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牙師也是猶豫了一下,顯然內心也是掙扎了一下,“你保證會保留我的性命,允許我的族人贖我回去,我才會告訴你你想要知道的。”

耿恭點點頭,嚴肅的回覆他,“我,大漢羽林騎軍司馬耿恭在此對天盟誓,一定不會傷害匈奴人蘭牙師的性命,允許他的家人將其贖回,如違此誓,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蘭牙師對漢文化十分瞭解,他的血脈之中就有漢人祖先的血統,所以他對耿恭所發的誓言深信不疑,不再有半分懷疑。

“我相信你,草原上的男人都會遵守自己發下的誓言,呼衍王的大軍就駐紮在白山附近的蒲類海,整個直屬萬騎軍大概有四千多騎兵。”

“而呼衍王的白山部大概有六千多人口,都是老弱婦孺,壯年男丁都已經編入了他的直屬萬騎軍。”

蘭牙師所說的這些情報對耿恭來說十分重要,這些情報可是連竇固、耿秉他們都不曾掌握的準確資訊。

儘管他們打到過白山,也在蒲類海與北匈奴打過一仗,但是耿恭始終認為他們誇大了軍功,事實上根本就沒有獲得那麼大的勝利,甚至從來就沒有碰到北匈奴的主力部隊。

接下來,耿恭又詢問了一些自己感興趣和需要掌握的資訊,這個蘭牙師真的是知無不言,告訴了許多耿恭在書本上、資料中瞭解不到的東西。

最後耿恭讓人把蘭牙師帶下去好生看管,手就不綁了,只給他戴了一副腳鐐,防止逃跑,單獨關押,有什麼要求儘量滿足他。

耿恭還把另外兩個匈奴人帶來,重新找來胡二擔當翻譯,他故技重施,嚇唬了一下這兩個匈奴十騎長,這兩個匈奴小頭目根本就沒有硬氣的過程,直接就服軟了。

不過他們官職低微,瞭解的情況遠遠不如蘭牙師知道的多,不過關於他們隸屬的軍隊,以及呼衍王大軍駐紮的位置,數量倒是和蘭牙師所說一致,看來這個蘭牙師說的都是真話。

送走了匈奴人俘虜,耿恭自己一個人在營帳中來回踱步,他感覺自己似乎抓住了一點什麼,他不斷的檢視那張西域都護府的地圖,尋找著白山和蒲類海的位置。

耿家人尚武的精神已經深深的印刻在他的血脈之中,他又怎麼甘心只當一個管理全軍所有雜事的軍司馬,他更想領兵打仗,深入敵後,效仿冠軍侯當年追殺匈奴幾千裡的英雄壯舉。

霍去病就是他的心中偶像,沒有第二個人對他的影響如此巨大,他仔細研究了霍去病所有的作戰經歷,甚至收集了前人寫的一些軍中日記和回憶錄,去瞭解霍去病的一言一行。

當然還有一個人也是他十分尊敬的,就是陳湯,那句“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讓他每次讀之,心潮澎湃,激盪不已。

他讓衛兵喊來了範羌和石修,石修是一個面白無須的中年人,看起來年紀比耿恭要大上一些,滿臉的憔悴,看來軍旅生活對他來說還是不小的考驗。

石修是耿恭在中原地區遊歷的時候,結交的一個好友,雖是讀書人,卻偏愛軍事,不喜歡讀聖賢書。

兩人相見恨晚,有許多的共同話題,後來耿恭跟了劉張,便把石修也拉了過來,幫他做事,石修頭腦清醒,經常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議。

耿恭看了看坐在自己身前的範羌和石修,把剛才自己從蘭牙師那裡得到的情報和二人做了分享,石修看著耿恭,不住的微笑。

“叔德,你笑什麼?”耿恭咬牙,問石修。

“伯宗,你是不是手癢了,想幹他一傢伙?”石修雖是文人,可是多年的軍旅生涯,總是與耿恭、範羌這些人廝混在一起,已經是非常標準的軍人了。

“知我者,叔德也,沒錯,我想擒賊擒王,直接殺奔蒲類海,活捉呼衍王。”耿恭狠狠的一揮拳,彷彿呼衍王就在他眼前一般。

“呼衍氏最近這些年在北匈奴內部的勢力越來越大,常年與單于家族聯姻,使得他們牢牢掌握了北匈奴內部的軍政大權,甚至有架空單于家族的趨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我們能夠狠狠的痛擊呼衍王,甚至能夠生擒活捉與他,那我們就會取得對北匈奴作戰的最大勝利,西域的局勢必會大大改觀,西域都護府的輝煌必然重現。”

石修和範羌點點頭,他們都瞭解耿恭為人,雖然有冒險精神,但是並不魯莽,他有這個想法,必然經過精心計算的結果。

“如果那個蘭牙師所說都是真的,那呼衍王的兵力並不算多,四千多騎而已,如今的北匈奴騎兵與兩百年前的大匈奴騎兵不可同日而語。”石修開始為耿恭籌劃了。

“如果是偷襲,兩千騎足夠了,咱們羽林騎可不是那些邊軍和蠻族騎兵,以一敵二,我看還是有把握的。”

範羌也點頭同意,“伯宗,你可問清楚了那些匈奴斥候如何與他們的大軍聯絡了嗎?”

“子厚,這句話你可問到關鍵了,我問明白了,他們是每七日給呼衍王報一次信,這是我們沒有變動的情況下,日常報信,如果我們出動了,他們就要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立刻報信。”

“巧合的是,他們今天白天剛剛派人回去送信,一切平安,也就是說七天之內,呼衍王對這邊的情況不會有所懷疑。”

範羌和石修連忙湊到那副地圖跟前,開始估算從這裡到白山的距離,從玉門關到伊吾城大約有一千裡,從伊吾城到蒲類海,抄近道只有不到兩百裡,但是要翻越白山。

從他們現在的駐地到伊吾,最少也有八百多裡,就算羽林騎一騎雙乘的配置,每天急行軍,大約可以行軍一百四十裡,這是保障必要的休息時間,即使人不累,馬也得休息、喝水吃草。

從這到伊吾就得需要最少五六天的時間,還剩下伊吾到蒲類海的路程,雖說有近道,可是翻越白山,所花費的時間恐怕不比在平地賓士節省多少。

三個人在這裡絞盡腦汁,也不得其解,最後耿恭讓人把嚮導胡二找來,看看這路程上面還有什麼可以探討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