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之所以留著宋江在那蹦躂,除了想讓他在那吸收朝廷的火力外,其實也是在行驅狼吞虎之計。

事情演變到了現在的地步,李慶怎會沒有入主中原、定鼎天下的想法?

可是武周朝畢竟統治了這天下近兩百年,要想偷天換日豈是件容易的事情?

變家為國之事,最是艱難不過,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

三國時,那曹操何等的雄才大略、奸詐狡猾,但終其一生,卻也未能篡位登基,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曹操忠於漢室云云,但這不過是小兒言論罷了,

就如李慶一開始的時候,只想在陽穀做個富家翁一樣,曹操年前時或許只想當個漢朝的徵西將軍,

不過一旦走上爭霸天下的道路,便絕無停下的可能,要麼是中途死亡,要麼便是抵達那九五之尊的終點。

曹操之所以沒法篡位稱帝,無非是仍缺了最後的那麼一點火候,

若是曹操沒有遭遇赤壁之敗,統一了天下,這火候就夠了,絕對便會篡漢稱帝,根本不需死後傳位給兒子曹丕才勉強的變家為國。

曹操能忍住成為九五之尊的誘惑,為兒子鋪平道路,既見其智慧,也可以看出這件事的艱難。

若是火候沒到時,便忍耐不住強行篡位,肯定會帶來極大的隱憂。

唐末之時的朱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朱溫此人一向被人拿來與曹操相提並論,但就政治智慧而言,他卻是差曹操太多了。

朱溫稱霸中原後,也曾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那時的皇帝乃唐昭宗,正年富力強,並且多有勵精圖治之舉,比他兄長唐僖宗不知強了多少百倍。

朱溫覺得掌控不了昭宗,竟派人去將他殺了,立了個小兒做傀儡,還沒過三年,便又索性直接篡唐稱帝,建立了梁國。

朱溫在篡位前,勢力一直都在擴充套件,被視為天下第一強藩,但篡位後,地盤卻基本沒怎麼擴大過,

因為大唐其實還未盡失人心,朱溫弒君篡唐,在內部外部都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

後來,朱溫的死對頭李克用死後,其子李存勖繼位,稱帝時更是棄“晉”不用,改國號為“唐”,然後一舉攻滅了朱氏梁國。

那時南方的一代雄主徐知誥,本來取吳國而代之後建立的本是齊國,後來也同樣自稱是唐朝宗室之後,“恢復李姓”,又改了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無論是李存勖,還是徐知誥,之所以都選擇將國號改為“唐”,無非都是認識到了朱溫雖然篡唐多年,但“大唐”的招牌依舊是十分好用。

若是當年朱溫能學學曹操,多些耐心,溫水煮青蛙的慢慢將大唐的價值耗光,絕不會引發後來的這麼多反噬事件。

現在李慶留著宋江,其實心裡最大的算計,便是想驅趕他揮兵西去東京城,行那當年朱溫所做過的事情!

若是武周朝是宋江所滅的,李慶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去打下東京來,定鼎中原,那些仍心念武周之恩的百姓、士子,就沒法將怨氣潑灑到他身上了……

李慶此時與許貫中等人商議了許久,最終都認為宋江若是整合了應天府後,最大的可能便是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去打東京城。

因為宋江現在至少要休整兩三個月以上,才能初步消化好這應天府,那時童貫很大可能已經平定完江南即將班師回朝,

那時宋江若不先下手為強去打下東京城來,必然會面臨朝廷大軍的全力攻伐!

在那種情況下,宋江若是還選擇來與李慶開戰,徒惹強敵,那才是真的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李慶將計就計,坦然接受了宋江所派使者的各種示好,並未往雙方的邊境增兵。

同時,李慶還向朝廷申辨,只說若鄭撫與朝廷的軍隊能出動,他便會立即發兵攻打單州。

但是鄭撫那邊也根本沒有理會朝廷的調令,正在分別與田虎、張霸道和孫祖德開戰,征戰不休,擴充地盤。

而朝廷派到襄邑、太康一帶的那三萬禁軍,同樣是沒有再向前推進一步。

應天府的局勢,於是就這麼頗為詭異的安靜了下來,誰也沒有妄動。

李慶慢慢的將兵力往東平府調去,打算入冬之後,便開始進軍河北,與這鄭撫開戰。

此時山東已基本為李慶所佔據,他下一步的戰略,便是要去爭奪河北、河東之地。

待拿下了河北、河東後,李慶便會從北邊和東邊兩路往中原殺去,奪取開封府、河南府,從而定鼎天下!

當然了,這只是大的戰略而已,基本只有李慶身邊的少數幾個親信得知。

瓊英也同樣知道這個戰略的,不過她卻是個特例,

她被李慶告知此事時,高興得一夜未眠。

只因李慶秋收後若是能攻滅鄭撫,便與田虎的地爬接觸上了!

到那時,憑著李慶麾下的這些精兵強將,一兩年之內再攻滅田虎,也不是什麼難事!

此前擊殺田虎,為她父母報仇雪恨的事情似乎還遙遙無期,現在卻總算是有了個可以預期的盼頭,瓊英自是既高興又感動。

之前李慶說有朝一日,要領兵去打田虎替她父母報仇的言語,似乎猶在耳邊,

只是那時的瓊英,覺得李慶那不過是寬慰他罷了,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殺到河東去,

但現在,這個目標已是近在咫尺!

鄭撫實力不俗,既佔著大名府,麾下又還有一支頗為精銳的永靜軍,

此外,李慶還得順利渡過這滔滔黃河,才可以與之交戰。

陽穀雖然渡口,卻只能供給些漁夫商船過往,超過一萬人便要渡個三五天,並不太適合數萬人的大軍渡河。

當初宋江之所以能頻頻從這裡渡河,是因為對岸的官兵腐化不堪,根本不予以攔截。

但現在陽穀對岸已被鄭撫所佔,自是不容你優哉遊哉的渡河。

不過黃河與長江不同,這裡若是到了臘月寒冬,萬里冰封之時,是會結冰的,

到那時在出兵河北,就容易多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