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會將高句麗和高麗混淆一談,其實也不能說是他們的錯誤,或者說是問題是出在高麗身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唐高宗時期,高句麗的軍事統帥泉蓋蘇文去世,世子男生代為莫離支,但為二弟男建所逼,降於唐,造成高句麗內亂。唐高宗見狀派契毖何力、龐同善等擊高句麗,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句麗。以後一年多時間,各戰場捷報頻傳:李績攻取高麗軍事重鎮新城,並趁勢將附近的十六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貴在金山擊破高句麗大軍,斬首五萬餘級,攻下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師;李績等攻佔扶余城,斬俘萬餘人,扶余川中四十餘城亦望風歸降,再戰薛賀水斬俘三萬餘人,乘勝攻佔大行城。到了後期,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二百餘裡,攻拔辱夷城,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九十八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高句麗僧信誠開啟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高句麗第二十七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

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當然,一個王朝徹底的滅亡並不是跟隨國家的滅亡而滅亡。在高句麗滅亡之後,高句麗的遺民展開了反對唐和新羅聯盟的復興高句麗運動。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原高句麗將軍劍牟岑,乞乞仲象和大祚榮等。唐曾多次試圖在高句麗故地建立督府控制此地區,但都失敗了。唐為管理原高句麗故地而設定的安東都護府,最初是由薛仁貴來管理的。但由吐蕃在西線的壓力,唐朝開始羈縻治理高句麗故地,任命高句麗寶藏王高藏為遼東州都督、朝鮮王。後來寶藏王因暗中支援高句麗遺民起義被流放。寶藏王的兒子高德武接管了安東都督府。

劍牟岑最初在百濟故地漢城立寶藏王後裔安勝為王,試圖重建高句麗,並得到了新羅文武王金法敏的支援。但後來由於內部紛爭,劍牟岑被謀殺,安勝投靠到新羅。新羅給了安勝一片土地,讓他建立了報德國。新羅從未放棄對高句麗遺民的警戒,後來新羅神文王滅亡了報德國,安勝被賜予新羅王室的“金”姓。數千部眾被遷移到新羅南部地區,最後被完全同化於新羅人。

粟末靺鞨酋長乞乞仲象和他的兒子大祚榮原是靺鞨人。高句麗滅亡後,乞乞仲象和大祚榮在高句麗故地建立起震國並佔據了原高句麗的大部分國土。乞乞仲象去世後,震國接受唐的策封改名為渤海國

其後,弓裔為反新羅建立摩震國,後人把這段歷史稱為後高句麗。摩震國和後來取代新羅的高麗也都自稱繼承高句麗。但他們只是借用了高句麗的名稱,與古高句麗並無實際聯絡。

因此,事實也很明了,摩震國和高麗王朝為了更好的統治這個地區的子民,自稱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所以,後人將高句麗和高麗混淆了,原因也就是在這裡了。

且說袁常和郭嘉等幾人將應對幾路敵軍的部署都做好安排之後,袁常看向在場一幹將領,說道:“此次出征高句麗,將會安排兩路大軍。其中一路大軍攻高句麗南面城池,待將高句麗覆滅之後,南路大軍便乘勢攻下濊貊、馬韓、弁韓、辰韓等朝鮮南部地區;北路大軍則是在覆滅高句麗之後,向北挺進,拿下沃沮、夫餘、婁挹等國拿下,徹底解決幽州東部各異族問題,讓我幽州東部自此再也無所顧忌。”

聽得袁常的話音落下,在場一幹將領皆是雙眼火熱的看著袁常,好似袁常就是一個赤果果的美女,他們恨不得把他給撲倒一般。攻打高句麗設立兩路大軍,顯然,兩路大軍自然是需要兩名統帥,任何一名將領,自然都希望有領兵作戰的機會。

袁常麾下將領,除卻公孫冉和鮮于輔二人,其餘都在場。

韓恂、于禁、公孫續、鮮于銀、田楷等人都是各郡分軍區的軍長,不過,因為袁常鼓搗出來的坑爹的軍校制度,讓這些將領都不得不跑到北京城裡來學習。除了公孫冉和鮮于輔二人坐鎮,其餘將領都已經在場。故而,對於這次領兵出戰的機會,他們都是非常的火熱。無疑,此次若是出兵將朝鮮半島的各國給消滅了,日後自然是會青史留名,這也是一個足夠吸引人的誘惑。

袁常微微一笑,說道:“此次出征,設立南北兩路大軍,臨時設立司令部。司令部將要有一人擔任元帥統籌,一個政委輔助;此外,再設兩名軍長和四名副軍長各領一路兵馬。每路兵馬設一個軍政委和兩名副軍政委進行輔助。如今大家都在場,便先將這些職位的人選挑選出來,至於各路兵馬往下的職位,就由各路軍長、政委和副軍長去解決了。現在,就先說說元帥之職,諸位認為當由誰來擔任?”

將朝鮮半島的各國領土給納入中原的版圖之中,這個功績無疑足夠載入史冊了。當然,這個功績很誘人,但是,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個職位他們不能覬覦,唯有袁常適合。雖然袁常對這些並不是很在意,但是,他們作為屬下的,也要明白下屬的本分,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好吧!”

袁常從眾人的眼神之中看明白了他們的意思,隨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你們是不想爭取這個元帥的職位,那我便辛苦一些,親自擔任吧。”

袁常擔任元帥的職位,那麼,政委自然是由郭嘉這個首席謀士來擔任。

接下來,自然是兩名軍長和兩名政委的人選了。

在場的將領,無論是趙雲、太史慈、于禁、韓恂等人,統兵的能力都是不弱,特別是在軍校裡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統兵能力都有所進步。而且,大家平日裡關係友好,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自然不是表現友好的時候,而是展現自身能力的時刻。

“主公,末將願領北路兵馬!”趙雲作為幽州的頭號大將,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個站出來毛遂自薦。

“主公,末將願領南路兵馬!”太史慈緊隨趙雲之後,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主公,末將…”典韋說話了!

“主公,末將…”韓恂,于禁,鮮于銀,田楷等人都紛紛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若是現在再不站出來,估計等下連湯都喝不上了。

看到一眾武將為了拿下領兵大將的職位,而爭的面紅耳赤,一旁的文官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最讓人無語的卻是袁常和郭嘉這兩個無良的主屬二人,竟然當場開盤設賭,讓圍觀的文官們下注,看看最後會是哪兩個人奪得兩路領兵軍長的職位。不過,一眾文官們都一臉懷疑的看向袁常和郭嘉二人。最後,在袁常和郭嘉二人拍著胸脯表示不會干預軍長的任命,文官們這才紛紛下注買自己看好的人。畢竟袁常這廝是有前科的,他們可不想被坑了一次又一次。

“州牧,屬下押三十文,趙雲司令和太史慈能奪得兩路軍長之職。”

“州牧,屬下押二十文,趙雲司令和典韋軍長能奪得兩路軍長之職。”

“州牧…”

一眾文官,荀諶,陳宮,董昭等人沒有一個落下,都投了一些錢押在自己看好的人身上。其中,以趙雲的人氣最為火爆,其次典韋和太史慈二人居中。至於剩下的鮮于輔、公孫續、于禁、韓恂、田楷等人的人氣就差不多,沒有多大的差距。

而袁常這次開盤設賭的賭法就是每個人可以下注押兩個人,然後,要押中的兩個人同時都成功奪得軍長的職位,才算中獎,獎勵則是賭注的一百倍。下的錢不多,回報率卻是極高。再加上憑藉他們對這些將領的瞭解,所以,大家肯定會有人中獎,只要隨便一個人中獎,袁常都會賠本。能夠從袁常身上撈一點錢來,大家都覺得心裡很是舒暢,就跟在炎炎夏日喝了一杯冰鎮酸梅湯一樣暢快。

只是,他們卻是忘記了曾經的教訓,袁常難道不懂得這一點,會做賠本的買賣嗎?在無人注意的時候,只見袁常和郭嘉相視一眼,二人臉上同時露出一副奸詐的表情,不過卻是轉瞬即逝,並沒有被人給看到。

“好了,諸位的賭注都已經押完了,現在就開始投票表決出任二路軍長職位的人選,大家沒有意見吧?”

見袁常說出這麼個提議,眾人自然不會反對,一眾文官們心裡也松了一口氣,只要不是袁常直接任命,暗箱操作,那他們便都有機會中獎。

“現在從趙雲司令開始表態,認為趙雲司令可擔任一路軍長的舉手示意。”

袁常的話音落下,便立即見到有人舉起手來,眾人看去,舉手之人卻是趙雲。只是讓一眾文官們大跌眼鏡的是,除了趙雲自己一人之外,並沒有其他人舉手同意,在他們看來最有希望奪得一路軍長之職的趙雲卻是無人支援,讓他們不得不懷疑袁常是不是又在暗箱操作了。不過想想,似乎也有道理,每個將領肯定都想自己擔任領兵軍長,自然不會投票給別人。如此一來,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只是獲得一票,那麼豈不是變成平局,又要用其他方法進行挑選。

“接下來是太史慈,開始投票!”

“唰!”“唰!”“唰!”

袁常的話音才落下,便見到眾將皆是舉起手,一個都沒有落下,連趙雲都舉手支援太史慈。這一下,一眾文官們在錯愕了片刻之後,立即就反應過來,感情袁常還真的挖好了坑給他們去跳。只怪他們明明知道袁常的陰險,竟然一次又一次的中計,平白的損失了幾十文錢,又要讓他們心痛好一陣了。

“哈哈,看來子義的人氣很高啊,竟然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看來子義奪得一路軍長之職已經是沒有懸念了。”

袁常的笑容在一眾文官們眼中看來是如此的可惡,彷彿是在嘲笑他們一般:傻眼了吧,任你們如何防範本州牧,還不是中了本州牧的妙計,咩哈哈!

“典韋軍長,開始投票!”

典韋也是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票數,無疑,典韋肯定也是落選了。如今既然明白是袁常設下的陷阱,文官們知道這錢已經打水漂,就當看熱鬧了,只是,這熱鬧的代價卻是太昂貴了些。

“韓恂軍長!”一票!

“於禁軍長!”全票透過。

好嘛,原來袁常先前就已經向眾將偷偷示意過了,這一次要把機會交給太史慈和於禁二人。既然袁常有這樣的意思,眾人自然不會反對。在袁常麾下,不湊沒有領兵的機會。而且,袁常一副要坑人的模樣,若是他們不配合,估計有他們好果子吃。

接下來的公孫續、鮮于銀、田楷等人皆是一票落選,最後軍長的人選便落到了太史慈和於禁手上。這兩個人的組合,誰能想到?

“諸位,看來本州牧今日的運氣相當不錯,感謝諸位的美意了!”

結果出來了,袁常和郭嘉二人知道已經被一眾文官們給看穿了,索性也就不再掩飾。笑盈盈的瓜分戰利品。

只是,有一句話叫什麼來著,樂極生悲,或許說的就是袁常和郭嘉二人了。

“州牧,既然結果出來了,那屬下的獎勵是否也該兌現了!”只見蔡邕捋著鬍鬚,氣定神閒的向袁常說道。

“嗯?”

袁常驚疑的看了蔡邕一眼,蔡邕竟然能押對兩個人,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等到袁常把下注單拿起來一看,頓時差點沒吐血了。蔡邕竟然下了一千文的賭注,這賺的幾百文,都不夠賠零頭!先前袁常和郭嘉二人自認為必勝無疑,故而,便沒有注意下注之事,而是交給了蔡琰來處理。袁常心頭劃過一道亮光,轉頭看向蔡琰,只見蔡琰眼眸四望,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

這下袁常明白了,感情是蔡琰通風報信,這還真的應了那句話,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啊!袁常咬牙看向蔡琰,彷彿在告訴蔡琰,早晚收拾你。而蔡琰也不敢示弱的回了一眼,好似在說那你就來呀!

好嘛,郭嘉現在是欲哭無淚了,人家袁常一家子在搞內訌,他生生的摻和進來,現在真是賠慘了!

“蔡校長放心,本州牧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獎金自然是會兌現的!”袁常是咬著牙,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出來,這可是十萬文的賠償,等於十兩黃金,可憐他準備留給自己孩子的奶粉錢,現在一下子就賠了一大塊,那叫一個後悔不已啊!

所以說,賭博有內幕,下注需謹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