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眾人都在緊張等候著德州方面的訊息,閒來無事,劉行就關心起了新任知縣的事情。

由於早早放出來訊息,針對知縣一職的遴選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和人力,僅僅用了小半天時間,公孫吉就從千數人中挑選出近百人來,分散到各軍鎮充任知縣一職。如今整個嶽州,近乎全被收復,治內軍鎮多達二百三十餘座,去除那些拒不歸降的、掛印而去的知縣,空缺足有百餘,有的是位子安置這些前來投效的人才。

至於十日城知縣的位置,就不是這麼容易任命的了。

說句狂妄點的話,把十日城勢力比作一國,所有高層齊聚的十日城就好比京都,這京都府伊的位置,其重要性遠非其他地方官職可比。所以遴選出來這百多人,大多暫時止步於各軍鎮知縣一職,獨有二十餘人屬於重點觀察的物件,等到一段時間以後,再從中挑選出最佳人選。

這二十三人,每一個都有些背景,比如左潤清,公孫吉就直言不諱地跟劉恆說是摯友,其他人和左潤清的身份也都大同小異。

當然這不是舞弊,而是十日城知縣這一職位不同尋常,必須知根知底才能讓各方放心,相比外人,自然是自家人推舉的人選更妥當些。這些內情並沒有公開,只是私底下透露給了這二十三人,讓他們心裡面有個底,其餘同批入選的人就毫不知情了。

劉恆為何單獨提起左潤清,那就得歸功於公孫吉,有些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味在裡面。公孫吉如今還兼任著十日城知縣一職,也算是繼任知縣的主選官,時不時在和劉恆談事時夾雜一點私料,倒也合乎人情。

於是這段日子下來,劉恆也記住了左潤清的名字,才有此刻一問。

聽到劉恆問及,公孫吉強忍歡喜,正經道:“潤清和其餘同僚一般,堪堪任職不過一月,僅將白左縣理順,雖說看上去比其餘同僚略快一些,表現卻還不算多麼出眾。”

“這十日城人數增長極快,眼看著又要擴城,頂多還能拖延一月,就勢在必行了。”相關的情報,不單單公孫吉稟報,其他謀士也在關注。

雖說十日城至今已經擴建過一次,當時是曲慈芳的主意,照著可容納五十萬人的規模擴建,人人都覺得曲慈芳頗有先見之明,卻是誰都沒想到十日城會擴張得這麼快。

短短三個月,文武要員的數目急速膨脹,連帶其親眷自然要在城中居住,加上因戰亂而不斷湧來的流民,讓十日城的居民數量不斷上升。如今人們行走在街上,總感覺無論去哪都人滿為患,自然想著再度擴城了。

這還是無數流民暫時被安置在城外的情況下。

可是城外流民,如今也算劉恆治下子民,他不能放任不管,遲早要想辦法安置。況且就這麼聚集在城牆外也不是長久之計,一來環境極差,萬一有點意外就必然是大災難,二來對城防絕非好事。

再說眼看十日城實力越來越強,太子之爭終結的日子還很遙遠,作為一方霸主的首府,十日城如今的模樣已經不太夠看了。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擴建之事必須提上日程了。

聽了劉恆的話,再聽到四周紛紛附議的聲音,饒是早有準備的公孫吉都心下有些慌亂,“如若不然,卑職就先牽個頭,把擴建的籌備事宜給操辦起來,待人選定了再辦交接,免得影響大局。”

劉恆搖搖頭,“擴建十日城絕對是一件大事,不能虎頭蛇尾。此番擴建,十日城就得照著兩百萬人的規模去籌建,耗時肯定不短,又得方方面面都顧及到,難度不次於一場大戰,哪有臨陣換帥的道理?你若是有心,就把這件事情徹底擔起來,好好在十日城知縣一職幹個兩年,這樣大家都方便,擴建之事也可以儘快開始了。”

他看見公孫吉一臉為難,就知道公孫吉還是不願意,只能嘆道:“給我記著,最後一個月時間,抓緊把繼任人選確定下來……”

公孫吉還沒回應,邵郡突兀道:“如若不然,就把擴建之事和選知縣的事分開來,就讓黃儒世他們專司擴建之事得了。”

劉恆一怔,公孫吉已是喜上眉梢,忙不迭地應和道:“正該如此!正該如此!將軍別看之前是曲知縣統籌,實則那一次情況特殊,擴建規模又遠不能跟這次相比,才讓曲知縣為之總籌。可是此一時彼一時,此番二次擴建,規模非比往昔,再讓知縣代為總管,怕是難以周全。還不如照邵先生所言,把擴建之事全權委託黃儒世那些人,這方是物盡其用也。”

邵郡說的“他們”,公孫吉說的“那些人”,其實指的都是工家趕來的那批人。

之所以不言明,只因為工家這個名頭實在叫人忌諱,前面白明澤、邵郡等人聽說劉恆又啟用了好幾個工家中人,尤其裡面還有顧寧器這麼個名聲在外的工家天才,就紛紛隱晦地表達過勸阻之意,但看見劉恆置若罔聞,終是只能閉口不言。

“說起來,之前擴建之事,就曾交給黃先生去規劃,還有新工坊的情況如何,倒是大半月沒有聽到訊息了。”劉恆被他們提起,就想起之前吩咐給黃儒世等幾個工家學子的事情,“還有那位林四地林先生,說是和草先生去琢磨種植、畜牧之事,順便也請來問問吧。”

聽他吩咐,就有幾位傳令兵領命而去,不多時便領著數人匆匆歸來。

“老族長怎麼也來了?”

見到趕來眾人中那個白髮蒼蒼的人影,劉恆一驚,趕緊起身相迎,略帶埋怨地道:“只是隨便問問情況,何至於勞動老族長親自趕來?”

“不要怪他們,不要怪他們。”老族長笑呵呵地道:“他們都在勸我別亂跑,可我剛剛恰好在那裡,想著也有些日子沒見著你了,所以順便來看看你,看樣子是給你添麻煩了,老頭我這就走。”

“老族長這是在怪我。”劉恆玩笑一句,就攙扶著老族長往廳裡走,“不是我不想念族人們,實在是最近瑣碎事太多,竟一直沒能抽出空來,不然早該去了。”

“我曉得,你忙的都是大事,哪有時間休息?”老族長體諒道:“聽說大戰快打完了,想來你也能好好休息一陣了。”

兩人閒談片刻,老族長就識趣地去到旁邊喝茶,把劉恆交給黃儒世等人。

“將軍,我才改好規劃就感覺到如今城池格局有些入不敷出,隨後聽到又要擴建的傳聞,真是又頭疼又欣喜。”黃儒世一臉苦笑,卻能看出精神有些亢奮,“將軍既然喚我來,說明是下了準備擴建的決心了,卑職不敢瞞將軍,已經在做新的草案,估摸著還等個幾天,再多校訂幾遍,就能呈給將軍批閱了。”

劉恆聽了露出笑容,“好,這是想在所有人前面去了,不愧是工家學子,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吧。”

“工坊的事有些複雜。”輪到顧寧器,則滿是無奈和疲憊,“軍伍擴張得太快,即便卑職早早有所準備,也沒想到軍伍擴張速度比我預料快了好多倍,是以只能在原有計劃下再度擴張,如今還在改建之中,叫將軍失望了。”

身為十日城的主人,劉恆很清楚顧寧器說得的確是實情,所以很能體會顧寧器的感受。

原本顧寧器報上來的工坊,是能夠供應百五十萬兵將所用的規模,哪想到才開始籌建,十日城名下的兵力就已經跨過兩百萬大關,如今更是直逼三百萬,這兵力擴充的速度,實在叫人應不暇接,怪不到顧寧器身上。

“你的難處我知道,但如今的情形你也明白,只能靠你多費心了。”劉恆體諒地道。

這時,眾人都在緊張等候著德州方面的訊息,閒來無事,劉行就關心起了新任知縣的事情。

由於早早放出來訊息,針對知縣一職的遴選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和人力,僅僅用了小半天時間,公孫吉就從千數人中挑選出近百人來,分散到各軍鎮充任知縣一職。如今整個嶽州,近乎全被收復,治內軍鎮多達二百三十餘座,去除那些拒不歸降的、掛印而去的知縣,空缺足有百餘,有的是位子安置這些前來投效的人才。

至於十日城知縣的位置,就不是這麼容易任命的了。

說句狂妄點的話,把十日城勢力比作一國,所有高層齊聚的十日城就好比京都,這京都府伊的位置,其重要性遠非其他地方官職可比。所以遴選出來這百多人,大多暫時止步於各軍鎮知縣一職,獨有二十餘人屬於重點觀察的物件,等到一段時間以後,再從中挑選出最佳人選。

這二十三人,每一個都有些背景,比如左潤清,公孫吉就直言不諱地跟劉恆說是摯友,其他人和左潤清的身份也都大同小異。

當然這不是舞弊,而是十日城知縣這一職位不同尋常,必須知根知底才能讓各方放心,相比外人,自然是自家人推舉的人選更妥當些。這些內情並沒有公開,只是私底下透露給了這二十三人,讓他們心裡面有個底,其餘同批入選的人就毫不知情了。

劉恆為何單獨提起左潤清,那就得歸功於公孫吉,有些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味在裡面。公孫吉如今還兼任著十日城知縣一職,也算是繼任知縣的主選官,時不時在和劉恆談事時夾雜一點私料,倒也合乎人情。

於是這段日子下來,劉恆也記住了左潤清的名字,才有此刻一問。

聽到劉恆問及,公孫吉強忍歡喜,正經道:“潤清和其餘同僚一般,堪堪任職不過一月,僅將白左縣理順,雖說看上去比其餘同僚略快一些,表現卻還不算多麼出眾。”

“這十日城人數增長極快,眼看著又要擴城,頂多還能拖延一月,就勢在必行了。”相關的情報,不單單公孫吉稟報,其他謀士也在關注。

雖說十日城至今已經擴建過一次,當時是曲慈芳的主意,照著可容納五十萬人的規模擴建,人人都覺得曲慈芳頗有先見之明,卻是誰都沒想到十日城會擴張得這麼快。

短短三個月,文武要員的數目急速膨脹,連帶其親眷自然要在城中居住,加上因戰亂而不斷湧來的流民,讓十日城的居民數量不斷上升。如今人們行走在街上,總感覺無論去哪都人滿為患,自然想著再度擴城了。

這還是無數流民暫時被安置在城外的情況下。

可是城外流民,如今也算劉恆治下子民,他不能放任不管,遲早要想辦法安置。況且就這麼聚集在城牆外也不是長久之計,一來環境極差,萬一有點意外就必然是大災難,二來對城防絕非好事。

再說眼看十日城實力越來越強,太子之爭終結的日子還很遙遠,作為一方霸主的首府,十日城如今的模樣已經不太夠看了。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擴建之事必須提上日程了。

短短三個月,文武要員的數目急速膨脹,連帶其親眷自然要在城中居住,加上因戰亂而不斷湧來的流民,讓十日城的居民數量不斷上升。如今人們行走在街上,總感覺無論去哪都人滿為患,自然想著再度擴城了。

這還是無數流民暫時被安置在城外的情況下。

可是城外流民,如今也算劉恆治下子民,他不能放任不管,遲早要想辦法安置。況且就這麼聚集在城牆外也不是長久之計,一來環境極差,萬一有點意外就必然是大災難,二來對城防絕非好事。

再說眼看十日城實力越來越強,太子之爭終結的日子還很遙遠,作為一方霸主的首府,十日城如今的模樣已經不太夠看了。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擴建之事必須提上日程了。

再說眼看十日城實力越來越強,太子之爭終結的日子還很遙遠,作為一方霸主的首府,十日城如今的模樣已經不太夠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擴建之事必須提上日程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