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諶自幽州北京城返回廣平縣,作為荀家新一任的家主,荀諶自然將家主嫡系子弟召集,並且將幾名還存活的叔伯也一同召集前來。

跟安平郡崔家所不同的是,荀家只是荀諶一個人看好袁常,荀家整個家族卻並沒有在袁常身上投資的想法。在袁紹的一系列優渥待遇和福利的誘惑之下,荀家大多數人已經將袁紹的無能給拋諸腦後,只想著跟在袁紹身後享福罷了。對於如此情況,荀諶身為家主,卻是無能為力。

荀諶去年才成為荀家的家主,在荀家還未建立威信,跟安平郡崔氏家主崔真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荀家原本的家主乃是荀氏八龍中的荀汪,荀氏八龍之中荀爽最為出名。不過,卻因為荀爽在朝廷中的官職過高,荀家又以忠為首,為了避免荀爽在家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而左右為難。故此,上一任的家主便選荀汪,而不是荀爽。而荀爽在去年也病逝,如今荀氏八龍之中也就剩下五龍,荀燾,荀汪,荀肅,荀旉,荀靖。其中荀靖是目前荀氏輩分最高,荀氏八龍中的老三。荀靖追求的是修身養性,沒有擔任官職,也沒有擔任荀家家主之位。所以,在荀燾能力略遜的形勢下,便讓老五荀汪當了家主。

不過,去年年末,荀汪也將家主之位辭去,選舉德行和能力都不錯的荀諶擔任家主。

當然,原本這一輩最適合擔任家主的乃是荀彧。荀彧德行上上之選,且被稱之為王佐之才。一個國家都能輔佐,更何況一個家主?奈何荀彧一心恢復漢室,無心家族利益,帶著侄子荀攸前去兗州投效了曹操。如此,從袁紹麾下辭官的荀諶,這才能當上荀家家主之位。

不過,如今,荀諶的家主之位似乎已經做到頭了。

“友若,你可知你自己在說些什麼嘛?”

荀家議事大廳之中,正中央坐著四名老者,自然是荀燾、荀汪、荀肅、荀旉四人,荀靖雖然也還在世。然而,荀靖無國家利益,無家族利益,只是一心追求自己的天道。所以,雖然是在商議家族大事,荀家眾人也很自覺的沒有將荀靖請來,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是去請荀靖,估計荀靖也不會來,既然如此,還浪費時間幹什麼。而在荀諶將袁常的改革變法說出,並且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之後,坐在首位的一名老者便吹胡子瞪眼,怒氣騰騰的向荀諶質問到。

發話之人,自然是在場輩分最高的荀燾,雖然他沒當過家主,卻還是荀汪的兄長,坐位次序,自然也是比荀詵高。

“四叔,諶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

荀諶好歹也是三十歲的人,古時有言三十而立。所謂的三十而立,便是指一個人的思想言行都已經成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可以獨立而行。荀諶有自己的想法,自然不願任人擺佈,如今又怎麼可能因為荀燾生氣,而改變自己的意志?

對於荀諶如此直言反駁自己的話語,荀燾自然是氣的鬚髮皆張,伸出手指著荀諶,卻是半天都說不出話來。而大廳內的荀家子弟,也是各有不同的反應,或稱讚,或嘲諷,或淡然以對的都有。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介紹下荀家子弟的組成了。

荀家族譜有記載以來的第十一代荀遂,也就是荀氏八龍的祖父,一共生了四個兒子。其中長子早夭無後,次子和老三各有一子。而老四也就是荀氏八龍的老子,荀淑,生了八個兒子,可謂是枝繁葉茂。而荀遂的次子也無後,老三荀昱的兒子荀曇有兩個兒子荀彝和荀衢也就是跟荀彧,荀諶一輩的荀家子弟,其中荀彝雖然名聲不響,但是他的兒子卻是鼎鼎大名,很多人或許已經想到了,沒錯,荀彝的兒子自然就是荀攸。而後,荀氏八龍的老大荀儉有一子,荀悅;老二荀緄則生有荀衍、荀諶、荀彧三子;老三荀靖只對天道感興趣,老婆都沒有娶,故此自然是無子;老四荀燾,則有一子荀仁;上任家主老五荀汪,則有一子荀德;老劉荀爽育有二子,荀錶和荀棐;老七荀肅有一子荀愔;老八荀旉也是無子,不提也罷。

如此,潁川荀氏四代以內的關係也就一目瞭然。

荀淑一脈最是繁盛,其他三個兄弟,其中兩個兄弟一脈已經斷絕,唯有荀昱還有一個孫子存活於世。所以,荀家嫡系很顯然是荀淑一脈,這一點毋庸置疑了。而荀衢因為能力尚可,也被承認是荀氏嫡系子弟。不過,荀衢獨木難支,上沒有叔伯支援,有個侄子荀攸雖然能力不弱,在家族之中的地位也就一般般過得去。故此,荀衢在荀家之中素來也是少言寡語,基本都不發表意見。

荀家從荀遂開始計算,到荀攸這一輩一共五代人,算起來,在歷史上名氣最響亮的,自然是荀氏八龍,還有荀彧和荀攸二人。而如今除了荀彧和荀攸在曹操麾下任職之外,其餘荀家子弟都在場。

對於荀衍,《三國志》中有記載一段話,以監軍校尉守鄴,都督河北軍事。曹操徵袁尚,高幹密遣兵謀襲鄴,衍發覺後擊破之,誅幹,以功封列侯。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至於荀諶,同樣記載不多,也就是在幫袁紹拿下冀州之後,就沒有了下文,同樣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而其中荀悅,卻是除了荀氏八龍,荀彧和荀攸之外,記載最多的一個。

荀悅的父親荀氏八龍之首荀儉最早去世,古往今來,男子成家之後,也就是與父母分家之時。而荀儉去世的早,分家之後的荀悅年紀小,除了靠家族發的一點分紅,日子過的也是緊巴巴的。但是,荀悅卻是很早便自立自強,去其他幾個叔叔家中借書來看。漢靈帝時荀悅並沒有出仕,而是隱居在家中看書,世人不知其才,唯有其堂弟荀彧極為稱讚,敬重他。能夠讓荀彧稱讚和敬重,可見荀悅的才能。

後來,荀彧在曹操麾下發達了,曹操迎接漢獻帝之後,荀彧將荀悅舉薦給曹操。而荀家素來忠於朝廷,荀悅發現曹操專權,荀悅的態度卻是比荀彧還要乾脆,直接無視曹操,或許這也是歷史上荀悅記載不多的原因。在曹操麾下,荀悅也只與荀彧、孔融二人交往,連侄子荀攸都不怎麼聯絡。

至於原因,其實也很明了。

荀悅是極度忠於朝廷的死忠分子,荀彧和孔融二人也是如此。然而,荀攸的態度就有些曖昧了,荀悅不是傻子,自然能夠明白荀攸的想法。雖然後來荀悅去世了,曹操請封王發生的事情不曾知曉,但是,荀彧勸阻曹操,最後曹操賜毒酒給荀彧;而荀攸,卻是一點意見都沒有,顯然,荀攸是支援曹操的做法。由此可見,荀悅早有先見之明。

而荀悅在得知曹操專權,漢獻帝大權旁落之後,便無心插手朝廷政事,只是一心的寫書立傳。其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荀悅曾著有《申鑑》五篇,抨擊讖緯符瑞,反對土地兼併。如今袁常竟然提出為了防止土地兼併,而將土地歸為國有,自然引起了荀悅的極大興趣,於是乎,原本要被荀彧推薦給曹操的荀悅,似乎也要被袁常給勾引走了。

卻說荀燾氣憤的半天說不出話來,深呼吸了幾下,平復了激動的心情,荀燾轉頭看向另外三人,問道:“五弟,七弟,八弟,你們怎麼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荀汪自從聽了荀諶的話語之後,就一直緊皺著眉頭,不過,先前他也沒有說話。荀汪也是做過家主的,知道作為家主要樹立自己的威信,故此,他並沒有當場反駁荀諶的話。只是,現在荀燾都已經如此氣憤的詢問了,荀汪也只能開口說道:“友若,土地乃是我們家族生存的根本,若是沒有了土地,家族又能如何養活數以百計的家族子弟?難道要我們親自拿著鋤頭去種田嘛?雖然袁常已為幽州牧,不過,冀州牧卻是袁常的兄長。想來袁常想要改革變法,也自當會聽取冀州牧的意見,不若將此事告知於冀州牧,問問冀州牧的意見,友若,你以為如何?”

安逸會使人迷茫,這一點還真的沒有說錯,荀諶內心之中感到一陣的無力。

曾經,潁川荀氏是何等的傲然獨立,何須仰人鼻息?如今,在袁紹的優渥待遇之下,荀家眾人十有七八都被腐蝕了,若是曾經的荀汪,必然不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正如荀汪當荀家家主的時候,難道他要下達某個決定,還會去詢問作為兄長的荀燾,荀靖,或者跟荀肅,荀敷商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荀家一直標榜自己是忠君愛國的一份子,然而,荀家眾人難道看不出,土地兼併是造成朝廷動亂的根源嘛?荀氏八龍的名號不是白叫的,他們自然能夠看得出來。可是,看得出來是一回事,能不能支援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世上,又有多少人願意損失自身利益,而去成全他人的利益?土地收歸國有,對於朝廷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家族而言,只有壞處,沒有丁點的好處,家族自然不會同意。荀諶也算是明白了一件事,難怪當初荀彧和荀攸堅決要去曹操麾下效力,或許,他們也明白,若是繼續待在家族之中,也許早晚有一天他們也會被腐化,最終墮落。想到這裡,荀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五叔,幽州牧乃是一個有志向,堅持理念的人物,又豈會因為冀州牧的一番話而改變自己的意志。所以,諶以為,即便冀州牧知曉幽州牧的做法,也定然毫無辦法。”

荀汪雖然老邁,也逐漸的開始昏庸,智短,卻畢竟還沒有完全傻了。袁常的經歷,他也瞭解,若是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現在佔據一州之地,身為一州權力最大的長官,又豈會還聽從袁紹的話,因此,荀汪也只有沉默了。

荀肅為人正如其名,嚴肅古板,很是乾脆的說道:“土地乃是家族的根本,袁常小兒此舉不妥,吾自是不會支援這等行為。”

而最後剩下一個荀敷,卻是顯得極為隨意,放蕩不羈。

此刻家族在商議大事,荀敷卻是抱著一壺酒,不時的倒在手中玉杯,陶醉的飲上一口。等到荀肅發話完畢,荀敷還綴了一口美酒,打了個酒嗝,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年輕人有想法是好的,充滿活力,這樣才像是年輕人。改革變法聽起來還真像是那麼回事,想讓我們家族支援也不是不行。只是,幽州牧能否保證我們家族世代富貴,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若是不能,我們家族又如何能支援於他?難道就憑他的一句話?”

荀敷之所以無子,也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太過放縱,縱情於聲色犬馬,結果將身子給耗虛了,一直無所出。也虧得大家都知道原因是出在荀敷身上,否則,荀敷的那些個妻妾,怕是要被指責的連頭都抬不起來了。

對於荀敷所說的話,荀諶只能在心中嘆息。

曾經鼎鼎大名的荀氏八龍,如今開口閉口便是利益,儼然一副市儈商人模樣。至於說保證世代富貴,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在袁常麾下自然是不可能的事。袁常說了,有能力的就上,沒能力的就滾蛋。如果想要當個寄生蟲般,白白耗費國家資源,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今,對於荀家,荀諶已經是徹底的失望了。

荀諶長揖一禮,說道:“四位叔父,幽州牧怕是無法達到你們的期望。不過,諶已經決意效力幽州牧,無怨無悔,還望四位叔父允之!”

其實荀燾四人答不答應,荀諶都要這麼做,之所以這麼說,不過是給四個長輩一點臉面罷了!

“荀友若,你執意如此,便是已經忘記了家族重任否?既然如此,那這荀家的家主之位,也不適合你了。”荀燾見荀諶如此強硬,當即大怒著說道。而荀汪三人漠然的看了荀諶一眼,都沒有說話,不過沒有說話,也就表明了他們的態度。

“既如此,諶願卸去家主之位,還請四位叔父另選賢能繼承。”荀諶也沒有任何反對,極為平靜的說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