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於心死,便可用來形容此刻荀諶的心情。心都已經死了,又有什麼好留戀的?荀家素來標榜自己忠君愛國,只是,明知變法改革才是正確的,然而,為了家族的利益,他們寧願不選擇變法改革,寧可讓天下動盪的根源存在,也不思改變,這真的是忠君愛國嘛?

家族只是為朝廷提供一些有才能的子弟,讓他們幫助朝廷打理政事,這樣就能高喊忠君愛國。那袁常實行改革變法,將天下動盪的根源剔除,讓天下真正的實現和平,穩定,那樣的話,袁常豈不是忠君愛國之中的聖人了?只是,幾個長輩顯然都老了,已經不復雄心壯志,跟他們談再多也沒用,或許他們只是想幸福快樂的度過人生最後幾個年華,至於天下動盪的根源能否解除,與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荀汪失望的看了一眼自己曾經看好的接班人,開口說道:“友若你願卸去家主之位,那自然是沒有問題。自此之後,友若你所言所行,並不代表我荀家的立場。友若你既執意跟隨幽州牧,我們幾個長輩也不會阻攔,只希望你好自為之!”

“多謝五叔教會,諶必銘記於心!”

荀諶再次長揖行了一禮,說道:“此間事已了,接下來選舉新的家主,諶不便參與。在家中也呆了好些日子,諶克日便要返回幽州,便先行下去準備,還請幾位叔父見諒!”

“友若賢弟,且慢!”

正要轉身離去的荀諶卻是聽得耳邊傳來一道喚聲,定睛望去,卻是荀悅叫住了他。荀諶心中有些訝異,他與荀悅二人素來無交往,今日在如此場合,叫住自己又是所為何事?

“仲豫兄長,不知喚小弟何事?”

“為兄對幽州牧的改革變法倒是有些興趣,想要去幽州見識一番,不知友若可否替為兄向幽州牧引薦一番?”荀悅微笑著說到。

“仲豫兄長有請,諶敢不從命!”

對於荀悅的請求,荀諶自然是感到極為激動。荀悅願意跟隨自己前往幽州,顯然是有著跟他一樣的理想,可見荀家的子弟除了他和荀彧,荀攸三人之外,並非都是一群混吃等死之輩。如今袁常新入主幽州,麾下雖然說人才濟濟,但是,袁常卻也經常嘆息人手不夠,而如今荀悅願意跟隨他前往幽州,這自然是一件好事。至於荀悅的能力,荀諶不是很清楚,卻也知道荀悅小時候到幾個叔父家借書自讀,想來能力也不差。

“友若兄長,能否算上我兄弟二人。”

荀悅剛說完話,荀爽的兩個兒子荀錶和荀衢也站出來說道。荀錶和荀衢二人如今也二十出頭,正值年輕之際,也想外出幹一番事業。而且他們的思想多受荀爽的影響,荀爽素來主張安黎民,而袁常的變法也符合荀爽的思想,再加上荀錶和荀衢二人未被家族利益所束縛,自然也想著跟隨荀諶去幽州闖蕩一番。

荀錶和荀衢二人的能力荀諶同樣不知,但是,荀家的嫡系子弟教育的都不錯,既然荀錶和荀衢二人願意跟隨他,他又豈會拒絕。能夠給袁常帶去幾個家族能幹子弟,想來袁常也會很高興。

而在一邊,還有一人猶豫了片刻,然後站出來,道:“友若,能否捎上我一個。”

卻說這站出來說話之人乃是荀衢,荀曇生有二子荀彝和荀衢,荀彝已經去世,只留下荀攸這個兒子。而荀攸如今在曹操麾下投效,荀衢作為荀攸的親叔叔,按理來說應該去跟侄子一起投效曹操會更加有利。不過,卻因為考慮到兩個原因,荀衢便生起了跟隨荀諶去幽州投效袁常的想法。

首先一個原因,便是荀衢作為叔叔,若是要靠侄子才能出頭,顯然就會覺得有些羞愧了,荀衢好歹也是個讀書人,自然做不出這種事;第二個原因,便是如家族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道理一般,他們這一脈就荀彝和荀衢二人。荀彝去世,兒子荀攸在曹操麾下任職,他若是也去曹操麾下任職,日後若是曹操敗亡,那他這一脈豈不是就要沒落了?而聽荀諶所言,袁常似乎挺牛掰的,荀衢便生起了去投效袁常的念頭。日後曹操敗了,他還可以救得自己的侄子一命;至於說日後袁常敗了,荀衢也可以讓他的兒子去投效荀攸。如此一算,倒是個極為好的想法,兩邊都有人,日後自然不會出問題。

“仲啟兄長願往,弟自是替幽州牧歡迎之至!”

荀諶在歡喜的同時,心中也有些感慨,如今的荀家算是四分五裂了。荀彧和荀攸二人在曹操麾下任職;而他如今則帶著荀悅,荀錶,荀棐和荀衢四人要去幽州投效袁常;剩下的人自然是待在冀州準備替袁紹效力了。雖然這樣的做法也符合家族不把利益放在一塊的選擇,但是,這並非是出自家族的安排,而是因為各人的理想所致,卻是讓人不免唏噓。不過,事已至此,荀諶也自然沒什麼多想的。

“你們…”

荀燾見幾個人都要跟隨荀諶去幽州投奔袁常,頓時氣的吹胡子瞪眼,他並不認可袁常的變法,荀諶要去投效袁常,在他眼中就是家族的忤逆。而如今,竟然還有不少人跟隨荀諶,怎能讓荀燾不怒。

“兄長,罷了!家族素來不會干涉族中子弟的選擇,既然他們要去幽州謀事,我等也不便勸阻!”

倒是荀汪,雖然如今也安於享樂,卻也曾經做過族長,族中子弟投效不同勢力,也符合家族的利益。只要其中有一個勢力能成長強大起來,荀家便不會滅絕,所以,雖然他不認同袁常的變法,卻也不會制止族中子弟的選擇。

見荀汪勸說,荀燾這才作罷。

等荀諶幾人走後,如今荀諶這個家主辭職不幹了,自然要重新選一個家主出來。荀氏八龍八人總共有九個子侄,在曹操麾下任職的一個荀彧,如今去幽州投效的有四個,嫡系的子弟也就四個,荀衍,荀仁,荀德和荀愔四人。這四人的能力可以說是半斤八兩,不是很出色,也不是很差,在只有這四個人的情況下,選誰都沒有區別。既然如此,自然就按照輩分來選,荀衍的年紀是最大的,老成持重自然應該選他。不過,荀衍卻是自言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家主之位,堅持不就,最後,順位選擇就輪到荀仁了。而這荀仁,卻是荀燾的兒子。

而看到自己的兒子竟然能夠擔任家主,荀燾先前還怒氣衝衝的臉色,頓時變得喜笑顏開。

上一任的家主之位,在老大荀儉,老二荀緄早喪,老三荀靖無心家主之位,最出名的老六荀爽不符合家主的條件的時候,按理來說也應該順延到老四荀燾身上。奈何,當時選擇家主的時候,幾個長輩卻是認為荀燾能力稍弱,不如老五荀汪,最後家主反而由荀汪擔任。對此,荀燾心中自然是不服,存有芥蒂。然而,如今風水輪流轉,家主之位終於輪到荀燾的兒子。老子比不上你,老子的兒子終於比過你兒子,荀燾又豈會沒有高興的理由。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而此刻,在冀州治所鄴城州牧府衙內,袁紹自然是一臉的怒火。

卻說袁紹如今是冀州牧,更是在不久之前有朝廷的使者到袁紹面前,封袁紹領並州牧和青州牧。按理來說,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袁紹又為何發怒?

原來,袁紹發怒的原因就是在於他領並州牧和青州牧這件事。

之前,袁紹同意和袁常聯合,就是因為袁常許諾幫助袁紹拿下青州和幷州。而如今雖然袁紹同樣拿下了青州和幷州,但是,這跟袁紹料想中的過程並不一樣。在這一次攻打幽州的戰事之中,他袁紹可謂是損失慘重,十幾萬兵馬如今尚存不過八萬有餘,此外,冀州庫存的糧草也因為這一次的戰事,消耗巨大。而幽州戰事,他袁紹可謂是一點便宜都沒有撈到,反而是袁常賺得盆滿缽滿,不僅得了幽州,更是得到劉和,公孫續等人的投效。原本,袁常要幫助袁紹出兵拿下青州和幷州,袁紹能夠平白獲得兩個州,心情自然也不會差。可是,現在想到,原來青州和幷州可以如此輕易的獲得,袁紹的心情就跟吃了蒼蠅一般噁心。

之前,幷州因為原來的州牧丁原被殺,並州牧一職已經空缺;而青州則因為黃巾餘孽不斷,初任青州牧被黃巾餘孽殺害之後,便無人敢去青州任職。後來,劉虞被公孫續給殺害,為了籠絡公孫瓚這個名將,把持朝廷的董卓餘部李傕和郭汜二人便封公孫瓚為幽州牧。誰知道,公孫瓚直接扣押使者,搶下符節儀仗,自領青州,幷州,幽州和冀州牧。之所以把冀州也捎帶上,自然是因為跟袁紹的仇怨。

而公孫瓚敗亡,幷州和青州自然也就落入了無主之境,只要向朝廷派出使者,這青州和幷州自然就可落入手中。李傕和郭汜二人挾持天子,大家心知肚明是叛賊,朝廷的命令是否有效,就看大家認不認可。當然,對於平名百姓而言,誰當州牧都跟他們沒有關係,只要不讓他們的日子難過就行。而且,如今的天下畢竟還是姓漢,朝廷的任命還是有一點威懾力的。所以,只要朝廷下達了命令,拿下青州和幷州自然問題不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此一想,袁紹也算是明白了一個問題。

其實只要擊敗了公孫瓚,他就能獲得幽州,青州和幷州三州。結果,他沒有想到這一點,白白替袁常出兵出力,最終只獲得了兩州之地,怎麼算這都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可惡,袁常這廝竟然敢算計於我,我必不輕饒!”

袁紹一臉憤怒的說道,目光隱晦的掃向麾下的一干謀士,心中也有少許的失望。這麼多謀士,竟然沒有人能夠想到這一點,而袁常,能夠想到這一點,難道就沒有麾下謀士的功勞?當然,對於這一點,袁紹還真的想錯了。在擊敗公孫瓚之後,郭嘉確實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在此之前,郭嘉還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畢竟還是這個時代的人,對於朝廷,還是有些敬畏的。雖然朝廷落入了李傕和郭汜之手,可是,到底還是佔著朝廷的名義,一州之首的任命,在他們想來,也應該是由朝廷來安排。誰又能像袁常這個穿越者一樣,想到利用李傕和郭汜來給自己謀利。

“主公,袁承志如此行徑不當人弟,主公可遣使令其來鄴城請罪之!”

郭圖身為袁紹的心腹走狗,聽了袁紹的怒罵,當即獻計到。當然,袁紹是袁常的兄長,敢當場怒罵直呼其名,郭圖卻不敢這麼做。袁紹現在是生氣,可是袁紹也向來多變,誰知道過後會不會又變了樣。

聽了郭圖的建議,袁紹卻是皺著眉頭思考其可行性。

作為袁紹的另一個心腹走狗,郭圖的競爭對手,逢紀卻跳出來說道:“主公,袁常此舉卻是不將主公放在眼裡,主公若是不懲戒一番,袁常定然會更加無法無天。若是遣使訓斥,袁常定然不會重視。不若主公遣一將出兵幽州,讓袁常將幽州交由主公,如此,方能顯示主公之威嚴。”

逢紀如此積極,自然是有他的原因。

當初袁紹讓逢紀和許攸二人前往渤海郡跟袁紹商討出兵幽州之事,當時的袁常根本沒有把逢紀放在眼裡,反而對許攸笑臉以對,讓逢紀心中極為不滿。如今袁紹因為幽州一事,對袁常產生了不滿,逢紀自然是趁機吹耳邊風,讓袁紹把袁常給擼下來。只要袁常沒了這些身份,到時候,他逢紀不就可以跑到袁常面前一番耀武揚威,以解心頭只恨。當然,被仇恨給矇蔽的逢紀,卻是選擇性的忘記了袁常的厲害。如今的袁常,又豈是袁紹能夠逼迫的了的角色?

逢紀忘記了,不代表其他人忘記了,在逢紀說完話之後,立馬就有人站出來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