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牧請看,這便是幽州牧獻上的寶物!”

李永從手中的包袱中取出一朵白色的棉花,沒有錯,就是一朵棉花。潔白如霞,就如同雲霞一般,只是看一眼便讓人覺得眼前一亮。

“此物不過是西域流傳而來的白疊子,如何當得上寶物之稱?莫非你欺我家主公不識不成,竟然妄圖欺瞞我家主公,端的是好大膽子!”逢紀看了一眼,頓時怒喝一聲,便要招呼外面的衛兵將李永拖下去砍了。

棉花早在張騫出使西域之時便帶到中原之地,只不過,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棉花的用途,多是種在花園之中當做觀賞所用。而逢紀也有見過棉花,此時見李永所說的寶物就是所謂的白疊子,頓時心中大喜。有了戲弄的這一茬,想來袁紹定然會大怒,到時候就有袁常好看了。

而袁紹確實沒有見過棉花,初一看還真有些喜歡,畢竟棉花的顏色如斯潔白,看一眼自然是讓人心曠神怡。然而,袁紹還沒歡喜多久,卻是被逢紀一聲怒喝給驚醒,才知道原來此物是西域流傳過來,早在中原之地出現,並非是什麼寶物。被人當成傻子一般愚弄,袁紹又豈能不怒。

“衛兵何在,將此愚弄本州牧的狂徒給拖下去砍了!”

“且慢!”

李永揮手制止了想要拖拽自己的衛兵,衛兵望了袁紹一眼,見袁紹點頭,這才停止動作,顯然,袁紹倒是要聽聽李永有什麼要解釋的。

“啟稟冀州牧,幽州牧言此物名為棉花,卻是從西域傳來無疑。”李永點了點頭,昂然正色的說出棉花正如逢紀所說,是從西域流傳過來的。當然,李永要說的不僅僅是這些,只聽他繼續說道:“不過,世人愚昧,只將棉花栽種在花園之中當做觀賞植物,卻不知此棉花真正的用途,空有寶物而不知其用處,真可謂無知,可悲至極。”

李永一臉鄙夷的嘲諷著,而很顯然的,剛才大聲怒斥李永的逢紀,自然也是在愚昧世人的行列之中。李永的話將逢紀給氣得咬牙切齒,恨不得衝上去跟李永肉搏一番,不過,也虧得他強忍住這個念頭。

“哦!此物還有何用途,你且說來聽聽,若是有理,本州牧便饒恕你欺瞞之罪,否則,定然嚴懲不貸。”袁紹倒是被李永的話給提起了興趣。

“多謝冀州牧寬宏大量!”

李永行了一禮,稱讚了袁紹一番之後,這才繼續說道:“棉花真正的用途,乃是將其製成衣物棉被,可作禦寒之用。棉花所制衣物棉被,乃是上乘的禦寒之物,比之蜀錦、絲綢所制衣物棉被更甚幾分。”

“這白…棉花竟還有如此功用?”袁紹臉上露出一副驚奇之色,麾下的一干文武官員也都露出同樣的神情。

也難怪袁紹和麾下眾人有如此表情,實在是棉花的使用出現的太晚了。

先前說過,棉花在張騫開通了絲綢之路後便已經流傳到中原之地,可惜卻被當成觀賞物,並沒有得到正確的使用。而在歷史上,棉花真正的被記載還是在南北朝,當時種植的地方也多是在邊疆地區。棉花潔白如霞,給人一種聖潔的感覺,不過,看久了其實也就那麼回事,而且棉花比之其他花朵的觀賞性差多了,或許,這便是棉花沒有被廣泛普及的原因。再加上中原和西域的聯絡時常中斷,而西域雖然已經將棉花製成禦寒之物使用,可是卻因為沒有正確的方法,禦寒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不如尋常的棉布,所以,直到宋朝(很神奇的朝代)棉花才被大量傳入。而到了明朝朱元璋的時期,在朱元璋的強制措施下,棉花才被真正的利用起來。

至於說朱元璋會如此盡力推廣棉花,卻還與朱元璋的經歷有關。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前,還當過乞丐,和尚,教徒等等,可謂是經歷豐富。或許,正是因為他窮困的經歷,才得以接觸棉花,並且認識到棉花的好處,才會強制推廣棉花。而後,棉花被推廣開來,相應的工具也就出現,彈棉弓的誕生,才是棉花真正意義上得到合理的使用。

而袁常,雖然沒有彈過棉花,卻也知道要用彈棉弓來炮製棉花,才能讓棉花所制的衣物棉被成為禦寒之物。加上有馬鈞這個大發明家,袁常只要稍微提點一番,想來製作出彈棉弓,乃至彈棉機並非是什麼困難的事。

“然也!”

李永昂首挺胸,一副自信十足的模樣,朗聲說道:“經過幽州牧的發現,棉花所制衣物棉被的禦寒效果極佳,只要經過一些加工,便可製成上乘的禦寒之物,價格又比絲綢、麻布所制禦寒之物低廉許多,倘若此事能成,冀州牧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又有何難!”

吡!

聽了李永的話,袁紹頓時眼睛發亮,怕是一百瓦的燈泡都比不上此刻袁紹雙眼的亮度。袁紹對於名聲的熱衷,可謂是空前絕後,單單看袁紹麾下招攬的人才就知道袁紹有多看重名聲了。在前期佔據如此巨大的優勢,麾下的人才雖然都屬於一流級別,然而真正頂尖的人才卻是一個都沒有,倘若有一個的話,袁紹也不至於敗的如此難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袁紹太看重聲名,而對能力有些忽視了。此刻聽李永說能夠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袁紹豈能不上心,此刻怕是讓袁紹吃翔,估計袁紹都不會猶豫。

當然,李永還不會拿項上人頭開玩笑,讓袁紹吃翔這種要求是決計不敢提出來的。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了,袁常知道棉花的作用,也知道棉花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為何會讓給袁紹?難道就因為擔心袁紹責備他鑽空子取下青州和幷州之事,以袁常如今的勢力,根本無需懼怕袁紹,還是說袁常善心大發,才會做出這等不智的事情來。

當然,袁常不懼袁紹,也沒有失心瘋,之所以把棉花交給袁紹來處理,主要還是因為幽州之地並不適合種植棉花。

棉花比較矯情,不像佔城稻那樣什麼地方都可以種植。棉花對於光照,水分,土壤等要求都比較苛刻,幽州的黑土自然適合土壤這一個條件。不過,光照和水分就略顯不足,而冀州土壤適宜,光照充足,又是黃河流經的區域,還有什麼地方比冀州更適合種植棉花呢?

在中原地區,也只有五個地方適合棉花大範圍種植。分別是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南疆棉區,冀中南、魯西北、豫北平原,長江下遊濱海沿江平原。其中,冀中南和魯西北的區域都有在冀州範圍之內,故此,冀州自然比幽州更適合棉花種植。南疆如今是在西域,江淮平原、江漢平原在荊州,揚州等地,袁常跟這些州勢力的大佬並沒有什麼交情,又豈會平白把如此大的一塊肥肉送給他們。至於說揚州牧袁術,當初還想幹掉袁常,袁常沒有派兵去幹掉袁術都算袁常大度了。除此之外,也就袁紹有這個條件,而且袁常如今和袁紹屬於互助互利的局面,袁常當然不會虧待袁紹。

袁紹臉上露出一副笑容,興奮的說道:“既然如此,李永快快把幽州牧所說的方法說出來,本州牧這便吩咐人去製作,至於幽州牧的功勞,本州牧自然不會忘卻。”

魚兒上鉤了!

李永嘴角露出一抹陰謀得逞的笑容,不緊不慢的說道:“啟稟冀州牧,要將棉花製成衣物棉被,還需要一些工具加工方可成型。不過,此番小的前來冀州,工具尚未製作完畢,故此沒有帶來,還請冀州牧勿要心急。等過些時日工具製作完畢,幽州牧便會派人將工具送來,助冀州牧一臂之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竟然是這樣!”

袁紹聞言,頓時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本想著立馬就能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誰知道還需要等些時間。不得不說,袁紹作為一名霸主,卻沒有曹操,劉備,孫權等人喜怒不形於色的涵養,也難怪袁紹只能當一時的霸主,卻當不上一世的梟雄。就如當日薊縣城外袁紹和公孫瓚決戰,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突破袁紹的防線之時,袁紹把頭盔扔在地上,拔劍呼喊將士們殺敵,看起來袁紹也有熱血的時候。但是,卻從另一個方面顯露了袁紹的不足。作為一個勢力的首腦,在如此危急時刻,不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單單是袁紹熱血上湧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就已經極為不智了。袁紹如此表現,豈不是在告訴手下們,現在形勢很危急,大家要拼命了。倘若手下都是一群貪生怕死之輩,到了這種時候豈不是會被嚇到,不要說跟隨袁紹迎敵,怕是直接把袁紹幹掉投敵的可能性都有。也虧得袁紹麾下沒有出現這種人,並且成功的擋住了公孫瓚的攻勢,並且最終取得決戰的勝利;還有歷史上,曹操和袁紹對峙的時候,劉備糾結汝南劉闢作亂,曹操揮兵回擊,田豐建議袁紹趁機攻打曹操後方,如此便可一戰將曹操擊潰。誰知道,袁紹竟然因為兒子生病而拒絕出兵,還擺出一副兒子生病,老子很擔心的表情,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多關心自己的兒子一般。如此將自己的情感展現在明眼處,袁紹如何能夠震懾麾下,又如何能夠當得上梟雄之稱。

“啟稟冀州牧,幽州牧有一事託小人轉告於你,還請聽屬下一言。”看著袁紹失望的表情,李永卻是不得不把另外一件事給提出來,雖然,說出這件事說不定會讓袁紹更加失望。

“哦,卻是何事,但說無妨!”

袁紹已經沒有了先前的興奮勁頭,此刻說話也顯得有些懶洋洋的。不過,看在對方先前提出讓自己出名的話來,袁紹還是耐著性子傾聽。

“是關於加工棉花的工具!”

李永說了一聲,見袁紹等人臉上俱是不解,李永便繼續解釋道:“早在張騫出使西域,便已經將棉花帶到中原之地。然而,為何世人卻不知棉花真正的用途?蓋因為沒有加工棉花的工具,所以世人不知其用途。然則,在幽州,因為有一個大匠發明了一個加工棉花的工具,所以才使得棉花真正的用途得以實現。只不過,這個加工棉花的工具工藝複雜,製造不易,想要打造卻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故此,對於加工棉花的工具,幽州牧希望適當收取一些錢財,當然,幽州牧給的絕對是最優惠的價格,只是收取一些材料費而已。”

袁常又不是要做善事,也沒有失心瘋,自然不可能白白便宜袁紹。把棉花這個專案給了袁紹,當然要從其他地方賺取利益。那麼,彈棉弓和彈棉機便是賺取利益的辦法。反正造價幾何也沒有人知道,價格還不是由袁常來定。至於說盜版,這也是必然的事情,袁常反正趁著能賺的時候先賺一手,然後就跟袁常無關了。棉花推廣出去就跟他沒什麼關係,反正這玩意也不是暴利行業,袁常也不指望棉花能帶來多少利益。

“好膽!”

袁紹還沒有發話,逢紀便已經忍不住跳了出來,怒斥道:“我家主公用你們的工具那是看得起幽州牧,你們既然還敢收取我家主公的錢財,當真以為沒了你們的工具,我家主公便無法使用這棉花了嘛!”

逢紀這話說出口,不要說李永一臉鄙夷的看著他,就連袁紹和麾下都看傻逼似的看著逢紀。要是真有其他人懂得如何製造加工棉花的工具,棉花還會到現在還如此默默無聞?顯然這工具是人家袁常獨有的,人家收取錢財也是很正常的事。若是一點錢財都不收取,那才是不正常的。

李永也沒有跟逢紀辯駁,他算是看出來了,逢紀就是對幽州一方充滿敵意,想要挑刺。而且,逢紀跟個傻逼似的,李永難道還要跟個傻逼爭論?

將目光掃向袁紹,李永問道:“冀州牧,不知你意下如何?”

“工匠們製造工具也很辛苦,收取錢財也是應該的!”袁紹當然不會反對,他還要指望靠棉花棒他賺取名聲。既然袁紹決定了,此事便算是定了下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