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垠的大海之上,上百艘新式戰船乘風破浪,帶著無與倫比的氣勢揚帆航行。

李南立於巨無霸一樣的傳奇級戰艦'海王號';上向遠處眺望,船上訓練有素的帝國海軍將士們身著白色的軍裝,個個肅然而立,雄武昂揚。

對於李南來說,這艘自己費盡心機才得來的傳奇戰艦可真是好久沒有乘坐了,來到船上之後不禁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帝國的戰艦原本都是東方的福船,自從李南帶回這艘強大無比的戰艦後,才開始發生變化。

東方的福船體形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翹,一般桅,艙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旁有護板。士兵掩護在其後向敵船射箭發彈,擲火球、火磚、火桶。

這種戰船以近戰為主,火炮太少只是次級地位,同時由於水密隔艙存在,下層無法設定火炮,所以只有最上層火炮甲板。船帆為硬質帆板,需要的人手少於軟帆。遇到風暴時下帆快,對風利用靈活,但是啟動慢,且由於船帆面積限制,順風時船速不如西方式軟帆帆船。

李南這艘從加勒比世界弄來的戰艦屬於典型的蓋倫船,與福船同等噸位的排水量600噸的中型蓋倫船作,可以配備40門火炮。遠高於同噸位的福船.同時由於帆多,所以航速優於福船。

全通式甲板雖然不利於抗沉,但卻可以多佈置火炮,同時由於船肋的存在,其堅固性也不算差。唯一不如福船的是其船舵在靈活性上遠不及福船裝備的平衡舵。由於其三角帆的存在,所以逆風時和福船差不了多少,軟帆帶給蓋倫船高機動性,人員需求高於福船。

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李南和其他海軍將領都認為福船在同等噸位時,需要人員更少,且抗沉性更好。但火力和機動性不如蓋倫船,所以得出的結果是福船更適合作為商船使用,戰艦還是應該選擇西方的蓋倫船。

目前帝國的各大船廠都開始建造新式的戰船,這支航行在大海上的帝國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就全部使用的新式戰船。

清夫人帶著李南的命令去平定島國,順道恐嚇高麗,而李南則要去北方黃河前線看看,所以便選擇乘船過去。

如今的西方應該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所以世界上的海上霸主就是中華帝國,無論近海還是遠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金國還沒有發展海軍的意思,而且面對已經有三支成型艦隊的帝國來說,他們也永遠無法籌備出任何海軍艦隊了。

阿莎率領的皇家海軍黃海艦隊就一直在黃河附近巡航,這個冰與火世界的女海盜可不是什麼善茬,凡是沒有懸掛帝國旗幟的船隻出現,那就是船毀人亡的下場,從無例外。

望著帝國統治下的無邊海疆,李南對國家的發展和未來充滿著信心,他相信在這塊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土地上,將會出現一個強大到讓全世界都為之顫抖的國家!

想到稱霸世界,李南不禁將目光轉向了北方,在海洋的盡頭就是金國的所在,現如今滅掉金國才是帝國的重中之重。

站在甲板上吹著海風,身後傳來了細微的腳步聲,李南回頭望去,原來是自己從神話世界帶回來的傅天仇。

李南笑著問道:"傅先生,你看朕的艦隊可算雄壯威武啊?"

"強大無比,老夫實在是前所未見!"見到這麼強大的艦隊,初來帝國的傅天仇由衷的讚歎道。

"哈哈哈。"李南滿意的笑了笑,隨後說道:"傅先生你隨我來帝國已有數月了,想必也親眼看到,親耳聽到了一切,不知你對帝國有何感受啊?"

"呵呵,陛下聖明,老夫還真有些愚見。"傅天仇說著話,從懷中取出一份文函,呈給了李南。

見到傅天仇遞過來的奏章,李南不由笑道:"哎呦,這是早有準備啊!"

伸手接過頗厚的奏章,不過此時海風太大,李南大概的翻看了幾眼後,點點頭道:"這份東西朕一會回去仔細看看,傅先生不如先跟朕簡單的說一說。"

傅天仇在原本的世界乃是當朝禮部尚書,所以他所奏之事,大多跟禮部管轄之事有關。

禮部乃是華軒古代六大部門之一。南北朝北周始設,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長官為禮部尚書。

禮部的指責範圍很廣,既要考吉、嘉、軍、賓、兇五禮;還要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事。

禮部下設四司,明清皆為:儀制清吏司,掌嘉禮、軍禮及管理學務、科舉考試事務;祠祭清吏司,掌吉禮、凶禮事務;主客清吏司,掌賓禮及接待外賓事務;精膳清吏司,掌筵饗廩餼牲牢事務。

簡單的來說,禮部就相當於後世的外交部和教育部的綜合體。

目前帝國的外交大臣是羅馬皇妃露迪婭,教育大臣則是東京城昔日的花魁才女李師師。

正所謂弱國無外交,強國無義戰!

按照現在的各國態勢,除了北方的金國之外,帝國周邊的都屬於弱國,由於自身沒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所以在外交中根本沒有什麼地位,因此被帝國完全壓制。

來自羅馬世界的露迪婭長袖善舞,能言會道,雖然有些虛榮之心,但依仗著帝國的威勢,還是將帝國的外事部管理的風生水起。

相比於露迪婭,李師師的性格太過柔弱,並不適合做一部之長,她自上任之後循規蹈矩卻並無什麼創新強化之舉。

傅天仇來到帝國之後,最關注的自然是禮部之事,所以他的奏摺上最先提到的就是帝國教育部存在的各種缺失之處。

其實對於教育部之事,李南也有些耳聞,只不過蜀中無大將,只能讓廖化作先鋒,李師師擔任教育部長也是無奈之舉,至少她的忠心無憂。

既然如今有了一個現成的禮部尚書,李南也有所意動,當即詢問道:"傅先生,若是朕將帝國教育之事交給你,你可有什麼改良之策?"

傅天仇乃是一個儒生,而儒家講的要學優而仕,苦讀詩書就是為了做官,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

歷史上很多的儒家子弟入世做官,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而是為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

聽到李南這個皇帝所言,傅天仇當即答道:"老夫卻有幾句話要講。"

"講來。"

吹著海風,傅天仇侃侃說道:"陛下所建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因此偏遠地區的百姓很難知曉本國之內發生的諸般大事,也不知道朝廷下發的各種惠民之策。

就像當日發生在春華村之事,就因為底層官吏曲解上意,才險些對百姓民心造成傷害,因此老夫認為應該建立一個可以將帝國的大小訊息,迅速輻射到全國各地的機構!"

聽完這番話,李南不禁一怔,傅天仇所說的不就是報紙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