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都尉已走了一個時辰,侯霖一行人還在原地歇息,他招來其餘兩營的尉長,幾個人就地盤膝而坐。
侯霖率先開門見山道:“我們此行目的,是協助涼州本地郡兵防範天水郡內的賊寇作亂,沒有實打實的目的,不過各位心裡應該清楚,既然七萬郡兵聚集在天水郡邊境上,就說明這地方不太平,叛軍戰力各位應該也有所耳聞,我就不贅述了。”
幾人眼觀鼻鼻觀心默不作聲,侯霖拿出雲向鳶給他的天水郡地勢圖,發現上面除了重要關隘和中樞要城外,一些村縣都未標明,上面描摹的盡是天水郡的叢山峻嶺和江河流向。
他心底罵了一遍雲向鳶,照著地勢圖的大概拿起一根樹杈在地上劃出大致的一個天水郡輪廓。
“為了別到時候跟叛軍對上面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特意給幾位商量一下,僅比天水郡府城要稍差些的三秦城周圍有好幾股匪寇,正好給我們練兵用,知道各位以前都是殺過人的好漢,不過沙場與山林間的糾纏,還是大有不同。”
侯霖轉過頭問道在場唯一站著身子的鄭霄雲道:“你是御林軍出身,給幾位尉長說道說道?”
鄭霄雲應諾一聲,聲音洪亮道:“所謂沙場佈陣,四奇四正,分如雷霆,合為烏雲。陣法之多各位尉長也都應該多多少少聽說過些,單拿我御林軍的明光陣來說,合為鐵蓮花,分為蓮針傷敵,其步履一致,大槊橫行每一步都得按照章法來,否則陣型不亂也散。”
幾個尉長都是斗大的字不認識一個的主,聽的雨裡霧裡,只有榮孟起閉著眼睛仔細咬字傾聽,只覺得韻味無窮。
侯霖看著幾個尉長臉上的為難神色,就知道這種紙上談兵想要讓他們搞懂太過強差人意。
他打了個呵呵道:“幾位見識過那五百陌刀手的厲害吧,其實說這麼多,就是想給諸位點明練兵的重要性,就如那句話,沙場上流汗,總比戰場上流血要好,汗流的多,血就流的少。”
千胥聽後拱手道:“侯當家……侯都尉說什麼,我們幾個做什麼,我們幾個都是粗人,讓我們提刀殺人可以,可如果說正兒八經去練底下這幫兄弟,確實沒什麼經驗,以前在山上為寇時,最多也讓弟兄們提著竹矛木劍砍砍木樁子,要不順著山路跑幾圈,真的不懂。”
侯霖指了指在旁低著頭兩袖翩翩的榮孟起笑道:“沒事,我懂的也都是紙上談兵之說,不過這位是行家,各位聽他的就行了。”
榮孟起見侯霖指著他,咬了咬嘴唇開口道:“想要練出精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且不說我麾下這五百陌刀手裝備遠甚兩營,每日三餐必得見葷腥,否則哪有力氣如你所說的那般的流汗。”
被他一語塞的侯霖有些窘迫,敲打敲打自己腦門,更像是安慰自己道:“總會有的,先苦後甜才甘的清爽嘛。”
幾位尉長散去,繼續上路。
旁邊目光所致的商道上過往車隊絡繹不絕,可官道上確實暢通無阻,再有權勢的商賈也不敢私走官道,這可是砍頭誅族的大罪,如今又是狼煙世道,即便堵一堵也總比掉腦袋要好。
侯霖轉頭問道旁邊扛著大旗的鄭霄雲:“你們御林軍平日操練是如何?”
鄭霄雲不假思索道:“負重三十斤繞著長安城外的郊野行軍十里,在著輕甲用裹著鐵皮的木槊對抗,前十名有賞,後十名有罰,我剛入御林軍那陣可沒少吃苦,那時候身子淡薄,經常墊底,就被尉長吊在馬尾巴後面跟著馬跑,一日下來鼻青臉腫跟快死了差不多。”
鄭霄雲頓了頓,將手中大旗拋到另一只肩膀上靠著繼續道:“你別想著用御林軍的練軍方式操練這四千人,別說這其中開銷如今負擔不起,你若真敢如此搞,估計不到十日就會有逃兵了,你以為鐵馬橫槊,明光破敵的御林軍只是虛名麼?”
興許是想起剛入涼州時遭遇的那場埋伏,鄭霄雲訕訕道:“現在因為不少世家子弟都想搏一份沙場功名,不比以前,可那大槊的鋒利依舊不比我當時要遜色。”
侯霖一陣頭疼,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在蒼城外大營撥給的糧食撐不了幾日,等到了三秦城後還得點頭哈腰的跟當地官吏套近乎,要不連軍糧都湊不夠。
涼州本地郡兵從未缺過糧食,而有著驃騎將軍撐腰的十萬甲士更不用杞人憂天。
可如同後孃生沒娘養的侯霖處境是騎虎難下,尷尬至極。
天陰多雲卻不見落雨。侯霖仰天長嘆一聲,當初只是拖著幾十號難民四處流浪就總覺得熬不過明天,今時帶著四千多弟兄更是舉步維艱。
“真難……”
他喟嘆一句,緊了緊身上衣服,伏在馬背上小寐,原本馬術平常的他這些日子來倒是得心應手太多,雖然還做不出如同秦舞陽那般在急馳奔騰中揮舞幾十斤重兵器的壯舉,卻也能在緩緩而行的馬背上安穩小睡一會。
榮孟起左手手指敲打右手手背,看著侯霖疲憊癱在馬背的身影,不知想些什麼。
距離三秦城不過三十裡的涼州郡兵大營。
數百甲冑鮮明的西涼精銳騎卒護送著一頂四輿轎停在中軍轅門前。早已等候多時的涼州監軍秦朗立即單膝跪地橫拳在胸道:“末將秦朗!恭迎刺史大人!”
轎子雖停,可不見簾帳拉開,裡面的人低嗯一聲,沙啞嗓音傳出:“秦將軍,南線有驃騎將軍的十萬精銳駐守,想必賊子不敢妄動,可是以往戰事就連我涼州百姓都對郡兵的戰力都頗有微詞,本刺史就不得不往這郡境走上一圈,順便給各位將軍提個醒。”
秦朗身後如他一同跪地行禮的將校俱是心神一驚,將頭埋的更低。
狂風席捲,戈壁淘沙。
一隻純黑色的厚底官靴從轎中踏出:“那就勞煩幾位將軍帶著本刺史在軍營裡轉上一轉,看看我涼州男兒是否有秦將軍在信中說的那般雄武。”
持一州政令的梅忍懷才至不惑之年,他扶著轎杆走出,兩旁甲士盡皆伏首跪地。
算得上清逸俊朗面容的梅忍懷見到此番場景,心裡默唸他年輕時所做的一句詩詞:
吾威及四海,匹夫盡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