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京城無論是對百姓還是對京城的官兒來說都是一年當中最美好,最值得嚮往的月份,二月份剛過,江南算是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便是京城也是一派暮春景象,做百姓的除了做些給準備農田的農肥外算不上多忙,休整了整整個二月的百姓在忙外了農活外會在春分這一天,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比起百姓的清閒,做官的也是沒了往日政務的繁忙,人緣好的便會尋上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帶上自家的孩子尋一個人少地廣的地方放一回風箏放鬆放鬆,所以這樣的日子也是京城生意最好的時候,二月剛出了頭,京城的大大小小的商鋪就會放上一些風箏,這些東西有從江南之地帶回來的,比如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也有是自己糊弄上去的,樣子就沒那麼好看,但價錢也便宜,買起來也是最快的。

當然了,比起百姓與生意人的清閒,忙的人也不是沒有,京城作為大明的京師,每年來這兒做官的人可不少,離老家近的倒也不慌不忙,大不了等到清明節時早上一兩日準備也就趕上了,可離京城遠的可就不好說了,若是等到清明節回去不免手忙腳亂不說,日子還湊不上,弄得好家族還能體諒,弄不好還落了一個忘了祖宗的罵名,所以但凡離家遠的,這天兒剛到了三月,就著手祭祖了,先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一直到清明節前後才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正因如此,三月的衙門也是最清閒的時候,大大小小的衙門裡,除了用不著回去的,差不多都走了。

王振的家在河北蔚縣,家裡祖祖輩輩的人數還不少,按照規矩他也該離京城回鄉掃墓的,早些年他便是早早就著手準備,雖說那時候權勢不大,地位也不高,但好歹也是東宮太子的舊人,所以巴結的官兒也不少,一路上排上算不上大,但也不小,回到家鄉好不風光,掃墓前往來的官兒都上前套近乎,自家的祠堂裡更是打著他的名義,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場面差不多超過了當地的知府老爺,讓他在鄉裡鄉親的面前狠很漲了一回臉面,唯有那個時候他才覺得自己還算一個人,因此每年的清明節是他最重視的節日,隨著手中權勢的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這幾年的排場自是越來越大,但凡事有利自是有弊,權勢這東西沒有的時候拼命往上爬,哪怕沒是沒爬上去,丟了也沒覺得如何可惜,可一旦爬上去了,做上了那個位置,品嚐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再就捨不得放下,非但捨不得放下,還擔心他人惦記,生怕自己離開片刻,就被他人給奪了去,這就好比藏在懷裡的寶貝,是往往捨不得讓他人染指的,這兩年王振心頭便是這種感覺,越是這麼想,越是覺得自己屁股下的椅子坐得不夠穩當,越是捨不得離開,所以往年一年一趟最重視的清明節他也捨棄了交給了侄兒去打理,這麼做他倒也不怕旁人非議,一來自己是個太監,從入宮那會兒起就已自絕了祖先,祭不祭祖旁人說不得什麼,其二,如今的身份地位就算他肯離開,皇上也不會答應,小皇帝雖說掌了權,可性子柔弱,加上學問上著實及不上自己的先祖,宮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可都等著他拿主意,就說平日裡百官奏請的瑣事也是尋他來商議,沒了他百官或許沒什麼,可小皇帝就全亂了套,這一點他心知肚明,也正因如此,才敢如此作為。

當然了,除了上面兩條原因外,還有最大的一個原因。

從今年二月開始,外面的言官可就開始鬧騰了,這事兒雖說到目前為止,還不知是不是有楊崢的影子在裡面,但這幫言官對王振倒也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御史胡連就上奏了內侍的種種不法事,這事兒,他雖氣惱,但也奈何不得,仗著這幾年自己掌權,宮裡的這幫太監慢慢將祖宗規矩不當一回事,派往全國各地的太監也是劣跡斑斑,不少人巧立名目。如規定商人交物品時需要包裝物品,以防物料損壞。宦官們提高包裝物品的費用,有時商人支付的包裝費超過物料的價值。工科右給事中王元就上書揭發:“商人每年納錢糧,都苦於宦官收取的鋪墊,有許多富餘之家,竟因鋪墊而破產,因不堪其苦而投河懸樑者,也不在少數。”單說這些到也罷了,又如派往荊州徵收店稅的太監胡海,兼採興國州礦洞丹砂及錢廠鼓鑄事。他一人兼領數職,權重勢大,十分驕橫,每到一地都劫掠行商,欺壓官民,所求稍有不遂,官吏即遭鞭笞。其黨羽爪牙則直入民宅搶奪財產,無惡不作。

富家大戶被迫傾家行賄所在多有。更有甚者,胡海在荊州地區挖墳掘墓,喪盡天良。惹得不少官兒紛紛上奏彈劾,光是送到他手中的奏章就有五百多,大多是彈劾宦官們用增稅、濫稅的方式大肆蒐括銀兩,在沿江、沿河、道路橋樑處都設定了重重關卡收稅,而且多多益善。多如牛毛的稅收使商家已無利可圖,商家紛紛停產,經濟幾乎陷入停滯的地步,這事兒本來他已經壓制了下來,就是小皇帝哪兒也只是責備了他幾句,並未說什麼過重的話兒,他本以為這事兒就這麼過了,也沒放在心上,可就在前兩日一向不問政務的孫太後竟派人讓他去了一趟坤寧宮,當著一幹太監的面把他狠很罵了一頓,讓他好不痛快,當然了,他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人,太后罵是罵了,可從骨子裡上是與他站在一條道上的,所以他才沒有在意,哪知就在今日一早小皇帝敕在京文武群臣:朝廷建置百官,分理庶政,必能奉公守法,庶有成績。在京內外官員,彼此交通,夤緣作弊,或畏勢要,或貪賄賂,遇有事務,私相囑託,以致文武銓選不出,刑獄輕重失當;軍民被其役使,或放富差貧,勞逸不均;或輸糧草,輒有挪移。風憲官黨比不言,論罪皆不可容。今姑宥不問。繼自今素守禮法者,益加謹畏,以保名節;其有徇私玩法者,即宜修省,以圖自新,毋為勢要所協,毋為賄賂所誘,毋相黨比以私滅公,毋事阿附以圖僥倖,毋柔儒詭隨有妨正道,毋苟容奸邪有曠職掌。庶副朝廷委任,永保名位,敢有不知改誨,仍蹈前非,必治以重罪。

如果先前是大意,那麼昨日一早小皇帝的表現上看,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至少在整治內侍這件事上小皇帝是站在他的對立面的,這無疑是他不能接受的,他之所以有今日,說到底是寄託在小皇帝的信任上,沒了小皇帝的信任,他這個司禮監也就一毛不值了,起先他想的是內閣搞的鬼,尤其是楊崢,雖說楊大人早已不是昔年風華正茂的楊大人,無論是能力手段都有江郎才盡的嫌疑,但官兒卻是越做越大,王振絲毫不敢大意,這幾年光是監視對方的東廠番子就有上百人,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任何他對自己不利的地方,即便如此,他仍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所以事情出來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楊崢在這件事中所起的作用,本以為這事兒楊崢或多或少脫不開干係,卻不想楊崢對此一無所知,這個結果倒是讓他放下心來,以為這是小皇帝一時心起才做出了這番舉動來。

哪知他還是把這事兒想得簡單了,因為就在今日一早,小皇帝竟破天荒地的當著他的面敕內官內使,嚴禁私結外廷,囑託營求。他說:祖宗舊制內官內使職掌內府事務,纖毫不敢透漏。今爾等有不遵法度,與在外各衙門官員私相結交透漏事情,或因公務,營幹已私,或因親情請求囑託公事,或借撥軍伕役以致有司挪移選法,出入刑名,重勞軍民,妨廢公道。以往之事,悉置不問。自今宜相戒飭,謹遵法度。平素安分守禮者,益加謹慎,用保長久、其有徇情逮法者,即洗心改過;或有不遵祖宗之法,具在必罪不宥!事情到了這兒,如果他還只是把這件事當做是小皇帝一時興起的話,那他就太不小看小皇帝了。

小皇帝性子柔弱,但骨子裡卻是個老好人,對誰都信任,對誰都好,這也是為他不肯對三楊乾淨殺絕了,一來自己沒這個實力,二來也是摸準了小皇帝的性子才做出了讓步,否則以他的性子是斷然不會讓楊士奇,楊榮安然離去的,就連楊溥他都沒打算放過,正因為瞭解小皇帝的性子,他才知道這件事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這事兒擱在了往年,他少不了要慌亂一陣,但今日不同往時,不說他手握司禮監批紅的大權,就說他這個東廠廠公就足以讓他掌握京城的一舉一動,不過是吩咐了片刻的功夫,曹吉祥的人就來了,給了他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結果,參與這件事的人竟是多日不問政務的孫太後。

對於這個女人,王振從骨子裡一直怕的,從幫著參與了那件事後,他便極少湊上去,這倒不是說他不去取信與孫太後,身為皇帝的母親,他不會傻到自己在小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能超過孫太後,所以平日裡該巴結的時候從不落空,這幾年兩人的關係雖不至於像先帝爺時候那麼密切,但面子上的信任還在了,平日裡他出面的事情孫太後多數上也會答應,就算有些不滿也會事後尋曹吉祥告知自己一聲,讓他知曉,這種關係一直維持到小皇帝親政前兩人之間的信任都沒有惡化,卻不想小皇帝親政才不足一年的功夫,兩人的關係反而大不如前了,不免讓人感到遺憾。

但遺憾歸遺憾,王振也沒覺得有任何的損失,隨著小皇帝親政後,作為皇帝的母親已經很好的完成了先帝交代的人物,身為局中人他自然明白孫太後的野心,這個女人喜歡權勢不假,但發生了那件事後,與權勢而言,她更在意的是名聲,所以這幾年慢慢退到了坤寧宮吃齋念佛,一副不問政務的樣子,之所以如此無非是怕外面的那幫言官拿著祖宗的規矩說事而已,可你若就此以為她當真什麼都不聞不問那就打錯特錯了,至少這位孫太後還做好徹底退出的準備。

”孫太後一直不理會政務,怎麼這幾日來了性子。”王振皺著眉頭問道,對於自己的心腹,他用不著藏著自己心頭的擔憂,就連語氣也絲毫沒有掩蓋的意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曹吉祥嘆了聲,道:“不怕祖宗笑話,就是今日一早奴婢也覺得奇怪,娘娘平日裡對公公是信任有加,就算是對咱們有所不滿,也會事先讓奴婢來通個氣兒,可這兩日娘娘非但沒這個做,就連奴婢的面都不見,就今日娘娘干預皇上下聖旨這事兒,我還是透過了娘娘身邊的丫鬟知道的娘娘是親自去了一趟乾清宮尋了皇帝囑託了這事兒。”

王振道:“還有這事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