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峰堡,取自典故八峰賀漢四方歸,江海東收辭舊朝,當之無愧的西陲第一戍堡,前任涼州刺史親書堡匾,屹立至今。

八峰堡所駐紮的三營都乃寧朔將軍吳沙江的嫡系精銳,城樓單是床架弩就有不下五十臺,弩箭直指西方,黑羌每逢犯境,必要繞過此堡二十裡外行進,委實是前些年那不知死活的想要將此堡夷為平地讓他們傷筋動骨的太疼了些。

僥倖活下來的黑羌遊騎都會對那些新兵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誡,說八峰堡是吞吐靈魂的地府,被西陲戍卒得知後嘲諷了數年仍舊掛在嘴邊。

當年那幾千黑羌遊騎呈一字長蛇朝著這座堅城衝鋒,在城樓上各式弩箭齊發之後,堡外的荒漠戈壁上不再是夏時的風沙飛濺和冬日的雪霜撲面,而是從地面昇華至高空的血霧騰飛,黑壓壓的遊騎行陣前列就像磨盤裡的黃豆一樣被碾碎的只剩殘渣。

那場面,漢人和黑羌只要見過,一輩子都不會忘懷。

原西陲五庭柱之一的周茂君和吳沙江佇立在城外,兩人表情平淡,但內心都如山呼海嘯一般一刻不能停復。

在受到榮氏慘案的牽連之後,這位在西陲碌碌幾十年的老將周茂君越發的沉默寡言,曾經暢懷大笑時牙齦都在往外滲血的他,倒挽龍舌弓,手持鐵蛇鞭,何等意氣奮發!一樁樁軍功被他攬入懷中,直至成為被涼州官場和長安朝廷都為之青眼相加的西陲五庭柱。

但現在的他,只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沒有選擇到不生戰火的地方做一個安享晚年的富家翁,而是掛著戍衛典校的官職繼續在這只有無盡黃沙大雪的邊疆揮發最後的餘熱。

和朝廷無聲的討價還價裡,甩掉了兵權和五庭柱的稱號,換來和榮家的毫無關聯,這讓兩鬢斑白的老將心中最後的熱血都涼了下來,看慣了生死的他,至今仍是想不明白為大漢邊境八年死掉不下十幾名榮姓子弟的榮家,怎麼就成了勾結黑羌的亂臣賊子。

而他身旁的五庭柱之首吳沙江,同樣也是天命之年的老人,心中所想就單一了許多,自午時側立馬頭已有一個時辰,披掛戰甲的吳沙江只是一遍又一遍的在想為何多年對西陲不管不問的朝廷會在這個多事之秋派遣使臣來這不毛之地,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沉思苦想,仍舊沒有答案。

同是內心火灼的兩個老將相視無言,只有苦笑。

兩邊遣散數十裡的哨騎一一折馬返回,下馬跪地抱拳道:“稟將軍!前方二十裡處,發現謝將軍旗號!”

吳沙江淡淡的嗯了一聲,轉過頭問向周茂君道:“周將軍怎麼看?”

“朝廷在這個關頭視察西陲邊境,無非是來瞅一瞅咱西陲這十萬戍卒會不會同樣眼熱涼州七郡,怕我們和那叛賊做一樣的事情,舉兵扯起反旗罷了,咱們西陲諸軍身正不怕影子斜,隨便怎麼查,反倒是吳將軍你,有點小題大做了吧。”

周茂君說到這笑道:“梅刺史來時也不見你如此大張旗鼓的出城迎接,一個小小的特使而已,何必擺著這麼大的陣勢。”

吳沙江搖頭道:“不會這麼簡單,平叛大軍戰敗,驃騎將軍陣亡,函谷關守將於一銳謀逆,再加上江南的戰事和每年雷打不動運往北塞的軍餉物資,在大的金山銀山也得給吃空掉,朝廷怕是已經無力支撐了,咱們辛辛苦苦守國門數十年,反倒讓門裡面的人一把一把的到處放火,我這心裡可真替死在黑羌遊騎下的那些男兒不值當!”

周茂君又想起榮家慘死的禍事,冷笑道:“是不值當,吳將軍,如果朝廷是來宣召,讓咱們西陲入涼平叛,你答應還是不答應?”

吳沙江身上鐵甲為之一振,轟鳴作響,他豪氣道:“那就讓這個特使從哪來的滾到那去!西陲男兒西陲生,西陲死,就算是天子親至我也敢朝他吹胡子瞪眼好好說道說道,年年死人的西陲二十二營,只是西陲的壁壘鐵牆,難道哪裡塌了就讓我們補在哪裡?梅忍懷自己沒本事,讓賊子坐大,林興風雖說是戰死了,老夫仍舊瞧不上這個正二品的驃騎大將軍,手握十萬青州精銳,居然能讓叛軍活活圍死在一城裡面,用兵如稚童,罵都懶得罵!總之這屎沒擦乾淨的屁股,誰愛去擦誰去擦,老夫不去!”

吳沙江憤懣道:“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天子要是能有魄力從北塞拉他兩三萬燕陽鐵騎南下,涼州早就沒這檔子事了。”

周茂君不置可否,感同身受道:“理是這個理,但匈奴在長安眼中是大患,沒了燕陽虎槍的威懾,只怕隔著千里都睡不好覺,咱們西陲就是後孃養的,除了涼州這幫離得近點的傢伙,長安也好,中原也好,從沒把黑羌當回事。”

兩位老將越說越窩火,最後不約而同的冷哼一聲,都止住了在說下去要破口大罵的勢頭。

身後跟著的青壯將尉,紛紛無奈的苦笑。

荒野大雪間,一支騎軍逐漸出現在天地一際中,出乎兩位老將意料之外的是,沒有理所應當的華蓋大履,更沒有長安御林軍作陪,和謝狄春並馬而來的只是一個一身布袍的年輕男子,嘴邊掛著溫和笑容,看上去人畜無害。

不過兩位老將心中沒有起半點懷疑,畢竟有謝狄春的書信在前,而今騎隊中更有兩人曾經見過的涼州長史曹昭華作陪,走在最前面的侯霖特使身份,即便他不承認都不會有人信了。

兩位老將下馬,按大漢歷代傳律,凡有朝廷特使到犒賞前線將士,必定在營前宣召,以振軍心,但沒想到看上去和周茂君兒子年齡相仿的特使對著兩位老將軍只是抬頜點頭後,自顧自的進了八峰堡中,不光兩位老將軍一頭霧水,身後陪襯的數位西陲將尉也皆面面相覷。

八峰堡與雲霞堡無異,除去城牆更高,床弩更多外,幾乎如出一轍,連道弦的車轅痕跡都幾乎一模一樣,侯霖站在八峰堡的的城樓上,看向西面遙遙依稀的叢山峻嶺。這讓兩位老將軍剛剛在城外的豪言壯語瞬間就拋之腦後,均是不知這個作態言行出奇反常的特使究竟賣的是什麼葫蘆,若是放在以往,吳沙江早就藉故告退,隨便特使怎麼折騰,只是如今整個形勢都如天河倒掛,覆水收懷,心中沒有定數的老將軍也就耐下性子跟著上了城樓。

謝狄春和兩位老將交情不俗,周茂君拿胳膊肘捅了捅謝狄春,壓低聲音道:“怎麼特使是從你轄地內出來的?按官驛行程,若是入西陲過你轄地,必定是從朔雲郡內行出,如今函谷關守將謀反,按軍報行程這特使怎麼也不該是從朔雲郡來的吧?”

謝狄春搖了搖頭,一言不發,周茂君狠瞪了他一眼,也就不問了。

侯霖面朝城外,輕輕舒緩一口氣後回過頭,看向吳沙江道:“吳將軍為我大漢戍守西陲這麼多年,聖上頗為感恩,之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差我入涼,實在是對涼州形勢放不下心啊!”

吳沙江這才跟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把提在嗓子眼的心放了下去,既然只是順到來西陲一觀,那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侯霖不等吳沙江搭話,又道:“如今賊子坐大,隴右郡淪落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梅刺史巧婦難做無米之炊,這是老將軍為朝廷報銷的最好機會……”

侯霖斜眼瞥向吳沙江,老將軍只是把頭低的更深,一言不表,侯霖心裡嘆了口氣,果然這種不痛不癢的試探,老將軍是要裝聾作啞搪塞過去。

曹昭華笑道:“近來涼州七郡才有止熄的叛亂隨之朝廷大軍的惜敗又開始復燃,連同重兵把守的天水郡內都有數處暴民揭竿而起,涼州形勢危在旦夕,曹某之所以作陪特使大人來這西陲走上一遭,就是怕老將軍你這油鹽不進的頑固脾性,老將軍真不打算說兩句?”

吳沙江抬起頭,輕蔑道:“惜敗?曹長史可別替驃騎將軍說好話了,巖城一敗之事連中原都已知曉,我這近在咫尺的西陲又如何不得知?聽說叛軍只是出動了八千輕騎就輕而易舉的擊潰了十萬青州精銳,不知曹長史所說的惜敗從何而來?”

被爭鋒相對的曹昭華淡淡一笑,能讓吳沙江開口,他就算完成了使命。

作為這場大敗經歷者的侯霖聽到吳沙江的輕蔑口吻,神情如常,走到老將軍身旁問道:“謝將軍我已經見過了,其餘三位同為五庭柱的將軍身在何處?”

吳沙江一心想把這尊‘瘟神’給送走,聽到後忙不迭回道:“我立刻差輕騎將特使送往其餘三位將軍駐營處,西陲要務在身,恕末將待禮不周。”

侯霖手掌攀到吳沙江的鐵鎧肩頭,一掌摁在獸口吞牙處,沒有力道的一掌卻讓吳沙江渾身汗毛扎立,他看到這個入堡前一臉笑容的年輕特使用幾乎命令的目光和口氣道:“本特使累了,讓他們來見我,就在這八峰堡中。”

侯霖手掌輕緩放下,與吳沙江擦肩而過,踱步走下城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