兩軍陣前給耶律餘睹檢視。

晉王耶律敖盧斡乃遼帝耶律延禧長子,在遼國官民之中威望很高,不少遼帝的軍中將領甚至都是只忠於晉王,而不忠於遼帝耶律延禧的。

耶律延禧昏庸,遼國上下最後的期望其實就是等到他死了之後,晉王能繼承大統,一改現在遼國的現狀。

然而現在,耶律延禧就這麼聽信了奸臣蕭奉先之言,把沒犯什麼罪過的晉王給處死了!

一時之間,遼國將士、貴族、官員都盡皆心寒。

耶律餘睹確認晉王已死後,心中既是愧疚,又大為憤怒。

他雖從未謀劃過發動叛亂擁立晉王之事,但其實也是早已心向晉王,並與他私交甚厚。

他此次帶兵來襲,不為別的,只為取遼帝性命,不曾想卻是間接的害死了這個好友。

耶律餘睹怒吼了一聲,不僅沒有如蕭奉先所料那樣退兵,反而親自領兵向前殺去,並大聲喊著要為晉王耶律敖盧斡報仇。

一些憤怒的遼兵,聽了耶律餘睹的喊話後,也紛紛倒戈相向,立即加入了耶律餘睹,要與他同殺昏庸的遼帝為晉王報仇。

遼兵本就是有些抵擋不住,耶律延禧這才殺了晉王妄圖耶律餘睹退兵的,現在又有不少士兵倒戈,頓時更是一擊即潰了。

當耶律餘睹引金兵鐵騎直逼遼帝中軍營帳而去時,耶律延禧立馬就嚇壞了,再不顧其他,領兵調頭突圍。

經過一番血戰後,耶律延禧丟下了數萬大軍,領著五千人逃往雲中府(今山西大同)而去。

耶律餘睹等引金兵繼續追擊,很快又攻陷了雲中府,耶律延禧一路倉皇而逃,進入夾山後才停了下來。

至此,遼國又喪失了大片領土,連西京也隨之被金兵給攻克了。

而且由於此時資訊不通,遼國境內許多人都在傳耶律延禧已被女真人所殺的訊息,耶律延禧本人又躲在夾山中不出來,沒人知道這個訊息的真假。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在南京府的群臣耶律大石、奚王蕭幹、大臣李處溫等只好擁立了南京留守、都元帥耶律淳為帝。

耶律淳登基繼位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不知所蹤的耶律延禧降為湘陰王,並立即派使者去向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請求歸順,願把遼國奉金國為主,成為金國的附屬國之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完顏阿骨打卻沒答應,直接將耶律淳的使者掃地出了皇宮。

而且在這時,童貫的大軍以逼近宋遼邊境,耶律淳剛一繼位,就要面臨宋、金南北夾擊的境地。

耶律淳無奈,只得讓奚王蕭幹領兵去抵擋女真人,派皇族宗室耶律大石領兵南下抗擊宋朝的大軍……

童貫到了河間府分軍而行,十幾萬大軍分為東、西兩路軍。

以雄州和廣信軍為東西路軍的防區,以种師道統率東路兵,最終目的是進軍到白溝。

王稟率領前軍,楊惟忠率領左軍,種師中率領右軍,王坪率領後軍,趙明、楊志率領先鋒軍,种師道以都統制兼東路軍總指揮自領中軍。

當童貫最後抵達大宋邊境重鎮雄州之時,諸路大軍都早已等候多時。

於是童貫便在雄州再與諸將商議如何破敵。

种師道說:“今日之事,譬如盜入鄰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且師出無名,倉促進軍,只怕事情難成。”

种師道一直都是反對伐遼的,此時仍是持反對意見。

若是一般的人,又怎敢在這時說出這樣的話來?

不過顯然种師道就是非一般人,他是如今少數大宋軍隊裡敢直言反對童貫,並向天子趙佶諫言的。

种師道乃大儒种放的從曾孫,名將種世衡嫡孫,初任文職,後因有謀略,知兵事而改任武職,歷任西軍統率,屢屢抗擊西夏,戰功赫赫。

因此,种師道可以說是現在宋朝的當世名將。

梁山的頭領魯智深便曾是“老種經略相公處軍官”,而所謂的“老種經略相公”,說的就是這個种師道了。

童貫此時聽了种師道的言語後,顯得很是不耐煩。

不過種家在西北經營數代,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即便是童貫也同樣不能輕易得罪。

於是他只得答道:“今日之軍事,聖上既有成算,因出御筆、不得推辭!”

童貫一手提拔的愛將楊可世道:“我等王師北伐,必能摧枯拉朽,建立不世功勳,何須再懼他契丹狗?”

自遼帝耶律延禧不知所蹤,女真人又再攻佔了遼國西京的訊息傳來後,童貫軍中的將領都自信心大漲。

如楊在世這樣覺得遼國疲弱不堪,能摧枯拉朽般收復燕雲之地的將領已是不在少數。

种師道見還是勸不動眾人,只得長嘆一聲,默不作聲了。

童貫於是下令以种師道為都統制,命將領和詵為副將,以楊可世為前軍統制即日進軍遼境。

同時,童貫還下令招募勇士在邊境上來回馳騁,加大力度散發招降的檄文。

种師道接令下去後,和詵嘲笑道:“這种師道還說是個用兵如神、膽氣絕人的,但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一介懦夫而已!”

軍帳中的許多將領聽後,也都發出了一陣嗤笑之聲。

童貫大手一擺,“與其說這些嘲弄之言,不如好好琢磨如何對付敵人,早日攻滅遼國吧!”

那些將領聽後,這才不敢再多言。

五月二十六日,前軍統制楊可世率先進入了遼境。

楊可世意欲立下頭功,又輕視遼軍戰力,於是留下大部隊在後前進,親率輕騎四千突進,欲饒過重重城池,直取遼國的南京城!

領兵防範的耶律大石得知這一情況後,向眾將道:“我大遼久不與宋人交戰,他們只怕早已忘記我們在百年前,是怎麼屢屢殺得他們丟盔棄甲的了。”

耶律大石麾下將領都憤然道:

“那就讓我等今天再給讓他們長長記性吧!”

“我等打不贏女真人,難道還打不贏宋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