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然出現的一道聖旨,讓聯軍攻勢稍緩一瞬,等到四王回應傳來,聯軍再無顧忌,又展現出了讓楚軍絕望的巨浪攻勢。

沒人質疑聖旨是真是偽,但同樣的,這聖旨裡並沒有提及有關此戰的話,也就意味著聖旨本身,並不具備阻攔大戰的效果。

所以這一戰,勢在必行。

本該坐鎮城中迎接艱鉅決戰的楚親王,不見他出面鼓舞士氣,倒是聽說了遵旨前往景京的訊息。聽說楚親王昨夜聽宣,連夜便匆匆收拾好行囊,配上日行數萬裡的神駿徹夜趕路,估摸時間,如今應該已經離開舊三州的疆域,踏入景州了。

主帥離場,主上“奉旨”而去,楚王城內可謂群龍無首,加上大軍壓城,已經落入內憂外困的境地。這等境地下,人人心生悲涼,沒人還有心思守住這座城池,只象徵性的抵擋了片刻,隨後投降者如雲。

許多人原以為必是一場惡戰,誰想就這麼順水推舟般,一戰而下。

“想必最後一戰,已經開始了吧?”

景京毗鄰皇城城牆的興義坊,是朝廷安置重臣的地方,這裡小巷幽深處,一座不起眼的庭院,門可羅雀。庭院的水榭中,獨坐了兩人,一人兩鬢生白,突然說出了一句和遙遙數萬裡外劉恆十分相似的話。

在他對面,隔著石桌,是一個身穿薄衫的中年人,正在朝老者恭謹奉茶,姿態雅而不孤,有板有眼。

若是有十日城的將官們在這裡,就能認出奉茶的中年,就是不久前被調回京都的原十日城知縣,曲慈芳。

身在這個地方,又能得到傲如曲慈芳如此發自肺腑的敬重,眼前老者的身份近乎不言而喻,這應該就是曲慈芳的師父,大夏鼎鼎大名的右相王時景了。

聽到王時景的話,曲慈芳略微思忖,道:“若是沒有意外,此刻楚王城怕是已經易手,該輪到五王相爭了。”

“哪來的五王?”

王時景蹙眉,反問一句,隨即淡淡道:“你要記著,一日未得授封,便是再權勢滔天,依舊不可稱王。”

曲慈芳倒茶的姿態頓了頓,依舊為王時景倒完茶,才躬身道:“學生受教。”

王時景端起茶杯,輕輕吹拂一陣,入口略品,就道:“茶之一道,譬如人世。這茶本身是何品質,水溫差了,溫茶時辰稍晚或稍早,便會一人一個味道,常言道失之毫釐,謬之千裡,恰是這個道理。”

曲慈芳凝神聽著他的話,隨後細細品味,清風拂面,亂了幾分青絲。

“痴兒,不要想誤了。我之所以沒有阻攔你回來,不是因為那金衛尉失了大名,而是因為你的身份。”王時景邊飲茶邊隨意道:“你是我最看重的弟子,這名頭早就傳遍朝野,而你在外的舉動,無論是否與我有關,總會叫人聯想到是否是我的用意。”

“作為朝廷右相,位高而忐,牽扯到立儲大事,我自然不能輕易表態,所以你的處置十分恰當。”

曲慈芳眉宇沒有舒展,突然問道:“學生如今很是不解,當年先生為何偏讓學生去了這十日城?”

“你以為我對今日之局早有預料嗎?”王時景聞言失笑,“便是先賢,也僅僅能窺得一線天機,更妄論我等凡俗?”

身為大夏右相,王時景常年分潤海量官氣,還因為常年伴君身側,浸染了絲絲皇氣,修為早就遁入霸主境,是凡俗眼中神仙一般的人物。可是此刻他說了先賢,對比先賢,霸主依舊只能算凡俗罷了。

“五年前,你積累已夠,正該實事歷練,在為你考慮歷練之地這件事上,我的確費了不少心思。”提及往事,王時景目光幽遠,“我先看了國內各地,本屬意挑選一處偏遠下縣,卻逢前太子之變,國戰開啟,我便把目光投向了舊三州。舊三州烽煙處處,當時混亂至極,這十日城乃是頭一座矗立起來的軍鎮,恰缺了一位文官,就讓我相中了。”

“舊三州,哪怕到如今,情況依舊最是錯綜複雜,遠非國內縣城可比,這是外因。內在是我觀那建造十日城的百羽團,一路際遇宛若全虧這亂世造就,看似氣運所歸,你卻知道我從不信氣運之說,自然篤信那百羽團必有非凡之處。外有民情、敵情,內有強勢軍伍,若是能在這種地方站穩腳跟,必然對你日後大有好處。”王時景細細說著當時的考慮,為心愛弟子排憂解惑,“事實也是如此,從聽說你甚至以權謀壓倒了軍伍,我就知道你此行必然收穫豐厚,得到了極大成長。”

“可我千算萬算,沒有想到這金衛尉手段竟如此厲害,不僅重奪了聲勢與大權,更是在此番太子之爭裡迎風而起,如今造出了這般威風。”說到這裡,王時景都不免感嘆連連,“時局遭逢如此大變,早跟我預計南轅北轍,待得這金衛尉大勢已成,奪儲的希望驚人,虧得你能及時警醒而抽身,實在叫我欣慰,否則為師我在京中就有得頭疼了。”

曲慈芳朝周圍隱晦地掃視一圈,幽然轉為傳音,“先生當時,對金將軍的身世就沒聽到丁點風聲嗎?”

水榭中為之一靜,隨後王時景突然笑了,“果然是長大了。”

王時景感嘆了一聲,才緩緩道:“不錯,身為百羽團的主將,將是你的勁敵,我自然不會在毫不探尋的情況下讓你去做他的對手。當時我是早就知道他隱藏的身份,但區區一個劉家家主誕下的庶子,何至於讓我重視?”

曲慈芳一怔,隨即眉宇舒緩開來。

他很確定王時景沒說假話,在他去做十日城知縣的時候,劉恆僅僅是一個新晉崛起的小將,恰逢時運,才走了點運的小人物。至於他那隱藏的身份,哪怕到今天,依舊難以入堂堂大夏右相的法眼,二者身份的差距,宛若天地之別。

乃至如今,劉恆之所以受到各方重視,一樣不是因為這隱藏的身份,而是他打下的疆土,令人心悸的龐大兵力,還有直指寶座的銳意!

沒有這些襯托,大夏右相絕不會對他特別關注。

“也就是說,這真真只是陰差陽錯了。”放下疑惑,曲慈芳自己都說不清自己是何滋味,喃喃出口。

“世上哪有這許多陰差陽錯?”王時景不答反問,隨後又道:“人人都說金衛尉如今的威勢,全憑時運造就,為師就想問問你,也是這麼覺得的嗎?”

“我可是先生的學生。”

曲慈芳含笑一句,逗得王時景微微錯愕後哈哈大笑開來。

王時景向來把“不信氣運”這種話掛在嘴邊,作為他最看重的弟子,又豈會不把這話奉為真理?

“那金將軍,絕非大多數人以為的庸才,哪怕到離開,學生依舊自覺看不透他。”曲慈芳邊回想邊道:“這人好似被無數秘密包裹,總有辦法化險為夷,才造就了如今的格局,誰要是小看了他,必然會吃大虧。”

“哦?”

王時景聽得露出驚色,“你竟如此看好他?”

畢竟是自己悉心調教出來的得意門生,王時景深信曲慈芳眼光不差,能得到他看重的人物,可以說屈指可數。

“學生甚至常常有一種感覺,這金將軍好像連太子之位都不怎麼看在眼裡,曾經還準備不參與太子之爭,只是後來不知何故又轉變了態度,這才入場。”曲慈芳皺眉道:“他給人的感覺,好似十分平庸,可是學生似能察覺他心底的孤傲,還遠在學生之上。”

“那就是見過大世面的了。”王時景一語中的,隨即思忖道:“我記得你曾說過聽到一種傳聞,這金衛尉用替身頂替了他數年,實則去了靈原秘境,只是不知為何,比其他進入秘境的天才晚回來了近兩年,可能確認?”

曲慈芳鄭重點頭,“雖然那替身與他十分相像,可是行為舉止,脾性喜好,都有莫大差異,這一點瞞不過學生的眼睛。正是因為只是一個替身,還好似涉世未深,那幾年學生才有機會伸手到軍伍裡,近乎掌握了整個十日城的大權。可是太子之爭開啟前夕,這金衛尉突然宴客,風格大變,顯露出比早年傳聞更甚的強勢,學生就知道是他回來了。”

“這麼說,應該就沒錯了。”王時景輕嘆,“能從天下英傑共聚的靈原秘境活著歸來,足以證明他有多麼非凡,這夠他驕傲的資本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時景言罷頓了頓,突兀問道:“相比他那位大哥,如何?”

曲慈芳謹慎思忖,才道:“相比如今格局,已能分出高下了。”

如今劉恆,站在太子之爭的風口浪尖之上,是其中真正弄潮的人物,權勢赫赫,能與其並肩者不過寥寥。

反觀他那位早就揚名天下的天驕大哥,劉家下了重注的嫡長子劉永,雖說太子之爭開啟不久,也曾掀起過一些風浪,引人矚目,可是開局選址佔了豐州又佔德州,和一舉席捲豐州的十四皇子裕親王、名正言順的楚親王、聯手抗楚的禮親王、景親王都撞個正著。

想來他一開始用意是極好的,準備兩邊用力,能把豐州、德州都吞入囊中。要說若不是碰上正魔大戰,他籠絡那一批入過秘境的天才還在,未嘗沒有勝算,足以和四王稱量稱量手腕。偏偏時運不濟,正魔大戰一起,眾多天才被迫離去,讓他驟然失去眾多臂助,麾下也亂了方寸,終是失了大局。

在四王傾軋之下,他且戰且退,丟了近小半兵馬,僅留十萬兵力被逼退出舊三州,去了西州臥薪嚐膽。聽聞最近,他漸漸收攏西州,倒也重聚了七十萬大軍,總算再度有了些氣候,在伐楚大戰時,一直蠢蠢欲動。

照說能在遭逢大挫後重振旗鼓,劉永這瀏王世子的表現也足夠令人稱道了,可這得看跟誰比。

反觀劉恆,開局是才堪堪一萬兵馬,和劉永那二十萬大軍相差二十倍。短短四個月過去,佔盡優勢的劉永退守西州,兵馬七十萬,而開始都以為旦夕可滅的劉恆,不僅在舊三州站住了腳跟,更是越戰越勇,如今地盤已經不侷限於嶽州,兵馬更是直逼三百萬大關,已成了太子之爭屈指可數的一方霸主。

兩相一比較,高下不言而喻。

“那瀏王世子,可是秘境封侯的天驕啊。”王時景心念紛呈,意味深長地感嘆了一句。

曲慈芳能領會他的言下之意,搖頭道:“學生也曾想過這事情,可是轉念一想,這秘境封侯的天驕,依舊沒鬥過楚親王、裕親王、禮親王和景親王,足見這封侯無非爾爾,倒並非這金將軍在秘境中闖出了多大名頭,二者實難一概而論。”

在四王傾軋之下,他且戰且退,丟了近小半兵馬,僅留十萬兵力被逼退出舊三州,去了西州臥薪嚐膽。聽聞最近,他漸漸收攏西州,倒也重聚了七十萬大軍,總算再度有了些氣候,在伐楚大戰時,一直蠢蠢欲動。

照說能在遭逢大挫後重振旗鼓,劉永這瀏王世子的表現也足夠令人稱道了,可這得看跟誰比。

反觀劉恆,開局是才堪堪一萬兵馬,和劉永那二十萬大軍相差二十倍。短短四個月過去,佔盡優勢的劉永退守西州,兵馬七十萬,而開始都以為旦夕可滅的劉恆,不僅在舊三州站住了腳跟,更是越戰越勇,如今地盤已經不侷限於嶽州,兵馬更是直逼三百萬大關,已成了太子之爭屈指可數的一方霸主。

兩相一比較,高下不言而喻。

“那瀏王世子,可是秘境封侯的天驕啊。”王時景心念紛呈,意味深長地感嘆了一句。

曲慈芳能領會他的言下之意,搖頭道:“學生也曾想過這事情,可是轉念一想,這秘境封侯的天驕,依舊沒鬥過楚親王、裕親王、禮親王和景親王,足見這封侯無非爾爾,倒並非這金將軍在秘境中闖出了多大名頭,二者實難一概而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